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

謝徵因爲陳藎之前的幾句話,內心對盤踞漢東一帶的“小李賊”李來亨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反正現在也沒有別的出路可走,謝徵便打算先到漢東一帶,觀摩觀摩李來亨的施政,看看陳藎口中這支與衆不同的“流寇”,到底有什麼奇異之處。

唐縣西北距南陽約一百二十里,西南距襄樊約二百里,北通裕州,南通棗陽,是個交通便捷的地方。只是左良玉撤回襄陽時經過這裡,縣城迭經兵火,殘破不堪,到處都是饑民扶老攜幼,成羣結隊往南走。

謝徵心中詫異,但隨即浮現出一個想法來。經他四處一問,果不其然,這些向南走的饑民,目的地全是隨州。

人們都傳說那位“小李王”、“李公子”,正在隨州均田分地,墾荒賑災,德安、黃州兩府青苗繁盛,興旺猶如太平時節。

這些說法雖然只是傳聞,不同人之間對於隨州氣象的說法也各有不同,有的說李來亨在那裡免賦三年,有的人則說賦其實沒有全免,但是會發給饑民土地、牛種,還有的人則說隨州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只是法令森嚴,吏不敢舞文,民不敢犯禁,局勢特別安定。

不管各人的說法有何不同之處,但謝徵也聽出一點,那就是大家的共同之處,便是隨州確實是一方世外饒樂土。彷彿隔絕了亂世的山海,成爲了明季天下的桃源鄉。

隨州真是桃源耶?

從唐縣向西南走,就是左良玉目下盤踞的襄陽,從東南走,就是李來亨的大本營隨州。

謝徵站在道路的岔口上,望着西南方向道路上的冷清蕭條,以及左軍經過以後的殘破廢墟。再看看東南方向,同樣是一條簡陋的道路,可是這條道路上如今卻擠滿了人流,彷彿一道洶涌的水流,將爭奪天下的根本——人力,不斷推向隨州。

“先生也是要去隨州的嗎?”

謝徵是書生打扮,又戴着青布方巾,模樣跟其他流民大不相同,自然引起旁人的注意。一名騎騾子的陌生人便靠了過來,打探謝徵的底細。

他攔在謝徵前面,又問道:“你是開封人嗎?我們都聽說闖軍已經攻破了開封,但還不大清楚具體情況,你如果是從開封過來的,應當知道北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吧?”

“足下是隨州人嗎?我確實是從開封過來的,現在人們都說隨州是一個不同他處的桃源之鄉,我自然也想去看一看。不知道足下貴姓?”

騎騾的人笑着回答說:“免貴,我姓嚴。只要先生不往襄陽走,從這裡到隨州,一路都是暢通無阻,安定非常的。但是你若走錯了路,跑到襄陽境內,那可就要倒一個大黴。左大將軍在朱仙鎮輸了敗仗以後,就是寧殺錯、不放過,對任何從河南到襄陽去的路人,全都不分良莠,一齊殺光。”

謝徵心裡大吃一驚,慶幸自己剛剛在岔路口的時候,沒有升起去襄陽附近看一看的想法來,不然現在豈非身首異處?

那人不等謝徵回話,又問道:“先生,開封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們南邊的人,只知道闖軍已經破了開封城,可是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後來闖軍在開封又做了些什麼,我們便全不知道了。我是個闖江湖的行商,若不清楚北邊的近況,真不知道今後的買賣該怎麼做下去啊。”

“哦,足下原來是販貨的行商。”謝徵對這人的身份依舊有所懷疑,但是爲他介紹道,“闖逆倒不似一般的響馬流寇,他們入城以後設有不少理刑督察之兵,對於擅取民間草木、強買強賣者,全都是立斬不赦。只是出了闖逆以外,還有一個曹逆,他們的軍紀固然比官兵好些,但也好不了太多。”

“這樣看來,闖軍佔領開封,對我們這些行商來說,是並無大礙嗎?”

謝徵看這人口中不說闖賊、流寇,也不說響馬、闖逆,而只說闖軍,心中更加懷疑他的身份。他眼色一閃,轉而說道:“闖逆佔據開封以後,自稱什麼倡義府,不用崇禎年號,一切文移佈告俱改以干支紀年。中設丞相,以那個有名的牛金星任之,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政府,分理政務。各政府置侍郎一人。”

“我在開封時看文告,是說以何瑞徵爲吏政府侍郎、劉昌爲禮政府侍郎、李之綱爲兵政府侍郎、趙穎爲戶政府侍郎、安興民爲刑政府侍郎、徐尚德爲工政府侍郎。”

