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

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

想當年漢中之戰時,曹操與劉備相爭漢中不利,又見劉備令劉封挑戰魏軍諸將,氣得曹操對劉備破口大罵道:

“賣履舍兒,長使假子拒汝公乎!”

曹操本身是個極有韜略的人,而他罵人的技術亦頗爲嫺熟,劉備在得知曹操辱罵他的話語後,也氣得不輕。

可惜曹丕身爲曹操的繼承者,不但沒有繼承曹操的雄韜偉略,就連曹操罵人的技術都沒學會。

在曹丕因爲心中巨大的羞怒踢翻書案之後,他反反覆覆的就只能罵糜暘爲逆賊,奸賊。

篡漢的首領罵大漢左將軍爲奸賊、逆賊,這樣的事若記載在史書之中,將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對曹丕進行嘲笑。

但是現在盛怒中的曹丕可不管他辱罵的話語是否有問題,他現在已然被糜暘的騷操作給氣的喪失了理智。

根據情報中所說,有許多隊漢軍輕騎手持兩塊木牌在南陽郡中到處遊蕩。

而每當一隊漢軍輕騎到達一座縣城之外時,漢軍輕騎便會朝着城牆上,將牌匾上的“賊丕畏漢如虎,實乃婦人行徑”這兩句話給大聲念出來。

他們唯恐守城的人,不知道木牌上寫的是什麼。

更可氣的是,還有一隊裝備精良的漢軍騎軍小隊,帶着一塊裝着婦人裝扮的錦盒,大搖大擺着朝着宛城而來。

當然宛城內外有着大量的魏軍鎮守,所以這一支漢軍騎軍是不可能真的來宛城附近的。

他們是以宛城爲方向,到處宣揚着大漢天子給逆魏之主送禮的消息。

因爲那塊錦盒是敞開着的,所以那裡面的一應物件在漢軍騎軍經過縣城之外時,被城牆上的各級官吏看的十分清楚。

在那錦盒之中,珠釵步搖,胭脂水粉,凡是女兒家打扮的物件應有盡有。

而本來這些都是糜暘爲關嫣準備的。

南陽郡中的各縣城的長官,在看到這一幕再聯想最近傳播甚廣的那兩句話,哪裡還不知道這份女裝是漢軍送給宛城中的誰的。

但就是知道,才讓大魏的各級官吏感到膽寒呀。

輕騎軍如入無人之境就罷了,還竟敢如此囂張。

甚至都敢直接羞辱天子曹丕,將他比作婦人了?

而正因爲曹丕知道糜暘將他比作婦人這件事,已經在南陽郡中鬧得沸沸揚揚的,所以他才感到極端的憤怒。

一個昂藏七尺男兒被人比作婦人,已經是奇恥大辱,更何況他還是天子的身份。

現在這種奇恥大辱正在南陽郡中傳播甚廣,想來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中原,最後傳遍天下。

他曹丕,就快成爲天下人的笑柄了。

今日糜暘送他女裝比之前曹丕察覺被孟達欺騙,更讓他感覺到羞辱。

因爲孟達的斷髮明志付出實在太大,曹丕相信他是可以讓世人理解的。

但是現在糜暘送她女裝,是直接在天下人面前打他的臉,這樣的恥辱曹丕怎麼能忍?

滿臉被氣的通紅的曹丕,用一雙充滿寒意的目光看向陳矯,他儘量讓自己保持住一些理智,好讓自己能夠完整地說出一句話。

“爲什麼不派兵攔住賊軍的騎軍,爲什麼!”

曹丕幾乎是吼着對陳矯問出這句話的。

而且他的話語中充滿着凜冽的寒意,當曹丕話語中的寒意被陳矯所捕捉到後,本就身處寒冬季節的他,忍不住打了個冷戰。

當陳矯的眼神與曹丕那正騰躍着憤怒火焰的眼神對視時,他嚇得趕緊對曹丕跪下。

這一刻什麼文人風骨都不重要了。

但幸虧陳矯不是陳羣那般不通軍事的人,面對曹丕盛怒之下的質問,陳矯很快就組織好言語回答曹丕道:

“之前陛下曾下令南陽郡各城,無有皇命,只許守城不得出戰。

所以各縣城在看到敵軍的小股騎軍時,都未曾進行阻攔。”

“縱算有縣長想對敵軍的小股騎軍發起攻擊,敵軍騎軍都是輕騎,來去如風,我軍無法做到呀!”

“而等宛城方面收到這個消息後,一切都已經太晚了,消息早已經傳開了!”

陳矯的解釋無疑又在曹丕的傷口中撒了一把鹽。

原來造成現今的這一幕現狀,他自己竟然也有着“功勞”。

賈詡在離去之前,曾進諫曹丕要“以守代攻”,所以曹丕方纔下達了那個命令。

但沒想到的是,這個命令反而幫助了漢軍。

想到這,曹丕感覺他已經被氣的肝疼了。

曹丕看着跪地向他解釋的陳矯,他伸出手指指向陳矯,看到這一幕的陳矯嚇得臉色慘白。

陳矯以爲曹丕要將他殺了泄憤了。

曹丕在手指陳矯,努力平緩下一些情緒之後,從牙縫中硬生生擠出四個字:

“召集羣臣!召集羣臣!”

