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

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

糜暘在向沙摩柯致歉之後,他當下又對沙摩柯言道,“吾此番前來雖帶有物資,但於甲冑一項上並未帶夠,還請蠻王與我入城一同取甲。”

糜暘在之前是真的沒想到,五溪蠻的披甲率這麼低。

所以他這次帶出城的軍械中的甲冑,若放在五千人身上,那是大大不足的。

隨後糜暘又對沙摩柯言道,“觀蠻王族人皆已疲累不堪,吾此番外出已然帶足糧食。”

“蠻王可隨我入城取甲,而蠻王族人不如就暫且先安頓在城外軍營中,開鍋造飯,好生休養。”

糜暘邀請沙摩柯入城,一是爲了讓蠻王沙摩柯隨他共同入城取甲,二主要是爲了在城中設宴款待其。

本來糜暘是想着,與沙摩柯一同在公安城外宴飲一番的。

正如當初劉備入蜀時,劉璋對其的那般。

將來傳到後世,沒準此舉還會是一樁佳話呢。

但問題是如今城外天寒地凍的,糜暘無奈之下只能打消了這個想法。

糜暘之前就有設想過當五溪蠻的援軍到來後,該如何安排。

最後他還是覺得,于禁所提的犄角之計頗有可取之處。

故而他提早命人在城外建造了一座可容納萬人的軍營,以便五溪蠻大軍到來後可有地方駐守。

見糜暘時刻爲自己的族人着想,沙摩柯心中又是一股感動。

聽到糜暘的這個建議,被糜暘數次舉動所感動的沙摩柯不疑有他,當即爽快的同意了糜暘。

只是沙摩柯對糜暘言道,“不瞞主簿,吾之兒郎素來驕橫,平素裡只有某才指揮的動。

不如先讓某帶領吾數千兒郎,前往軍營之中安頓好,而後吾再隨主簿一同入城,這樣可好?”

對於沙摩柯的這個提議,糜暘亦不疑有他。

世上重義真誠之人,友情總是來得這麼簡單。

隨後雙方的隊伍,就在糜暘與沙摩柯各自的帶領下,朝着公安城外的軍營進發。

而當沙摩柯率領麾下蠻兵進入軍營中後,糜暘當即也命麾下士卒將一車車物資拉入軍營中。

糜暘此番所帶出的物資中,軍械只是少數,糧食佔了大部分。

當那五千蠻兵見到數不勝數的糧食運到他們身前時,他們都開心的手舞足蹈起來。

其實這五千蠻兵自小到大都是窮苦之輩,而相比於身體上的寒冷,他們更無法忍受肚裡的飢餓。

之前五溪蠻多次襲擊武陵郡縣,也大多是爲了搶奪糧食過冬。

現在他們看到糜暘非常大方的,拿出如此多的糧草贈予他們時,餓了許多天的他們,內心的興奮感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而因爲糜暘大方的此舉,也讓這五千蠻兵對糜暘感激了起來。

五溪蠻性格大多直來直往,誰對他們好,他們也會對誰好。

看着自己族人歡呼雀躍的樣子,一直擔心族人生計的蠻王沙摩柯,心裡也浮現了對糜暘的感激之情。

蠻王沙摩柯在將族人安排好後,正要出營隨糜暘入城,但族內的一位長老卻攔住了他。

這位長老用着五溪蠻語對沙摩柯言道,“漢人多詭詐之輩,大王不可輕信呀。”

“若是漢人在大王入城之後,緊閉城門,於宴席之上偷襲大王,那大王就危險了!”

這位長老資歷深厚,乃是上代五溪蠻王時期就存在的老人。

他年輕時曾跟上代五溪蠻王劫掠過不少郡縣,與漢人有仇的他,心中本能的對一切漢人抱有敵意。

而沙摩柯在聽到這位族老這麼說之後,他氣得臉上的毛髮大張。

而後他伸出碩大的手臂,將眼前這位他平時多爲倚重的族老,當做小雞般給舉到了高空。

沙摩柯用着危險的眼神打量着這位五溪族老,他對這位族老怒斥道,

“鹿與一般漢人不同,今日他如何待本王,如何對待本王之族人,本王皆看的清楚。。”

“面對朋友,本王當誓死協助,又怎能懷疑!”

