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危機降臨

盛庸和吳傑的敗兵很快再一次震動天下,河北多半盡歸燕王所有,殘餘官軍龜縮在真定等大城裡,一步不敢出來。短短几個月時間,建文帝即經歷了大喜大悲。

相對於損失了漕運無數錢糧器械,兵員上的折損是最難以承受的,徵集物資訓練士卒都急需時間,拿不出對策挽救局勢的朝廷,只能再次宣佈貶逐齊泰和黃子澄,以取消燕王興兵的口實。

可是齊黃的被貶,除了凸顯朝廷的無能外,哪還會起到半點作用?連天下百姓都能看破朝廷反覆無常的舉動,無非是藉此拖延時間而已,更何況北平軍民了。

朝廷也清楚燕王不會就此罷兵,齊黃二人明爲竄逐,實則派出去募兵,連場大戰得勝的朱棣也需要時間修整,是以抓住時機上書朝廷申訴冤屈,爭取民心,暗中秣兵厲馬以圖再戰。

如此燕王府和朝廷之間又開始了政治上的口水戰,徐灝以八千火槍兵伏擊前來救援的三萬山東軍,大勝!朱高煦一路望風披靡殺到河對岸,經過十天的搬運,所得物資走水路全部被送往了滄州,爲了打消燕王南下山東的想法,徐灝把空城德州還給了盛庸。

岳父徐達的失蹤使得朱棣警惕起來,面對又立下大功的徐灝,說道:“做得好,論功行賞時升你爲左都督。對了,泰山他老人家去了哪裡?”

徐灝實話實說道:“二爺爺不耐煩住在王府,隱居了十來年,忍受不了再次藏頭露尾,因此隻身雲遊四海去了。”

“雲遊四海?”朱棣神色不豫,“你就任由老人家孤獨飄零?不經我允許而任意胡來,你越來越不把本王放在眼裡了。”

徐灝說道:“長輩之命不敢不從,況且現今大局已定,在與不在都無所謂了。還望王爺成全他老人家。”

朱棣盯着面前屢立大功的青年,沉聲道:“如果岳父返回京師替朝廷與我爲敵,那你就是罪人。”

“是!”徐灝神色不變。

朱棣也不好過於斥責他,說道:“所有人馬留下,你儘快返回遼東,代本王出使朝鮮和女真腹地,招降各族設立衛所。”

徐灝點點頭轉身去了,姚廣孝低聲道:“徐灝乃王爺左膀右臂,有他牽制山東可保萬無一失,返回遼東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朱棣搖頭道:“他只是善於見縫插針而已。想本王帶着將士們連番浴血苦戰,他卻趁機獲取戰功,屢次不勞而獲,兩軍對壘或許高熙也能擊敗於他,本王怎敢讓他和鐵鉉的山東軍對峙打硬仗?再說比起打仗他更精於內政,鎮守遼東方是人盡其才。”

現在朱棣最在意的是應對朝廷,沒工夫煩心於一個徐灝,上表要申明“是非曲直”。畢竟朝廷佔據着名分大義,起初被迫起兵能得到北平軍民和很多不明真相之人的同情。那現在朝廷放逐了兩位奸臣,不計較謀反之罪,打了幾年的仗使得北方生靈塗炭,雙方皆損失慘重。再不撤兵的話可謂是天理難容了。

因此朱棣要爭取輿論支持,尖銳指出朝廷不過是“外示竄逐之名,而中實主屠害宗藩之志”,削藩的方略絲毫未變。君不見“德州之兵日集”,“復聞招募民間子弟爲兵”?

公開要求朝廷既要承認罪錯也要實際撤兵,不如此。爲了身家性命不敢言和。按照燕王的說辭,曲在朝廷,自己依然是被迫自救,把球又踢回了朝廷一邊。

燕王的上書送到了京師,成爲謀士大臣的方孝孺認爲這正是緩滯燕兵的機會,建議帝王對上述的問題給予回答,藉此來鬆懈燕兵的鬥志。

乾清宮內,方孝孺說道:“書信往來至少也需一兩個月的時間,燕軍久駐大名,即將值暑熱多雨季節,北兵不耐炎熱潮溼必不戰而罷。期間官軍各路兵馬逐漸集中,只待遠路的雲南軍隊趕到前線,便可對燕軍展開圍剿。”

雲南軍隊指的是徵虜將軍何福,作爲副將何福多年來輔佐故世的平西王沐英父子屢次平息叛亂,戰功赫赫。

爲了對付燕王,齊泰舉薦何福帶領一萬雲南精銳進京,論功升爲都督同知,準備接替盛庸作爲大將軍攻打燕軍。

不過方孝孺不認爲何福能取代盛庸,理由是他副將出身又長期駐守雲南邊陲,不熟悉北方。

朱允炆依然不改對心腹重臣的信任,卻忘了齊泰的交代,欣然道:“就依卿之建言,封何將軍爲左都督,率部增兵援助盛庸將軍,擔任副將。”

