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

高堂隆出身徐州名門,只是在以往高堂隆的職分並不高。

黃初初年的時候,高堂隆僅僅是一縣長而已。

高堂隆當下能一步步升遷成爲司隸校尉,全仗着曹叡的光。

高堂隆也很感激曹叡對他的提拔之恩,於是在命士卒處死朱旦幾人之後,他便想着第一時間進入皇城將這件事稟告給曹叡。

可就在高堂隆進入皇城的時候,他就被上百虎豹軍攔截了下來。

這上百虎豹軍正是奉曹丕的詔令,前來索拿高堂隆問話的。

儘管曹丕這一年來爲休養身體,儘量都不再搭理政事。

可只要他存活在世上一日,他就還是大魏的天子。

以往多年的太子生涯,讓當下大魏朝廷上下的官員,大多是曹丕親手拔擢起來的。

在許多大魏朝臣的心中,曹丕纔是他們真正的主君,這一點是曹叡表現的再如何聰慧也替代不了的。

今日在洛陽城中發生的事,稱爲一場鉅變毫不爲過。

這場鉅變對大魏帶來的影響,比以往任何一次失敗,都更讓人感受到畏懼。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魏臣早就先一步入宮,將今日洛陽城內發生的事稟告給了曹丕。

正在養病的曹丕,在得知這件事時,他的第一反應是愕然。

而在愕然的反應之後,曹丕心中浮現的就是滔天的怒火。

這一年來大魏到底經歷了什麼?

爲什麼如此嚴重的事,他今日才知道?

氣憤的曹丕連忙下達多道詔令,快速地重新恢復了對大魏的控制。

然後他一方面命人去索拿高堂隆,一方面讓陳羣去將曹叡叫來。

只是氣憤歸氣憤,可曹丕的理智並未完全喪失。

直到這一刻,曹丕心中還抱有着一絲期望——長安並未失陷,今日發生的事只是糜暘的詭計而已。

在心中的這絲期望之下,曹丕在對着高堂隆說出“該殺”的話語後,他便又問高堂隆道:

“長安,長安失陷一事是不是真的!”

身體早就被掏空的曹丕,眼下形如枯槁,兩鬢斑白,毫無一分身爲帝王的威儀。

但多年掌權的生涯,還是讓曹丕的身上有一股懾人的氣勢。

這股氣勢再配上當下曹丕令人不忍直視的形貌後,引得高堂隆心中的恐懼情緒正快速滋生着。

高堂隆知道曹丕對他今日的處置方式有所不滿,高堂隆更知道要是當下他回答不上來曹丕的質問,那麼等待着他的肯定唯有死亡一途。

但重點是,他是真的不知道呀!

雖說他是曹叡的心腹,可曹叡的性格與曹操頗爲相似,哪怕是心腹曹叡亦是有防了一手的。

高堂隆是真的不知道,眼下曹叡手中是否有得到長安失陷的確切消息。

因此面對着曹丕的質問,高堂隆支支吾吾着卻是回答不上來話。

高堂隆的支支吾吾,更讓曹丕心中的怒火無法抑制。

他顫抖着伸出手指指向高堂隆,然後對着殿內的衛士言道:“拖下去,斬!”

隨着曹丕的一聲令下,兩名衛士登時就上前架起高堂隆朝外拖去。

就在殿內的人以爲高堂隆必死無疑之時,一聲清脆的聲音響起:

“且慢”。

當那聲清脆的聲音響起之後,曹叡也在殿內衆人的目光下大步踏入了殿中。

眼下洛陽城內的每個人都知道,曹叡是大魏的太子,所以他的阻止成功救了高堂隆一命。

哪怕是曹丕,也未再將注意力放在高堂隆的身上。

他的一雙眼睛,正緊緊盯着一步步向他走來的曹叡。

曹丕凝視的目光,曹叡自然能感覺到。

剛纔在前來曹丕寢殿的路上,聰慧的他心中就隱隱有了一番推斷。

那番推斷在他來到殿外看到那衆多跪地的朝臣後,已然得到了證實。

但當下曹叡的心中卻沒有着畏懼之情。

今世在糜暘的影響下,曹丕尚未完全放飛自我,曹丕與曹叡的感情還是很好的。

曹叡不覺得曹丕會對他不利。

就算不提他與曹丕之間的父子之情,以當下的局勢來說,曹丕也不可能會對他不利。

可曹叡的心中雖然無畏,但卻有着愧疚。

曹丕因身染沉痾,而將大魏的大權交到他手中。

但他既爲人臣,又爲人子,卻未能爲他的父皇看好大魏的社稷。

在內心的愧疚感之下,曹叡在來到曹丕的榻前後,直接跪了下來。

“父皇!”

