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

闖營敗退入商、鄖山林時,由於形勢緊急,許多家屬都被迫流散在了秦巴山區各處。直到張獻忠和羅汝才分別於谷城、房縣重新起兵後,官軍的重心轉移,李自成才得以騰出手來,重新收容流散於各地的士卒和家眷,重建了老營。

此時的闖軍老營,位於鄖陽深山之中。將士們的家眷和許多不適合參與作戰的工匠,在山林之間結寨自保。

山寨前樹有一根鐵旗杆,上面只掛有一面藍色的旗幟作爲標記,倒沒有寫上一個李字或者闖字。

李來亨與白旺等人,此刻便押運着大批物資,穿過了險阻的山道,終於回到了老營之中。他見到這小小的老營營寨,扎得十分結識,四面都是木牆,木牆下還有一圈頗深的壕溝,看起來便很有章法。

“這老營的山寨,扎得倒很有章法!”李來亨同白旺說道,他對闖營這支小部隊的信心正在不斷增長——這支兵馬人數雖少,可各個都是闖營十年艱險的流動作戰下,大浪淘沙洗練出來的精華,各個方面都讓李來亨感到別具一格的精幹強悍。

白旺遙指遠處的鐵旗杆,笑答道:“這都是老掌盤的佈置,從那鐵旗杆樹起,一直到現在,咱們闖營已在這裡住了幾個月了。”

白旺又一次提到了李自成,說到這裡,李來亨心中卻有些奇怪。夜襲竹溪的戰事,對闖營的生死存亡有着決定性的影響,劉宗敏甚至冒着生命危險留下斷後。可作爲闖營領袖的李自成,怎麼一直沒有出現呢?

他正疑惑間,就看到一個樣貌平平、但身材高大健美的中年婦女,從營寨中迎了出來。她身後還跟着一串人,多是些年歲很大、看起來像是工匠的老人。

“捷軒、補之,你們終於回來了!我們留在老營之中,時時都是心急如焚啊,自成一接到雙喜派回來的人,立即便讓芳亮先行出發去接應你們了。”

劉宗敏和李過上前將白旺記錄的物資名單交給了來人,李過回答說道:“嫂子不要擔心了,這一趟雖然多有波折,但繳獲也遠比我們此前預料的多上許多。”

劉宗敏也說道:“是啊,竹溪縣富戶個個吝嗇,居然囤積了這麼多的糧肉,足夠我們行軍之用。”

李來亨從劉宗敏、李過兩人口中聽到嫂子的稱呼,才知道這個高大健美的婦女,便是李自成的妻子,忠貞營裡那位有名的高太后。

他又想到,李過稱呼高夫人爲嫂子,看來李自成和李過兩人,血緣上雖然是叔侄,但相處中完全是互以兄弟相待了。那自己是否該稱呼李自成夫婦爲伯父、伯母了?或者按照陝北人的習慣,管李自成叫大大?

李雙喜也走上前去,他是李自成的義子,自然和高夫人非常嫺熟。李雙喜爲高夫人介紹着李來亨,他說道:“義母,這是小老虎,是補之在竹溪縣城收的義兒。”

高夫人這時才注意到了李來亨,她相貌平平,皮膚黝黑,以李來亨的目光看來甚至有些粗醜,但性情顯然十分溫和,說話的語氣也很綿軟,她問道:“孩子,快讓我來看看,這俊俏的孩子,將來又是闖營的一員好戰將。”

李來亨不知道闖營之中流行什麼樣的禮節,他想了想,單膝跪在地上,向高夫人抱拳說道:“孩兒本名喚作李重二,在竹溪縣裡得義父相救,才拾得一條性命。義父爲孩兒改名叫做來亨,孩兒將來自然也要爲老掌盤和大夫人辦事。”

其實闖營之中,都是些粗爽而無他腸的漢子,並無什麼禮節。高夫人見到李來亨這般乖巧有禮的答話,卻也很驚喜,她捂住嘴巴輕笑道:“好、好、好,真是個乖巧的孩子,補之,你今後該好好待他纔是。”

李過點點頭,但隨即又補充道:“來亨辦事十分得力,也不能太寵着,應該多給他辦差事的機會,多和雙喜走一走。”

“好、好!”旁邊的李雙喜立時答道,他總認爲李來亨是自己發現的人才,因此對於李來亨分外上心,這時聽到李過講到將來要讓李來亨多跟着自己鍛鍊才幹,自然更加欣喜,“我一定好好教導來亨,把他當做親兒子……啊不、當做親兄弟教誨!”

