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

第六十章久旱甘霖

這些奏摺,王振都已經過了一遍了。

王振看得最多的就是免糧這兩個字,于謙修河進度,已經各地地方官的報急,山西的旱情一點也不必直隸差多少。

只是山西的水利要比直隸強上不少。

朱祁鎮對山西賑災的力度,就比直隸差多了。

這也是有現實原因的。

首先糧食調度很難,其次朱祁鎮對直隸看成了大漢的關中,真是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將河北水利整頓好,至於山西,只能派遣重臣賑災,開倉放糧。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是明前期不僅僅朝廷有糧食,連各地官倉,絕大多數是滿的。

山西這纔沒有出什麼大亂子。

王振見朱祁鎮如此辛苦,心中也是難受的很。

不管怎麼說王振,王振對朱祁鎮的感情卻是真的,真是名爲主僕,親如父子。

雖然朱祁鎮而今換了芯,但是對王振心中有幾分芥蒂,但是依然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朱祁鎮是離不開王振的。

王振是一個他絕對可以放心的。

王振見朱祁鎮睡覺不舒服,正想讓朱祁鎮換一下睡覺姿勢。忽然聽到一陣風起,狂風任性吹進了乾清宮之中,“啪”的一聲,將一個題本給吹開了

隨即拉來長長的白條,古代的題本,就是這樣的長長一張紙,合頁摺疊起來的。故而一瞬間乾清宮之中一片狼藉。

朱祁鎮猛然驚醒,睡眼朦朧的問道:“王大伴,怎麼回事?”

王振立即說道:“是奴婢不好,驚擾了皇爺。”

朱祁鎮聽見風聲,不去看滿地亂走的題本奏疏,而是猛地起身,幾步走到殿外,似乎又顯着乾清宮的院牆遮擋了視線,繼續走出了乾清宮的宮門。

就站乾清宮門前,將三大殿廣場盡收眼底。

而今三大殿工程都停工了。

將這些錢全部投入治水之中,連各種工匠都投入其中了。

所以眼前三大殿半截工程,並不足阻擋朱祁鎮的視線,他一眼看向南方,卻見天邊一道黑線,駕馭着狂風而來。

幾乎在一瞬間,這一條黑線,就跳了出來,遮擋了半個天空。整個北京城有一般都籠罩在黑暗之中。

朱祁鎮張開雙臂,直接大風迎面而來,吹得他睜不開眼睛,雙袖就好像是翅膀一般,高高的飛起,整個人就好像是乘風而去的感覺。

“一點浩然意,千里快哉風。”朱祁鎮高興的不知道說什麼了,只是在狂風之中手舞足蹈,不知道從哪裡冒出蘇東坡的詞,反覆念起來了。

簡直如同瘋子。

王振見狀,立即拿了一個披風上前,大聲喊道:“皇爺,起風了,加件衣服,還是龍體重要。”