看到曹叡下跪的舉動後,曹丕的臉上有着不忍之色。

但他身爲大魏的天子,有件事是必須要得到確切答案的。

“長安,長安是不是失陷了?”

曹丕重新問出這句話時,語氣少了許多狠厲,但卻帶上了一些顫音。

因爲在之前夏侯霸上報的軍情,都是直接送到曹叡的手中,所以曹丕只能從曹叡的口中,得到一個確切的回答。

他當下很想知道這件事的真相,但在他的內心深處,他又有着幾分畏懼。

曹丕是在畏懼什麼,不言而喻。

當曹丕的問話傳開後,殿內的宗親重臣,殿內的異姓柱石,亦紛紛將目光看向了曹叡。

他們現在心中的情緒,與曹丕內心中的情緒一般無二。

迎着殿內衆人的焦灼目光,曹叡擡頭看向了面如金紙的曹丕。

果不其然,有些事是無法完全瞞住的,想來一些風聲還是傳到了洛陽之中。

這時曹叡的內心正在天人交戰着。

只是眼下的局勢,卻容不得他再繼續隱瞞了。

無可奈何之下,曹叡重重地對着曹丕叩了一個頭:

“就在半月之前,長安已經落入漢軍手中。

任城王戰死,安西將軍及一衆我朝重臣,皆爲糜暘所擒!”

曹叡儘量用簡潔的話語,將他之前收到的軍情說了出來。

而在聽到曹叡的話後,殿內的一衆魏臣宛若泄了氣的皮球一般,腳步虛浮,幾乎要無法站立。

身爲臣子的他們都尚且如此,更何況曹丕呢?

在得知心中最畏懼的那種情況成真後,曹丕的胸腔好似突然升起了無邊烈火,將他的五臟六腑灼燒的疼痛異常。

下一刻,一口烏黑的鮮血從曹丕的口中猛然噴出,直接灑在了曹叡的身上。

吐完血的曹丕,頃刻間癱倒在了牀榻之上。

曹丕的反應嚇壞了一旁服侍的甄皇后與郭貴妃,她們二人的口中齊齊發出一聲驚恐的哭喊。

在甄皇后與郭貴妃的哭喊聲之下,殿內的人都將目光望向了曹丕。

反應最快的自然是被噴了一身血的曹叡。

曹叡憑藉着敏捷的身手快速來到榻旁,將曹丕從榻上扶起靠在自己的身上。

看着自己身上的血跡,再看着懷中出氣多進氣少的曹丕,曹叡的眼眶已經被淚水打溼。

“父皇!父皇!你醒醒呀!”

“太醫,太醫!”一句句撕心裂肺的哭喊,不斷從曹叡的口中發出。

而殿內的魏臣,在見到曹丕已經躺在曹叡懷中後,不好再衝上前去的他們,只能紛紛跪倒在榻下叩頭哭求神明爲曹丕祈福。

沒用多久的時間,整座寢殿就被衆人的哭喊聲所環繞。

不知道是不是衆人的哭喊祈福起了作用,陷入昏迷中的曹丕漸漸醒轉了過來。

可爲曹丕把脈的太醫卻知道,曹丕的這次醒來,其實是迴光返照。

漸漸恢復神智的曹丕,一睜眼就見到滿臉淚水的曹叡。

看見曹叡悲痛的樣子,曹丕想擡起虛弱的手,爲曹叡拭去臉上的淚水。

就如當年曹操彌留之際一般。

但與當年臨死前的曹操一樣的是,現在的曹丕虛弱到連擡起手的力氣都沒有了。

幸虧曹叡不是當年的他。

在察覺到曹丕的舉動後,曹叡主動伸手抓住了曹丕的手。

感覺到曹叡手上傳來的溫暖,曹丕轉眼望向跪在榻下的那些心腹重臣,他語氣悲涼地說道:

“朕命在旦夕。

朕離去之後,爾等務必要好好輔弼幼主,共同守護我大魏的社稷!”

虛弱的曹丕,說出以上那番話顯得頗爲費力。

可爲了曹叡,他還是強忍着身體內的病痛,將以上的話一字一句地說清楚了。

而當曹丕說出以上的話後,跪地魏臣的哭聲變得更大了起來。

他們知道眼下曹丕不是在放權,而是在託孤呀!

