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沈莊軍

高一功把之前闖軍在州府衙門中繳獲到的隨州地圖攤開,平展在桌面之上,地圖以隨州境內爲主,但也繪製了德安府、襄陽府、承天府、黃州府等較近州府的地勢,只是不如隨州那樣描繪得細緻。

大家都圍了上去,指着地圖各自爭辯起來。郝搖旗認爲郭君鎮在大別山經略既然有所收穫,那麼闖軍就應該投入更大力量,儘快將大別山山區內的官紳山寨武裝全部平定,再向信陽一帶擴張。

但這種做法費時費力,大別山山區本身也不是富庶的地方,最後的收穫肯定不會太高,李來亨本身打回河南去的意向也不高。

高一功則着眼於應該儘快拓展湖廣闖軍財源的目的,便認爲若自應山縣向東進軍,破金山關後攻略黃州府的黃安、麻城等縣,既能夠收取人口稠密、較爲富庶的黃州地區,也不至於引發官軍的全面反撲。

“黃州府相對德安更爲富庶,人口也比較多。而且若闖軍奪取黃、麻,更可以通過大別山向皖北的英山、霍山一帶發展。”

李來亨對高一功提出的這條戰略方向不斷點頭,他還記得後世紅軍的鄂豫皖根據地就是以黃麻和英霍爲核心。

鄂豫皖根據地和依託於上的紅四方面軍,後來更是成爲了全國紅軍中的一枝獨秀,也成爲了鄂豫皖根據地某位“諸侯”爭鼎的武力基礎。

不得不說,李來亨對攻略黃、麻、英、霍的主意是極爲動心的。

可是方以仁卻出言反對,說:“原任甘肅巡撫的梅之煥就是麻城人,他致仕歸鄉以後回到麻城老家的沈家莊優遊林下。可自從此前革左五營入鄂以後,這個梅之煥就以沈家莊爲中心組織起了一支據說已有部衆萬人以上的團練武裝,號爲沈莊軍。”

原任甘肅巡撫的梅之煥出身於麻城當地大族,光是家中有農奴性質的佃僕就有數千人之多。而且他畢竟是做過甘肅巡撫,在九邊上任過職,鎮壓過不少兵變、民變,軍事經驗豐富。

回鄉以後,就在麻城大搞團練,修塢堡,買大炮,兵強馬壯,衆至萬人,過去革左五營打到麻城附近的時候,都不敢冒然同沈莊軍作戰。

梅之煥在老家沈家莊築牆挖壕,稱之爲“護身堡“,並以此爲中心聯合周邊士紳,發展出了實力雄厚的沈莊軍。

沈莊軍主要以梅之煥和其他士紳自家的佃戶爲主,也有很多士紳族人、鄉人蔘與,裝備相當好。梅之煥甚至還從自己做官時待過的舊地廣東引進了不少紅夷大炮,從另一舊地贛南引進了幾百名訓練有素的副炮手。

當初革左五營的老回回馬守應打到麻城附近時,就有人建議他出兵攻打沈莊,以奪取梅之煥囤積的大量裝備、火藥和良馬。

但是老回回也對沈莊軍的實力相當忌憚,直到革左五營離開湖廣,殺到皖北一帶,也未對麻城動手。

一萬多人的沈莊軍啊!

雖然團練武裝大多缺乏野戰力量,如果沈莊軍到隨州來,李來亨絕對有自信用五千闖軍就把上萬人的沈莊軍打垮。

可是團練武裝守城絕對綽綽有餘,憑湖廣闖軍現在的實力,去麻城碰沈莊軍的黴頭,肯定是要磕一嘴巴的沙子、石頭出來。

“唉,這就無計可施了。”

李來亨以手拍額,長嘆一聲,如果沒有沈莊軍存在的話,那麼闖軍通過大別山山脈的遮蔽來經略黃麻英霍,絕對可以彌補改善現在物質上的不足。

方以仁看李來亨一臉爲難的樣子,先故意輕笑兩聲,等衆人都將目光聚集到他身上以後,才慢慢說道:“諸位知道大明以前,唐宋之時的隨州是什麼樣嗎?”

