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迎難而上

.j-20完成突擊行動後,空軍與海航的作戰行動並沒結束。

按照周渝生的要求,在潛艇發起突擊前,空軍與海航要積極行動,驅逐聯合艦隊附近的反潛巡邏機。

只是,什麼時候開始與日本空中自衛隊爭奪制空權,得由周渝生說了算。

楊禹方趕過來的時候,牧浩洋正在幫着周渝生處理戰術問題。

潛艇作戰,最大的問題就是通信聯絡。如果聯繫不上前方的潛艇,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進攻行動。

現在,這個問題變得更加突出。

由海軍潛艇司令部控制的超長波電臺已經按照周渝生的要求,開始向進入戰場的潛艇發送命令。只是,超長波電臺的通信效率非常低,發送一套完整的戰術情報需要幾個小時,而且還不一定能被潛艇完整接收。如此一來,超長波電臺只能發送比較簡短的信息,比如讓潛艇浮上水面,接收短波信號。

正常情況下,針對潛艇的短波通信都由衛星承擔。

現在卻辦不到,因爲通信衛星受到太陽黑子爆影響,全部關閉。如果冒險啓動,很有可能使衛星受損。

通信衛星承擔的不僅僅是針對潛艇的通信任務,還要負責其他軍事力量的通信聯絡。

顯然,總參謀部不可能採納周渝生的提議,冒險啓動通信衛星。

這下,只能派飛機過去。

問題是,空軍與海航沒有奪取制空權,派通信飛機前往戰區也等於送死。

“老楊,我正準備去找你。”周渝生像是看到了救星,把楊禹方拉到一邊,說出了派遣通信飛機的事。

“這個辦不到。”楊禹方回答得非常乾脆,“我已經安排了作戰行動,如果提前打響空中戰鬥,等到潛艇發起突擊,就無法確保投入足夠多的戰鬥機。”

“沒有別的辦法了?”

楊禹方搖了搖頭,說道:“打到現在,我們損失了近百架戰鬥機,而且都是近幾年生產或者改進的先進戰鬥機。如果損失得不到控制,恐怕這場戰爭打完,空軍與海航也差不多完蛋了。”

“沒這麼嚴重吧?”周渝生眨了眨眼,希望得到另外的答案。

“不是我不肯,你也得考慮實際情況。”楊禹方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你覺得,幹掉聯合艦隊,戰爭就會結束嗎?”

周渝生愣了一下,說道:“僅剩下第一護衛羣,日本沒任何勝算。”

“別忘了,日本身後還有一個更強大的敵人。美國可以向日本提供戰鬥機,也就能夠提供戰艦。美國可以派遣飛行員參戰,也就能派遣水兵。”楊禹方嘆了口氣,說道,“不是我杞人憂天,只要日本當局不肯認輸,美國就會不遺餘力的提供支持。要讓日本認輸,唯一的辦法就是打掉其靠山。說得簡單一點,只有讓日本認識到,美國提供的幫助不但不能使其贏得勝利,還會爲此背上沉重的戰爭負擔,戰爭纔會結束。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要考慮得更加長遠。”

周渝生暗自嘆了口氣,沒再多問。

“老楊,你過來找我們有什麼事?”牧浩洋趁機轉移了話題。

“剛收到消息,海上自衛隊出動了大批反潛直升機。”

“反潛巡邏機不夠嗎?”周渝生問了一句。

“不是,這些反潛直升機爲聯合艦隊送去了修復動力系統的設備。二部提供的情報,可信度非常高。”

周渝生的眉頭跳了幾下,神色變得更加嚴峻。

“按照二部的評估,最多幾個小時之後,聯合艦隊就能起航,所以要想抓住機會,我們得在此之前動手。”楊禹方看了周渝生一眼,說道,“我過來找你,就是向搞清楚,潛艇什麼時候能夠到達,我好安排空中掩護。”

“四個小時,最多四個小時。”

“最多?”

