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

易道三等一羣黃麻士紳小心翼翼走進帥府的時候,李來亨正和他的老朋友谷可成相談甚歡。這回谷可成雖然只帶來數百騎兵,但其中大多都是陝北老兄弟和精銳的三堵牆,只需稍加培訓,便可以大大補充湖廣闖軍的幹部資源,鞏固李來亨對德安府、黃州府兩府地區衆多州縣的統治力量。

谷可成綽號九條龍,是因爲他身上的龍形紋身常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現在雖然已是寒冬,但他依舊袒露手臂,進到帥府庭院中的士紳們,見到谷可成一身駭人的刺青和疤痕,本就戰戰兢兢的兩股,更加控制不住劇烈顫抖了起來。

李來亨聳了一下肩膀,他對這些士紳領袖的驚惶之態樂見其成,但也感到沒必要再繼續使用恐嚇手段對付他們,便下令親兵們搬來不少長條凳子。

每三名士紳名流,一起坐於一條板凳之上。搢紳中不乏一些心寬體胖之人,擁擠在一處,手腳伸展不開,就顯得分外滑稽。

“谷哥,這些人全是湖廣本地的頭面人物,你看看怎麼樣?”李來亨喝了口茶水,向谷可成問道,“三楚衣冠風流,比之汴洛如何?”

谷可成摸摸腦袋,他和老上司劉宗敏一樣,是一個坦率耿直而勇悍的粗人,摸不透這些人的小九九,徑直答道:“來亨,我實在不曉得這些讀書人的心思。不過就我一路看過來,不管是湖廣還是河南,有錢人、大戶人家最緊要、最關心的一件事情,就是錢財。他們聽到闖軍說三年免賦也很歡喜,可一輪到助餉的事情,就非得祭出拷掠和夾棍來,纔有人肯出錢,至於均田就更不必再多提啦。”

李來亨心中暗笑,他點點頭,先一一招待那羣黃麻士紳,問其姓名、鄉里、資望、功名,擺出一副禮賢下士、大套近乎的模樣。

只是士紳首領們也不傻,他們都知道李來亨特地將這麼一大羣人叫來帥府,絕對是不懷好意。

人人都是隱怨而不敢發,膽子大一些的易道三率先鼓足勇氣,問道:“李使君,敢問您將四方搢紳之士,薈聚一堂,究竟意欲何爲?是要助餉,還是要什麼事情呢?只是要助餉的話,使君也知道,我們的田產全都交給貴軍的各色莊使管理,手中僅有田息,並無其他餘錢,即便有心助餉,恐怕也出不了多少錢。”

闖軍用莊使代爲管理田產這一招,不僅遏制了土地兼併、控制了士紳對佃農的人身剝削,也藉機摸清楚了本地田主們的收入情況。

所以李來亨才能按圖索驥,很容易就把這些士紳首領全部“逮”來安陸居住。

“您是易先生是吧?您家堂兄易道暹,他的文名我是早就聽說過了,海內知名,天下文章士啊。”李來亨走到易道三面前,故作親暱說道,“不不不,怎麼會是助餉的事情呢?我今天要談的是一件讓大家都有利可圖的事情,是要讓大家一起跟着闖軍賺大錢。”

他這句話,不惟是易道三這羣人聽不明白,便連谷可成都露出疑惑不解的神色來。

李來亨則讓跟着白鳩鶴擔任湖廣闖軍支度副使的張玉衡,搬來一大摞文書——張玉衡也是小商人和賬房家庭出身,早在得勝寨時期就幫着李來亨管理後勤,李來亨用他擔任支度副使,也是在白鳩鶴身邊安插一個自己的嫡系親信。

這一堆文書,上面全寫明瞭什麼“水利”、“田壟”、“販鹽”、“百貨”的字樣,易道三他們大概可以看明白這說的是工商百業的內容,卻更不明白李來亨搬出這堆玩意兒,是幾個意思。

士紳首領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是耿應衢發問說:“使君大人,這又是何意?我們只是一些讀書人和田主,耕讀傳家,若是詩書或躬耕田畝的事情,我想我們還能幫上使君一二,可這殖貨之道,我們就全不懂了。”

李來亨並不相信這些人真的就不懂經商了,說什麼耕讀傳家,其實無非是買田是自然經濟條件下回報率最穩定、相對收益也最高的投資渠道。可其他鹽鐵百貨、錢莊米糧的生意,這些人難道就沒插手過?

