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

或許在諸葛亮,張飛等長輩面前,糜暘一直是一個謙遜的晚輩。

可這樣的面貌,糜暘也只會給予他的先輩們。

孫登雖目前是大漢的吳侯,在外人看來身份尊貴,但在糜暘眼中,孫登只是一個政治工具罷了。

這一點很殘酷,卻是事實。

而在糜暘的話語下,孫登也漸漸反應過來了這個事實。

一瞬間,孫登的臉色變得煞白。

從情感上來說,孫登是絕對不願意傷害張昭的。

只是一想到糜暘的身份,孫登又覺得,事到如今,他自己還有的選嗎?

自從當初糜暘親自將他抱到荊州,他的人生就已然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別給臉不要臉。

意識到這一點的孫登,在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後,對着糜暘黯然問道:「大司馬希望登在信中,對張公說些什麼?」

見到孫登識時務者爲俊傑的樣子後,糜暘滿意地點了點頭。

至於孫登的詢問,糜暘心中早有腹稿:

「你呢,就在信中多寫一些,自己在大漢的美好生活。

再寫一些孤看重先烏程侯,先吳侯的事。

當然,關於孤對一些江東世家的欽佩態度,也要如實寫在信中。

多年來,孫權對孤的誹謗太多,導致許多江東俊傑受到矇蔽。

這不利於孤以德服人形象的流傳。」

聽完糜暘的話後,孫登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孫登原本以爲,糜暘是要他向張昭寫一封勸降的書信,從而讓孫權再也按壓不住對張昭的忌憚之心。

可現在孫登覺得自己還是太過年輕了。

以德服人?

聯想到糜暘剛纔威脅的話語,他身前的這位大司馬,是不是對這四個字有什麼誤解?

孫登年幼,他的養氣功夫不足,他臉色的異常一下子就被糜暘所察覺到。

見孫登一副想震驚又不敢震驚的辛苦模樣,糜暘只感覺,江東的人對他誤解真的太深了。

得好好扭轉一下。

糜暘正要向孫登灌輸一下,他曾經以德服人的事蹟,豈料這時糜暘卻見到,石苞正急匆匆地向他的車輦走來。

見到這一幕後,糜暘心中有些困惑,發生何事了,能讓石苞都感到急切呢?

不久後當石苞來到車輦下時,糜暘便問道:「何事讓仲容馳步乎?」

這時糜暘的嘴角還掛着笑容。

可接下來石苞的回答,卻讓糜暘的笑容慢慢收攏了起來。

「稟大司馬,襄陽傳來急報,說是陸遜派遣使者前來拜謁。」

聽到石苞這麼說,糜暘覺得有些意外。

「陸伯言,突然派遣使者意欲何爲?」

糜暘的這句疑問,在接下來石苞的回答中得到了解答。

「陸遜的使者,是來下戰書的!」

石苞這句話一出,還未等糜暘做出迴應,車輦上剛提起一盞茶杯的孫登,手就猛的一抖,茶杯內的茶水都倒在了他的兩腿之間。

顧不上兩腿之間傳來的溫熱,孫登現在的心中只有一個想法:

陸遜,是瘋了嗎?

而糜暘在得知陸遜的目的後,他的第一反應也是驚訝,但隨後一陣大笑聲,就從他的口中發出。

「好個陸伯言!」

糜暘一開口,卻先是誇讚陸遜起來。

因爲與常人不同的是,糜暘隱隱的察覺出了陸遜的真正目的。

「仲容,回城!」

既然陸遜出招了,那糜暘自然也只有接招了

……

朱桓看了眼身下血跡斑斑的地面,據方纔鄧芝的無意中透露,這些血跡是屬於李嚴的。

想來前幾日,糜暘正是在當下他站立的這處地方嚴懲李嚴的。

而從地上乾涸的血跡可以看出,那一日李嚴被糜暘鞭打的有多慘。

糜暘真是心狠手辣呀!

李嚴犯的罪,朱桓並非不知。

只是在朱桓看來,李嚴不就是貪財了些,這些事在李嚴的身份面前,簡直不值一提,犯得着如此責罰嗎?

身處的政治環境不同,讓朱桓無法理解糜暘的做法。

不過朱桓卻知道,爲何鄧芝不將他迎入大廳內,反而是讓他站在這處。

無非是一種示威而已。

或許鄧芝的這一個想法,對其他人會有用,對朱桓來說,效用是不大的。

他此番既然敢來,那就是做好了遭受死亡的威脅的。

想到這,朱桓越發的昂首挺胸起來。

而一旁的鄧芝等人,見朱桓不僅不感到害怕,反而還挑釁般的昂首挺胸,這讓鄧芝等人怎麼忍?