方孝孺又建議道:“招撫燕軍將領徐灝歸順朝廷,赦免其罪許以侯爵,永鎮遼東,則其必不甘人下!命他調遼東軍馬攻山海關及永平,調德州軍馬擾北平,燕軍根本之地受敵,一定會撤兵歸援。待那時,大軍齊集追躡其後,定可一舉而破燕兵。”

“徐灝?”朱允炆深深嘆了口氣,悔不當初和徐灝之間鬧僵了。

方孝孺敦促道:“事已垂成,機不可失。”

如此朝廷派遣大理少卿薛巖等人持詔到大名府宣佈休兵,由方孝孺起草的聖旨,大意赦免燕王父子及諸將士之罪,使歸本國,勿預兵政,仍復王爵,永爲藩輔。

因受到了燕京時報的啓發,薛巖還隨身攜帶數千張用小黃紙印的宣諭,而此刻的燕京時報早被朱棣給下令查封了,他哪裡有容許讀書人大肆痛罵人主,指點江山的雅量?反倒是朝廷治下的諸省士林學院興辦報紙的風潮方興未艾,對此朱允炆和文臣都很是鼓勵,被譽爲文壇盛舉。

宣諭秘密散發出去,以使燕軍將士都知道朝廷的欽令,不要再追隨叛賊。

遠在遼東的徐灝嘆道:“早一年這麼做的話,軍心就被瓦解了,現在打了將近三年的仗,仇恨都濃的化不開,眼看着即將推翻朝廷,誰會甘心功敗垂成呢?”

對於薛巖此種書呆子,燕王府早就有了成功套路,徐灝能猜到他的結局,那自己的結局呢?

四月十六日,薛巖舉着天子詔來到軍營,朱棣讀罷詔書,冷笑道:“帝王之道,自有弘度,發號施令,昭大信於天下,豈可挾詐,以祖宗基業爲戲耶!”

先用王爺的威嚴壓服薛巖等人,看着俯伏身前的官員,朱棣問道:“詔語如是,爾承命之言何如?”

跪在地上的薛巖答道:“但欲殿下釋兵,來謝孝陵,則兵可息。”

朱棣冷笑道:“宗藩阽危,禍難不已,社稷深憂,必執奸醜獻俘太祖,以謝孝陵,我之願也。所典之兵,受之皇考,以爲護衛,用備不虞。制度已定,難以更改。今欲釋兵,是以徒手待縛,此奸臣謬計,欲以欺人,雖三尺童子不爲所罔矣。”

說着說着燕王怒了,手指怒目金剛般的將士們,大聲道:“可有大丈夫者?”

將士們當即手持刀劍大聲斥罵喧譁,紛紛要求砍死薛巖,唬的薛巖等人惶恐無法說話。

見示威的差不多了,朱棣攔住憤怒的將士們,說道:“奸臣不過數人,薛巖乃天子命使,罪不至死。”

就在這衆怒環顧之間,薛巖汗流浹背戰慄不已,倒也不算是怕死,而是這個場合不本該是他來獨自慷慨陳詞,舌戰羣儒嘛?怎麼激動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呢?

朱棣心裡暗笑,說道:“吾見薛巖等言媚而視遠,此來覘我虛實,非求和也,宜耀武以示之。”

當下燕王傳令各軍集合列隊,請朝使檢閱。薛巖沒法子只得爬起來整理衣冠,振作精神,隨着燕王出了大帳。

話說朝廷官吏還真想看看屢戰屢勝的燕軍究竟如何,登高閱視,只見燕軍營寨相連,一望無邊,綿亙百餘里。

營間戈甲旌旗照耀原野,將士馳射操練,鉦鼓宣呼,震天動地。尤其是徐灝所創的神機營,筆挺的新式軍服和整齊劃一的步伐行進,先不說戰鬥力,起碼論起遊行檢閱神馬的,絕對堪稱當今世上排名第一的花架子。

騎兵就分爲重裝騎兵、長矛騎兵、火槍騎兵、弓箭騎兵,輕騎兵和遊騎斥候等等,走過去後是步兵,步兵的分類那就更多了,而步兵走過去則是火槍兵,火槍兵走過去是炮兵,當一具具造型別致的銅鐵火炮用馬車牽引而過時,薛巖等人都看傻了。

薛巖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強大威武的軍容,不禁暗自乍舌,此後在燕軍停留數日,進一步瞭解燕軍的強悍,對此朱棣任由他走動問話,麾下將士們的勝利不是吹出來的。