那才叫騙鬼。

不過李來亨也並不打算用易道三這些人來幫助自己辦理工商百業,這羣人田產收入被自己派營田莊使截留,一個個隱恨未發,李來亨豈敢重用?

少虎帥給衆人解釋道:“你們全都誤會了!這個嘛,我並沒有要你們來摻和工商生意的事情,畢竟你們也應該稍微瞭解過一點,闖軍在百貨行銷的方面,很有自己的渠道,不需要你們來辦這件事。”

耿應衢更加不解:“使君大人既然不打算讓我等幫闖軍經營百業,又搬出這些文書做何解?”

李來亨隨手拾起一本他的“投資計劃書”,笑道:“你們已經同闖軍的莊使十分熟悉了吧?我是想如今推行營莊新法,田地和糧食價格一天比一天低,你們把田息攥在手裡也沒什麼用不是嘛?我就乾脆幫着你們做一個主,將一半的田息當成股本,入股這些工商百業。你們不懂殖貨之道沒有關係啊!闖軍這邊自然有懂得的人,諸位鄉賢搢紳,只要安心待在家裡,自然有闖軍的掌櫃們幫你們將股本翻個番。”

嘿!

這時候大家纔會過意來,原來李來亨是來借錢做無本生意的啊。

衆人不知如何回答,這田息本來就是闖軍把他們應得的地租,吃掉一半後剩下來的收益。現在李來亨這是什麼意思?還打算把這剩下的一半田息,再吃掉一半,拿去做闖軍自己經營工商的股本?

這豈不是巧取豪奪!

李來亨又半笑不笑,語帶威脅,陰沉沉地說:“諸位不要怕蝕了本,這個我一定爲諸位兜個底。不管有沒有虧本,一年以後,你們全都可以將現在入的股本連息拿回。我聽說河南的官軍缺餉,都是直接找人助餉的,我是不打算用助餉這個法子,壞了大家的和氣,也希望大家不要壞了同我的和氣……易先生,你看怎麼樣?”

李來亨的威脅已很明顯,這擺明了就是士紳們若不識相,不同他合作,他就真能拉下臉來,給你們一個叫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招,直接用助餉的辦法抄沒財產。

現在闖軍給出這個田息入股、公私合辦的主意,也算是給士紳們半條出路。

實際上依照李來亨的估計,闖軍的行政架構全是從一張白紙上建立起來的,絲毫不受朝廷幾百年腐朽之氣的影響,又有許多官方銷贓貨源和渠道。那肯定是上比朝廷效率高,下比民商靠山硬,決計不會虧本。

若非谷可成帶來了左良玉撤軍回楚的消息,丁啓睿也將要率領兵馬回到武昌,李來亨給予擴軍備戰,他豈能讓這羣士紳佔到這樣大的便宜?

只好先用公私合營的政策,應急過度咯。

張玉衡也跟着勸道:“諸位要知道,從古以來做官府買賣、皇商生意的人,豈有蝕本之說?不賺的盆滿鉢滿才叫奇怪!我們府主要大家用田息入股,同闖軍一起做買賣,這樁事情攤開了說,就是爲了讓你們能夠安下心來,能有更多收入,豈有他哉?”

這話說的,李來亨真是儼然把自己當成正統的官府、皇家了。但易道三等人也沒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這樁事情若不答應下來,他都還不知道衆人能否走出帥府呢。

何況他和耿應衢細細思慮,公私合營之事未必無利可圖。反正田息攥在手中,也可能惹得闖軍眼紅,到時候反而因橫財而得罪,還不如現在就把錢財交出去,想來李來亨所圖甚大,不至於不肯將股息分紅給衆人。

就算最爲糟糕的情況,李來亨其實是鐵了心來勒索敲詐,拿了股本以後一毛錢也不返給他們,易道三等人難道還有什麼反制的辦法嗎?

要知道他們自己可是收不到田租的,全都是營田使、莊使、莊司收到錢糧以後,再通過闖軍的手將田息交到易道三這些人手中的。

不管他們同意不同意,李來亨直接從莊使那一層面上扣錢,諸如易道三、耿應衢之流,又有什麼法子?

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章 太原第二章 白土崗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四章 於大忠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二章 白土崗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十二章 鰲拜
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章 太原第二章 白土崗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四章 於大忠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二章 白土崗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十二章 鰲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