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

劉宗敏、李來亨、高一功、白旺等人率領闖營將士,將李自成和田見秀留在老營山寨的大大件物資全部掩埋後,便馬不停蹄折向北行。他們選了一條很少人走的小路,這條路都是高山峻嶺,十分艱險,往往走一天看不見一處人煙。雖然增加了行軍的難度,但也保證了義軍的蹤跡不會被官軍發現,確保之後抄擊夷陵的作戰可以具備出其不意的突然性。

劉宗敏斷定楊嗣昌必然會飛檄各地官軍,進剿聯軍,所以他一直督促人馬不要歇息,抓緊前進,去同王光恩匯合。餓時吃點乾糧,渴時飲點洞水,遇不到水時就只好渴得喉嚨冒火,也得要堅持住。

他們本來還牽着十幾頭大牲口,但因爲地勢險峻,總有牲口跌進谷中。白旺便乾脆建議大家,將牲口全部宰殺,讓將士們好好吃頓飽飯。

大夥強行軍走得實在太累了,有的人正在走着,忽然頭一暈,眼一黑,咕咚一聲栽到路旁。倘若路旁是道深谷,栽下去也就完了。有的人正走着向路旁一坐,原來只打算休息片刻,定定心,喘喘氣再走,誰知一坐下去就再也起不來,頭一歪,靠在石頭上或樹根上睡着了,有的人就這樣睡一覺再也趕不上隊伍了,有的人就這樣坐下去不再醒了。

李來亨看不下去了,他們已經從路上官兵的揭帖知道了,這次圍剿不是由楊嗣昌親自指揮,而是由湖廣巡撫方孔炤負責。李來亨勸說劉宗敏,方孔炤不是楊嗣昌,他沒有飛檄各地官兵的權力和威望——這次官軍調動的川兵、楚兵、沅兵、秦兵之中,方孔炤可以直接指揮的,只有楚兵而已。

“劉總爺,我看方孔炤是沒有楊嗣昌那般本事的,這樣趕路下去,隊伍是要垮掉的!”

劉宗敏大呼一口氣,他也沒有任何特殊待遇,連最喜歡的那匹老馬蹄兒爺,劉宗敏都交給了田見秀帶去興山縣照看。他一路上也是步行,同樣疲憊。

“我們的抄擊,關係到整個戰局的勝負,咱們肩膀上擔着上萬條人命啊!”劉宗敏咬牙切齒說了兩句,但他看了看將士們疲憊的模樣,終於頓了頓頭,說道,“只能休息一小會兒,若讓官軍發現了咱們的蹤跡,這仗就很難打了。流汗總比流血好!”

將士們一聽到傳令休息,都立刻躺在草上睡去。白旺臨時充當了這支隊伍大管家的角色,他帶着火頭軍們也不休息,趕快打水、砍柴,埋鍋造飯,要使將士們能飽餐一頓。白旺擔心煙火太大,引起官軍的警惕,還特地注意引導煙霧,只用小火。

李來亨也靠在石頭上休息着,他看到慶叔還站在那裡,守着崗位,就問道:“慶叔怎麼不睡一會兒?”

慶叔連忙回答說:“人過四十以後,瞌睡沒有那麼多了。我跟搖旗扯兩句閒聊,就把瞌睡混跑了。”

“你還是睡一陣好。年紀大了,又受過傷,這樣奔波,會撐不住的。”

“少爺,你放心,我這把窮骨頭越老越硬,累不垮哩。”

李來亨閉起眼睛養神,不再多話。但沒過一會兒白旺就過來招呼大家趕快起來吃飯,準備出發。

白旺爲不使火光被遠處看見,埋鍋造飯的地方都是在大石背後,密林深處,或比較隱蔽的山溝中。劉宗敏踏在一塊石頭上吃飯,白旺忙得累壞了,隨便吃了兩口餅子應付,高一功則和李來亨坐在一塊,兩人就着雪水吃了點熱菜。

大家都很安靜,只有郝搖旗從一塊高處的山坡上跑了下來,嘴裡嚷嚷着:“有隊伍過來了!不知道是官兵,還是花關索!”

