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高姿態

.六月八日上午,東京時間七點三十分,東海上的戰鬥結束不到一個小時,日本防衛省就急不可耐的公佈了戰報,宣稱擊沉中國海軍十二艘大型戰艦,並且在爭奪制空權的戰鬥中擊落了包括一架戰略預警機在內的一百二十七架中國戰機,取得了開戰之後,最重大、也是最關鍵的勝利。

顯然,日本當局再次在戰報中注水。

因爲可信度不夠高,所以除了日本的新聞媒體,其他國家的新聞媒體都在等待中國國防部公佈戰報。

一個半小時後,即北京時間八點,中國國防部才公佈戰報。

顯然,雙方的戰報存在很大差距。中國國防部只承認在戰鬥中損失了八艘登陸艦,一架kj-200預警機與七十四架戰鬥機,並且在戰鬥機擊落了八十六架日本戰鬥機,其中七十二架是f-22a。

當然,這並沒有難住記者。

很快,一些新聞媒體通過商業衛星拍下的照片,確認在戰鬥結束之後,東海艦隊仍然在釣魚島以西海域活動,艦隊裡至少有十六艘戰艦,此外還有兩艘護衛艦在釣魚島以東搜尋落水官兵。

毋庸置疑,中國國防部公佈的戰報更加可信。

八點半,中國國防部再次公佈消息,東海艦隊預計將在六月十日返回舟山,海軍將邀請記者前去參觀。

這下,更加沒人相信日本防衛省公佈的戰報了。

當然,在新聞媒體眼裡,這更是中國主動結束戰爭的積極舉措,即通過撤回艦隊,給了日本當局一個臺階。

決定撤回艦隊的不是傅秀波,而是黃峙博。

在國防部公佈戰報的時候,黃峙博就找到了陸風烈,準備一同去元首府,說服傅秀波把艦隊撤回來。

如果傅秀波答應的話,國防部將在八點公佈這條消息。

只是兩人趕過去的時候,傅秀波正在會見一位極爲重要的客人,所以在國防部公佈戰報的時候,沒有公佈撤回艦隊的消息,而是在半個小時之後,以單獨發佈的方式,讓全世界知道了中國爲和平做出的重大讓步。

讓黃峙博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很簡單:實戰證明,中國海軍與空軍還不夠強大。

打到此時,東海艦隊已經遭到兩次大規模空中打擊,而且在五月二十九日,“蘭州”號還被一枚反艦導彈擊中,雖然沒有造成嚴重損傷,但是經過六月八日凌晨的戰鬥,足以證明艦隊前出的風險太大了。

歸根結底,還是中國空軍與海航的遠程作戰能力嚴重不足。

不是戰鬥機不過多、也不是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不夠大,而是空軍與海航能夠提供的支援非常有限。在僅有四架kj-2000的情況下,即便海航的kj-200全部動員,加上艦隊提供的支持,也只能在一場空戰中投入一百架左右的戰鬥機。在以往,這個規模不算小,而且東海戰場也容納不了這麼多戰鬥機。可是現在,這些戰鬥機嚴重不足。原因很簡單,大規模電磁戰嚴重限制了戰鬥機的遠程交戰能力,絕大部分時候得通過格鬥決定勝負,也就縮小了戰鬥機的作戰區域。

凌晨的戰鬥足以證明,雙方各投入兩百多架戰鬥機根本不是問題。

只是這樣一來,空軍與海航的指揮系統就成了制約戰鬥力的瓶頸。

無法有效指揮,戰鬥機的作戰效率大大降低,即便增加投入,在達到極限後,也無法收到應有的效果。

凌晨的戰鬥中,空軍與海航各投入了一百二十架以上的戰鬥機,結果仍然沒能在空戰中擊敗規模小了一半的日本機羣。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把艦隊撤回來,縮小制空作戰區域。

