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答案 (四)

一聲“二寶”,令寧子明心中的所有懷疑和戒備,瞬間崩塌。

十五六歲正是男人身體變化最快的時候,過去一年裡,他又屢經磨難,整個人的變化之劇烈,連他自己偶爾對着鏡子時,都會大吃一驚。更何況,今天他爲了掩人耳目,還專門用姜水洗過臉,頭上的帽子,也刻意用了行商們專門用來擋風的寬沿!

然而,這一切,卻根本不妨礙石重貴第一眼就認出了他。儘管,比起去年這個時候,他已經足足竄起了一頭高,原本略帶些肥胖的圓臉,也早就變成了成年男子的長圓型。

“我,我……”少年人踉蹌着站起,手扶桌案,眼淚不受控制地往下淌。對面坐的是他的父親,他昏迷之後就一直想不起來,卻始終血脈相連的父親;第一眼就認出了他,卻故意裝瘋賣傻,拂袖而去,試圖將他趕走的父親;寧可玉石俱焚,也不肯給耶律德光當孫子的父親;寧可偷偷下詔將皇位傳給昔日見死不救的仇家,也不肯給契丹人當傀儡的父親……

這樣的父親即便已經落魄到唱戲爲生,卻依舊令他這個做兒子的感到驕傲。這樣的父親雖然是個亡國之君,但在他這個兒子眼裡,依舊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

“坐下,別,別,別靠得太近。周圍,我周圍的人,未必都可靠!”石重貴心中,此刻也百感交集,卻強壓住將兒子摟在懷裡的衝動,含着淚擺手,“像別的賓客一樣,你必須裝作只是一時興起,才花錢跟我吃頓飯。吃完了飯之後,立刻離開,不要再來見我,也不要想救我出去。契丹人還幻想着利用我再度進犯中原,一時半會兒不會兒害我。而你現在即便能成功把我救出去,中原那羣手握重兵的傢伙,也不會容我繼續活在世上!”

一番話,居然是難得的頭腦清楚,條理分明,與先前在“朝堂”上胡攪蠻纏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

“父皇——”寧子明手扶桌案,身體不停地顫抖。作爲人子,他恨不得立即救父親脫離苦海。但理智卻清楚地告訴他,父親、馮吉和趙匡胤他們說得都是事實。留在契丹,父親還能忍辱偷生。回到中原,父子倆個都死無葬身之地。

“癡兒!爲父能知道你還活着,已經喜出望外了!”石重貴強顏歡笑,眼淚卻“撲撲”落了滿臉。“聽爲父的話,好好坐下陪爲父吃頓飯,然後你儘快離開這兒。別做傻事,也別總想着接我回去。你現在最要緊的事情,是自己好好活着。若是,若是能讓咱們石家香火有繼,比,比爲了救我這個不中用的父親而枉送了性命,強了何止百倍?”

“父皇,我,我——”寧子明聞聽,心中愈發疼得宛若刀絞。用力抹了把臉,低聲迴應:“我知道!我來的路上遇到了馮吉,他也跟我說過同樣的話。我,我一定儘快想辦法救你出去,我,我絕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你被關在這裡任人侮辱!”

“癡兒!你有這份心,爲父已經非常高興了!”石重貴笑了笑,流着淚搖頭。“不是別人侮辱我,做戲子演示皇帝上朝,是爲父自己想出來的主意。這裡除了爲父之外,還有五十多個人呢。誰都不會種地,也不會放牧,爲父不能眼睜睜地看着大夥一起餓死!”

“可,可我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你受苦!”寧子明低低的喊了一聲,伸出手,在自己的衣袋裡亂摸,將金的、銀的、銅的,還有回鶻人爲了答謝救命之恩所贈送的玉石、珊瑚、珍珠等,一股腦地掏出來,捧給自己的父親。“這些,這些,您拿着先用。您稍等幾天,兒子手裡還有另外批,一定想辦法給您送過來!”

“我這也有!”“我這也有!”“我這……!”柴榮、趙匡胤和韓晶三人,紅着眼睛,紛紛從貼身衣袋裡往外掏金銀珠寶。

他們三個未必看得起石重貴這個亡國之君,然而,寧子明和石重貴兩人之間的父子之情,卻令他們無法不感動。特別是柴榮,想起自家父親將自己送給姑父郭威撫養之後,每次遠遠地看上一眼的情景,更是心酸莫名。

“快,快都收起來。你們不要命啦!”石重貴嚇得“騰”地站起身,舉頭四望,然後又迅速坐好。“吃一頓飯給這麼多打賞,不是上趕着惹別人懷疑麼?別胡鬧,你們能來陪着二寶來看我,已經是冒了天大的風險。若是我再把你們全都牽連進來,那,那我真是隻有以死謝罪了!”

畢竟是做過皇帝的人,即便是在父子重逢又即將分別的巨大感情漩渦當中,他的頭腦,也依舊保留着足夠的冷靜,“我不知道你們都叫什麼,能明知此行九死一生,還陪着二寶來這裡,足見你們三個的仗義。被囚之人拿不出像樣的見面禮,就讓我這個做長輩的,以酒水一杯,以謝大恩!”

說罷,先端起面前酒盞,一飲而盡。

“伯父言重了!晚輩與寧,與鄭王殿下乃結義兄弟,曾經發誓同生共死!”