李來亨這時也喘了一口氣,看來自己初入闖營,並沒有惹起誰的反感,不至於影響下一步的發展。

不過他心中還是很困惑,連高夫人都親自出寨迎接劉宗敏和李過了,以李自成同他們的關係,怎麼還沒見到李自成的人影呢?

在見識到了劉宗敏、李過、劉芳亮等一干豪傑人物以後,他對一手領導羣傑的李自成,更加好奇了起來。

雖說後世歷史中,李自成留給人們的印象,多是一些失敗的教訓。但是能夠名留教科書,能夠被創建共和國的那位偉人多次拿出來舉例,自非尋常一等人物。

但李來亨又擔心隨意問這種問題,引起其他人的不快,只好勉力憋着自己的好奇心。好在這時候,李過總算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他對高夫人問道:“老掌盤的病還未好嗎?我們在外也都很憂心,這次在竹溪縣城繳獲了一些藥材,希望能派上用場。”

聽到李過的問話,高夫人神色也變得憂愁了許多,她嘆道:“掌盤子的時時掛念你們,他害了熱病,卻又強撐着身子佈置兵事,不知道何時才能痊癒。”

李來亨這才知道,原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李自成是病倒在了鄖陽的山林之中。這倒也並不奇怪,和後來那支以河南人、湖廣人爲主的闖軍不同,此時的闖軍兵員還是以陝北人佔據絕對優勢。

這些陝北人,大概並不那麼適應秦巴山區的水土和氣候。除了病倒的李自成外,或許還有許多後世不知名姓的闖營將領,也都倒在了這片深山老林之中。

潛龍在淵。

李自成此時的景況,確實是他起兵以來絕無僅有的一個最低谷。特別是對比谷城、房縣受撫後,又重新起兵的張獻忠和羅汝才,李自成的拒不受撫,似乎便成爲了一種有些愚蠢的堅持。

但李來亨知道,真是商、鄖深山中,這段息馬轉戰的低谷日子,鍛鍊了闖營的骨幹。使得闖營漸漸和同爲秦中流寇出身的西營、曹營、革左五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最終將把闖營引導到甲申年的巔峰。

“唉,老掌盤現在醒着嗎?”李過對高夫人問道,他一張嚴肅的臉上,此時卻帶着一種特別明顯的掛念模樣。

“雖然還不能下牀,但已醒來了,又在擺弄圖紙,鑽研兵事呢。”高夫人回覆道,“你要去看看你大哥嗎?”

李過和劉宗敏同時點了點頭,劉宗敏說道:“自成害了熱病,還要連夜策劃攻打竹溪縣的兵事,實是辛苦他了。”

劉宗敏又和劉芳亮說道:“芳亮,你帶小老虎熟悉熟悉老營,我和一隻虎先去看望老掌盤。”

“好。”劉芳亮點頭答道,他又回首過去,對李來亨和白旺兩人說道,“你們先跟我把繳獲收好去。”

高夫人、劉總、李過三人已經返回了老營之中,劉芳亮又安排受傷的李雙喜去治療傷勢。跟在高夫人身後的那羣老人,幾乎都是有一技之長的工匠,劉芳亮叫他們幫忙來清點物資——李來亨已經吃驚習慣了,劉芳亮這等驍悍嗜殺的戰將,果然也有幾分管理的長才。