這麼做,還有一個極爲明顯的好處,即日本空中自衛隊要想攻擊東海艦隊,就得讓預警機前出,擴大制空範圍。

雖然日本空中自衛隊的預警機多得多,僅e-3g就有八架,但是日本已經沒有艦隊,預警機前出的風險高得多。

說得簡單一點,如果空戰在釣魚島西面進行,日本空中自衛隊必敗無疑。

這不是退縮,而是主動調整。

除了戰術上的問題,巨大的作戰損失也是迫使黃峙博讓艦隊後撤的主要原因。

從五月二十九日算起,雖然戰爭打了十一天,但是隻有三天爆發了大規模戰鬥,而中國空軍與海航在這三天裡總共損失了兩百多架戰鬥機,戰損速度超過 第 421 章 結,規模在三個集團軍左右,此外鄰近軍區還有兩個集團軍正在動員。”

麥克米倫一驚,眼睛一下就瞪大了。

“兩個小時前,臺灣前總統劉俊實到了北京,與傅秀波進行了秘密會晤。”

“這……”

“顯然,大陸正在爲解決臺海問題做準備,不然劉俊實不會去北京。”錢德勒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根據我的判斷,中國當局從一開始就沒有單獨看待東海衝突,而是把它當成瞭解決臺海問題的鑰匙。日本戰敗沒有什麼,可是我們絕對不能讓臺灣倒戈。我的建議是,儘快向西太平洋增派軍事力量,表明我們在臺海問題上的立場,讓中國當局放棄軍事冒險的想法。”

麥克米倫沒有立即開口,但是他知道,戰爭離美國非常近。。.。

第18章 坦克戰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章 禁運效果第13章 狙殺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63章 全力以赴第4章 各算各的第175章 三板斧第45章 面面俱到第30章 誰更瘋狂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4章 裂痕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63章 卸甲第5章 是戰是和第75章 真真假假第30章 緊急攔截第66章 真假英雄第12章 絕命之行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4章 怎麼打第69章 外援第62章 頭號王牌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31章 接觸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1章 海軍強國第53章 巧合第34章 中流砥柱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175章 三板斧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章 千錘百煉第36章 前仆後繼第154章 總撤退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7章 不測風雲第36章 權衡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章 關鍵人物第16章 急轉直下第56章 家宴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44章 歷史使命第62章 戰術反擊第58章 戰爭餘燼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69章 休假第1章 千錘百煉第73章 擴軍備戰第66章 真假英雄第70章 外交戰場第20章 逼婚第62章 開戰在即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8章 膽識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9章 伏擊第37章 回國第268章 光速第54章 最後衝刺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44章 蛇困淺灘第61章 防空作戰第13章 底線第46章 決策點第321章 起源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74章 迴歸第35章 孤注一擲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174章 反擊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8章 坦克戰第257章 切入點第2章 利益交換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74章 交易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76章 硬碰硬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196章 突襲
第18章 坦克戰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章 禁運效果第13章 狙殺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63章 全力以赴第4章 各算各的第175章 三板斧第45章 面面俱到第30章 誰更瘋狂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4章 裂痕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63章 卸甲第5章 是戰是和第75章 真真假假第30章 緊急攔截第66章 真假英雄第12章 絕命之行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4章 怎麼打第69章 外援第62章 頭號王牌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31章 接觸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1章 海軍強國第53章 巧合第34章 中流砥柱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175章 三板斧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章 千錘百煉第36章 前仆後繼第154章 總撤退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7章 不測風雲第36章 權衡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章 關鍵人物第16章 急轉直下第56章 家宴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44章 歷史使命第62章 戰術反擊第58章 戰爭餘燼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69章 休假第1章 千錘百煉第73章 擴軍備戰第66章 真假英雄第70章 外交戰場第20章 逼婚第62章 開戰在即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8章 膽識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9章 伏擊第37章 回國第268章 光速第54章 最後衝刺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44章 蛇困淺灘第61章 防空作戰第13章 底線第46章 決策點第321章 起源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74章 迴歸第35章 孤注一擲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174章 反擊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8章 坦克戰第257章 切入點第2章 利益交換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74章 交易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76章 硬碰硬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196章 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