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

開國元勳?

馬寶這句話令馬進忠浮想聯翩了起來,確實,隨州大戰以後,明眼人都能看出朝廷在湖廣的統治很快就要到頭了。

湖廣地方數千裡,人民戶口以百萬計算,如果闖軍真的能夠佔領並治理湖廣,那麼立時就成爲了元末陳友諒的氣象——何況長江下游,並無朱元璋和張士誠的兩個吳國政權。

“聯成老弟……你的意思是?”

馬進忠心中依舊懷有疑慮,他最擔心的問題,當然還是投降以後自己是否還能保持過去的權柄?如果真按照李來亨的條件來辦,自己等於被解除全部兵權,到時候和一個小兵又有什麼差別?闖軍又怎麼可能善待自己呢!

馬寶看着馬進忠,見他臉色不斷變化,已猜到了馬進忠心中所想和憂慮的地方,便回答說:

“我已經把說得十分明白了,節帥用人從不在意你的出身經歷。正相反目下闖軍之中,大將多出於陝北,幾乎都是闖王的舊人。可如今是闖王在北,節帥在南,節帥自當有另起一套班底的必要性……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只要老哥願按照節帥的條件投降,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來,那將來你我兄弟二人,在闖軍之中都有足夠的位置可做,不比在這裡死拼一場來得要好?”

“這……”馬進忠還是有些猶豫,他咬了咬牙,狠聲道,“好!我可以按照小李王的條件投降,死拼下去我也沒有勝算,既然都要投降,拖泥帶水也沒有什麼意思。可是你要給我一個保障!”

“什麼保障?”

“你我二人,現在就結爲兄弟。你指天發誓,保障我,還有我麾下弟兄的前程,我才能按照小李王的要求投降。”

馬寶失笑道:“你我本就是兄弟……好,那今日我們就交換蘭譜,結成兄弟。老哥,你送給我這樣一樁大功,今後在闖軍中我自然會力保你的一分地位。咱們都算是官軍出身的人,又有這些淵源在,互相幫襯本就是應有之理。”

馬進忠還是放心不下,當場又讓馬寶歃血爲盟、指天立誓,才肯同意按照李來亨給出的條件投降。

其實說白了,現在馬進忠被闖軍圍死在大營裡,又斷了糧,就算不投降,最遲到明天也要全軍覆沒。

他現在拿着姿態,捏着所謂的“兄弟大夥”,也不過是在爲自己將來的出路增加幾分籌碼罷了。

而馬寶話裡話外暗示的意思也很明顯,只要馬進忠肯投降,肯把這份功勞送給馬寶。馬寶將來也會投桃報李,在闖軍內部提攜和保障馬進忠的地位。

義結金蘭更多隻是一個噱頭,對馬進忠來說,最大的保障是他能夠和馬寶結成一個利益同盟。對他來說馬寶透露出來的闖軍內部情況,已經表明了馬寶的誠意,就像馬寶所說的那樣,他們兩人都是出身於官軍,天然具備利益聯結的淵源在。

有馬寶這樣一員闖軍大將的庇護,那就比馬進忠自己手下幾千兵馬更爲值錢。

當然很重要的一點也在於,他手底下這幾千兵馬,今天如果不識相投降李來亨,到了明天可能就剩下幾百幾十兵馬了……

本質上也是馬進忠根本沒有籌碼!

兩人歃血爲盟以後,馬進忠那變來變去、異常難看的臉色終於穩定了下來。大營中垂頭喪氣的官兵們,聽說主帥已經投降,不僅沒有絕望,反而是人人臉上都顯露出明顯的喜色來——看來這仗終於結束了!

但馬進忠知道事情還沒完,他看着從岸邊流過的河水,低聲道:“虎臣……金聲桓是左良玉的死黨,他不一定會投降。”

“哼!”馬寶神色一凜,這個過去的河南官軍守備,如今的闖軍騎兵標威武將軍,隨着手上精兵實力的增長,整個人的氣勢也越發凌厲起來,“節帥對那些個戰船分外看重……這第二個要求,說是要求,其實也是交給我、交給你的一項任務。老哥,你既然打算投降闖軍,就不能不爲下一步做打算,這時候可不要再顧念和金聲桓的舊情。”

馬進忠點點頭:“是極、是極,只是金聲桓善治水師,在水手中威望又高。如果他抵死不從,堅決要給左良玉效忠,我們冒然突襲,說不定就會遭致所有船隻被鑿毀,到時候才叫一個追悔莫及!”

“那,如果你沒有把握,就先不要突然出兵突襲。我先將金聲桓的情況彙報給節帥,等節帥議定以後,再考慮是繼續招降,還是出兵突襲吧。”

“這倒也不必……”

馬進忠眼珠子轉了轉,他想的是如果讓李來亨來決定,那奪取左鎮水師的功勞,最後還能不能算到自己頭上?

