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磨劍 (二)

“啊呀呀!苦也,苦也!”衆人齊齊回頭,恰看見佛像被劈開的肚皮處青煙繚繞。再也顧不上來人先前那一斧子來得愣不愣,抄起身邊所有能用的傢伙,奮力救火。

大雄寶殿內的佛像乃硬木所制,只是在表面上塗了一層金漆。常年受煙熏火燎,早就被烘得無法再幹。今日猛然間被滾地雷給點燃了,倉促間,哪裡容易撲得滅?偏偏衆人手裡又沒有水桶、水囊等物,只能脫了衣服跑到雨地裡汲水。結果足足忙碌了小半個時辰,纔在聞訊趕來的嘍囉兵的幫助下,終於把火勢給撲了下去。再看那金裝的佛像,已經被煙燻得如同只黑瞎子般,再也不見半點莊嚴。連同頭頂的天花板,也全都給燎成了鍋底,烏漆漆說不出的腌臢。(注1)

在場衆山寨當家,也都累成了狗。強撐到嘍囉們退下之後,一個個蹲在污水橫流的地面上,“呼哧呼哧”直喘粗氣。待喘息夠了,纔想起這場火災的“罪魁禍首”來,把頭轉向同樣蹲在地上狂喘的某人,七嘴八舌地說道:“小肥,你怎麼一個人回來了!大當家和老四呢?他們怎麼沒跟你一道回來?”

“錢換到了麼?上家肯不肯認賬?他們不會見了咱們拿的人頭多,就改口了吧?!”

“路上順利麼?有沒有遇到趙延壽的爪牙?早就說過,叫你不要跟着。一點兒忙都幫不上,還只會添亂!”

“.....”

這年頭,說一個胖,通常會說富態,福相。肥則與癡同列,明顯帶着貶義。名字或者綽號裡帶上一個肥字,通常也意味着歧視。而被衆人喚作小肥的少年,卻對此毫不介意。先左顧右盼,找了個相對乾燥之處把盾牌鋪在上面。然後一屁股重重坐了下去,喘着粗氣迴應,“大當家,大當家和四叔都在後面。他們遇上了熟人,所以要在路上耽擱兩天。讓我,讓我先回來給幾位叔叔報個平安!”

“熟人?誰,對方說名字了麼?”二當家寧採臣愣了愣,本能地就將手按在了佩劍上。

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他鄉遇故知”可不是什麼好兆頭。況且大夥最近幾個月來所行皆爲非常之事。萬一被“故知”拿去契丹人那邊邀功,等待着瓦崗寨的就是一場滅頂之災。

“我,我沒記住。好像,好像有一個姓韓,臉,臉兒有點黑,跟五叔似得。個子,個子大概能到我鼻樑!”小肥伸手對着李鐵柺比了比,遲疑着迴應。

李鐵柺這輩子最恨的就是別人說自己黑,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大聲呵斥,“黑又怎麼了,還黑得跟我似的,你到底會不會說人話?!”

少年被他問得微微一愣,本能地向後縮了下肩膀,不知該如何作答。二當家寧採臣見了,立刻出言勸解道:“老五,算了。別跟孩子一般見識!咱們先說正事兒!”

“正事兒,正事你還指望他?!”五當家李鐵柺今天看什麼都不順眼,緊皺着眉頭咆哮,“讓他回來報信兒!他就連對方是誰都說不清楚,只記得姓韓!全天下姓韓的海了去了,連名字沒有大夥怎麼知道是哪個?讓他回來報平安,大當家就忘了他是個傻子麼?他回來了,老子反而更不安心了!”

“我不是傻子!我,我只是頭上受過,受過一點兒小傷!”少年小肥雖然對李鐵柺心存畏懼,卻堅決不肯承認自己傻。漲紅了臉,大聲辯解,“況且,況且大,大當家當時也沒,也沒跟我說他叫什麼。就說,就讓我喊他韓四叔。對了,他,他還有個兒子,也姓韓。也是黑黑壯壯的。差不多跟我一樣高,年齡也跟我差不多!”

