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

在F-35C機羣裡,正有今井利村想要的預警機,即日本空軍的四架E-3G。

準確的說,四架E-3G沒有在F-35C機羣裡面,而是在機羣后方大概六百公里處,比戰鬥機慢了大概四十五分鐘。因爲不需要進行空中加油就能到達目的地,所以E-3G沒有以最快速度飛行,而是以最經濟的速度飛行。結果是,在八個小時的轉場飛行中,E-3G被戰鬥機甩到了後面。

不用空中加油,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日本與印度不需要安排更多的加油機,因此中國的情報系統不可能從加油機的出動量來判斷日本空軍是否派遣預警機前往印度。因爲從嘉手納到布萊爾港,幾乎是E-3G的最大航程,所以中國情報機構很有可能認爲,這些E-3G沒有飛往印度,而是在東海或者別的地方巡邏。

壞處是,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E-3G必須馬上降落。

這就意味着,即便有四架預警機正在飛往布萊爾港,今井利村也不能有太大指望,更別想讓這些預警機迅速升空。

問題就在這裡,而且無法解決。

F-35C機羣進行空中加油的時候,E-3G必須繼續飛往布萊爾港。即便今井利村安排前往布萊爾港的二十四架F-35C首先進行空中加油,也只能與E-3G同時到達,隨後就得單獨執行防空巡邏任務。

也就是說,九點左右,空中就沒有預警機了。

按照今井利村的判斷,如果中國艦隊發動第二次攻擊,因爲第一次攻擊在六點二十分左右結束,所以中國艦隊的指揮官將在六點三十分左右收到轟炸結果評估報告,在六點四十分之前做出決定,第二批艦載戰鬥機將在七點之前升空,攻擊機羣將在八點半到九點之間到達布萊爾港。

如果需要與F-35C爭奪制空權,攻擊行動就會延遲。

顯然,在E-3G降落之後,攻擊就會到來。

面對如此關鍵的問題,今井利村卻束手無策。

印度空軍只出動了五架大型加油機,勉強能夠支持六十架F-35C,如果爲E-3G補充燃油,就得減少派往布萊爾港的戰鬥機。更重要的是,E-3G比F-35C滯後一個小時,如果進行空中加油,最快也只能在九點三十分到達布萊爾港上空,而中國艦隊的第二次打擊肯定會在九點之前到來。

能夠指望別的力量嗎?

印度空軍靠不住,沒有預警機支持的F-35C也靠不住。

雖然從理論上分析,中國艦隊最多出動三十架左右的艦載戰鬥機,護航戰鬥機的數量在十架左右,比F-35C機羣少得多,但是中國艦隊有能力派遣預警機參戰,也就有能力用更少的戰鬥機奪取制空權。

E-3G飛往布萊爾港,不但不能帶來幫助,反而是羔羊入虎口。

之前的戰鬥已經表明,中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會首先攻擊預警機,然後再襲擊執行防空任務的戰鬥機。

權衡利弊之後,今井利村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七點二十五分,在下達了第一道命令五分鐘之後,也就是六十架F-35C即將完成第一次空中加油,準備分成兩批進行第二次空中加油的時候,今井利村調整了部署,讓五架加油機爲六十架戰鬥機平均分配燃油,然後所有戰鬥機飛往“維拉特”號航母,不再分出二十四架前往布萊爾港。

因爲只需要爲F-35C提供飛行六百公里的燃油,所以五架加油機總共還剩下了一百二十噸燃油,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後,爲四架E-3G各補充二十五噸燃油,讓這些預警機能夠直接飛往印度南部的空軍基地。

也就是說,E-3G也將進行一次空中加油,不再飛往布萊爾港。

下達了這道命令之後,今井利村讓正在搶救受損戰艦的官兵做好了撤離準備,明確命令所有基層指揮官,如果遭到第二次打擊,以確保艦隊官兵性命爲主,在轟炸期間暫時停止搶修工作。