自己爲了投降,可是連這幾千兵馬的兵權都願意放棄。如果最後在闖軍裡混不到一個大將地位,那可真的是太虧了。

“城壁老弟,我和金聲桓也是多年老友,感情很深。如果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相信金聲桓一定會就範。至少至少,他也不會斷然鑿毀船隻。”

“你真的有把握嗎?你親自去勸降,金聲桓立即就會知道圍城大營覆滅在即。如果他有異心,很可能就會立即鑿毀船隻,我們連突襲奪船的機會都沒了。”

馬進忠點頭稱是,最後折中道:“那如此安排如何?我去船上勸降金聲桓,其他部隊兵馬則做好隨時突襲奪船的準備。最後不論我勸降的結果如何,只要約定時間一到,都立即發動攻擊。”

馬進忠的這個建議頗爲冒險,如果計劃失敗,他本人有可能就被金聲桓扣住殺掉,即便計劃成功一半,那功勞還是要落到突襲奪船的兵馬身上。

不過馬寶看他表情,知道馬進忠必然是有好幾分說服金聲桓的把握,纔會提出這樣的方案來。他點點頭,又補充道:

“我親自陪你上船勸降,咱們既然結爲兄弟,自然不會讓你一個人去冒險。”

馬寶這句話倒讓馬進忠稍稍動容一會兒,不過他再仔細想想,覺得馬寶這樣說的原因,更主要的可能還是不想放過親身勸降金聲桓的功勞。

這兩人都是典型的朝三暮四、騎牆觀望,大哥不笑二哥,也不必再說些什麼了。馬進忠隨即下令大營中剩餘的幾千官兵做好準備,他和馬寶帶着十幾名家丁親兵上船去勸降金聲桓,其他人則不管勸降情況如何,只要時間一到,就立即發動突襲奪船。

爲了以防萬一,馬寶又將自己帶來的兩名親兵其中一人,派回營外,將全部情況通告給李來亨。如果勸降金聲桓真的失敗,到時候也要營外闖軍配合進行突襲。

馬寶心中暗自捏了一把汗,他對馬進忠十分了解,所以知道自己單騎入營勸降,其實是一件毫無風險的事情。但是金聲桓這個人馬寶瞭解不深,自己跟着馬進忠上船勸降,萬一金聲桓衝動之下殺了自己,那就太慘了——只能相信馬進忠的眼光和判斷了。

富貴險中求,馬寶想做開國元勳、從龍功臣,想要一躍而成爲李來亨麾下的方面大將,總要付出一定的風險來。

他們兩人各懷心思,終於帶着極少數的隨從登上了金聲桓的船——那艘船原本是左良玉的座船,如今則成爲了金聲桓的臨時指揮部。

=====

《闖軍政治笑話》

1、崇禎、楊嗣昌、盧象升、李來亨、方以仁,五人一起乘坐熱氣球。

熱氣球漏氣了,擡不動五個人,開始下墜,萬分危機,必須有人犧牲自己跳出。

先是崇禎喊了一聲“爲了大明的社稷”,然後把楊嗣昌扔了出去,氣球下墜暫緩,但過一會兒漏氣更多,下墜又加快,必須再跳出一個人。

崇禎看向盧象升,盧象升自己喊了一聲“爲了天下萬民”,自己跳了出去。

可是氣球依舊在下墜,於是李來亨喊了一聲“爲了天下百姓”,把崇禎扔了下去。

但是氣球下墜速度依舊不減。

這時候李來亨和方以仁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喊着“爲了闖軍”,把對方扔了出去。

2、問:什麼是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

答:樂觀主義者學陝北話,悲觀主義者學湖北話。

3、隨州一名文人抱怨道:“大王真是裝模作樣。”

結果馬上就被紅隊的嚴薪抓捕了起來。

文人辯解說:“我根本沒講是哪個大王啊,你怎麼可以隨便抓我呢?我其實是在講張獻忠!”

“你少騙人了!”嚴薪咆哮道,“我在節帥手底下幹了這麼久,誰最裝模作樣我會不知道嗎?”

4、一老者在人行道閒溜,不慎落入道旁河中。隨即高呼救命!

兩名湖廣闖軍士兵聞之,視若不見,仍邊走邊談笑如舊。

老者急中生智,立即高呼“闖賊李自成必死!大明萬歲!”沒想到兩名士兵還是無動於衷。

老者想了想,高呼“打倒李來亨!李自成萬歲!”兩名士兵聞之大驚,急忙跳入河中,將老者拖上岸來銬之。

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十七章 無派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二章 白土崗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
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十七章 無派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二章 白土崗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