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

漢章武四年十二月。

這個月結束時,便是華夏民族春節到來的時候。

原本在這個時間段,關中的每家每戶,只要是不算太窮破的,都會開始爲即將到來的年關奔波起來。

男人外出前往周圍縣城採辦年貨,婦人在家帶着踩踏織機制作來年的新衣。

但今年的關中卻與往年有很大的不同。

不同在於,今年的關中缺少了往年時的那種熱鬧喧囂的氣氛。

各處寬敞的官道上,幾乎看不見一位行人。

而每家每戶的門窗哪怕在白日也在緊閉着,好像是在懼怕着“年獸”的到來。

這兩種現象,讓今年的關中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寧靜之中。

一家一戶過度寧靜都會生疑或懼怕,更何況是有着百萬生命,地域囊括千里的關中大地呢?

因此一股濃郁的不安氣氛,瀰漫在關中所有魏軍的心頭上。

他們知道爲何關中會變成目前這樣子,全因那隻姓糜的“年獸”。

小時候經常聽長輩講,每逢過年時,就會有年獸出來作亂。

但長輩也沒講過,年獸實際上會是一頭麋鹿呀!

雜七雜八的想法不斷浮現在聚集在長安城內的每位魏軍心頭。

而隨着他們在將官的命令下越往斜谷口靠近,心中那紊亂不安的情緒,就更加濃郁。

無他,因爲那頭“年獸”目前就棲息在斜谷外的漢軍大營中。

年獸本就是華夏子民心中,從小就被灌輸上的惡獸代表。

在思想還未完全開化的當世,哪怕已長大成年後,許多人的心中對年獸還是有畏懼的。

而當心中這種深藏的畏懼,遇上糜暘剛剛覆滅十餘萬魏軍的威名後,兩者在時機的攪弄下,不得避免的發酵在一起。

直接造成了許多魏軍在去往斜谷口時,臉上浮現了猶如去送死的神情。

但不是他們想去,實在是將官嚴令。

魏國軍法殘酷,若他們違逆軍法,死的可不單單是他們一個人,他們的家人也會因此而死。

在內心嚴重的不安與惶恐之下,一批批魏軍被送到了斜谷口外的大營內。

這是近段時日來,一直在發生的事。

糜暘在得知這件事後,挑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帶着數千漢軍直接走出營壘,想着親自觀察目前魏軍大營的情況。

可糜暘還是低估了他當下在關中的影響下。

當魏軍大營的斥候發現漢軍大營中,一位身穿明光鎧的年輕將領走出漢軍大營時,他嚇得直接慌忙跑回營,將這個重要軍情稟告給了孫禮。

由於之前孫禮巧施妙計,成功“矇騙”過了糜暘,故而曹真對孫禮是頗爲滿意的。

在滿意之下,哪怕當下有各路將率率魏軍匯聚到斜谷口外的魏軍大營內,但曹真還是將魏營主將的寶座交給了孫禮。

得到曹真的重視之後,孫禮心中感激的同時,更暗暗發誓要不辜負曹真的信任。

於是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孫禮十分表示重視的,直接從座上站起身來!

他終於肯出現了。

哪怕斥候說糜暘僅僅率數千漢軍出營,但孫禮又豈是那麼容易中計的人?

遍觀糜暘從前行軍,與已逝的法正有着太多相似之處——善於行使詭計。

而天下詭計,皆不過虛實二字。

糜暘定是想着先帶數千漢軍出營示敵以弱,等自己貿然進攻時,再讓漢軍大營內的大量漢軍一擁殺出。

到那一刻,魏軍大勢去矣。

覺得識破糜暘詭計的孫禮,當然不會讓自己犯下這種錯誤,於是他下令全軍大營緊閉,進入戰備狀態。

但不要擅自出戰,更不要理睬步步逼近的漢軍。

這樣無疑是最妥當的。

而糜暘在率數千漢軍在靠近魏軍大營的不遠處就停下了腳步。

本來要想更加清楚觀察敵軍大營情況,是越靠近越好的。

但糜暘手中就一萬大軍,他當然不會讓自己身處險境。

所以他讓自己在一個較爲安全的距離停下。

只是這樣一來,距離不夠近,探查魏軍大營的具體情形,當然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不過嘛,這種小事自然難不倒糜暘。

糜暘隨手召來一位小校,對着他言道:“你前往魏軍大營外後,就對內喊道:

漢大將軍梁州牧冠軍侯暘,有請營內主將一見。”