周渝生猶豫了一下,說道:“你也知道,通信聯絡出了問題,只能出動伴隨艦隊活動的攻擊核潛艇。一切順利的話,四個小時後核潛艇就能到達攻擊陣位。只是爲了保險起見,最好多兩個小時的準備時間。”

“也就是說,需要六個小時?”

周渝生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一艘潛艇就能幹掉聯合艦隊?”

“從理論上講,一艘093型攻擊核潛艇就夠了。當然,我會持續發送命令,在聯合艦隊附近活動的潛艇收到消息後,肯定會參與作戰行動。”

楊禹方點了點頭,說道:“行,我就按照六個小時安排作戰行動。”

“要不要再來一次電磁打擊?”牧浩洋問了一句。

“當然,如果有必要,肯定會進行第二次電磁打擊。到底要不要,得看日本海上自衛隊能不能在六個小時內修復戰艦的動力控制系統。”楊禹方笑了笑,說道,“這些事,不用你們操心。等下我給你們電話,潛艇部署就位後,空軍與海航將展開全面進攻,爲潛艇提供空中掩護。”

話說到這個地步,周渝生也不好提出更高的要求。

六個小時不算短,誰也無法保證期間不會發生預料之外的事情。

僅僅半個小時後,周渝生接到楊禹方打來的電話,之前到達四國島南部海域的第一護衛羣正在駛往大隅海峽。

日本海上自衛隊不知悔改,竟然再次派遣艦隊從大隅海峽進入東海。

這並非最緊要的事情。

第一護衛羣全速前進,也要到傍晚左右才能進入東海。如果薩非墨沒有擅離職守,他的潛艇應該還在大隅海峽西端。收到確切情報後,再安排針對第一護衛羣的打擊行動,也還來得及。

隨後,周渝生接到了騰耀輝的電話。

在決定讓潛艇突擊的時候,騰耀輝沒有放棄其他的打擊手段,比如再次出動空軍與海航的轟炸機。

既然潛艇無法立即投入戰鬥,動用空中力量成了最佳選擇。

事實上,當時騰耀輝首先考慮的是艦隊出擊。

聯合艦隊癱瘓在海面上,東海艦隊能在四個小時內逼近,然後發射反艦導彈,甚至可以靠得足夠近,讓艦炮發威。

只是,騰耀輝非常理智,知道這麼做等於送死。

要知道,聯合艦隊離那霸港也就一百公里左右。東海艦隊要想參戰,至少要到達離那霸港大約二百五十公里的地方。也就是說,東海艦隊要從釣魚島東面前出一百多公里,進入日本空中自衛隊的打擊區域。

如此一來,防空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

在預警機無法跟上、甚至沒辦法提供足夠的預警支持的情況下,東海艦隊前出的風險非常大。

別忘了,日本空中自衛隊至少有六十架能夠攜帶agm-84m的f-16cd戰鬥機。

利用艦隊防空能力受到太陽黑子爆影響的大好機會,這些戰鬥機絕對能夠發起一次致命打擊。

此外,還得考慮來自海面下的威脅。

如果東海艦隊前出,伴隨艦隊活動的常規潛艇肯定跟不上,只有一艘攻擊核潛艇能夠提供反潛掩護,而中國海軍又沒有像樣的反潛巡邏機,很難提供更多的反潛掩護,東海艦隊必然面對日本潛艇。

