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

“關中有變!”

駐防陝北延綏一帶的袁宗第還沒有收到曹營叛變的消息,但是遠在開封的李來亨卻搶先一步獲悉了這至關重要的緊急軍情。

馬進忠跟隨羅顏清離開洛陽偷襲潼關的時候,就已經派人把這一重要軍情送往開封。當時楚闖中的頭號大將郭君鎮正在開封坐鎮,總籌和協調湖廣援兵北上。

李來亨則從大名府南下開封,準備從開封東進,前往徐州坐鎮指揮山東戰局,一定要使得大順務必控制住山東境內的大運河,隔斷南北,絕不能夠讓控制北京同治帝朝廷的清軍打通和江南的交通聯繫。

此時清軍方面除了多爾袞以外的另一大巨頭,皇兄輔政肅親王豪格也已經抽調了大量兵馬,準備沿運河南下,打着崇禎太子朱慈烺的旗號,利用清軍掌握同治帝這一傀儡皇帝的優勢,招降正在山東叛順蜂起的官紳武裝,合力打通漕運,獲得江南的糧食來接濟京師。

李來亨斷定這場圍繞大運河展開的山東大戰,勢必將決定到大順能不能在李自成犧牲以後穩住敗退的腳步,也將決定着清軍在取得一場巨大的戰術勝利以後,能不能借此突破戰略困局。

所以順清兩方都爲此投入大量兵力,準備在運河東西,展開又一次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決戰。

清軍一方主帥是和多爾袞平分輔政權的肅王豪格,順軍一方準備趕往山東指揮大局的主帥,則是晉王李來亨。

李來亨因此從大名府南下開封,準備抽調一部分郭君鎮帶來的湖廣援兵增強實力,然後東進阻擊豪格南下。

爲此他已經先派遣了谷可成和許都二人,率領先頭兵馬趕赴山東支援馬寶。

爲了使馬寶能夠在山東放開手腳,聯絡豪傑抗擊清軍,李來亨又勸說李過,以監國名義下詔,以制將軍、廣濟伯谷可成爲漕運經略使,加馬寶爲制將軍、山東節度使,許都爲威武將軍、山東招討使,令此三人合作,先行在山東團結地方上親近大順的綠林豪傑武裝,打擊傾向清廷的官紳武裝、阻擊清軍先頭部隊的南下步伐。

谷可成擔任的漕運經略使,即相當於明朝的漕運總督兼提督山東、鳳陽軍務。管轄範圍包括了大運河所及的數千裡河道,不過現在谷可成的主要任務,則是在李來亨趕去山東以前,先統籌好馬寶、許都二人,做好遲滯清軍步伐的任務。

可是就當李來亨剛剛抵達開封的時候,陝西傳來的噩耗,就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當李來亨從馬進忠的使者那裡獲悉羅顏清率軍突襲潼關的時候,臉色驟然鐵青,他手背上青筋暴起,一把將馬進忠所寫的文書撕成碎片,怒吼道:

“混十萬是想害孤成爲一介寡人嗎!”

除了顧君恩還留在大名府協助李過處理軍務以外,此時楚闖大將悉在開封,但是面對李來亨這難得一見的雷霆怒火,即便是方以仁、郭君鎮、郝搖旗、張皮綆這等親信元從,也不敢直面怒顏。

所有人都在方以仁的帶頭下,一起跪在地上,不敢仰視李來亨。只有方以仁一人問道:

“殿下心中之輕重,是孰西孰東?”

大順復辟唐朝的衣冠禮樂制度,李過以監國名義冊封李來亨爲晉王以後,李來亨便換上一身親王所着的盤龍袍衫——順軍既復唐禮樂,軍中諸將常服便以圓領袍衫和襆頭爲主。

李來亨貴爲親王,則又在一身赤黃袍衫上繡以盤龍和鹿樣紋飾。

方以仁的話一下便觸到了李來亨的心頭要害處,剛剛受封不久的晉王氣憤地指着方以仁,想怒斥幾句,卻久久說不出話來。

西與東,孰輕孰重?

