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

“傳我將令,安營紮寨,構築壁壘,四面圍住宛城。”夏侯惇甕聲甕氣的下達了軍令。

“夏侯將軍,不可如此,我們應當留一面城門給予其撤退,否則城內之兵做困獸鬥,我軍將傷亡巨大,甚至可能導致無法攻克城池。”郭嘉連忙在一旁諫言道。

夏侯惇雖然對郭嘉話裡的道理不以爲然,但因爲曹操交待過,郭嘉的話他卻是非聽不可。此次郭嘉沒有隨許諸去打潼關,而是跟着夏侯惇來到南陽,就是因爲郭嘉認爲打下南陽比打下潼關要有意義的多,打下宛城,切斷商於道,整個關中,包括在潼關的呂軍都會不戰自退。

“但憑郭祭酒吩咐行事”夏侯惇畢恭畢敬的答道。隨即他再次下令,留下宛城的南面不圍,其餘三面都安營紮寨。

離此最近的曹操控制區據點即是舞陽,南臨袁術盤踞的汝南,西臨宛城。所以做爲前線的舞陽本身備有大量攻城器具,夏侯惇可直接拿來使用,不用再打造新的攻城器具了。

次日拂曉,夏侯惇就開始從三面猛攻南陽。一發發巨石飛向南陽城牆,重弩和強弓所發的箭矢如同疾風驟雨般向牆頭射去。城頭守軍全部蹲伏在牆垛後,感受着城牆被巨石轟擊後的顫動,根本無法露頭對曹軍做出反擊。

與此同時,城下的曹軍擡着一擔擔碎石泥土以及柴木填入護城河中。沒多久,護城河就被填平一段。端着雲梯的曹軍兵卒紛紛越過護城河,沿着城牆架起一具具雲梯,而後向上攀登。此時投石機才停止拋投巨石,以免誤傷。同時,後面還有巨型衝車,正緩緩向城門而來。

城頭的守軍看到巨石沒有繼續投來,已知曹軍已經兵臨城下了,在校官指揮下,紛紛站立起來開始向城下拋投滾木擂石和攢射箭矢,並伺機撬翻雲梯。守軍中的刀牌兵,槍矛兵與陸續登立城頭的曹軍纏戰在一起,乘着他們人還少,奮力將他們斬殺於城頭。

衝車終於抵近城門,開始反覆衝撞。終於“哐當”一聲撞開了城門,正在督陣的夏侯惇大喜,縱馬親自衝殺而去,城下其餘曹兵也立功心切,向被撞開的城門蜂擁而去。當這些曹軍兵卒進入甬道時,發現城牆內側還有“一扇門”正徐徐關閉。

這其實不是門,而是呂布新設計的一種塞門刀車。此車其實就是一堵帶輪子的牆,置於城門後兩側城牆後面,當大門被攻破時,塞門刀車橫向運動就可以將城門甬道再次封閉起來。既然叫刀車,是因爲“牆”上有許多刀刃,以防止敵軍兵卒靠近。而之所以要防止敵軍兵卒靠近,是因爲這“牆”上有很多柵孔,供塞門刀車後的弓弩手射擊使用。

現在,呂布軍的弓弩手們在塞門刀車後奮力射出一發發箭矢。涌入城門的曹軍兵卒一個個中箭慘叫倒下,他們又無法靠近刀車,去捅殺後面的呂布軍弓弩手,呆在城門洞子裡只能當活靶子,無奈之下,還沒有中箭的曹軍兵卒只能從城門中後撤而出。

此時,夏侯惇正策馬向城門內衝去,十數騎親兵緊隨其後。夏侯惇看到自己的兵士從城門中潰逃而出,以爲是他們怯戰不前,也不問緣由,大喝道:“畏敵不前者死!”說罷,手起刀落斬殺了兩個退後的曹軍。而後又策馬奔入城門甬道,進去後這才發現原來城門又被一堵“牆”封住了,還沒做出反應,數十支密集的強矢利箭撲面而來。

夏侯惇揮舞手中長槍,試圖將箭矢全部擋開,然而還是有一支箭矢順着槍桿滑過,“哧”的一聲射入了他的眼睛。疼的夏侯惇大叫一聲,差點從馬背上跌落下來。幸虧這支箭矢被槍桿擋了一下,失去了大部分動能,否則必會貫入他的腦中。夏侯惇撥轉馬頭便走,兩邊親衛將他死死護住,數名親衛中箭滾落馬下。

主將受傷,攻城受挫,曹軍只得鳴鑼收兵。回營的夏侯惇自行將眼中箭矢拔出,帶出的眼球盡然一口吞了。只把旁邊的郭嘉看得目瞪口呆。軍醫趕快給他上藥包紮。

“沒想到,這南陽宛城還這麼難攻。”夏侯惇在上藥時還鎮定自若的說着話。郭嘉答道:“我們再加一把勁就可攻下宛城。待將軍傷勢穩定後,我們再行攻擊。那塞門車可用火油破之,乘他們還沒來的及修復城門,可一鼓破之。”

夏侯惇擺手說:“哪需要等到傷好,待兵士們休整一晚,明日我們就可攻城。”說罷,他又叫來令兵,下令警戒宛城守軍修復城門,如果他們出來修門,弓弩手齊射之。

第二日一早,丟掉一隻眼睛的夏侯惇像沒事人一樣,又跨上戰馬,令人擂鼓整軍攻城。隨着隆隆的鼓聲,曹軍再次如同潮水一般向宛城涌去。

涌向城門的曹軍步卒先拋出一罐罐火油於塞門刀車之下,而後用火炬將火油燃起。讓他們意外的是,這次並沒遭受到來自塞門車之後的箭矢狙擊。通過登城雲梯攀爬的曹軍兵士也很容易的登上了宛城城頭,發現城頭居然空無一人。

片刻時間後,夏侯惇就策馬飛馳在南陽的大街之上,曹軍先頭部隊五千餘人也都涌入宛城。看樣子,這是座空城,守軍完全退出來了宛城。本來,夏侯惇是讓全軍進入宛城,但郭嘉怕有詐,和他帶了五千餘人先行進城,留主力在城外戒備。

五千曹軍兵卒在空蕩蕩的宛城開始翻箱倒櫃,逐屋逐戶的檢查,起初沒有發現什麼可疑之處。郭嘉立於府衙的屋檐之下躲避日頭,一滴水珠滴落在他的額頭,他摸了一下覺得不對,伸到鼻前聞了聞,大驚失色的對不遠處的夏侯惇說道:“元讓,快讓大軍撤離宛城。”

夏侯惇還沒明白他意思,宛城各個角落已飛出火箭流矢,很快點燃了被浸了火油的茅草屋頂,和各處事先堆積好的稻草堆。這是一支留在宛城的五十人死士乾的。

火烈風猛,整個宛城很快烈焰升騰。夏侯惇領着親兵護着郭嘉拼命向城外逃去,五千兵卒頓時亂成一團,不少人已經被困於火海之中,還沒有被困的人呢拼命向四個城門涌去,人相踩踏。夏侯惇揮舞着佩刀,斬殺所有擋道的兵士,冒着烈火,向城門摸去……

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一章 廢太子第六章 卻月陣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五章 漢營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二章 浮海洲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二章 刺董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九章 歸義伯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九章 歸義伯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十二章 家宴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
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一章 廢太子第六章 卻月陣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五章 漢營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二章 浮海洲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二章 刺董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九章 歸義伯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九章 歸義伯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十二章 家宴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