爲此,今井利村還讓撤出來的幾架直升機做好了起飛準備。

在他看來,中國的艦載戰鬥機將再次使用反艦導彈攻擊兩艘小型航母,不會冒險突破印度空軍的防空網。

七點三十五分,今井利村讓撤出來的十二架F-35B升空,飛往“維克蘭特”號航母。

雖然“維克蘭特”號的主力艦載戰鬥機是印度國產的LCA,但是採購F-22I與F-35I之後,印度海軍開始與美國談判採購F-35B或者F-35C,美國大力推薦F-35B,主要就是“維克蘭特”號無法安裝電磁彈射器,即便F-35C能夠滑躍升空,也無法達到最大戰鬥力,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F-35B更適合“維克蘭特”號,也能夠直接部署到同樣沒裝電磁彈射器的“維拉特”號上。如果印度海軍對Mig-29M不夠滿意,還能在“維克拉馬迪亞”號上部署F-35B。受此影響,“維克蘭特”號上配備了支持F-35B作戰的後勤保障系統,而且大部分來自日本。

按照印度海軍的計劃,在這場戰爭之後,將正式考慮是否採購F-35B。

只是,印度海軍仍然更加希望獲得F-35C,因爲在最初的作戰方案中,是“赤城”號搭載F-35C機羣參戰,配備給“維拉特”號的是印度空軍的、經過了上艦改裝的六十架LCA戰鬥機。

日本積極向印度推銷F-35B,主要是日本是三個F-35B的主要裝備國,也是與英國同等的研製國。二零二零年,英國計劃爲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安裝電磁彈射器,同期採購艦載預警機,決定放棄F-35B的後繼採購合同,甚至打算把已經裝備的F-35B廉價出售給盟國,所以美國國防部再次考慮關閉F-35B的生產線,結果日本加入進來,爲兩艘小型航母採購了三十架F-35B,並且以換購生產專利爲名,爲這三十架F-35B承擔了百分之二十五的科研經費。

如果印度海軍採購F-35B,日本的幾家大企業也是受益者。

至於採購F-35C,與日本就沒有任何關係了,因爲日本海軍的F-35C全部是從美國直接採購的,沒有生產專利。

因爲美國海軍採購了近千架F-35C,所以美國並不擔心F-35C賣不掉。

正是如此,F-35B可以直接部署到“維克蘭特”號上。至於在這艘航母上,十二架戰鬥機能否發揮作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井利村要做的,就是儘量減少可能遭到的損失。

按照他的判斷,如果沒有辦法攔截中國戰鬥機,那麼中國戰鬥機不但要攻擊兩艘還沒沉沒的航母,還會轟炸布萊爾港。

讓戰鬥機留在島上,只有任人宰割。

至於直升機,因爲飛行高度低、飛行速度慢,可以利用地形掩護,避開在中高空飛行的戰鬥機。

在以往的戰鬥中,戰鬥機擊落直升機的戰例少之又少。

做完這些安排,今井利村也登上了專門爲他準備的直升機,只是他沒有急着離開布萊爾港,因爲中國戰鬥機將再次到來,只是他根據局勢發展做出的判斷,還不是事實,也沒有任何情報可以證明。

要知道,到這個時候,今井利村還不知道中國艦隊在哪活動呢。

今井利村不想當逃兵,即便聯合艦隊將永遠留在布萊爾港,他也要留下來,讓那些懷疑他的人相信,他沒有拋棄艦隊。

很快,今井利村的判斷變成了事實。

八點十五分,印度空軍的防空雷達探測到了從東面飛來的兩個大型目標,判斷爲中國海軍的ZY-1預警機。

收到消息時,今井利村正在直升機上研究戰場地圖。

兩架預警機是從東面飛來的,而且直接飛往布萊爾港,讓他注意到了安達曼-尼科巴羣島以東海域。

接着,今井利村就猛然意識到,中國艦隊沒有進入印度洋

如果中國艦隊在泰國灣西部活動,到布萊爾港的直線距離只有一千四百公里,正好在兩種艦載戰鬥機的最大作戰半徑內。

只要穿過馬來半島北部的地峽,中國戰鬥機就能奔襲布萊爾港。

現在才搞明白,已經太晚了。

八點二十五分,布萊爾港附近的五處防空陣地同時遭到轟炸,受損最嚴重的是正在運轉的兩部防空雷達,一部是遠程警戒雷達,一部是遠程防空導彈系統的搜索雷達。隨後更多的防空設施遭到轟炸,包括緊急開機的幾部防空搜索雷達,以及在之前的戰鬥中鎖定了中國戰鬥機,卻沒能發揮作用的火控照射雷達。