於是在鄧芝的吩咐下,很快就有幾位漢軍捧着一束束柴火來到廳外。

除去有漢軍捧着柴火出現外,還出現一隊漢軍,一起擡着一口巨大的鍋出現。

那口鍋有多大呢?

朱桓看了看自己的身材,又看了看身旁的徐盛,他覺得這口鐵鍋,大到足以放下他與徐盛兩個人。

接下來朱桓便看到,幾位漢軍在鄧芝的指揮下,開始生起火來。

這讓朱桓與徐盛的眼神齊齊一凝。

哎哎哎,過分了哈!

朱桓與徐盛的目光,不斷在漸漸冒出熱氣的鐵鍋上徘徊着,他們二人的拳頭,也不自覺的握緊了。

就在朱桓覺得事情要變得很不妙的時候,一道溫和的聲音從他的身後傳來:

「你們這是在作甚?」

朱桓順着聲音的來源朝後看去,他見到了一位許久未曾見過的身影。

糜賊!

而鄧芝等人,在見到糜暘歸來後,臉上都露出敬意,紛紛對着糜暘一拜道:

「恭迎大司馬!」

在說完這句話後,鄧芝便手指朱桓與徐盛對糜暘回答道:

「烹殺不義之人,正合春秋大義也!」

鄧芝的這句話,差點沒讓朱桓與徐盛破口大罵。

他們自進入襄陽後,除去頭擡得高點外,一句話都未曾說過。

哪裡看出他們不義了?

可介於有糜暘在場,朱桓與徐盛只能按捺住心中的冤枉與憤怒。

他們二人牢記着來時陸遜對他們說的話:

「糜暘身負劉玄德遺名,他不會貿然殘害你們的。」

果不其然,糜暘在聽完鄧芝的話後,並未表現出同意的態度。

糜暘帶着一副不置可否的態度,越過朱桓與徐盛,走進了大廳之中。

「帶他們二人進來。」

有了糜暘的這句話,隨後朱桓與徐盛便在幾名漢軍的監視下,進入大廳中來到了糜暘的身前。

在朱桓與徐盛站定後,糜暘便第一時間問道:

「你二人是何人?」

朱桓與徐盛,俱是近年來在東吳頗有聲名的將率,但以他們的那些名聲,顯然還沒有被糜暘認識的資本。

朱桓與徐盛也知道這一點,於是接下來他們本分的自我介紹了一番。

而或許是忌憚於糜暘的威名,或者是忌憚廳外正燒的噼裡啪響的鐵鍋,朱桓與徐盛在糜暘面前,身

子不再那麼挺直了。

對徐盛,糜暘不怎麼感冒。

但在知道身前有一人是朱桓後,糜暘的眼睛一亮。

若他沒記錯的話,當年他糜氏與朱氏可是「世交」呀!

隨後糜暘便熱情地讓朱桓及徐盛坐下來。

糜暘的熱情,出乎了朱桓二人的預料。

在來之前,他們有設想過,糜暘可能會對他們惡語相向。

不過沒想到的是,這一幕並沒有發生。

糜暘的態度,讓朱桓及徐盛,心中對糜暘的觀感有了些變化。

待朱桓二人坐下後,糜暘便問道:

「伯言的戰書呢?」

糜暘稱呼陸遜,用的是敬稱。

這一點自然引起了朱桓二人的注意,可眼下的環境容不得他們多想,在糜暘的詢問下,朱桓很快從懷中掏出一份文書交到糜暘的手中。

在收到戰書後,糜暘當即展開看了起來。

只見戰書中這般寫道:

「天地大德,降繁霜於秋令;聖哲至仁,着甲兵於刑典。故知造化之有肅殺,義在無私;士人之用干戈,蓋非獲已。

昔甘野誓師,夏開承大禹之業;商郊問罪,周發成文王之志。

糜暘小丑,剛愎自用,聚兵荊襄之間,散間江東之境。

歷時數年,惡稔既盈,窮兵黷武,亡徵已兆。

我本書生,在家治業,然糜暘至荊,關柝以之不靜,生人爲之廢業。

且僞漢法令苛酷,賦斂煩重,強臣豪族,鹹執國鈞,朋黨比周,以之成俗,賄貨如市,冤枉莫申。

若遇災兇,比屋饑饉,兵戈不息,徭役無期,力竭轉輸,身填溝壑。

百姓愁苦,爰誰適從?境內哀惶,不勝其弊。

回首面內,各懷性命之圖,黃髮稚齒,咸興酷毒之嘆。

我苦民生,又蒙君恩,若此可忍,孰不可容?