遭到潛艇伏擊,東海艦隊同樣脆弱。

騰耀輝再想讓艦隊立功,也不會拿艦隊冒險。

可以說,只要東海艦隊還在東海活動,日本海上自衛隊就別想奪得制海權,而制海權是確保取勝的關鍵因素。

艦隊上不去,只能依靠航空兵。

只是,這次堅決反對的不是周渝生,而是楊禹方。

原因很簡單,沒有預警機的掩護與支持,航空兵的攻擊行動也很難奏效,而且會付出足夠大的代價。

此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空軍與海航彈藥庫裡的存貨不多了。

凌晨打擊行動中,空軍與海航動用了八百四十枚反艦導彈,而在戰爭爆發前,c-806的庫存只有一千枚。

這不能怪空軍與海航,因爲c-806並非能夠選擇的最理想的反艦導彈。

在c-806投產之前,中國海軍最重視的是代號“c-607”的超音速反艦導彈,而且在該項目上投入了數億元的研製經費。如果不是該項目遇到了麻煩,主要是火箭衝壓雙推力發動機一直沒有過關,使得導彈質量超過兩噸,很難被戰術飛機使用,即便是h-6x也只能攜帶六枚,不然海軍不會另闢蹊徑,利用“俱樂部”反艦導彈的技術,開發c-806,更不可能量產這種反艦導彈。

結果就是,c-806僅是臨時性的彈藥,產量並不高。

如果生產得太多,幾年後就被淘汰,必然導致資源浪費。

當然,戰爭爆發後,海軍緊急訂購了一批c-806,只是新訂的導彈要到六月十五日才能交付。

剩下的一百多枚c-806無法確保消滅整支聯合艦隊。

沒有足夠的把握,就讓戰鬥機去冒險,顯然缺乏戰術依據。

事實上,不管是艦隊出擊、還是航空兵出擊,都有一個共同問題,即中國海軍與空軍仍然缺乏在遠程作戰能力。

對於數十年來一直奉行本土防禦戰略的中隊來說,要想在短短几年之內,獲得在遠離本土地區作戰的能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僅僅從裝備建設上來看,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獲得這個能力。

騰耀輝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也不得不承認,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潛艇仍然是中國海軍中唯一具備遠程打擊能力的兵種。

能否全殲聯合艦隊,得看潛艇的表現。

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83章 一錯再錯第33章 嘎然而止第228章 導火索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57章 老少校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28章 導火索第32章 拼光拼盡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26章 理由第27章 地面戰爭第34章 盟友第65章 門檻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97章 長遠考慮第76章 作戰策劃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45章 宣傳戰第12章 絕命之行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40章 豐收時期第32章 分兵攔截第5章 夜空魅影第57章 戰術偵察第62章 軍方接觸第54章 自亂陣腳第86章 戰術偵察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63章 一箭三雕第7章 鋼鐵鯊魚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41章 順藤摸瓜第81章 臨時調整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96章 瞞天過海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32章 迫在眉睫第7章 太空戰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259章 遺贈第20章 進攻意識第14章 首相之死第219章 火線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25章 光明磊落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40章 援助戰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66章 硬骨頭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4章 戰爭前奏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12章 和平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5章 鐵娘子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43章 試探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44章 理想主義第71章 任人唯才第93章 同化政策第41章 求生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9章 第二戰線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83章 一錯再錯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21章 動員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32章 成果第97章 戰略分歧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274章 覺悟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67章 全面動員第230章 理智決策
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83章 一錯再錯第33章 嘎然而止第228章 導火索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57章 老少校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28章 導火索第32章 拼光拼盡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26章 理由第27章 地面戰爭第34章 盟友第65章 門檻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97章 長遠考慮第76章 作戰策劃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45章 宣傳戰第12章 絕命之行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40章 豐收時期第32章 分兵攔截第5章 夜空魅影第57章 戰術偵察第62章 軍方接觸第54章 自亂陣腳第86章 戰術偵察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63章 一箭三雕第7章 鋼鐵鯊魚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41章 順藤摸瓜第81章 臨時調整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96章 瞞天過海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32章 迫在眉睫第7章 太空戰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259章 遺贈第20章 進攻意識第14章 首相之死第219章 火線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25章 光明磊落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40章 援助戰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66章 硬骨頭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4章 戰爭前奏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12章 和平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5章 鐵娘子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43章 試探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44章 理想主義第71章 任人唯才第93章 同化政策第41章 求生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9章 第二戰線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83章 一錯再錯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21章 動員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32章 成果第97章 戰略分歧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274章 覺悟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67章 全面動員第230章 理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