在劉芳亮的引導下,李來亨才終於得以見到了闖營老營的全貌。這是座依託山勢,在山谷之間修建起來的木寨子。木牆挺立,外有壕溝,看起來十分堅實,除了大門外的那根鐵旗杆外,最高的建築是一座兩層樓高的小望塔,用於觀察情勢。

居住的地方則集中在一起,不論是李自成、劉宗敏這些闖營的領袖,還是普通的將士和他們的家眷,大家都住在相似的房屋中。

房屋雖然十分簡陋,但處處完好,不像李來亨在竹溪縣城居住的茅草屋那樣,四面漏風、頂上漏雨。

整個老營,給李來亨的感覺,就是一片樸素的氣象——雖然樸素,但又頗爲完善,體現出一種簡單、幹練的精神來。

在居住區的後面,便是放置甲仗器械的庫房——說是庫房,其實也只是些簡單搭建起來的屋子而已,比之住人的房間,更加簡陋許多。

劉芳亮指引李來亨和白旺,讓他們二人指揮和協調老營中的家眷老人們,一起幫忙,清點放置各色的繳獲物資。

白旺給李來亨留下的印象很深,這人在闖營中雖然地位不比劉宗敏、李過、劉芳亮這些獨當一面的人物,甚至比之李雙喜還要低,但爲人機警又謹慎,還識字,辦事能力非常強。

但這時白旺的做法卻讓李來亨大感吃驚,本來他設計的統計表格中,已經將繳獲的物資,按照糧食、酒肉、金銀、藥材等幾個大類做了分類統計。此時白旺卻讓衆人不分類別,將各種物資混置於一處,共同存放起來。

李來亨大感不解,問道:“白管隊……我說句話,米、麥、豆、束,金、銀、珠、貝,這些東西類別不同、性質各異,保存的場所和時間也都不一樣,我們把它們全都一氣存放一處,是不是不太合適了?”

白旺聽到李來亨的問題,反而愣住了,他遲疑了一會兒,說道:“這……闖營之中,素來就是這樣安排的啊。”

見到李來亨有些不可置信的表情,白旺還補充了一句,他說:“不止是闖營,像八大王張獻忠的西營和曹操羅汝才的曹營,據我所知,也都是這樣處理繳獲的啊。”

“啊!”

李來亨心中很受震動,闖營一直以來表現出來的那種,幹練高效的作風,幾乎使他將闖營當成了八路軍一般的存在。此時白旺的做法,才讓李來亨醒悟過來,闖營終究是明末的一支農民起義軍,哪怕它具備了一些真正軍隊的氣質,它自身也還充滿大量的弱點和侷限性。

這種對繳獲物資的粗放式處理,勢必帶來巨大的浪費。而且更讓李來亨感到擔憂的是,這件事實際上反應出了闖營一些更加深層次的問題——它在管理、後勤方面還處於一個十分落後、原始的狀態。

李來亨趕忙糾正着白旺的說法,說道:“不、不……八大王和曹操雖然都各有才氣,可這種做法分明就是不對啊!”

李來亨掰着手指,一一說道:“第一,糧食、藥材、金銀細軟,保存這些東西的環境不同,難道能用米倉放肉嗎?第二,我們將這些物資混在一起保存,將來再取用的時候,混成一團,也很不方便。”

“第三,糧肉會腐爛,我們現在不分門別類,做好存儲、放置,將來就很難管理,像易於腐爛的食物應該先吃掉,這樣的管理方法,需要我們提前做好分類才行啊。”

李來亨說的話,內容有些複雜。但白旺頭腦比較靈活,他漸漸聽明白了,而且越聽,越感到李來亨的話特別有道理。

白旺看着滔滔不絕、大談倉儲和物流管理經的李來亨,眼中放射出了十分敬仰的光芒。他本來就因爲李來亨設計統計表格一事,心裡覺得李來亨的本領十分高明,不下於大商號的賬房了,現在更感到,便是闖營的大管家,此時正在外蒐集流亡將士的田見秀,也比不上李來亨了。

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五章 礦徒軍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四章 於大忠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十二章 鰲拜
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五章 礦徒軍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四章 於大忠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十二章 鰲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