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曹營

簽約有一些眉目了,就靠大家推薦給力點了,希望讀者諸公都在各個地方幫忙宣傳一下本書!

==============

羅戴恩和羅顏清這一行曹營使者,先留在闖營休息,與闖營諸將交通關係。但羅戴恩又藉着回報消息的藉口,將他身邊的幾個親隨,先派回了駐在興山縣附近的曹營老寨裡。

這些親隨中有一個叫羅汝明的人,他是曹操羅汝才的遠房兄弟,比曹操小几歲。少年時開始就給羅汝才做親兵,如今在曹營中管點雜事,並不帶兵,算得上是羅汝才的心腹親信了。

從這倒能看出,曹操的親信,多是他的親戚族人,除了羅戴恩、羅顏清這些叔父姊妹外,像曹營中的大將楊承祖、楊繩祖等人,則是曹操的外甥。羅汝才雖然以會做人、講義氣而聞名江湖,但他總喜好重用私人,這點就和任人唯賢的李自成、重用義子的張獻忠,大不相同了。

羅汝明臉上上有幾顆碎麻子,嘴脣厚厚的。他一下馬,便直奔入曹營內廳之中——羅汝才喜好奢華、享樂,連老營的內廳都特別用大梁木建成,又用虎皮、綢緞裝潢,堂皇華麗。

羅汝才體格雄壯,但近年來的享受讓他面上顯得浮腫了些。他正坐在首座上,聽着七八名歌女樂工奏曲子,一手磕着瓜子,一手在椅子手把上敲着節奏。坐在羅汝才邊上次座的是吉珪,吉珪字子玉,是山西省的舉人,今年大約四五歲的模樣。

吉珪原是仕途蹭蹬,困居鄖陽,經友人介紹,暫做房縣知縣郝景春的西席。羅汝才接受熊文燦的招撫後,將曹營駐紮在房縣一帶,吉珪便同羅汝纔開始認識,暗相結交。後來羅汝才隨張獻忠一起再度舉兵,攻破了房縣,他便做了曹營的軍師。

羅汝纔得到吉珪如獲至寶,幾乎是言聽計從。爲着籠絡吉珪,他從營中擄的大批婦女中挑選兩個較有姿色的姑娘送給吉珪作妾。他常說“吉子玉就是我的劉神仙!”

吉珪也常說“魏武帝足智多謀,得荀文若如虎添翼,更能成其大業。然荀文若在要緊關頭思慮糊塗,故不能得到善終,保其千秋功名,這一點頗不足取!”他功利心很重,打定主意輔佐羅汝才,縱不能稱王稱帝,也要取得一片功名富貴。

羅汝才雖然耽迷於享樂,但他很能拎得起事情的輕緩急重。一看羅汝明回來稟報消息,他馬上就揮揮手,讓侍候左右的愛妾、歌姬、樂工都回避出去,只留下吉珪一人。

“你可算回來了!羅叔和咱的小妹呢?他們在闖營如何了?一切事情辦得順利嗎?”

羅汝纔等候羅戴恩的消息已有數日了,他有些着急,連珠炮一樣問了許多個問題。反倒是吉珪要冷靜得多,他等了一會兒,纔對羅汝明問道:“汝明,你去了闖營,李自成現在的實力如何?”

羅汝明單膝跪在地上,插手回答道:“稟告掌盤的,羅老叔一切都很順利。闖營兵馬在洮河和漢水,連被官軍痛擊,兵馬不及鼎盛時十分之一。我和羅叔查看過他們的營房,估計闖營戰兵不過一千有餘。”

“一千有餘……”羅汝才低吟了一會兒,闖營實力之弱超乎了他的預料。畢竟曹營和闖營分開已有很長時間,羅汝纔對李自成的印象還停留在他擔任陝西民軍總掌盤、擁兵數萬的鼎盛時期。絕沒想到李自成已經淪落到了連混天星惠登相、花關索王光恩都不如的地步。

“自成的兵馬數目雖少,但想來應該都是闖營中最精悍的精兵梟將。他加入到我們混曹八營中,應該還是可以幫咱老子擋下幾個官兵。”

羅汝才皺着眉頭,他對李自成實力之弱,感到很是失望。但吉珪反而面上浮現喜色,對羅汝才恭喜道:“學生要恭喜曹帥了。闖將兵馬大減,加入八營之中,便不會反客爲主,正可爲曹帥所用來制衡惠登相和王光恩了。”

“哈,還是軍師想得深。自成兵馬減弱,確實是既有好處,也有壞處。自成是我的結拜老兄弟,我對他很熟悉,他這個人沉穩堅韌,若能盡心盡力幫咱曹營的忙,絕對是樁大大的好事。”

吉珪微笑不語,做出一副胸有百萬兵的成竹模樣。他又向羅汝明問道:“汝明,你來說說,闖營中規模戰力是什麼樣子?”