於是親總六師,用申九伐,拯厥阽危,協從天意,殄茲逋穢,克嗣先謨。

今宜援民啓行,分封諸將,舉繮繩而雷震,拒兇殘以電掃。比戈按甲,誓旅而後行,三令五申,必勝而後戰。

我軍如豺如貔之勇,百戰百勝之雄,顧眄則山嶽傾頹,叱吒則風雲騰鬱,心德攸同,爪牙斯在。

舟艫萬艘,鉅艦雲飛,橫斷長江,杖臨醜逆,以此衆戰,勢定摧枯。

...」

當看完戰書中的全部內容後,糜暘不由得感慨一句,陸遜真是好文采呀!

他好像還是第一次,被人這麼罵過?

隨後糜暘擡起頭,發現廳內的衆人目光,都在他的身上。

想來鄧芝等人,十分好奇陸遜戰書中的內容是什麼。

見狀糜暘也不小氣,直接將戰書交給身後的丁封,讓他當衆宣讀出來。

丁封接過戰書後,先稍微掃了一眼戰書中的內容。

可就是這一掃,讓丁封臉色變得通紅。

這是氣的。

在丁封的心中,糜暘一直是他的偶像,他怎麼能容忍,旁人這麼辱罵誹謗糜暘?

只是丁封還是強忍着心中怒火,將戰書的內容,一字一句的,咬牙切齒的讀了出來。

一開始時,廳內的氣氛還算正常。

可在丁封唸到那些辱罵糜暘的內容時,鄧芝等人聽到後臉色大變。

還不等丁封唸完,暴脾氣的丁奉直接抽出腰間長刀,一個箭步衝到朱桓的身前,將刀架在朱桓的脖子上,怒聲喝道:

「你欲死乎!」

不僅丁奉的反應如此激烈,就是陳到幾人也

紛紛拍案而起,齊齊怒視於朱桓與徐盛。

鄧芝的反應稍微特別點,他除了拍案而起外,還連忙對着廳外喊道:

「加烈油!加烈油!」

諸位漢臣暴起的一幕,讓朱桓與徐盛措手不及。

甚至他們在聽到陸遜戰書中的內容後,腦袋也是嗡嗡的。

他們是不知道戰書的內容的,要是知道的話,怎麼可能來白白送死呢?

朱桓自問也見過其他人寫的戰書,例如當年赤壁之戰時,曹操所寫的:

「與將軍會獵於江東,爭天下之雄。」

雖說這句話同樣有威脅的意味,但至少表面上看起來還算文雅不是?

更何況陸遜早前不是沒給漢將寫過信,例如他當年給關羽寫的那一封,朱桓清晰的記得,在那封書信中,陸遜的言辭是如何恭敬。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陸遜遇上糜暘時,他竟然會這麼剛。

種種思緒在朱桓的腦海中涌過,有責怪,有不解,可在感覺到脖頸間的冰涼後,這種種思緒就變成了認命。

時也命也,他既爲權力而來,自然也要承擔風險。

他認了!

可就在朱桓以爲他要命喪於此的時候,他卻聽到糜暘說道:

「退下!」

糜暘的命令,讓丁奉等人不解。

只是丁奉等人,對糜暘的命令,又絲毫不敢違抗。

於是哪怕心中有多不願,丁奉等人還是氣憤地回到了座位上。

在阻止了丁奉等人後,糜暘將目光放在朱桓身上。

想起朱桓家族在江東的影響力,糜暘若有所指地說道:

「伯言選你來是對的。」

陸遜的這封戰書,很明顯是爲了激怒糜暘。

而激怒糜暘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朱桓很可能會性命不保。

可要是朱桓爲糜暘所殺,那麼糜暘定下的收攏江東世家人心的戰略,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或許陸遜自己都會自謙一句,他乃是一書生。

不過從他這番手段來看,他完全是在扮豬吃老虎。

以朱桓之死來破解糜暘的東征戰略,與糜暘以張昭爲突破口擾亂江東,這兩個手段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慈不掌兵!

既然看破了陸遜的想法,那麼糜暘就不會中計。

「他要戰,那便戰吧!」

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3章 誅心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1章 江陵城中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章推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
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3章 誅心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1章 江陵城中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章推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