五當家李鐵柺見他居然還敢頂嘴,愈發覺得氣不打一處來。擡起鐵柺杖,指着對方鼻子咆哮,“大當家沒告訴你,你自己鼻子下就沒長着嘴巴?還他兒子,他兒子不姓韓,難道還跟你一樣,長得人模狗樣,卻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

這話,可就有點兒太傷人了。小肥的原本已經漲紅的眼眶裡,立刻見了淚光。然而嘴巴卻有些跟不上趟,一時間說不出任何話來反駁。只是原本張開的手,卻不由自主地越握越緊。

五當家李鐵柺看在眼裡,頓時怒不可遏,將手中鐵柺高高舉起,“咋?你個養不熟的小白眼狼!握拳頭幹什麼?難道你還想打老子麼?來吧,看老子今天打不打得斷你的腿!”

“老五,夠了!”眼看着李鐵柺的兵器就要往下落,二當家寧採臣迅速上前半步,擋在了小肥面前。“他當時傷成什麼模樣?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能記得對方姓韓,長得很黑,已經很不容易了。你別對他要求太多?!”

“是啊,老五,你別老針對他!大當家肯定沒什麼事情,要不然,以他的性格,怎麼可能讓小肥自己回來報信!”

“可不是麼?你不信小肥,還不信老大?”

“你不會找嘍囉們問一下麼?小肥又不是一個人回來的,你死揪着他幹什麼?以大當家的謹慎,怎麼會不派人一路護着他!”

.....

其他幾名當家人,也紛紛走過來,出言勸解。少年小肥是他們去年從死人堆裡撿回來的,當時後腦處有一道碗口大的傷口,深可見骨。一看,就知道是被契丹武士用鐵鐗所傷。衆人都認爲救不活,只有二當家寧採臣抱着替大夥積陰德的想法,才堅持替這孩子找了個郎中。

結果小肥的命最後是給救回來了,但是身上卻落下了一樣甚爲麻煩的隱疾。非但平素說話做事楞頭愣腦,不見半點兒少年人特有的機靈勁頭。記憶力也變得極差,動輒丟三落四。甚至連他自己姓什麼叫什麼,家在哪裡至今都未能想起來。一被人問到就滿臉茫然。

五當家李鐵柺今天肚子裡的火氣,當然也不完全是因小肥那一飛斧而起。只是見衆人都替少年說話,頓時有點兒下不了臺。皺了皺眉頭,咬牙切齒地道:“又護着他,你們又護着他!你們就護着吧!早晚有一天,你們都得死在他手裡!你們看看,你們看看他那模樣,是真的想不起來麼?分明是故意裝傻充愣,然後好讓大夥不要繼續問他的來歷!”

衆人被他說得心中一驚,忍不住迅速回頭。然而看到小肥那略顯稚嫩的面孔和通紅的眼睛,心中的懷疑頓時又飛得無影無蹤。“行了,老五,你又疑神疑鬼。小肥跟着咱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即便再能裝,怎麼可能不露出絲毫破綻?況且你看他的年紀,也就是十五六上下的樣子。誰家孩子,十五六就能把四五十歲的人騙得團團轉!”

“是啊,他們騙咱們有啥好處?咱們這些人,又有什麼好值得騙的?”

“老五,你又不是沒試過他!他剛醒來那陣子,你天天換着法子試探他!即便他真的有什麼隱藏的,也早被你給挖出來了!”

......

“人小鬼大!誰知道他肚子裡到底藏着什麼花花腸子?”五當家李鐵柺說衆人不過,卻不肯善罷甘休,“縱使他真的得了失魂症,你看他長得這模樣,可能是尋常人家出來的麼?還有他脖子上的那塊玉牌,萬一跟被契丹人抓去的那位有什麼瓜葛,你說,咱們這些人能落什麼好下場?”

這句話,可真的說到了關鍵處。衆人頓時全都啞口無言。

小肥長得太白淨,太細嫩,半年來在山中跟着大夥風吹日曬,居然無法讓他的膚色稍微變黑上半分。跟山寨裡的嘍囉們站在一起,就像雞羣裡站立的一隻白鶴。不用仔細看,也可以斷定彼此絕非同類。

在這兵荒馬亂年月,能在十五六歲就長到八尺開外,並且又白又嫩的,肯定出自大富大貴之家。而去年契丹人入寇,奉命帶兵抵禦外辱的杜重威倒戈投敵,馬軍都排陣使張彥澤甘爲契丹人的先鋒,掉頭反噬,率部攻入汴梁。一夜間,不知道多少王侯之家從雲端跌落塵埃。

假如大夥不小心從屍體堆裡撿到一個世家出身的公子哥,其實也不算件壞事。等有機會聯繫上了小肥在世的親人,少不得能給山寨換回幾百貫謝禮。然而真正令大夥無法想明白的是,那麼多遭了災的大戶豪門裡頭,居然就沒有一家姓氏,與小肥脖子上那塊玉牌上的“鄭”字相符。並且從汴梁被攻破到現在,也沒聽聞任何顯赫之家,公開或者私下尋找一個走失的公子。

哪怕是小肥命苦到了極點,所有嫡系長輩,都已經死在亂兵的刀下。但天王老子還難免有個窮親戚呢。中原人又素來重視血脈,小肥的父母的親朋故舊,在汴梁城那場大混亂結束之後,又怎麼可能對故人可能遺留在世上的骨血不聞不問?!

