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

河南巡撫李仙風直接控制的兩支嫡系兵馬裡,陳永福這個人主見很強,越來越難控制,甚至好多次和高名衡混在一起,讓人很難放心。

高謙就好多了,高謙雖然在洛陽之戰時,手下大將馬寶被李來亨生擒,損失不少兵力。但他爲人圓滑,又很聽從李仙風的命令,便受到巡撫的重用,李仙風甚至還把自己的撫標也交給高謙指揮。

當傅宗龍到達洛陽後,李仙風忙於應對傅總督,便讓自己最器重信用的幕僚陳藎聯絡好高謙這支部隊。

陳藎有一定名望,又教過陳永福的兒子陳德唸書,所以以前他都是負責拉攏陳永福這塊。只是陳永福現在越來越看破了李仙風不能任事的面目,同高名衡越走越近,陳藎只好轉而運動高謙這邊。

其實以陳藎自己的想法來看,他很早之前就曾說服友人陳可新到南下到流寇營中一探究竟,對於朝堂的忠誠實在十分有限。

陳藎願意幫助李仙風做事情,也不是因爲李仙風能力才具如何高明。而恰恰是因爲李仙風的無能和消極,李仙風越消極,官軍和流寇打的仗就越少,對河南桑梓百姓就越好。

畢竟,官軍無論是打勝還是打敗,出兵前後都會先狠狠劫掠一番本地百姓。

“高將軍,還在寫日記嗎?”

傅宗龍和他麾下牛成虎所部兵馬都駐在洛陽南關的龍門一帶,高謙則駐在西關。他是個附庸風雅的武人,一有時間就在中軍大帳裡寫日記,前一陣收復洛陽的戰事,更是濃墨重彩地寫了好大一篇章。

陳藎略有文名,便被高謙邀請來幫忙潤色文筆,他看了兩眼後,信筆改好一段,念道:“撫各賊後,忽報闖賊寇洛陽,總兵王紹禹不能守,洛城失陷,福國主去世,世子出奔,城爲賊所據。予聞之頓足。蓋河南、河北,撫軍與王總鎮。雖曰奉旨分信,然撫軍有全省之責,較之王總鎮薄乎云爾?烏得無罪!”

高謙連連點頭,讚道:“王臣文章真是漂亮,將來日記輯冊刻印,一定送你十本。”

陳藎苦笑一會兒,高謙寫的這段洛陽戰事,把他自己捧成天降名將,內容全是如何大破闖軍,還說李自成和他龍虎鬥了數戰,李自成將他當成一生之敵云云。

“而予又與撫軍爲分功分過之人也。嘗得按臺手札雲:‘該營屢奏大捷,剿撫多冠,厥功甚茂,俟不日即當一一達之聖明。然洛城被陷,雖王鎮誤之,而本院與撫院,恐功不足以贖罪矣。該營可一達撫臺,回汴議城守,發兵固守虎牢、轘轅二關,以杜賊東窺。此當今急務也。’不盡。予覽此札,已真與闖賊勢不俱生,遂會同撫軍,先後統兵南渡。報聞世子在孟津,隨至孟津,先護送世子至懷慶府,然後督兵往洛。闖賊知予先聲,準備迎敵,蓋闖賊目中有予,而予目中亦有闖賊也。”

這段“蓋闖賊目中有予,而予目中亦有闖賊也。”,實在讓陳藎感到哭笑不得,至於後面具體的洛陽之戰描寫,就更加魔幻了。

“戰之日,先令中軍鄒虎領兵五百遠瞷闖賊之兵盡數出城,即將此五百兵離城遠遠扎住,截住賊之歸路。又令守備馬寶領長槍手五百,用長槍五百杆,離槍頭尺許綴噴筒一個。其噴筒長尺許,所貯火藥俱有毒,其火噴出計長丈許,爲所噴者無不立斃。”