“伯父,晚輩姓趙,家父諱弘殷,曾在您麾下任禁軍左廂步軍第十三營都指揮使。去年契丹來犯時,剛好奉命去陝州駐防,所以,所以才未能領軍回救!”

“晚輩姓韓,與寧,與石兄弟一見如故!”

柴榮、趙匡胤和韓晶三個,同時站起身,舉盞飲勝。

“寶兒能交到你們三個,是他上輩子修來的福氣!”石重貴就像尋常人家的父親替兒子招呼朋友一般,滿臉慈祥地朝柴榮等人點頭,“回去後,還麻煩多對他照顧一二。我這個當父親的,該盡責之時未能盡責,好在……”

“阿爺——”寧子明手捧着饋贈,身體不停地顫抖。既救不了父親離開,又無法讓父親的境遇改善分毫,他已經是無比的難過。斷然不能容忍父親還在朋友面前,負疚自責。

“你不要插嘴!”石重貴迅速擦了把眼淚,伸手從兒子的饋贈裡,挑了一塊不起眼火焰掛墜,笑着收好。“爲父拿着這個就夠了,其他,你趕緊收起來。你們三個,也趕緊把東西收起來!時間差不多了,我剛纔順着你們的意思,故意把太監們支開。那些夥計和看守,發現後,肯定會過來看看。二寶,記住!你們三個,麻煩也幫老夫盯着他。別犯傻,別冒險。更別想着去着什麼皇帝,恢復石家昔日輝煌!二寶,你就是你,你不欠任何人的。你能平平安安一輩子,就是爲父最大的心願!”

第三章 衆生 (一)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十章 奪帥 (三)第四章 歸來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六章 紅妝 (二)第四章 歸來(五)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三章 颶風 (五)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六章 君王 (一)第三章 收穫 (五)第三章 收穫 (八)第九章 暗流 (一)第五章 求索 (五)第七章 鹿鳴 (一)第二章 霜刃 (三)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六章 紅妝 (二)第八章 人心 (五)第三章 抉擇 (七)第一章 傳說 (三)第六章 紅妝 (五)第五章 求索 (一)第八章 崢嶸 (九)第十章 宏圖 (七)第五章 迷離 (三)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六章 破繭 (四)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五章 迷離 (二)第四章 歸來 (九)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七章 鹿鳴 (五)第八章 人心 (八)第九章 長纓 (六)第二章 謀殺 (七)第二章 謀殺 (八)第八章 人心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九章 暗流 (二)第六章 綢繆 (八)第十章 易鼎 (七)第二章 謀殺 (五)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七章 勁草 (二)第十章 狂風 (四)第五章 短歌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五章 逝水 (二)第三章 抉擇 (七)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七章 仕途 (五)第八章 人心 (九)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四章 虎雛 (七)第一章 磨劍 (二)第九章 萍末 (七)引子第八章 烏鵲 (六)第四章 饕餮 (三)第八章 雄關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八章 麋鹿 (一)第六章 帝王 (七)第八章 三生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三章 抉擇 (九)第四章 耕耘 (四)第九章 萍末 (五)第二章 霜刃 (五)第一章 傳說 (九)第五章 短歌(四)第三章 颶風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七章 國難 (五)第六章 君王 (七)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一章 傳說 (二)第五章 黃雀 (四)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二章 霜刃 (五)第二章 款曲 (二)第九章 長纓 (七)第三章 父子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一章 家國 (七)第十章 易鼎 (八)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七章 仕途 (五)第二章 風雲 (五)第八章 雄關 (七)第十章 宏圖 (九)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
第三章 衆生 (一)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十章 奪帥 (三)第四章 歸來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六章 紅妝 (二)第四章 歸來(五)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三章 颶風 (五)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六章 君王 (一)第三章 收穫 (五)第三章 收穫 (八)第九章 暗流 (一)第五章 求索 (五)第七章 鹿鳴 (一)第二章 霜刃 (三)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六章 紅妝 (二)第八章 人心 (五)第三章 抉擇 (七)第一章 傳說 (三)第六章 紅妝 (五)第五章 求索 (一)第八章 崢嶸 (九)第十章 宏圖 (七)第五章 迷離 (三)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六章 破繭 (四)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五章 迷離 (二)第四章 歸來 (九)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七章 鹿鳴 (五)第八章 人心 (八)第九章 長纓 (六)第二章 謀殺 (七)第二章 謀殺 (八)第八章 人心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九章 暗流 (二)第六章 綢繆 (八)第十章 易鼎 (七)第二章 謀殺 (五)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七章 勁草 (二)第十章 狂風 (四)第五章 短歌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五章 逝水 (二)第三章 抉擇 (七)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七章 仕途 (五)第八章 人心 (九)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四章 虎雛 (七)第一章 磨劍 (二)第九章 萍末 (七)引子第八章 烏鵲 (六)第四章 饕餮 (三)第八章 雄關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八章 麋鹿 (一)第六章 帝王 (七)第八章 三生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三章 抉擇 (九)第四章 耕耘 (四)第九章 萍末 (五)第二章 霜刃 (五)第一章 傳說 (九)第五章 短歌(四)第三章 颶風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七章 國難 (五)第六章 君王 (七)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一章 傳說 (二)第五章 黃雀 (四)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二章 霜刃 (五)第二章 款曲 (二)第九章 長纓 (七)第三章 父子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一章 家國 (七)第十章 易鼎 (八)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七章 仕途 (五)第二章 風雲 (五)第八章 雄關 (七)第十章 宏圖 (九)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