“稟報軍師,”羅汝明想了想答道,“我看闖營米麥騾馬都特別短缺,遠不能跟咱曹營相比。而且闖將管束手下人太過嚴格,他完全不許底下人到周圍村落去打打糧,闖營人馬過的日子,那叫一個清苦難熬。”

“我看闖營簡直比官軍還要官軍,活像一羣和尚。我們待在闖營裡,嘴巴真是淡出鳥來了。”

“哈哈哈,我這位小老弟,他的壞毛病真是愈演愈烈了。”羅汝纔開懷大笑,想起過去與李自成合營作戰時的往事,對吉珪解釋道,“自成自己不好酒色倒沒什麼,但他不光自己活得像個和尚。還非要管着手下人,讓他手下人一起跟他做和尚,實在太過不近人情了。我早勸過他幾回了,爲人做將,出手要闊綽些,才能得到兄弟們的擁護,他不光聽不進去,反而是越演越烈啊!”

吉珪眉頭一皺,他反而覺得李自成這樣行事是有宏圖遠志的一種表現。但他看羅汝才笑得開懷,也不便反對,只是順着羅汝才的意思說道:“曹帥爲人恢弘豪爽,豁達大度。我看如今八營之中,除了混天星惠登相和花關索王光恩這兩支以外,其他五營如整十萬、小秦王等等,我看俱有投入咱們曹營的意思了。”

“老子雖然愛財愛色,但是絕不吝嗇。有我老曹一分錢花,就絕不讓兄弟們無兩分錢用。”羅汝才拍拍胸脯,他愛財愛色不假,但對手下人又着實闊綽。遠非自己清苦不說,還要管束手下人一起清苦的李自成可比。

“曹帥如此爲人,想來受盡清苦的闖營兄弟們,一旦知道曹營中將士們的生活待遇,必定傾巢來投。”

“嘿,這我不敢打包票。但只要有我曹操在一天,我就絕不會讓曹營的兄弟們吃虧,過得比別家義軍差。”羅汝才笑嘻嘻講了兩句,又看了眼掛在堂後虎皮上的地圖,對羅汝明說道,“汝明,你去把我家幾個外甥都叫來。既然合營已經談成了,咱們也該動動手,給老楊一個好看嘍!”

羅汝明擡頭問道:“這……掌家已有對付官兵的辦法了嗎?”

“嘿嘿,咱們的大軍師早想出好辦法咯。”

吉珪笑笑,答道:“我已經籌之熟矣。我們合混曹八營並闖營兵力,戰兵足有萬人。大可以分兵襲掠興、歸、夷、遠、當諸縣之地,斬將奪寨,焚村劫地。楊嗣昌出馬督師,卻反使我們行動更爲猖獗。他一定心急如焚,必會倉促出兵彈壓。”

吉珪所說的“襲掠興、歸、夷、遠、當”,指的就是鄂西一帶的興山、秭歸、夷陵、遠安、當陽幾個縣。這幾個縣都分佈在荊州府西面,處在江漢平原和鄂西山區的交界處。一旦官兵來剿,曹營就可以直接推入鄂西山區裡。

“我們則退入山中,引誘官兵入山搜殺。分其兵勢,集九營兵馬,合殲官兵一部,就可以狠狠打下楊嗣昌的臉皮了。”

曹操將大腿一拍,說:“子玉,我常說你是我的劉伯溫,一點不差!”

“大帥過獎,實不敢當。古人云:‘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珪碌碌無能,惟思竭智盡忠,保大帥立於不敗之地,徐展宏圖。大帥無意爲朱洪武,珪何能望誠意伯項背!”

第二天一早,羅汝才便讓羅汝明返回夷陵,將吉珪佈置的軍事方略通知給李自成,讓闖營做好配合曹營行動的準備。此外他還差人去往秭歸和遠安,通知混天星惠登相和花關索王光恩等人,準備聯合鄂西全部九營義軍,打一場大大的勝仗,挫一挫楊嗣昌的威風。

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十二章 鰲拜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
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十二章 鰲拜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