“你若再胡言亂語,本王就將你剁碎了,扔進雄溪中獻祭河神。”

因爲在五溪蠻語中,主簿這兩個字不好表達,因此沙摩柯便親切的稱呼糜暘爲鹿。

雖然在糜暘面前,沙摩柯表現的頗有禮節,若不看其外貌,沙摩柯就如一般漢族士人一般。

但那是糜暘與沙摩柯身份對等的緣故。

面對着五溪蠻族內的一切人,沙摩柯依然是那個生殺大權盡操其一手的絕世蠻王!

專屬於蠻王的威嚴,不停地釋放在這位族老身上。

這位族老想起了沙摩柯那血腥的上位史,充滿血腥的回憶加上如今沙摩柯對其釋放出的殺意,令他嚇得魂不附體!

沙摩柯見這位族老已經有後悔之意,他便擡手將這位五溪族老扔了出去。

可憐身材在尋常人中也不算矮小的五溪族老,在沙摩柯絕對力量的壓制之前,被他稍微一用力,就被扔出老遠。

重重摔在地上的五溪族老躺在地上哀嚎不已,但他也就此絕了別樣的心思。

他的這副下場,也嚇壞了在場的其餘五溪蠻中的人。

見自己“安撫”了人心之後,沙摩柯用一雙虎眼橫掃一圈在場衆人後,便邁着大步領着他的一些族人,朝着軍營外走去。

而這時在軍營之外,已經來到糜暘身邊的于禁也對糜暘獻計道,

“觀五溪蠻部衆皆驍勇之輩,而彼等亦皆貪財好利。”

“主簿不如在宴席中暗伏精兵,於宴席上五溪蠻王酣醉之時,出伏兵擊殺其。”

“五溪蠻王一死,數千蠻兵必人心震盪。

主簿這時再以重利誘之,這數千蠻兵定然大多會歸順主簿。”

“而後主簿再讓關校尉出城轄制這數千蠻兵,這樣主簿既可得數千部曲,又可除去一隱患。”

于禁來自中原,曾經身爲曹魏前十重臣的他,對於劉備與孫權心中都有所輕視,更何況是這蠻人。

于禁正如沙摩柯所言的那些漢人中的肉食者一般,對着蠻人心中充滿了不信任和鄙視。

因爲這不信任與鄙視,令于禁向糜暘獻計伏殺沙摩柯。

這類的事,以前在曹魏勢力中時有發生,于禁很是駕輕就熟。

就不說他人,就說當年劉表平定荊州,靠的就是類似的計謀。

在聽到于禁這個建議之後,糜暘終於明白過來,爲何最後曹魏政權會被司馬懿所篡權了。

而歷史上劉禪主弱國疑,三代權臣輔政,卻終沒有篡位之舉。

不提其他太高深的原因,就單單說在曹魏這種勾心鬥角的風氣影響下,

除非武侯那種矢志不渝之輩,不然很少會有人不受這種風氣影響,而變得自私自利起來吧。

于禁的這個建議,看似一心爲公,但其實這件事中最大的獲利者就是糜暘。

糜暘心思通透,于禁這是要把他往司馬懿的方向發展呀。

對此,糜暘表示明確拒絕。

寧學葛師流芳百世,不爲黑馬遺毒千年。

糜暘對着于禁言道,“吾以漢中王之德望招來蠻王,而今吾若伏兵殺之,天下人該如何看待吾?”

“又會怎麼看待漢中王?”

“況且蠻王乃義氣之輩,爲了助我,盡起族內精銳。

此等忠義之士,我若伏殺之,午夜夢迴,吾無法心安。”

“漢中王待我恩重如山,吾又豈可做此不忠不義之事。”

糜暘特地在不忠二字上加重了語氣,于禁也是心思玲瓏之輩,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糜暘的態度。

而且雖然糜暘沒有對於禁進行怒斥,但他這時看向于禁的目光已經不再溫和。

面對着糜暘的這表示明確拒絕的態度,于禁也適時不再言語。

這時沙摩柯也帶着少數族人,到了糜暘身前。

(本章完)

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50章 夜襲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3章 先斬後奏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7章 駐守公安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
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50章 夜襲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3章 先斬後奏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7章 駐守公安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