聽到曹丕這個命令的陳矯如蒙大赦,他馬上起身朝着大殿外跑去。

陳矯的動作很急切,他從沒見過曹丕如此盛怒的樣子,他覺得他再晚一刻,就要被曹丕殺了祭旗。

陳矯機智過人,他知道曹丕這時候召集羣臣是爲了何事。

而儘管知道那件事乃是不理智的,但是陳矯還是絲毫不敢勸諫。

他不想死。

在死亡的威脅之前,一向以直言敢諫著稱的陳矯,很果斷地選擇了依照曹丕的命令行事。

而當陳矯離開之後,曹丕的餘光再次瞄到了手中的那封情報,他不禁氣的捂住了胸口。

既然忍不了,那就無需再忍!

一想到這件事將來會被記載在史書之中,成爲他一生的污點,曹丕的心肝就在作痛。

在陳矯的召集之下,目前在宛城中的一衆大臣都快速地朝着曹丕所在的大殿而來。

而在這一路上,大臣們臉上都抱着羞忿的神色。

糜暘送女裝給曹丕一事,既然已然在南陽郡中傳開,那自然瞞不過他們。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只是在那羞憤的神色之下,還隱藏着擔憂之色。

目前能在宛城中的曹魏衆臣,都是見識不凡之輩,他們當然知道糜暘此舉是爲了什麼。

無非是激怒曹丕,讓他命令張遼出兵。

雖然各曹魏大臣不認爲張遼出兵,己方一定會敗,但主不可因怒而興師,這是衆人都知道的道理。

而以衆曹魏大臣對曹丕的瞭解,他們認爲曹丕是很可能會在盛怒之下,命令張遼出兵的。

這就是他們擔憂的原因。

有些相熟的大臣在進入大殿前互相交換了一下想法,他們約好一會若曹丕要執意出兵,那他們就一同進諫。

只是當大臣們陸續進入大殿中後,看着曹丕身前的一片狼藉,所有的大臣臉上都浮現了畏懼之色。

陛下這是有多憤怒?

這還怎麼諫!

曹丕一臉陰沉的坐在御座上看着衆臣陸續到來。

在剛剛等待衆臣到來的時間內,曹丕勉強讓自己表面上恢復了冷靜。

只是他的臉色還是陰沉的可怕。

當絕大多數臣子已然到齊後,曹丕就用沙啞地嗓音對着在場的各位重臣言道:

“朕決意下令,讓衛將軍出兵擊退賊軍。”

在說完這句話後,曹丕用充滿寒意的眼神看向在場的一衆大臣繼續說道:

“今日內,諸卿務必要爲朕獻上用兵方略。”

當曹丕說完這句話後,在場的曹魏大臣臉上紛紛浮現驚色。

他們有猜到曹丕會在糜暘的舉動下,大怒興兵,但是他們沒想到曹丕的心情如此急迫,竟然今日就要拿出具體的進兵方略。

諸位大臣雖然知道曹丕的這個舉動很不智,但是他們看到曹丕那陰沉至極的臉色,大多都沒有人敢出來勸諫。

只是在場上百位大臣,還是有人剛正不阿,是真的心存大魏社稷的。

時任侍中兼駙馬都尉的鮑勳,便頭鐵的出來對曹丕進諫道:“今之所急,唯在守疆。主動出兵,不宜爲之。”

鮑勳字叔業,是泰山郡的名門之後。

鮑勳的父親是鮑信,而鮑信是魏武帝曹操的好友,當年曹操能成爲兗州之主,鮑信可謂是功不可沒。

後來鮑信更是因爲救曹操而戰死沙場,可以說鮑信就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因爲鮑信的緣故,在鮑勳成年之後,曹操就對鮑勳多有提拔,在曹丕還是太子時就讓他成爲曹丕的中庶子輔佐他。

但可惜的是,鮑勳性格剛直,不畏權勢,所以曾數次得罪曹丕,對於這個“潛邸之臣”,曹丕不是對他不滿,是對他有所怨恨的。

甚至因爲自身的怨恨,當初身爲太子的他,還暗中使陰謀讓鮑勳得不到升遷。

本就想殺人的曹丕,見過往一直忤逆他的鮑勳這時竟然還敢當面違逆他,他的眼神中已然閃過殺意。

他冷笑着站起身,緩步來到鮑勳的身前對着他問道:“我軍若不出擊,難道等着敵人自斃嗎?”

“若這樣的話,我大魏天朝威望何在!”

