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宴會暗流

四人換完官服後,隨朱大典親隨入得帳來。帳中已擺下筵席,桌上珍饈滿布,佳餚遍排,濃郁的香氣四處瀰漫,多位傳菜的小卒往來穿梭忙碌不停。

李嘯卻不覺眼前一怔,他清楚地看到,席中上首的巡撫朱大典身邊坐着一位內官打扮的人,正向他頷首而笑。

此人,便是時任山東剿叛軍監軍的內侍太監高起潛。

高起潛,浙江紹興人,少年入宮,因爲人機敏,善於察言觀色揣摩人心,故升遷極快,與曹化淳、王德化等位高權重的大太監一樣,甚得崇禎皇帝喜愛,孔有德叛亂後,高起潛隨即被欽點爲監軍,主要負責糧草籌備軍械供應等後勤工作。此人在明史中頗有惡名,最大的污點便是後來皇太極第三次入關時,此人與楊嗣昌勾結,積極圖謀與清朝議和,故在監軍關寧軍時,對近在咫尺的友軍盧象升的宣大軍坐視不救,以致一代名將盧象升兵敗身死。後在崇禎末期,因與大太監王承恩爭寵失敗,被革職回家,不久後便鬱鬱而終。

李嘯快速打量了一下此人,見他四十多歲的樣子,頭戴嵌金抖翅三山帽,身着簇錦騰蟒紫袍常服,腰帶繫着一根墨玉玲瓏盤帶,足蹬厚底直縫犀皮官靴。高起潛雖坐於椅上,依然可以看到,此人身材魁梧,體型壯大,長着一張頗有線條的長方臉,兩條向下彎斜的掃帚眉下一雙眯縫眼中時有寒光閃過,若不是他臉上陰白無須,光從體型上看去,幾乎與一名普通軍官無異。

李嘯心下甚是驚疑,他沒有想到,自已晉升一個小小的百戶,這位深受上寵的大太監,竟然會親自前來參加自已的晉升宴。

李嘯尚未反應過來之際,高起潛旁邊坐着的吳三桂一臉笑容地對他喊道:“李嘯,還不快來見過監軍大人。”

李嘯聞言,連忙向身後的張行猛、雷傲、上官雲傑三人使了個眼色,讓他們如自已一樣,單膝跪地,抱拳致禮。隨後,李嘯朗聲言道:“在下李嘯,恭祝巡撫大人,監軍大人前程似錦,騰達高升。”

李嘯說完,朱大典與高起潛兩人不覺相視一笑,高起潛先開口道:“起來吧,咱家今兒個來,就是想見下李嘯你這名陣斬叛軍陳友德的勇將,現在見了,果不其然,端的一員好將領也。”

高起潛的不男不女的嗓音尖銳刺耳,李嘯身後的張行猛、雷傲等忍不住想笑,但見到自已的上司李嘯猶是一臉恭敬嚴肅之狀時,才強忍着沒有笑出來。

“下官李嘯,些須微功,承蒙高監軍擡愛有加,心下惶愧之至。”李嘯起身後,恭敬地低頭言道。

高起潛大笑,他的笑聲中,有種特別的陰冷之氣,但那雙眯眼中流露的神色,卻是對李嘯愈發的欣賞。此時,酒菜均已上齊,朱大典親自招呼各人入席,李嘯等人謙讓了一番後,便按座位上標記的名字分別落座。

直到這時,李嘯方看清了這席上的人員,分別是巡撫朱大典,監軍高起潛,遊擊吳三桂,副總兵劉澤清,朱大典親隨書吏王子敬,然後便是李嘯和下屬三名將領。

席上,朱大典、高起潛、吳三桂等人皆是一臉笑容,而副總兵劉澤清,則明顯臉上的笑容有些勉強與尷尬。

觥籌交錯中,各人互相敬酒致禮,一時間,倒也是一副將士同心,同僚共濟的和諧模樣。

行至半酣之際,李嘯起身向高起潛敬酒:“在下得蒙監軍賞光前來,心下甚是欣喜又惶恐,這杯酒,李嘯先乾爲敬。”