因爲風聲很大,王振必須大聲說話,才能讓朱祁鎮聽見。

朱祁鎮卻渾然不在意。

下雨了,今秋不管怎麼說,不至於絕收。直隸百姓能鬆了一口氣,朝廷也能鬆一口氣了。正統五年上半年所有的事務都被旱情耽擱了。

這大雨一來,朱祁鎮終於能忙一點別的了。

只是朱祁鎮有幾分樂極生悲。大雨可不給朱皇帝一點面子,不過片刻,就劈頭帶臉的砸了下來,最開始那兩下,居然還冰雹。

朱祁鎮當頭捱了好幾下,只好在侍衛的保護之下,狼狽回到了乾清宮之中。

即便如此,朱祁鎮依然很高興,不許人關乾清宮的殿門,就在正座之上,看着無數雨水從門外打了進來。

朱祁鎮心中就有一種莫大的歡喜之感。

這一場大雨不僅僅是覆蓋了北京,似乎是因爲無數人日思夜想一般,這雨不來則已,一來就相當大。

將大半個直隸都覆蓋進去了。

直隸南方降雨甚至要比北京早上幾個時辰,只是地上的人,卻是跑不過天上的雲。

所以,朱祁鎮想要收到各地下雨的奏報,卻還要等上好幾日。

大雨來到,雖然給萬物帶來了生機。但是未必沒有別的隱患。

就在燕山,太行山之上。

這裡的山峰大多都是光禿禿的,因爲歷朝歷代伐木活動,將這山上的樹木全部給砍伐乾淨了。距離最近的大規模砍伐,就是營造北京城。

雖然北京城之中有很多珍貴的木料都要從南方運過來,但是更多尋常木料都是從燕山,太行山之中砍伐的。

至於百姓家中,燒火做飯,更是少不了木材。

這樣看似不起眼,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砍伐,河北生態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了。所以這大雨還沒有下幾天,在太行山深處,已經有無數水流彙集在一起,衝擊着山中的泥土石頭,夾着着無邊大力,將無數水流染成滾滾泥漿,衝了下來。

本來乾涸的河道,在雨水的彙集之下,幾乎一天一個樣子。

從剛剛開始的涓涓細流,到後面一丈一丈的擴大,充滿了河堤之間的所有空隙,然後還不滿足,就好像是咆哮的巨龍一般,一次又一次的拍打着堤壩。

至於白洋澱,三角澱,大陸澤,以及那些知名不知名的澱澤,乃至於溼地,一下子都變得充盈起來了。

如果有衛星的話,就可以看見三角澱,就好像是吹氣球一樣的長大了起來。

本來三角澱之中,因爲乾旱,已經分割成好幾個小湖泊,中間有各種各樣人活動,或者動物活動的路線分割開來。

于謙走的那一條路,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此刻水又淹沒了一起,將三角澱變成了本來面目。

甚至僅僅這樣還不夠,三角澱排水不暢,無數河流都匯入此間,三角澱急速擴張將自己與得勝澱聯繫在一起,甚至還想要向西蔓延,與白洋澱千里相會。

而聯繫兩處的大清河,不過百餘里的河道,就更是危險重重了。

剛剛因爲大雨緩解旱情而高興的于謙。此刻又出現在堤壩之上。

之前遠遠看過去,不過一線的河道,可以縱馬而過的水流,此刻逼向兩邊的堤壩,甚至直接撲到了于謙的腳上。

于謙站在最前面,看着百姓一點點的加固堤壩。

抗旱的時候,于謙用盡了不少辦法,才讓這一帶的百姓多種了一點糧食在,此刻如果決堤的話,一切辛苦都要白費了。

甚至明年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還是兩說的。

于謙只能硬撐,不帶斗笠,不撐雨傘,讓所有參與守堤的人都看到,他于謙在這裡。這才能安衆人之心。

如此一來,不過短短十幾天之間,無數奏疏又飛到了乾清宮之中。

朱祁鎮看了,忍不住狠狠的打了一個噴嚏,卻是他當初的任性,此刻付出了代價。他感冒了。

只是這個時代醫療條件與後世還是不同的。

在他看來是很普通 感冒,卻讓宮中上上下下的緊張的不得了。

特別是王振暗地裡都哭了好幾次了。

朱祁鎮先是覺得好笑,隨即又感到害怕。宮中之人爲什麼會這樣,很簡單,宣宗皇帝在臘月之間,還一切沒有沒有變化,健康的很,但是就臘月二十幾發病,正月沒有出初五就去了。

這個時代,看似一點小命,卻真的能要人命了。

朱祁鎮這才安分下來,積極配合太醫,該休息休息,該吃藥吃藥,甚至來早朝都聽了好幾日,反正正好像下雨。

奏摺僅僅看節略,不再多看。

但是即便如此,朱祁鎮都有一點受不了,看着各處水情告急,特別是于謙奏報大清河水情的奏摺。

朱祁鎮心中有一句曹尼瑪,早就想說出來。

這賊老天,這是在玩我嗎?我哪裡得罪你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九章 蹇公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三章 都掌蠻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
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九章 蹇公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三章 都掌蠻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