當種種疑點都解釋不清楚的時候,答案可能就剩下了唯一的一個。這是五當家李鐵柺最懷疑的,也是大夥最懼怕的。那片玉牌不是姓氏,而是另有其意。據說,被契丹人抓走的哪位皇帝陛下,登基前就受封鄭王。假若這個猜測不小心變成了現實,恐怕天下雖大,等着衆人的,就只剩下了死路一條!(注2)

“我,我沒故意騙你們!”正當衆人忐忑不安的時候,被喚作小肥的少年又在大夥身後委委屈屈解釋,“我,我真的想不起來了。大當家這次之所以帶上我,就是爲了讓我看看山外那些地方,看看能不能讓我記起什麼來。可,可我,我真的想不起來了。我成天拼了命地想,拼了命地想,但是對看到的東西偏偏根本沒一點兒印象!我,我發誓。我可以對着大殿裡的佛祖發誓!如果我真的知道自己是誰,就讓我,就讓我天打雷劈!”

“唉!可憐的孩子!”除了李鐵柺依舊冷着臉,其他幾位當家人都都嘆息着搖頭。雖然大夥平素經常呵佛罵祖,事實上,對冥冥中的怪力亂神,心裡卻始終存有一些敬畏。特別是剛剛被那個破窗而入滾地雷嚇了半死之後,更是覺得,大殿內那個開腸破肚的佛像,也許真有幾分莫測威能!

而小肥既然敢在佛前發下重誓,無疑證明了他的病情決不是僞裝。大夥不能因爲對他的出身有所懷疑,就起了滅口之心。況且無論如何,小肥都還是一個孩子。大夥刀頭打滾兒小半輩子,偶爾行一次善,總得有始有終。

“既然想不起來,就不用再想了!”二當家寧採臣心腸最軟,轉過身,蹲在少年面前,大聲安慰,“從今往後,你就跟着我姓寧算了。叫,叫.....”

搜腸刮肚,他也想不出個恰當名字來。目光從衆人身上一一掃過,猛然間看到三當家許遠舉手裡的半截鐵脊蛇矛,“叫寧彥章,當年有個大豪傑叫鐵槍王彥章,來歷也不清不楚,但照樣建下了赫赫功業。你想不起自己是誰不要緊,原來姓什麼,是誰的種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別忘了自己要努力好好活着,努力做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就行了!”(注3)

“嗯!”被喚作小肥的少年點點頭,帶着幾分少年人特有的認真,“從今往後,我就跟着二叔姓寧。我一定做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不辜負了二叔您的希望!”

“其實,你不做英雄好漢也無所謂,這輩子只要活的開心就好。反正,無論如何,我都是你二叔!”看到小肥赤誠的模樣,寧採臣臉上瞬間涌起了一縷舔犢之情,摸了摸少年的頭,微笑着補充。。