高起潛酒量似乎不是很好,先前幾杯落肚後,臉上便飛起暗沉的酡紅,見得李嘯一口飲盡杯中之酒後,他笑吟吟地端起酒杯淺喳了一口,然後以一種頗爲感慨的神色說道:“唉,若我登州大營各軍,皆若有如李百戶這般英勇善戰,孔賊早滅矣,咱家也就可以早點向陛下覆命去了。何至如此冷天裡,還要在此這般辛苦圍城。”

高起潛此語一出,整個席上頓時安靜了下來,李嘯看到,朱大典那張瘦臉上的肌肉明顯地抖動了一下,瞬間泛起微紅。

不過他反應極快,隨即端起酒杯向高起潛敬酒:“監軍大人,眼前叛軍已盡被我4萬大軍牢牢包圍,只待水師將登州水城合圍後,我軍便可一舉攻下登州,剿滅判軍老巢!這滅賊的時間,絕不會太久。”

朱大典說完,一旁的劉澤清騰地起身向高起潛致禮:“監軍大人請放心,我劉澤清身爲山東副總兵,正日日厲兵秣馬,枕戈以待,待來日攻城之時,我山東軍馬定會奮勇爭先,軫滅殘敵,以上報皇恩,下救黎民。”

高起潛臉色泛起一絲冷笑,眯眼之處一道寒光閃過:“兩位若果如此英勇,何至於在山東之地連戰連敗,以至要咱家從遼東帶來軍兵方可擊退叛賊!兩位大人於此宴間誇口,殊無甚益。”

高起潛此話一出,席間愈發安靜得連掉根針都是聽到。

李嘯心下明白,高起潛這是借酒醉發泄對朱大典的不滿。估計是崇禎皇帝對這場曠日持久的剿叛之戰已感覺心力交瘁,一心想早點結束。畢竟這4萬大軍,每天的糧草銀錢開銷,都不是個小數目。高起潛肯定是受到了皇帝的斥責與壓力,才這般在酒席上呵責這位全軍統帥朱大典。

李嘯看到,朱大典臉色忽然變得青白,額頭似乎亦有細汗滲出,他喃喃自辨道:“監軍大人,朱某接任山東巡撫之際,叛軍已是荼毒山東全境。朱某雖無將才,卻也已打掃腥羶,將洶洶叛軍壓縮至登州一隅,還望高監軍向皇上明言,再多寬限些時日,我剿賊大軍,定會竭盡全力,力爭早日打敗叛軍,以解陛下之憂愁。”

高起潛聞言,臉色略爲平緩,他緩緩說道:“朱大人之苦衷,咱家亦有所體會,還望朱大人盡心領軍,勿要遷延戰事,徒耗糧草,方可不負陛下之厚望啊。”

朱大典喏喏連聲:“那是,那是,此爲朱某職責所在,還望監軍多多寬慰聖上。”

高起潛冷笑兩聲,眯眼忽然睜開,裡面射出兩道陰鷙之光,“按說,咱家只負責後勤糧秣,不該過問軍功升賞之事。只是咱家想問下朱大人,爲何李嘯自設巧計,滅得陳友德部500精銳叛賊,本是可升千戶之軍功,卻爲何只授得一個百戶?”

朱大典臉上赤紅,一時間什麼也說不出來,旁邊的劉澤清臉色陰沉地站起來,緩緩地說道:“監軍大人,朱大人升李嘯爲百戶,自有其考量。主要是因爲李嘯太過年輕,恐其驟得高位,便生驕縱之心,對其日後發展,甚是不利。故先將其升爲百戶,若日後再得軍功,再行升賞不遲。”

“哼,說得冠冕堂皇,實爲強詞奪理!那咱家問你,這等功勞,你劉大人可有能力立否?眼下軍中,戰績了了,正是需要激勵將士立功殺敵之時,如何可刻意貶損其功,以寒衆將士之心耶?”高起潛那尖銳刺耳的嗓音連連響起,頗有仗義執言之態。劉澤清垂頭無語,臉色灰暗。

李嘯心裡有種莫名的適意,一時對這個在明史上爲禍甚巨的太監頗有好感。他看得出,高起潛這個人,對於願意投靠自已的人,還是挺照顧的,無論是對吳三桂,還是對自已這樣一個小小的百戶。