在說完以上的話後,曹丕讓衆臣及其他人全部退下。

剩下的話,他要單獨對曹叡說。

待寢殿內只剩下曹叡一人之後,曹丕示意曹叡從他的枕頭下取出一物。

當曹叡按曹丕的吩咐,將枕頭下的物品取出來後,曹叡的內心更顯悲痛。

他取出的物品,赫然是一封詔書。

“爲父無用。

身爲人子,不能爲先帝守好基業。

身爲人父,不能爲你留下一座太平江山。

以當下局勢,你在爲父死後要秘不發喪,然後儘快籌備遷都事宜。

今日殿內的臣子,皆是知道輕重之人,他們會配合伱的。

而在遷都鄴城之後,你便可藉助手中這封詔書,正式登基。”

聽着曹丕在心中爲自己謀劃好的安排,曹叡眼中的眼淚止不住地一滴滴掉落在曹丕的手背上。

看着曹叡如此悲傷的樣子,曹丕並未出言寬慰,他要抓緊時間將話說完。

在劇烈的咳嗽之後,曹丕又緊接着說道:

“糜暘連戰連捷,早已經功高震主,劉備能容他,劉禪闇弱之主卻未必能。

待你遷都之後,第一要務是休養生息,坐觀西面朝政。

西面若內亂一起,則是我朝之機會也!

另外你務必要讓孫權稱帝,只要孫權一稱帝,則我朝可與他聯盟,到那時人心便可得到安穩。”

曹丕在說完後,見曹叡沒有及時迴應他,他不由得加重語氣道:

“遷都!聯盟!

遷都!聯盟!”

激動的語氣,又引得曹丕發出一陣劇烈的咳嗽。

看見曹丕激動的反應後,曹叡只能含淚應道:

“兒臣知道了。”

聽到曹叡的迴應,曹丕才放下心來。

當囑咐好所有事後,身體內的痛感再也無法壓制住,讓曹丕不由得發出陣陣痛呼。

被病痛折磨的受不了的曹丕,掙扎着將手伸向榻旁的五石散。

曹叡見到曹丕的舉動後,嚇得想出言勸阻,可他的勸阻卻被曹丕的一句話所阻止:

“黃初以來,我多悲憤。

今之將死,當求歡樂。”

曹丕的話讓曹叡再也生不出阻止曹丕的心。

還記得少時他對曹丕的印象是高大雍容。

可如今躺在他懷中的曹丕,卻形容憔悴。

同一人,短短數年間就有着這麼大的變化,這數年間曹丕內心經受的重創太多了。

想到這一點後,曹叡強忍內心悲痛,主動服侍曹丕食用起五石散來。

服用完五石散後,曹丕仰躺在曹叡的懷中雙目無神。

可當五石散的藥效漸漸上來後,曹丕卻感覺到他的身體中的力氣,正在快速地恢復着。

一股燥熱感不久後就襲上曹丕的全身。

在燥熱感的影響下,曹丕主動站起身來,他一邊褪去身上的衣物,一邊踉踉蹌蹌地朝着寢殿的書案上走去。

那處書案上,正擺放着自秦始皇以來就被華夏民族視爲國家正統象徵的傳國玉璽。

隨着離傳國玉璽越來越近,曹丕再也感受不到身體中的疼痛,他的眼神也漸漸變得興奮起來。

意識迷離之下,曹丕好似覺得他當下回到了黃初元年他登基的那一日。

那一日的受禪臺上,他站立於世間之巔,享受着數萬人的膜拜臣服。

那一日享受到的榮耀,曹丕至今都依然迷戀着——那是他這輩子以來,最開心的一天。

不久之後,曹丕終於將那方傳國玉璽握在手中。

可就在曹丕激動地用手指撫摸手中的傳國玉璽之時,他的手指卻被傳國玉璽的一角劃傷。

那一角乃是以黃金填補,故而顯得鋒利。

當手指流出的血液,慢慢滴落在地上之時,曹丕一下子被拉回了現實之中。

身爲文學大家的他,又豈會不知道傳國玉璽上這黃金一角的來歷?

而在這時,曹丕想起了他登基那一日,曹節死死護持住玉璽時說的一句話:

“天不祚爾!”

往日曹丕只覺得這句話無比荒謬,但現在回想起來卻讓曹丕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寒冷。

心中懼怕的曹丕,猛然將目光望向了四周。

這一刻,殿內燭影徐徐,宛若鬼影。

這一刻,殿內哭聲陣陣,恰似地獄。

這一刻,哪有什麼榮耀萬丈,又哪有什麼萬歲千秋。

看着周圍的一切,內心被恐懼,悲涼填滿的曹丕雙腿癱軟,徑直跪在了地上。

當他的眼睛閉上之時,他卻沒發現,他跪下的方向正是那長安所在。

這便是天不祚爾!

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16章 幼時情誼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
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16章 幼時情誼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