後世歷史中,闖軍是攻佔襄陽以後才設立了中央政權和六政府,所以六政府的人選也都以湖廣籍貫的人士爲主。

但現在開封未被洪水淹沒,李自成在開封就設立了中樞政權,自然六政府侍郎都以河南人爲主。

這其中戶政府侍郎趙穎和刑政府侍郎安興民,都是和牛金星同年的舉人,全因牛金星提攜推薦而擔任侍郎職務,吏政府侍郎何瑞徵和禮政府侍郎劉昌則都是在河南老家丁憂的翰林。工政府侍郎徐尚德是洛陽籍貫的舉人,只有兵政府侍郎李之綱特殊一點,他是郟縣生員,但因募兵有功而被委爲侍郎。

這些人在後世歷史中,大多都擔任了闖軍在地方上的職務,或爲防禦使或爲州牧府尹,現在則成爲了中央政權的主幹。

“趙穎和安興民都是牛金星的同年,這位牛舉人野心不小啊。”騎騾者對闖軍內部人物關係似乎十分了解,接着又問道:“那曹操呢?坊間都流傳曹操羅汝才,雖然是副元帥,但並不聽從闖王的號令。闖軍既然在開封建基立業,這位活曹操,又是如何安置的?”

“李自成現在自稱奉天倡義文武總理大元帥,那位曹操,則改叫奉天倡義文武協理副元帥。聽說這位曹副元帥,本打算自己派人到各地州縣封官設吏,但俱被李自成打回。似乎是李自成說,若曹副元帥自己設置官吏,那曹營兵馬的糧秣今後也要由曹營自己籌措,闖營不再協助半分,他才收了手。”

謝徵說到這裡,便對着面前騎騾者笑道:“足下真的姓嚴嗎?問的這樣詳細,對闖軍內幕瞭解又似乎比從開封過來的我,更爲了解。足下怕不是隨州人吧?”

騎騾者先是一愣,隨即大笑數聲,他毫不在意,從騾背上下來,一手攬住謝徵的肩膀,說道:“我是隨州人,先生既然要往隨州去,不如就由我帶路吧?”

“那還請足下透露真正的姓名。”

騎騾之人笑而不語,反問道:“先生尚未透露呢。”

謝徵微一沉吟,還是如實回答道:“鄙人謝徵,表字明弦,祖籍山東,三代世居遼陽。東虜寇遼以後,我寄投在伯父謝伊公府中。不幸伯父受楊武陵構陷,被皇上削籍,我既無去處,又聽說中原多事,便投入豫撫李仙風幕中做事。近來開封爲闖所據,我有相熟之人投在闖營之中,建議我先到隨州一觀李公子政要氣象。”

他話中的楊武陵指的就是楊嗣昌,明代常以某人的籍貫代稱此人,如張居正常被稱爲張江陵、溫體仁也常被以烏程代稱,形成了一種慣例。

“謝伊公?莫非是原任建極殿大學士的謝太保?”

“正是。”

騎騾者眉頭一皺,他對世家貴胄並無好感,但也知道此類人中確實不乏存在真才實學之士,在他熟悉的人中,便有一個這類人物。

“原來是高門之子,即便衣冠高門,居然也要到隨州去嗎?”

“中原離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可京師依舊是一派萬馬齊喑、紙醉金迷的樣子。既然民間都傳說隨州是當今桃源,我自然想去看看小李王究竟是陶元亮還是謝安石。”

“你若欲尋陶謝這等隱逸大賢,那去隨州可就是南轅北轍咯。”騎騾者想到李來亨的爲人作風,臉上忍不住流露出一種古怪的神情來,“但若是欲尋沛上之人,那便到隨州來吧。”

沛上之人?謝徵忍不住挑了一下眉毛,歷史上以“沛”爲號的大人物,止有一人。

“我已報上出身姓名,但還不知道嚴先生究竟是隨州何等人物。”

騎騾者聳肩道:“我不姓嚴,我叫顧君恩①,乃湖廣闖軍旗下懇德記商號協理掌櫃。”

==================

①顧君恩,湖廣人,癢生出身,放蕩不拘小節,好戎馬,多謀略。歷史上他與同鄉書生劉靖夏、兄弟顧君命一起投闖後,屢有重要出策,成爲闖軍的重要謀士之一。除了提出過“先定關中、旁略三邊、再向京師”的策略以外,他也是闖軍中較早意識到清軍威脅的人物之一,剛入北京時顧君恩便曾向李自成警告“山海關外不可無慮,宜儲餉練兵以待之”。

顧君恩是湖廣人,但現在闖軍主力取得了一座沒有被洪水破壞的開封城,勢必以開封及河南籍士人爲中心展開經營,如顧君恩及其他較不知名的鄧巖忠、楊永裕等人,大約是很難迅速躋身闖軍的決策核心了,不過這倒爲李來亨保障了一批可供驅使的人物。

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章 順兵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五章 礦徒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八章 英雄氣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
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章 順兵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五章 礦徒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八章 英雄氣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