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

“然也!”趙元昌得意一笑,“將明且看着吧。”

他不願意多說,陳佑也不好細問,在確認他已有對策之後便告罪離去。

臨近秦王納妃,陳佑也不輕鬆,很多事情都要學習。

根據安排,親迎當天他要負責爲秦王駕車。

當然,儀式上是這樣,實際只是做個樣子。不過即便如此,也需要向駕士學習一下技巧,免得遇到突發狀況反應不過來。

就在兩王府全力準備婚事之時,宮中發敕,以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集賢院大學士朱慶堯除史館大學士、兼修國史,去集賢院大學士。

同日,下制以吏部尚書江夏青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開府儀同三司、集賢院大學士,吏部尚書之職視事如故。

這樣一來,馮道入京拜相的猜想徹底破滅。

一衆人等一邊向新鮮出爐的江相公表示祝賀,一邊猜測馮道此次歸京到底會給個什麼安排。

另一方面,京中高官幾乎都知道,江夏青乃是支持秦王的。

這樣一來政事堂的局面就是首相居中,次相支持荊王,末相支持秦王。至於這兩位心裡是怎麼想的,那都不重要了。

而掌管兵馬的樞密院三相俱是平穩,只是中層有些許調整。

這段時間的官員調動中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當面彈劾趙元昌的那個監察御史董成林被超擢爲中書省右補闕,就此成爲皇帝近臣。可以算是魚躍龍門了。

敕命下發之後,原先疏遠他的御史臺同僚們又滿懷豔羨地同他套近乎,世態炎涼不外如是。

就在這一片紛紛擾擾之中,時間來到了閏七月二十一。

這天卯正,兩位太常少卿、兩位宗正少卿各自身着公服,自宮中領了節旄、冊寶、褕翟衣及首飾等。以太常少卿爲使、宗正少卿爲副,各領儀仗前往兩妃之家。

掐準時間在天色大亮之時抵達,行冊命之事。

自此二王的婚禮正式開始了。

陳佑等人需要幫忙裝飾秦王府,宮內和太常寺專門安排了人來監督,以免出現差錯。

首先設洗於東階東南,又設妃洗於東房近北。

這個洗,其實就是青銅臉盆。這次用的洗形制爲圓形,敞口,口沿寬平,直腹,圓底,兩側有銜環的獸形耳,底面刻有“及爾偕老”、“宜其室家”之類的吉祥話語。

設饌於東房,以錦帷做障。豆十六,簠、簋各二,璟各二、俎三,羊、豕臘,羊、豕節折,尊、坫於室內北墉下,玄酒在西。

這其實就是宴席了,當然,只是象徵性的,主要供王和王妃及陪嫁的媵妾完成儀式。

又設尊於房戶外之東,無玄酒,坫在南,賓以四爵,合巹。

洗、簋、尊、爵之類的容器在桌几上擺好之後,都用絲布蓋好,四周以玉石壓着。

按理說這些讓僕從擺設便好,陳佑沒事摻什麼熱鬧?

卻原來是他除了要駕車,還得擔任趙元昌的從者。

除了他之外,還有三人,分別是開國安吉郡公的幼子吳肅吳雨若、國子監司業長子冉益謙冉道盈、歸德軍節度留後親弟陸葛陸誕節。

此三人皆是趙元昌故舊,尚未娶親,故而被請來當從者。

除此之外,尚有太常寺安排的贊者。他們這些人要同趙元昌一齊演練明日親迎的步驟。

一番演練結束,趙元昌笑道:“這還真是麻煩啊!”

陳佑看了他一眼,感覺他有些緊張,正要開口,卻聽那吳肅調笑道:“殿下莫不是緊張了?”

趙元昌呵呵兩聲:“你等四人不也是尚未成婚?怕是到時比我還緊張。”

陳佑忙道:“人生大事,緊張也是應有之意。”

一陣笑鬧之後,幾人在趙元昌的要求下又排練了一次,才各自歸去。

二十二日,陳佑時才起,洗漱用餐之後將龐中和叫過來考校一番之後,便將他打發去店鋪了

前段時間龐中和盤下了一間糖水鋪子,原本準備僱人經營,卻不防陳佑決意讓他自己經營。他雖心中不願,但陳佑下令,他還是乖乖去了。

按照陳佑給他的規定,每三天彙報一次經營情況。只可惜到目前爲止一直在虧損就是了。

將龐中和打發走,陳佑來到院中打了一套拳,眼看快到巳時了,他纔去沐浴。

換上緋色公服,簡單用餐之後,在丁驍的護衛下來到秦王府。

此時王府周圍皆是身着喜慶服色的衛士執械而立,喜慶之中又帶着威嚴。

一路行至正廳,其餘人等皆在廳內等候。胡承約也是一身青色公服,他今日要做迎賓。

四位從者中,只有陳佑一人得以身着緋衣,無它,惟官高爾!

等了一會兒,衣袞冠冕的趙元昌在童謠是侍候下走進正廳。

廳內衆人紛紛起身滿臉笑容的拱手道:“恭喜殿下喜結良緣!”

趙元昌哈哈笑道:“同喜!同喜!諸君請坐。”

閒聊一陣,眼看午初將至,趙元昌起身道:“諸君,隨我迎親!”

“喏!”

到得府門外,儀仗早早備好,陳佑扶着趙元昌登上象輅,自己坐上主駕的位置。

吳肅也坐到他身旁,至於冉益謙和陸葛,則各自騎馬行在象輅兩旁。

他們現在是送趙元昌去宮中朝見趙鴻運,得一番儀式之後,才能前去迎親。

自然,荊王那邊也是相同的操作。

儀仗停在明德樓外,趙元昌在太常贊者的帶領下步入宮中,陳佑等人等在此處。

陳佑四人自然是聚到一處閒聊。

過不多時,又聽到一陣鼓樂聲,卻是荊王儀仗到了。

吳肅朝那邊看了看,對着陳佑笑道:“陳司馬怕是還不認識那邊的人吧?”

這吳肅的父親無論是官位還是勳爵,都比另兩人高,故而他相比另兩人要更爲活躍一些。

陳佑也看向那邊,拱手笑道:“還請衙內賜教。”

聽陳佑如此客氣,吳肅矜持一笑:“賜教倒談不上,也就是我久在京中,對這些個衙內比較熟悉。”

他們這裡正說着,荊王趙元盛也下了象輅,在贊者的引領下走入宮中。

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
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