郝搖旗的話一下子就讓所有人都警醒了起來,劉宗敏的動作最快。他天生神力,一把跳了出去,趕上山頭去觀望。李來亨、白旺、高一功這三個人心思則都比較細膩些,李來亨和高一功成三口兩口把飯吃完,就跟着白旺帶人,趕快將所有土竈和火堆弄滅,但不得用水澆溼,也不得顯出用腳踐踏的痕跡。

劉宗敏旗登上一個高處,瞭望一陣,下來對他們說:“我看是好消息,下面的人隊伍散亂,行進很慢,看來一定都是步兵。他們看着十分疲憊,部伍不整,但氣勢卻不弱,不像是官軍的做派,應當是王光恩的人馬。”

劉宗敏平常只表現出獷悍好鬥的一面,此時只是一個瞭望,便分析出了下面隊伍的行軍特點來。這等眼力,倒讓李來亨頗爲佩服。

“‘九條龍’,你去喊話看看!”

劉宗敏給谷可成使了個眼色,讓他到山頭喊話試試下面的人。谷可成馬上會意,他身手迅捷,身體也十分強健,嗓門一點不比劉宗敏差。

谷可成奔到山頭上,對着下面的隊伍喊道:“雲從龍!”

底下的隊伍聽到山頭上傳來喊話聲都十分震驚,他們一路行軍,也算十分謹慎注意。居然全然沒有發現山頭上還有一支隊伍,如果雙方是敵對關係,那闖營完全可以發動伏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了。

騎着馬走在最前面的一個白麪壯漢,在馬上雙手抱拳,對谷可成答道:“風從虎!敢問是哪家杆子!”

谷可成藉着他的話頭,喊道:“我們是米脂帶條子的!”

帶條子的意思就是帶路,因爲路和敗露的露字同音,被綠林強人們所忌諱。所以綠林黑話裡,都把路叫做條子,帶路自然就是帶條子。

“原來是八隊闖將的營頭!久仰了!我們關營人馬,等你們有段時日了!”

雙方確認互相的身份後,李來亨纔算是鬆了一口氣。大家繃着一根弦,拼命走了這麼久,總算是沒有出什麼差錯。既沒有讓官軍逮住馬腳,也順利和花關索的部隊匯合了。

劉宗敏也十分興奮,他走到山頭上,露出半顆腦袋,喊道:“王守宇!老子是劉捷軒,咱們可算有段日子沒見了!”

王光恩的表字是守宇,拘說是他準備受熊文燦的招撫,駐在均州時,一個書辦給他起的。闖營和曹營恢復聯繫後,也從曹操那邊得知了義軍其他營頭這一年多來的經歷和情況。所以劉宗敏還是對王光恩,表現出一派很熟絡的模樣來。

騎馬立在關營隊伍最前頭的白麪壯漢是王光恩的弟弟王昌①,王光恩則乘着駿馬,被許多親兵護在隊伍中央。他生得比自己的弟弟俊俏一些,也難怪會用“花關索”這等諢號了。

關營的人馬讓開一條路來,使王光恩可以驅馬走到山下。他頂着一隻明軍的尖頭頭盔,身上穿着一件帶有鐵護手的扎甲,看着甲光明亮,比劉宗敏氣派許多。

“捷軒大哥!咱們真有好長時間不見了!我早收到了自成的消息,咱們是英雄所見略同,一起留在這邊,等官兵一有動向,就抄了他媽的夷陵!”

李來亨也跟到山頭處,他往下望了一眼。發現關營的人馬混雜了不少婦孺,但看年齡又不像老營的家眷,都是些十五六歲模樣的少女。李來亨眉頭皺了皺,他看那些姑娘們都是一臉愁容,許多人膚色白皙、指甲留的很長,還有很多人裹着小腳,恐怕都是被王光恩搶掠裹挾的良家婦女。

這種架勢,一下子就讓李來亨對王光恩產生了一種負面的印象。

畢竟闖營之中,因爲李自成本人潔身自好、以身作則,大家對藏匿婦女這件事管得極爲嚴格。闖營之中藏匿婦女一旦被發現,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不光是要被軍法殺死,還會被其他兄弟指指點點,你算個什麼東西,老掌盤何等英雄都沒有搶個美妞回來壓寨,你算什麼東西,居然有臉藏匿婦女?

====

①據高鬥勳的《守鄖紀略》,此時王光恩的弟弟王光泰在和搖黃一起活動,因此這裡出場的是其三弟王昌

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四章 女官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七章 左鎮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七章 左鎮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
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四章 女官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七章 左鎮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七章 左鎮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