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

即便府衙迅速關閉城門封鎖消息,就連平叛兵馬都是調的本就在城外的安義軍,可溫江縣寧武軍譁變的消息還是在城內傳播開來。

毫無疑問,這消息是那些商賈傳播出去的,爲得就是使城內更加混亂,向府衙施壓。

若是在天下承平已久,關係網錯綜複雜,沒有正當理由就不好直接下死手的情況下,陳佑還可能會妥協。

可惜蜀地納入周國統治才一年,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陳佑殺心更甚。

原本的計劃是逮捕一些勢力較大、反抗比較堅決的商賈,迫使剩下的人投誠。

畢竟破壞容易建設難,那些大商人都有自己的門路,辦相同一件事花費的時間金錢都會比新人要少,真要把這些商賈一網打盡,會對錦官府的貿易造成不小的打擊。

好心攔不住人作死,散播恐慌間接地幫助叛軍,陳佑也顧不得短時間內錦官府商稅總量減少的後果了,直接下令參與此事的商賈全部抄家下獄。

然而,這時候消息已經傳開了,原本由於官倉大量放糧以及迅速闢謠而漸漸冷靜下來的民衆又慌亂起來。

尤其是聽說寧武軍之所以譁變是因爲軍糧不足後,重又引發新的一輪搶糧風波。

這年頭都是先保障軍隊糧餉,現在連軍糧都不夠了,不正好說明真的缺糧嗎?

這樣一個簡單的邏輯,就這麼傳播開來,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這種恐慌,在馬家糧倉被燒之後,達到了最大值,錦官城,終於亂起來了!

華陽馬家是錦官府最大的糧商,雖說家資不如鍾家,但在糧食一項上卻將鍾家遠遠拋在身後。

雖然糧食的售價同進價一比,利潤率不低,可是架不住它的價格實在太低,要想賺錢,就得大量交易。

馬家做爲錦官府最大糧商,每天的糧食交易次數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在新的稅收章程之下,不得不繳納大量稅金。

理所當然的,馬家就成了反對新稅政策的領頭人,然後在今天的動亂之中被府衙抄家。

只是,由於馬家年輕的家主沒有及時抓住,導致馬家最大的一個糧倉被燒燬。

現在城內已經亂了,搶糧、搶錢、殺人,各種惡行層出不窮。

扣除守城的兩個軍,和守衛行宮的一個軍,城內現在能動用的就只有府兵的兩個軍。

於是,在陳佑的命令下,府兵暫停搜捕商賈,守衛各處糧倉。

同時調城外兩軍入城,壯勇軍協助雄威軍護衛行宮,安錦軍負責肅清行宮周圍諸坊亂民。

華陽縣和成都縣的衙役繼續負責放糧,只不過放糧的地方放在已經被安錦軍肅清的區域,而且這一次放糧優先提供從着火的馬家糧倉搶出來的糧食。

這些糧食都澆了水,雖不是免費供應,但一錢一斤的價格還是讓民衆瘋搶。

即便泡了水的無法保存太久,口感也不太好,但它也還是糧食啊!還這麼便宜!能吃就好,誰還在意口感!至於說不能保存,買少一點,一兩天內吃完就是了。

錦官府亂起來的時候,遠在雅州的永平軍節度使李起也收到了陳佑的命令。

不同於範重陽、袁宏偉等臨陣投降的節度使,李起是主動獻地投降的。

再加上永平節度轄下的雅州、黎州多羈縻之地,所以他也就沒有移鎮它處。朝廷也沒有過多插手永平軍和雅黎二州,永平節度的獨立性比孟蜀之時更大。

獨立性大了,就意味着永平軍的損耗,朝廷不會管。這樣一來,身爲永平軍節度使的李起本能的就有保存實力的傾向。

只是其中利弊不好權衡,考慮一陣,李起還是叫來兩個兒子一同參詳。

很快,長子李克榕、次子李克鬆先後來到李起面前。

李起的這兩個兒子,一個是永平軍節度副使,另一個是雅州別駕,一軍一民,互相扶持。

這只是李起的想法,實際上兄弟二人私底下一直在較勁,兩人之間的關係不說壞,至少說不上好。

節度使的位子只有一個,誰都不會大方到讓給自己的兄弟。

一紙文書在兄弟二人手中傳看,當文書重新回到李起桌上,李起開口了:“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大人,兒子認爲當從都監之令!”李克榕搶先開口,“我看這次的叛亂不過癬疥之疾,趙周對蜀地控制只會越來越嚴,此時正可表示忠心!”

不等李起臧否,李克鬆立刻道:“大哥此言差矣!”

說着看向李起:“大人,兒子不似大哥,看不透如今局勢,只是現下各地皆有亂生,我永平軍便當鎮之以靜,以免軍內生亂。”

“二哥卻是想差了。”李克榕自然要反駁,“正是因爲各地生亂,才能顯出大人治軍有方,平亂有功!”

“既如此,雅州、黎州羈縻復叛,大人須得先平定二州纔是!”

李克鬆也不甘示弱,斜了一眼李克榕,接着道:“若是勞師遠征,不說軍將損耗,糧草軍餉誰來出?軍內兩州本就不富裕,養着三個軍,就算沒有戰事都很吃力,何況北征?”

“我等爲都監解難,都監必不會虧待我等,而使諸軍寒心!”李克榕仍不放棄自己的想法。

李起聽着兩個兒子的爭論,心裡已經有了想法了,正要開口,只聽次子李克鬆突然道:“既然大哥堅持,不若大哥帶一軍北上便是!一來可以表示我等忠於朝廷,二來也能減輕糧草壓力。”

聽了這話,李起目光閃動,盯着李克鬆的臉,仔細觀察他的神色,試圖看出他的想法。

只是這時候李克鬆死死盯着李克榕,木着一張臉等待李克榕的回答。

而沒想到自己弟弟會說出這話的李克榕愣了一陣,反應過來之後,飽含深意地看了一眼李克鬆,直接轉向父親李起:“大人!既然二哥提出這個兩全的方法,兒子願意領兵北上!”

李克鬆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雖然很快壓制下去,但還是被李起捕捉到了。

對兩個兒子的心思洞若觀火的李起沒有直接應允長子的請求,皺眉考慮一陣,揮手讓兩人先下去,沒有當場做出決定。

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
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