聽到糜暘的命令後,小校頓時一愣。

這名小校是糜暘的一位族弟,往日裡也算有着機靈勁,不然也不會被糜暘帶在身邊聽用。

他是知道自己這位族兄是爲何率軍出來的,所以他這一刻心中浮現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猜測。

但糜暘的命令,他又不可能違抗。

於是他只能拍馬朝着魏軍大營趕去。

在馬匹的疾馳之下,小校沒多遠就來到魏軍大營外。

守營的魏軍見一名漢軍小校來到近前,心中起疑的他本想敲響警鈴,但想到孫禮剛剛下達的命令,魏軍就暫時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不料在小校驅使馬匹停下後,他立即將糜暘吩咐的話給高聲喊了出來。

等連連喊了數遍,確保營內的魏軍聽到後,小校忙不迭地拍馬返回了糜暘的身邊。

而當小校離開後,營內的魏軍紛紛面面相覷起來。

年獸要見自己的主將?

這是爲何?

可哪怕心中有着這個疑問,但覺得這件不是小事的魏軍,還是很快將這件事報到了孫禮的耳中。

孫禮本想着小憩一會,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他又直接從榻上一躍而起。

這糜暘怕是有病吧。

自己已經看穿了他的誘敵之計,他還來招惹自己作甚。

最重要的是,還是指名道姓的招惹!

在知道糜暘的意思後,孫禮的眉頭不可避免的皺了起來。

說實話,糜暘邀請他見面的話還是頗爲客氣的。

這讓孫禮心中十分受用。

孫禮亦是士人,士人最講究體統了。

但這點不足以讓孫禮,答應糜暘的邀請見面。

孫禮在顧忌着糜暘又在想什麼花招。

可是在糜暘如此邀請的情況下,他若還閉門不見,那他不就成爲第二個曹真了嗎?

那樣不體統呀!

更重要的是,孫禮是在擔心這可能是糜暘的試探。

試探當下魏軍,是否如之前表現出來的那般兵力衆多。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孫禮心中的猶疑很快被他驅散。

見就見!

反正當下魏軍已集結大部分,是時候正式在糜暘面前,展露一下己方的實力了。

在這種心思之下,一道道急促的軍令很快由孫禮口中傳出,並迅速的傳遍了整座魏軍大營。

在孫禮的急令之下,整座魏軍大營的魏軍很快動了起來。

那高昂雄渾的鼓聲,宛如一陣陣驅獸警鈴般響徹在整個魏軍大營中,甚至傳到了魏軍大營外的糜暘耳內。

糜暘與魏軍交戰數次,對魏軍的一些鼓聲很熟悉。

他辨認出這是每逢大戰時,魏軍纔會響起的鼓聲。

糜暘不解地看了一眼回來已有一段時間的小校,眼中帶着幾分疑惑。

這廝莫不是傳錯話了吧。

把邀見的話傳成了邀戰?

不然魏軍這一副傾巢而出的舉動,是怎麼回事?

就在糜暘疑惑的時候,魏軍大營的幾處大門齊齊打開。

從那幾處打開的大門中,正走出一列列軍形整肅的魏軍。

而走在魏軍最前方的,正是魏軍主將孫禮。

看着從大門內魚貫而出,貌似源源不絕的魏軍,糜暘雖早有料到這一幕,但心中還是暗歎道:真不至於吧。

由於本就處於戰備狀態,故而一衆魏軍集結的很快。

不久後兩萬餘魏軍就齊齊踏出魏軍大營外,擺成防禦的陣型正對糜暘。

而當完成這一切後,孫禮方纔駕馬朝着糜暘走去。

見孫禮主動朝自己驅馬而來,糜暘看了眼孫禮那粗壯的手臂,他默默讓丁封跟隨自己一同駕馬上前。

就是出生的太晚,不然糜暘高低得找個典韋許褚當他的護衛。

畢竟這世間,對他惡意很深。

三馬相向而行,不久後就呈現接近之勢。

在離對方數步後,孫禮與糜暘齊齊勒住了繮繩。

看着與自己不過數步之遙的糜暘,孫禮眼中流露出很複雜的眼神。

他並不是第一次見過糜暘。

當年襄樊會戰時,他就曾與糜暘在戰場上交鋒過。

可襄樊會戰過去不過數年,糜暘在人世間的威望卻又到達了一個頂峰。

恐魏武復生,他在世人心中的威望,亦不過如此吧。

可惜如此佳人,卻是他國家最大的敵人。

也許世人會以爲曹魏將領對糜暘只有恨,這其實是不對的。

在當世的思想觀念下,畏懼、仇恨、敬佩,這三種情緒其實並不對立。

曹操在世時,哪怕是劉備也曾親口稱讚過他的才能呢。

而在歷史上馬超去世時,提及大仇人曹操時,他用的是尊稱孟德

這是個有趣的時代。

由於兩者之間的身份差距,孫禮主動對糜暘行禮道:“大,尊駕邀我相見,有何貴幹?”

