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

滿達海心中悲憤:“打勝嗎?即便打勝,我們頓兵聊城這麼久,恐怕馬上也要被闖孽反包圍了。”

滿達海的用兵水平雖然不及博洛,軍事天賦也不如嶽樂,但他經驗比嶽樂更豐富一些,這時黨守素雖然還沒有抵達戰場,可是滿達海已經對自己的前途十分悲觀,對戰局的結果也有了清醒的認知。

只有嶽樂頭鐵,強要堅持。他本來有從聊城撤走的機會,可是依舊選擇了殺入城中,就是要拼一下最後的希望。

然而黨守素到的遠比滿達海那悲觀的預測還要更快——被圍在聊城的任繼榮兄弟,可是中營的老人,黨守素被谷可成用了激將法後,不光是黨守素一人,而是中營所有老本兵都感到分外的激憤。

營救中營兄弟的事情,怎麼能旁落到馬寶的手上?

“我們到了。”

黨守素帶來的中營老本兵,先行抵達魚山北面的人馬總共有四千多人,其他部隊之後也將陸續抵達。但先行趕來的四千多人,大部分都是跟隨李自成轉戰河南數年之久的中營老本精銳,技戰術雖然不及楚闖新軍高明,可驍勇善戰之處還在多數楚兵之上。

黨守素不比當年那樣跳脫跋扈,經歷田牛之變的各種事端以後,黨守素很明顯比以前更成熟了好多。

他坐視着田見秀、牛金星的失敗,坐視着張鼐的死,一切都是爲了保護大順的元氣,爲了保存李自成的事業。

現在對於黨守素來說,他的人生只剩下了兩個目標,一個目標是保存李自成留下的事業,另一個目標就是儘量多的保護好中營舊人。

任繼榮兄弟,還有聊城的大部分守軍士卒,毫無疑問,在黨守素的心目中,這些人都屬於中營舊人之列。

所以他最開始聽到谷可成命馬寶先行救援聊城的時候,心中自然頗爲不滿。中營的老本兵們多少都有些傲氣,而且對楚闖將士最看不上眼,覺得他們沒有跟隨李自成參加過河南的幾次決戰,戰鬥力當然不能和中營相提並論。

可是幾次戰鬥下來,黨守素首先就要承認即便是中營裡最精銳的宿衛騎兵,其實很多時候也不如李來亨麾下的一等精銳善戰。

“聊城還在戰鬥。”

黨守素看着聊城方向那明如白晝的滿城大火,就知道任繼榮一定還在堅持抵抗,而且馬寶看來也殺入了城中,因爲城外並沒有順軍的遊騎在活動。

“清軍也都殺進了城內,任繼榮能打成這樣,他對得起老萬歲了。”黨守素感嘆說,“咱們還沒打過守到這種地步的仗吧?今後是該和任繼榮學一學了!”

黨守素立馬在聊城附近,魚山之北,他頗有些躊躇滿志的心情,從田牛之變以後,中營的老本兵們雖然沒有受到李來亨直接的打壓,也沒有被拆散編制,可大家在心理上的確存在落差。

今天的形勢則把中營老本兵們推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馬寶沒能第一時間解圍,那看來關鍵的機會就落到了黨守素的手裡。

很快,黨守素不再躊躇了,他振作起來,發出雷霆般的命令。自己一馬當先,率領極富有作戰經驗的中營老兵們浩浩蕩蕩,奔着聊城而去。

黨守素以前也跟着張鼐的書辦邵時昌學了不少文字,他喊出的口號還有一些文學韻味在:

“洗清胡塵!”

黨守素勒緊了繮繩,戰士們也握緊了刀槍和火銃,這時滿城都是鐵甲白刃在肆意拼殺,所有人都集中在一塊,無暇分心做他用。

所以黨守素輕而易舉地就取得了一個尋常戰鬥中,一般情況下絕不能取得的良好戰機和態勢。

馬寶帶着數百名士兵在城門附近攔截住了多數護軍營的精銳士兵,所以順軍自己也控制着一扇能夠出入的城門。

黨守素的援軍看清楚了大順旗幟所飄舞的方向,直接從這處城門衝了進去。所有大順軍的正規軍士卒看到援兵抵達,都興奮地喊叫了起來。

接着其他本地的軍民百姓,也從身邊友軍的吶喊聲裡聽出了樂觀的消息。連一直對於守軍抵抗抱有悲觀想法的傅以漸,都歇斯底里地喊叫起了“王師”、“王師”。

避堅攻瑕,這是戰場上的基本原則。黨守素畢竟是中營出身的一員宿將,他雖然年紀不大,和張鼐、李來亨一樣都屬於闖營元從裡最年輕的一批人,但沙場經驗已經足夠豐富,援軍入城以後,馬上就抓住清軍脆弱的幾個要害猛烈進攻,以求撕碎敵人的戰線。

接下來的事情是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攻守之勢異也,清軍到此時作戰力量已經完全衰竭,只能紛紛退往城樓方向負隅頑抗。

任克溥帶着一大批剛剛被解放的各家豪紳名下的奴婢,從後方找來幾根粗碩無比的大木樁,正對甕城和城樓的大門,臨時搭起木架,把木樁懸掛起來,猛烈地衝撞城門。幾十個人輪換着撞,每撞一下,就使得用幾重厚鐵皮包裹的城門發生一個大凹印,城門也隨着猛烈地震動一下。

剩下的事情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清軍很快就開始發生大規模的潰敗,那些在白銀刺激下奔赴戰場的漢軍甲士先行多路逃走,只有最精銳的滿洲護軍死死保護着滿達海和嶽樂,堅守在城樓處。

馬寶、任繼榮、黨守素三人終於會師,任繼榮露出了劫後餘生的狂喜,馬寶則爲自己的未盡全功感到遺憾,黨守素心情極好,大笑着和任繼榮抱在一起。

困守在城樓裡的滿達海已經建議嶽樂:“國家軍興以來,還沒有宗室親貴被俘虜的事情發生過,這種事情不能從我們的身上開始……”

嶽樂苦澀地勸說:“再拼一拼吧!再拼一拼吧!分路突圍,至少能衝出去幾個人的。”

滿達海斷然拒絕了嶽樂的建議,即便分路突圍出去,以他的地位身份,以此次奇襲失敗的慘痛結果,自己一定是沒有好下場的。

既然如此,就還不容易壯烈地犧牲在聊城。攝政王看在自己戰死的份上,應該是不會再特別追究自己的責任了。

“鎮國公,就這樣了吧!我的事情已經完了,鎮國公要突圍,現在就走吧!”

滿達海和另外一些不願意突圍的滿洲兵,他們在城樓上堆積了一些乾草和火焰,做好了點燃火焰自殺的準備。

嶽樂無奈地搖搖頭,他還有很多宏圖偉業沒有完成,實在不願意死在這裡,只好放棄那一點點的自尊,決心單獨突圍。

“如果我回到大名,一定告訴攝政王你們是多麼英勇。”

嶽樂頭也不回地衝殺出去,他到底能否突圍成功也是很難說的一件事情。滿達海則點燃了聚集在城樓裡的火藥和乾草,濃煙沖天而起,火焰隨即燃燒起來,他和另外十幾名滿洲太君一起自焚死在了聊城。

馬寶看着城樓處沖天的濃煙和火焰,冷漠地說:“清軍完蛋了,我們該追殺殘兵、潰兵。這樣一支軍隊,領軍主將裡一定有不少滿洲人的宗室權貴,若能活捉一兩個,對我軍士氣大有裨益。”

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六章 營田使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八十三章 郭升
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六章 營田使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八十三章 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