“此五百兵佯攻賊寨,略戰即敗,拖槍而走,遂暗點藥線,回身轉刺。予自統守備高旺、高亮、張奇雄、杜有捷等伏兵林中,見馬寶往攻賊寨,略對仗,即佯敗。賊兵見我兵伎倆如此,銳意窮追,予督伏兵衝出接住。賊兵果精勇,差堪對壘,然正中予計矣。乃我兵已暗施藥線,號炮發,各回身從旁刺去。火以濟,槍以清,火勢既猛,火氣又毒。賊不能當,大潰。我兵從而砍殺者,不能勝數。惜乎馬寶亦中毒陣亡矣。賊欲入城,鄒虎兵已據其故壘,銃炮齊發,白刃繼加。賊魂膽俱喪,棄城奔竄。天已晚,予因不追。”

後面剩下的段落,就是描寫高謙是如何生擒“天德王”的了。不過陳藎心中自然知道,根本沒有什麼“天德王”存在,高謙連這都要寫進日記裡,也是很厲害。

他只好又幫忙修繕一番,寫成:“洛陽城內,尚有闖賊弟天德王等據住,不開門。予令各兵呼諭城民曰:‘官兵與若曹情同父子。洛陽原爲闖賊侵佔,非爾城民造反也。我所以來,爲恢復洛城。故闖賊既竄,則爾民自當開城。若執迷不悟,順賊拒我,則破城之後玉石不分。豈不知我兵無攻不破,無戰不克者乎?’於是洛城乃開,予隨進城安撫百姓,擒天德王等獻京師正法,仍獲總鎮王紹禹監候。闖賊遺下僞奉天金刀、倡義金箭、闖王銀牌等齊解京師,又往懷慶迎世子回洛陽。予謁撫軍曰:‘洛城恢復,世子已安,功誠可以贖罪。旦晚擒斬闖賊,是則小將所以報朝廷、答知遇之日也。’撫軍色喜。”

陳藎幫忙在潤色完這八百字的日記後,又在高謙的一再要求下幫忙寫了一段“讀史者曰”:夫闖賊爲中原劇盜。使其弄兵潢池,隨即受創,則或剿或撫,勢所不難。惟撫臣有掣肘,而不知方略;鎮將知有張皇,而不知有殲擊,遂致震動關河、毒流畿輔。使人盡高將軍,何伏莽不靜也?閱此可謂三嘆。

可謂三嘆,可謂三嘆,陳藎倒真的是一嘆二嘆再三嘆了,高將軍有這功夫寫日記,不如趕緊隨軍出征,進剿南陽。

高謙看完陳藎潤色好的這一篇好文字,喜上眉頭,拍拍手道:“王臣着實好文字,將來刻印以後,必使天下人知我之忠勇。”

陳藎暗自自嘲,回答道:“高將軍……現在制臺親到洛陽督軍,咱們是再不能像從前那樣打仗了。撫臺的意思就是,南陽這場仗,咱們必須真正出全力打。否則傅大人和楊大人兩位總督一起盯着,恐怕從撫臺到高將軍這裡,都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高謙明白陳藎的意思,傅宗龍親自來督軍,這下可不好磨洋工了。他心中肉痛,但也只能咬牙道:“我明白!如今保、秦、豫三軍會剿,說不定左良玉也會帶一部楚軍到南陽來,這一戰我一定不顧艱難,着力表現,撫臺與我同心一體,撫標上下絕不會使得撫臺大人爲之難堪的。”

陳藎拍手道:“高將軍有此意願就好,高按院那邊盯得很緊。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皇上將河南剿寇的事情看得比東虜還重,絕不可再像洛陽時那樣做,否則要被殺頭的人就太多了!”

高謙起身拍着胸口,保證道:“王臣,你就告訴撫臺吧。我已經抱定殺身成仁之心,不成功就成仁,流寇雖勁,亦難逃餘之一握。”

“好好,如此便好。制臺正連番催促出兵,我看也不要再等了,即刻將兵隊帶出,隨同傅制臺一同南下,摧滅賊寇。”

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四章 小徽柔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十七章 無派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
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四章 小徽柔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十七章 無派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