孫禮本想自然地稱呼糜暘爲大將軍,但幸虧他及時改口了。

面對孫禮的詢問,糜暘不假思索地開口問道:“你是何人?”

糜暘不假思索的語氣,代表他問的理所當然。

因爲他真的不知道眼前的這人姓甚名誰。

魏將那麼多,糜暘哪有機會認識全部。

而孫禮在聽完糜暘的以後,呼吸顯得急促了起來。

但他很快又平復了心情。

的確,當下糜暘不知道他實屬正常。

孫禮如常地對糜暘自報了姓名來歷。

在得知眼前這人是孫禮後,糜暘不由得高看了眼前的這名魏將一眼。

孫禮雖稱不上曠世名將,但亦算的上一位良將。

想到這糜暘語氣溫和地,回答了孫禮方纔的疑問:

“敢問孫君,當下你營內共有多少大軍呢?”

糜暘的態度頗爲友好,可他的話落在孫禮耳中後,卻讓孫禮幾乎要動怒。

你還真敢問呀!

哪有一方主將,跑到另一方主將面前,直接詢問軍情虛實的?

而且問的還是這種至關緊要的情報。

人人都說糜暘狂傲,他之前還不信,但現在卻再不質疑。

孫禮的臉色一瞬間沉了下來。

他聲音低沉得言道:“尊駕莫要太看輕我,太看輕大魏了。”

孫禮在說這句話時,本想大聲的吼出來,可不知怎麼的,他的聲音卻越來越低。

直至落到糜暘耳中時,糜暘還聽出了一些委屈的意味。

這。

不是說三國時期的名士將領,大多有古人之風嗎?

他今日直接來詢問孫禮軍情,若孫禮能坦然如實告知,這樣將來在史書上,沒準還能成爲一段佳話不是。

看來孫禮沒有古人之風。

一點都不真誠。

所以糜暘也失去了與孫禮繼續攀談的心情。

他將目光朝着孫禮的身後望去。

只見原本整肅的魏軍陣型,在這一刻卻顯得頗爲雜亂。

許多人都爭相向前,想看看糜暘具體長什麼樣子。

這也正常,雖說魏軍對糜暘都心懷畏懼之心,但人皆有好奇心,而誰又會對“年獸”不感到好奇呢?

再加上當下的魏軍陣型中,有着不少胡人,他們的軍紀自然與正式的魏軍無法相比。

故而在許多胡人的主動,及許多漢人的半推半就下,便造成了糜暘眼前這“漢、胡爭觀,前後重沓”的一幕。

這一幕發生後,孫禮慚愧,糜暘卻覺得有趣至極。

當下心情不錯的糜暘,頓時揚鞭大笑着對着那兩萬餘魏軍高喊道:

“爾欲觀年獸邪!亦猶人也,非八頭六臂,但多智耳!”

當糜暘的高喊聲傳入兩萬魏軍的陣型中後,瞬間引來了一陣陣驚呼。

原來是身穿明光鎧的糜暘,在陽光照耀到他身上時,瞬間讓他變得光彩熠熠。

這種景象再加上糜暘的那句話,給兩萬餘魏軍心中造成了反差巨大的形象。

在這種形象之下,糜暘說他是人,誰會信呢!

而糜暘在高喊完那句話後,便大笑着朝着己方大營返回。

今日的目的,在看到魏軍的數量及其中的胡人後,就已經達到了。

糜暘是不曾料到孫禮會傾巢而出,他原本只想誘出魏軍的精銳,好觀察他們的成分。

不然真以爲糜暘,是單單想着靠通過詢問孫禮,來得知緊要軍情嗎?

但孫禮傾巢而出的舉動,無疑讓糜暘的目的完成的更加完美。

胡軍?

當下除去涼州曹魏有精銳的胡軍外,關中哪裡還有呢?

而都將涼州的胡軍調來關中了,那涼州你還不虛?

陛下,可出征矣。

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3章 誰敢殺我?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推書《三國之銀狐》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
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3章 誰敢殺我?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推書《三國之銀狐》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