闖軍諸將文化水平大多有限,即便李來亨都不知道隨州的行政建制沿革,所有人都搖了搖頭,心理上不禁落入到了一種被方以仁牽着走的被動狀態裡。

“唐宋時的隨州比今日隨州要大很多,唐代時的隨州還轄有今天隸屬襄陽府的棗陽縣。隨、棗本爲一體,地勢相接、水系相連。襄陽援棗陽甚遠,而隨州至棗陽則朝發夕至,此城豈非早成府主囊中之物?”

方以仁的話讓大家又把注意力放回到了地圖上,正像他說的那樣,棗陽與隨州在地理上是相互遮蔽的態勢。

闖軍既然已經佔領隨州,要由隨州取得棗陽就很容易,而且獲得棗陽也可以大大加強隨州的縱深和防禦力量。相比較之下,棗陽對襄陽方面的價值就比較低了,考慮到此時湖廣官軍的兵力正處在守城還勉強可以應付,但野戰進攻就嚴重短缺的形勢裡,大家都估計宋一鶴應該不敢冒然用重兵同闖軍反覆爭奪棗陽縣。

“此確天饗之地!”

方以仁在話術上很有一手,他的引導很見成效,諸將都不再有異議,全部同意了先攻棗陽的戰略計劃。

李來亨也心滿意足,說道:“今天各項軍政機要已經全部議定,諸位可以先返回營房休息。攻略棗陽之事還要等到隨州方面徹底安定下來,我們纔有力量去做。另外河南那邊的情況,我們也要時刻關注起來,湖廣闖軍的行動儘量還是要做到可以策應咱們大元帥的主力。”

這一場帥府的軍機會議差不多將湖廣闖軍一段時間內發展的方方面面,都定下了一個整體方針和基調。

剩下的執行問題李來亨心中並不擔心,除了人手實在緊張是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以外,其他問題都不算是什麼問題了。

只是等諸將依次離開帥府以後,李來亨又同方以仁寒暄一陣,等到方以仁也出門之後,他才把執掌湖廣闖軍情報機構紅隊的嚴薪叫來帥府。

嚴薪是陝州人,本是艾卓的部下,但因爲艾卓之前在洛陽的表現不大好,顯露出了相比於李來亨更親近於李自成的立場來,就被李來亨調動到一線騎兵部隊做將領,紅隊就交給了更加可靠的嚴薪負責。

他年紀很輕,但爲人小心謹慎,城府、心機都讓李來亨很滿意,對李來亨爲核心的前標軍小團體又十分忠心,做什麼事情都讓人放心。

“沈莊軍的事情你瞭解嗎?”

李來亨知道方以仁出身世家名門,一直不希望闖軍和有名的士紳發生激烈衝突。可是黃麻英霍無論人力物力還是緊要的地理位置,都讓李來亨非常動心,所以他雖然被方以仁所說的沈莊軍打消了立即攻略麻城的打算,可還是留有幾分念想。

嚴薪點點頭,回答說:“稟報節帥,懇德記已遣人到麻城購下商鋪一處,若有對付沈莊軍的必要,紅隊可以立即行動。”

“很好。”李來亨拍了拍手,“沈莊軍實力雄厚,沒有那麼好對付。但我也絕不允許闖軍臥榻之側一直存在這樣一支部隊,紅隊先到麻城一帶做佈置,打探情報。梅之煥雖然以前是甘肅巡撫,可他現在沒有官身,只是一個普通鄉紳罷了,居然手握上萬兵力?我就不信崇禎會放心,紅隊到麻城去要設法只要謠言,離間官府和當地士紳的關係,相信崇禎會幫我們解決沈莊軍的。”

雖然梅之煥建立沈莊軍的最主要資本就是他曾經擔任過甘肅巡撫的資望,可他畢竟已經致仕在家(雖然因爲抵禦革左五營有功可能得到一些虛銜),李來亨不相信崇禎能夠放心一個沒有官爵的鄉紳掌握這樣一支實力雄厚的部隊。

只要紅隊能夠挑動官、紳之間的關係,想想同樣組織團練武裝勤王的東陽許都是什麼下場?

崇禎會幫李來亨解決沈莊軍的。

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
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