轟炸來得很突然,也很猛烈,同樣非常精準。

雖然在轟炸過去後,附近島嶼上的印度官兵看到了從頭頂上空掠過的中國戰鬥機,而且是外形與Su-30MKI非常相似的J-15B,還有一些印度官兵用步槍與機槍進行了還擊,但是地面上的防空導彈已經成了擺設,沒有雷達配合,性能再先進的防空導彈,也無法對空中的敵機構成威脅。

真正能夠派上用場的,只有小口徑高射炮,而且是以光學設備瞄準的高射炮。

問題是,在摧毀了主要的防空設施之後,中國戰鬥機肯定不會低空進入,而會從小口徑高射炮夠不着的中高空進入。

那些J-15B超低空掠過鄰近的島嶼,也只是在攻擊防空雷達的時候,需要從超低空逼近目標,並且藉助附近島嶼上的地形掩護。在完成任務之後,就沒有必要繼續在小口徑武器的打擊範圍內活動了。

八點三十分,針對日本戰艦的轟炸行動開始。

今井利村搭乘的直升機就在港口附近活動,他親眼目睹了聯合艦隊最後兩艘主力艦被擊沉的整個過程。。.。

第14章 首相之死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35章 合理搭配第62章 開戰在即第53章 繼續打第75章 積極迎戰第48章 全身而退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61章 防空作戰第211章 大包抄第4章 戰爭陰雲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67章 突然打擊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45章 深海猛龍第46章 決策點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45章 補欠賬第4章 不留活口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10章 共同體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30章 緊急攔截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61章 防空作戰第46章 海軍新銳第20章 權衡利弊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4章 戰爭陰雲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83章 第一步第64章 孤注一擲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321章 起源第5章 是戰是和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68章 上前線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58章 新班子第234章 決勝點第35章 合理搭配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215章 光復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7章 突然襲擊第50章 大無畏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38章 技不如人第101章 反擊第40章 豐收時期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35章 後方部署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章 離弦之箭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35章 後方部署第23章 敵後營救第4章 戰爭危機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8章 一觸即發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39章 去臺灣第169章 亂戰第31章 返航第88章 最後關頭第8章 膽識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7章 不測風雲第8章 擴軍浪潮第95章 情報第81章 防空攔截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63章 毀滅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28章 九死一生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58章 邁向戰爭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26章 戰略進攻
第14章 首相之死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35章 合理搭配第62章 開戰在即第53章 繼續打第75章 積極迎戰第48章 全身而退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61章 防空作戰第211章 大包抄第4章 戰爭陰雲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67章 突然打擊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45章 深海猛龍第46章 決策點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45章 補欠賬第4章 不留活口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10章 共同體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30章 緊急攔截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61章 防空作戰第46章 海軍新銳第20章 權衡利弊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4章 戰爭陰雲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83章 第一步第64章 孤注一擲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321章 起源第5章 是戰是和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68章 上前線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58章 新班子第234章 決勝點第35章 合理搭配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215章 光復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7章 突然襲擊第50章 大無畏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38章 技不如人第101章 反擊第40章 豐收時期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35章 後方部署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章 離弦之箭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35章 後方部署第23章 敵後營救第4章 戰爭危機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8章 一觸即發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39章 去臺灣第169章 亂戰第31章 返航第88章 最後關頭第8章 膽識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7章 不測風雲第8章 擴軍浪潮第95章 情報第81章 防空攔截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63章 毀滅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28章 九死一生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58章 邁向戰爭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26章 戰略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