“咔嚓!”有道紫色的閃電撕裂烏雲,照在佛像煙熏火燎的臉上。剎那間,佛祖的眼睛似乎亮了亮,望着腳下的芸芸衆生,滿目慈悲。

注1:滾地雷,即球狀閃電。有藍色、綠色或者紫色,破壞力極大。

注2:石重貴是石敬瑭的養子,年青時驍勇善戰。石敬瑭先封他爲鄭王,後又封爲齊王。後晉滅亡後,石重貴的兩個兒子不知所蹤。

注3:王彥章,即傳說中的王鐵槍。五代名將,評書中武藝僅次於李存孝。傳說其被朱溫挖掘之前,是放羊爲生的孤兒。卻無師自通一身武藝。

酒徒注:老人開新書也不容易,請大夥儘可能地收藏一下,多謝,多謝。

第五章 求索 (六)第七章 治河 (二)第九章 暗流 (四)第五章 草谷 (四)第十章 宏圖 (七)第四章 虎狼 (二)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四章 虎雛 (三)第七章勁草 (七)第七章 國難 (四)第五章 求索 (四)第六章 綢繆 (三)第七章 國難 (三)第十章 易鼎 (四)第九章 暗流 (六)第九章 萍末 (八)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三章 衆生 (三)第一章 初見 (一)第四章 虎雛 (二)第一章 磨劍 (五)第九章 萍末 (九)第五章 迷離 (七)第三章 抉擇 (九)第四章 饕餮 (二)第六章 破繭 (十)第二章 霜刃 (四)第六章 紅妝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三章 父子 (四)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六章 帝王 (三)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八章 崢嶸 (一)第二章 風雲 (三)第七章 國難 (五)第六章 君王 (二)第十章 易鼎 (十)第四章 撲朔 (七)第八章 烏鵲 (四)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七章 仕途 (五)第六章 破繭 (五)第五章 求索 (一)第六章 破繭 (十)第八章 烏鵲 (九)第三章 颶風(七)第九章 萍末 (二)第六章 破繭 (十)第九章 長纓 (四)第三章 抉擇 (六)第二章 風雲 (十)第六章 君王 (一)第四章 虎狼 (一)第十章 宏圖 (八)第四章 饕餮 (七)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問道 (一)第六章 破繭 (四)第八章 麋鹿 (二)第十章 易鼎 (四)第五章 逝水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八章 三生 (二)第九章 長纓 (五)第三章 衆生 (六)第六章 綢繆 (二)第六章 君王 (六)第四章 虎雛 (一)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八章 烏鵲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十章 狂風 (四)第四章 虎雛 (五)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七章 勁草 (四)第一章 家國 (五)第三章 父子 (三)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三章 抉擇 (二)第六章 破繭 (四)第八章 人心 (二)第五章 草谷 (八)第八章 烏鵲 (九)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七章 勁草 (一)第三章 收穫 (六)第十章 宏圖 (五)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四章 答案 (五)第八章 崢嶸 (四)第二章 霜刃 (一)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七章 仕途 (一)第一章 家國 (七)第六章 綢繆 (五)第十章 宏圖 (九)
第五章 求索 (六)第七章 治河 (二)第九章 暗流 (四)第五章 草谷 (四)第十章 宏圖 (七)第四章 虎狼 (二)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四章 虎雛 (三)第七章勁草 (七)第七章 國難 (四)第五章 求索 (四)第六章 綢繆 (三)第七章 國難 (三)第十章 易鼎 (四)第九章 暗流 (六)第九章 萍末 (八)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三章 衆生 (三)第一章 初見 (一)第四章 虎雛 (二)第一章 磨劍 (五)第九章 萍末 (九)第五章 迷離 (七)第三章 抉擇 (九)第四章 饕餮 (二)第六章 破繭 (十)第二章 霜刃 (四)第六章 紅妝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三章 父子 (四)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六章 帝王 (三)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八章 崢嶸 (一)第二章 風雲 (三)第七章 國難 (五)第六章 君王 (二)第十章 易鼎 (十)第四章 撲朔 (七)第八章 烏鵲 (四)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七章 仕途 (五)第六章 破繭 (五)第五章 求索 (一)第六章 破繭 (十)第八章 烏鵲 (九)第三章 颶風(七)第九章 萍末 (二)第六章 破繭 (十)第九章 長纓 (四)第三章 抉擇 (六)第二章 風雲 (十)第六章 君王 (一)第四章 虎狼 (一)第十章 宏圖 (八)第四章 饕餮 (七)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問道 (一)第六章 破繭 (四)第八章 麋鹿 (二)第十章 易鼎 (四)第五章 逝水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八章 三生 (二)第九章 長纓 (五)第三章 衆生 (六)第六章 綢繆 (二)第六章 君王 (六)第四章 虎雛 (一)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八章 烏鵲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十章 狂風 (四)第四章 虎雛 (五)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七章 勁草 (四)第一章 家國 (五)第三章 父子 (三)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三章 抉擇 (二)第六章 破繭 (四)第八章 人心 (二)第五章 草谷 (八)第八章 烏鵲 (九)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七章 勁草 (一)第三章 收穫 (六)第十章 宏圖 (五)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四章 答案 (五)第八章 崢嶸 (四)第二章 霜刃 (一)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七章 仕途 (一)第一章 家國 (七)第六章 綢繆 (五)第十章 宏圖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