可以說親眼見到了燕軍最真實一面,使得薛巖對這張戰爭還能否打下去產生了懷疑,就和先前的幾波使節一樣,無需金銀賄賂和性命威脅等等,便都成了燕王的精神俘虜。

朝廷不相信燕王會就此罷兵,燕王也不相信朝廷會信守諾言,總之雙方都在故作姿態,拖延時間,想方設法要對方做出實質性的讓步,事實上都恨不得對方去死。

如此薛巖回到南京,向建文君臣報告此次燕軍之行。他帶回來一個信息,燕軍軍容整肅世所罕見,上下一心,戰場上既不好對付,用計謀也難於使其上當。

在使命往還之時,燕軍與官軍之間的較量並未停止,雙方都在做出新的佈置,勿寧說在醞釀着一場新的大戰。

這時候,徐灝迎來了來訪的朝廷命官。同一時間,朱高熾也見到了來訪官員,危機降臨!

第218章 梅雪爭春第713章 族會第362章 土雞瓦狗第995章 煙友第214章 冷酷無情大丈夫第982章 紹興師爺第741章 雨停了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739章 貓兒性不改第562章 貴相第649章 新宅第1285章 縫窮娘第529章 家暴第514章 學館第564章 得道之士第1071章 批捲風波第773章 腐儒第1300章 事發第207章 陪嫁第843章 大觀園第109章 再次聚首第309章 趙錢孫李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167章 覆水不收第1117章 夜遇第140章 沐春第1268章 歲歲風雨愁第862章 鐲子第759章 民主愚昧第539章 問梅閣第646章 委屈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702章 飛醋第976章 禍從天降第280章 迎親第336章 作爲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867章 又是纏足第414章 韭菜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1024章 探病第997章 抗議第995章 煙友第233章 和公主有個秘密第845章 莫知我哀第58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663章 數不清第957章 雲南官報第157章 又是一年冬天第359章 軍隊第727章 沒有多餘第121章 過年好第462章 何錯之有第733章 希望第631章 神仙雞第1139章 楚楚第529章 家暴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1159章 人月雙圓第1206章 貪得無厭第1175章 少年心思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373章 論茶第491章 報復第124章 捉弄蔣嵩第571章 我是你弟弟第392章 母親第955章 哲學第688章 接風第273章 爭風吃醋第666章 月圓花好第643章 並肩正室第686章 二韃子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754章 橫刀奪愛第1165章 這算什麼?第91章 認親第1155章 不落俗套第375章 故人第1196章 花潮第423章 常家聶家第216章 劉伯溫第二第1164章 蝶戀花乎第1023章 求生不易第316章 意氣飛揚第1166章 陸漱芳的手段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476章 圈套第1218章 厭物第497章 拜壽第274章 逼宮第994章 絕對服從第1279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97章 猜測第1272章 玉燕釵頭艾虎輕第1050章 奈何橋上,等三年第16章 貴客第655章 算命
第218章 梅雪爭春第713章 族會第362章 土雞瓦狗第995章 煙友第214章 冷酷無情大丈夫第982章 紹興師爺第741章 雨停了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739章 貓兒性不改第562章 貴相第649章 新宅第1285章 縫窮娘第529章 家暴第514章 學館第564章 得道之士第1071章 批捲風波第773章 腐儒第1300章 事發第207章 陪嫁第843章 大觀園第109章 再次聚首第309章 趙錢孫李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167章 覆水不收第1117章 夜遇第140章 沐春第1268章 歲歲風雨愁第862章 鐲子第759章 民主愚昧第539章 問梅閣第646章 委屈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702章 飛醋第976章 禍從天降第280章 迎親第336章 作爲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867章 又是纏足第414章 韭菜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1024章 探病第997章 抗議第995章 煙友第233章 和公主有個秘密第845章 莫知我哀第58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663章 數不清第957章 雲南官報第157章 又是一年冬天第359章 軍隊第727章 沒有多餘第121章 過年好第462章 何錯之有第733章 希望第631章 神仙雞第1139章 楚楚第529章 家暴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1159章 人月雙圓第1206章 貪得無厭第1175章 少年心思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373章 論茶第491章 報復第124章 捉弄蔣嵩第571章 我是你弟弟第392章 母親第955章 哲學第688章 接風第273章 爭風吃醋第666章 月圓花好第643章 並肩正室第686章 二韃子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754章 橫刀奪愛第1165章 這算什麼?第91章 認親第1155章 不落俗套第375章 故人第1196章 花潮第423章 常家聶家第216章 劉伯溫第二第1164章 蝶戀花乎第1023章 求生不易第316章 意氣飛揚第1166章 陸漱芳的手段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476章 圈套第1218章 厭物第497章 拜壽第274章 逼宮第994章 絕對服從第1279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97章 猜測第1272章 玉燕釵頭艾虎輕第1050章 奈何橋上,等三年第16章 貴客第655章 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