方以仁看李來亨無言以對的樣子,心知殿下並未因爲王妃身處極大的危險之中,而完全喪失理智,便斗膽直言道:

“殿下,據許招討回報的軍情,韃子以肅酋豪格爲首,已經聚斂兵馬數萬人至山東境內。肅酋自北直隸境內蒐集滿漢精兵,將白廣恩這一逆賊同裹挾南下,估計兵力約有四五萬之數,該股兵馬皆爲精銳,皆係獲鹿百戰勁兵,不可輕視。

肅酋到山東以後,又派遣三順王孔有德等部乘船自膠東浮海登陸,登萊一帶叛亂響應者不乏少數,三順王招降各股叛兵,也有三萬左右的兵力。

濟南一府目下全境已失,谷經略雖領兵至兗州策應,馬節度和許招討亦在青州聯結豪傑,但要抵擋豪格七八萬的大軍,實在太難。”

李來亨緊緊握拳,恨言道:“方樂山!你是要孤照舊去山東阻截肅酋,而不去救陝西嗎!”

方以仁反道:

“殿下當以大局爲重,若以棋盤論今日之天下,山東是乃天下勝負手。山東不守,則清勝順敗,無須他言。至於陝西,順軍多陝西人,在陝西根基較其他地方更爲牢固,即便曹營叛變,勾結清軍南下,我估計數月之內敵人也不可能平定和收取西北。

殿下只需派遣一員大將,帶少數援兵守住潼關,等待我們擊敗肅酋以後,再回頭收復陝西也無不可。”

方以仁其實還沒有說出他全部的言下之意,在方以仁自己看來,曹營本來就是一個不穩定因素。李自成寬厚過度,有那麼多個機會,卻都沒有直接解決曹營,以至於今天大順又一次陷入被動局面。

而袁宗第一支兵馬,也和田見秀、牛金星過從甚密。李自成犧牲以後,不管是李過還是李來亨的威望,都無法再像李自成指揮田見秀、牛金星、張鼐那樣如臂使指了。

現在關中大亂,即便睿酋多爾袞和義酋吳三桂抓住時機趁機入關,也勢必陷入到諸將互相攻伐的西北泥潭裡。等於是犧牲羅汝才和袁宗第,幫李來亨在數月間牽制住清軍一半的野戰精銳。

當然這種卑鄙的想法,方以仁至多在心裡想想就是了,無論如何不會直接說出來。

郭君鎮是楚闖諸將中最具有軍事天分和戰略眼光的大將,他看着李來亨怒氣滿滿的樣子,也是大着膽子說:

“現在韃子的做法,是兩個拳頭打人。

他們以睿酋多爾袞和義酋吳三桂爲首,用八旗兵三萬、關寧兵和邊兵四萬,估計還有外藩蒙古兵一兩萬人,重點進攻延安;

又以宿酋豪格和三順王爲首,拼湊了七八萬人馬,來重點進攻山東;

這樣兩個拳頭打人,互相之間距離甚遠,睿酋與肅酋兩軍很難互相支援和發起協同,兩路大軍勢必越走越遠,呼應不靈。

中間太原一帶,韃子只有漢奸兵馬二三萬人虛張聲勢,北直一帶的力量或許可觀一些,但估計也不會超出陝西和山東任何一路的規模。

韃子的重點進攻,只要短時間不能奏效,就等於把兩個拳頭擺開,將整個胸膛露了出來。我以爲殿下在山東一路,只需谷可成、馬寶、許都三人遲滯清軍,拖延時間,而不用與其會戰,在陝西一路,則派遣一員大將去拖住多爾袞的步伐即可。

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二十六章 歲入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四章 女官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
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二十六章 歲入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四章 女官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