在場的曹魏衆臣,大多都聽出了曹丕這時已然動了殺意,鮑勳不是聽不出來,但是一心爲曹家的他,還是執着的勸諫道:

“武帝在世,常憑智用兵,從不意氣用事。

陛下繼承宏業,正當繼蹤前代,令萬世可則也。如何能在盛怒之中,行兵戎之事乎!

“況之前王師屢徵而未有所克者,蓋以南方多賢才,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

今年車騎亡故,首在南岸,尚未尋回,今陛下怒氣行軍,臣下破膽。

若一旦事有不諧,則南陽危矣,況今又勞兵襲遠,日費千金,中國虛耗,令黠虜玩威,臣竊以爲不可。

臣冒死以聞,唯陛下察焉。”

鮑勳的諫言令在場的大臣無不變色。

鮑勳不僅在諫言中言明曹丕出兵乃是意氣用事,更加言明若這樣出兵可能下場會不好。

這樣的諫言放在以往曹丕都可能會不接受,更何況現在呢?

而曹丕在聽完鮑勳的諫言後,他本來就在強制壓抑的怒意再也無法控制。

他馬上轉身從地上撿起一摞竹簡,然後狠狠地朝着鮑勳的頭上砸去。

這摞竹簡正是從各地送來的,戶籍田畝中的一冊。

當重量不輕的竹簡砸在鮑勳的頭上時,瞬間讓鮑勳的頭上流出血跡,而鮑勳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竹簡砸地倒地。

鮑勳頭上鮮紅的血液並沒有讓曹丕冷靜下來,他反而暴怒着手指着地上的那些竹簡,大聲對着鮑勳呵斥道:

“睜開你的眼睛看看,這竹簡上面所記載的我朝的國力!我朝的國力是南方的十數倍,有此國力我軍怎麼會輸!”

“大魏是華夏正朔,朕是華夏正統天子,受命於天的天子!今糜賊竟敢辱沒朕,你身爲朕的臣子,不爲朕分憂也就罷了,還要朕對此事視而不見不成?”

當曹丕對着剛爬起來的鮑勳大聲呵斥完這些話後,整個大殿中的衆臣盡皆噤若寒蟬。

他們知道曹丕這番話不只是對鮑勳說的,更是對他們說的。

“朕知道糜暘與關羽是想誘朕出戰,但那又如何。賊軍有六萬大軍,難道大魏的兵力會弱於彼等嗎?”

“賊軍有關羽、張飛這等猛將,難道朕的大魏沒有嗎?既然賊軍如此想戰,那朕就成全他們!”

在說完以上的話後,曹丕轉過身看着已然被血跡覆蓋臉龐的鮑勳,他臉上的狠辣之色再也不加以掩飾。

“至於你鮑勳,竟然在朕面前妖言聳聽,意圖擾亂軍心,實在是罪不可赦。”

“來人!將鮑勳拖下去下獄治罪!”

當曹丕發出這個命令後,大殿中的魏軍甲士馬上就如狼似虎的上前將鮑勳給綁縛起來。

而曹丕的這個命令亦嚇壞了在場的各位大臣。

立刻就有許多大臣出來爲鮑勳求情,這些大臣有司馬懿、辛毗、衛臻、高柔、陳矯等。

鮑勳再如何不是,他也是名門之後,同爲士族的他們不可能對他被冤殺而無動於衷。

“勳父有功於太祖,請寬之。”

而往常若是有這麼多大臣出來勸諫,曹丕肯定是會考慮一下的。

但現在已經被憤怒所湮沒理智的曹丕,卻對着這些以往他頗爲倚重的世家大臣怒斥道:

“勳無活分也!爾等欲俱死乎!”

曹丕的這番怒斥成功震懾住在場的大臣,他們不再求情,眼睜睜看着滿臉血污的鮑勳被拖走。

而鮑勳被拖走之時,他並沒有求饒,反而是口中發出一陣陣淒涼的大笑聲。

太祖,當初爲何不立平原侯呀!

鮑勳臨死前的大笑聲不斷地飄蕩在大殿之中,令許多大臣心中都浮現畏懼。

曹丕繼位之後,第一次拿出了他對士族的狠辣,若是曹操在天有靈看到這一幕應該是會開心的。

但若是曹操的在天有靈知道,曹丕的狠辣是用在恩人之子鮑勳身上時,不知道他會怎麼想。

而在鮑勳被拖走後,已經沒有大臣再敢勸阻曹丕。

曹丕用通紅的眼睛看着在場的諸位大臣,他發出了今日的最後一道詔令:

“擬詔:命左將軍張郃,命武衛將軍許褚,命速來宛城。”

既然伱要戰,那便堂堂正正的的戰上一場吧。

朕要讓你看看我大魏的國力,朕要讓你知道什麼叫做弔民伐罪之師。

朕這次要你死!

各位晚安。

(本章完)

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10章 三駁潘濬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章推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4章 父子對質
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10章 三駁潘濬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章推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4章 父子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