高起潛冷冷地掃了朱大典與劉澤清一眼,繼續說道:“現在,朝廷的升賞既已下發,咱家也不想再多說什麼。這樣吧,咱家拔下500石糧草給李嘯全軍,以獎慰有功將士。”

李嘯心下大喜,連忙舉杯叩謝:“在下得監軍如此厚愛,感銘五內,唯盡心盡力奮勇作戰,以報監軍大人之恩澤。”

高起潛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拍拍李嘯健壯的戶膀,眼中飽含深意,緩緩說道:“李嘯你作戰英勇,心思明快,很好很好,咱家很看好你,還望你不要負了咱家對你的期待。”

宴席結束後,李嘯等人隨着高起潛吳三桂離開朱大典的中軍大帳,去領取500石糧草,隨後便押着糧草回高龍堡而去。

李嘯等人離去後,帳中殘席撤去,朱大典、劉澤清、王子敬三人皆臉色鐵青,枯然寂坐。

劉澤清狠狠地一拳砸在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他憤怒地咬牙罵道:“呸!什麼狗屁監軍,簡直是豬狗不如的東西!要不是看他是聖上親近之人,老子當場就要與他翻臉!還好意思說我等戰事進展太慢,他也不看看他這個狗屁監軍有多偏心,遼東援軍盡皆糧秣充足,人人飽暖,而我山東兵馬卻有多少軍隊未得足夠糧餉,正飽受飢寒之苦還在堅持圍城。孃的,總有一天,我要親手殺了這個不男不女的東西!”

“鶴州,慎言!”同樣臉色陰沉的朱大典喝道。

“對啊,劉大人,需知隔牆有耳,這話若被高監軍耳目或錦衣衛聽去,可就麻煩了。”一旁的朱大典親隨王子敬低聲皺眉說道。

“他孃的,這打得甚鳥仗,敵兵未滅,倒先受了一肚子鳥氣!”劉澤清猶然憤憤不平。

“鶴州,高監軍之話,雖有逞其私威之嫌,但歸根結底,還是皇上對咱們不滿啊。”朱大典一臉愁色地嘆了口氣,低頭說道:“只是這戰陣大事,豈可心急!若操之過急,合圍不密,讓那孔有德鑽空而逃,我只怕大明之戰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三個人都沉默了。朱大典突然有種無力感,他感覺,自已這個名義上的全軍統帥,其實處處受掣肘,原來對這場仗事極有信心的他,現在越來越感覺自已對局勢有失去掌控之嫌。

朱大典明白,自已能當上山東巡撫,全是朝中首輔周延儒力挺所致,而監軍高起潛卻與周延儒的頭號政敵溫體仁來往甚密,現在周延儒愈來愈不得皇帝歡心,首輔位置岌岌可危,朱大典隱隱感覺,估計再過一段時間,朝廷又要發生大的變動了,那心思陰鷙,孤寒毒辣的溫體仁極有可能將這首輔之位取而代之。

而朝廷高層的明爭暗鬥,對前線的戰事,特別是領軍將領影響極大,監軍高起潛現在軍中積極拉攏包括李嘯在內的各級將領,培植自已的私人勢力,很難說背後沒有得到溫體仁的指點。大敵未滅,自已內部卻是這般勾心鬥角,這看似將要贏定的剿滅叛軍之戰,越來越有前途莫測的感覺。

這種感覺,朱大典現在是深知其味。他站起身來,於帳中一塊空地處站定,心中卻無限迷茫,大明的未來,爲何會這般充滿悲涼。

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81章 海上驚變第93章 崇禎皇帝第73章 圈套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48章 面試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71章 海商蔡守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1章 母親吳氏第69章 吳三桂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1章 海商蔡守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47章 孫婉兒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29章 傻漢劉喜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83章 收服海寇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59章 鬧餉(中)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47章 孫婉兒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4章 葉小萍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79章 虎嘯遼東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91章 頭顱分配(上)
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81章 海上驚變第93章 崇禎皇帝第73章 圈套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48章 面試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71章 海商蔡守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1章 母親吳氏第69章 吳三桂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1章 海商蔡守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47章 孫婉兒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29章 傻漢劉喜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83章 收服海寇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59章 鬧餉(中)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47章 孫婉兒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4章 葉小萍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79章 虎嘯遼東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91章 頭顱分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