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突然襲擊

八點不到,聯合艦隊開始進行燃油補給作業。

因爲海面上的風‘浪’比較大,所以艦隊把航速降到了二十節。即便如此,補給作業依然充滿了危險。

四艘航母不需要補充燃油,但是也不能脫離編隊,必須把航速降到二十節。按照東鄉祖望的安排,最後那架E-2F首先升空,以被動方式監視周圍空域,其他戰鬥機則全部停在飛行甲板上。

如果遭到突然襲擊,這些戰鬥機都能緊急起飛。

東鄉祖望沒有安排防空戰鬥機,一是剩下的戰鬥機本來就不多了,二是補給作業至少要持續七個小時,而戰鬥機升空後的巡邏時間不會超過三個小時,如果安排戰鬥機升空,中途還要讓航母加速航行兩次。也就是說,在放飛戰鬥機的時候,航母將離開編隊,得不到任何掩護。

在這種情況下,最需要擔心的不是空中打擊,而是海面下的潛艇。

十點不到,第二批接受補給的戰艦剛剛與快速戰鬥支援艦靠攏,一團明亮的火球照亮了整個聯合艦隊。

東鄉祖望猛的反應過來,也在第一時間下達了防空作戰命令。

只是,已經太晚了。

兩分鐘後,反艦導彈就鋪天蓋地的打了過來,緊急升空的四架F-35CJ還在全速爬升的時候就被導彈擊落。

襲擊來得非常突然,聯合艦隊根本來不及組織防禦。

首先完成燃油補給的八艘戰艦還沒啓動防空雷達,反艦導彈就已到達,而其他戰艦甚至沒來得及從快速戰鬥支援艦附近疏散。

這個時候,東鄉祖望的唯一感受就是“絕望”。

時間退回到一個小時前。

在斷定聯合艦隊轉向南下之後,牧浩洋親自與晏鷹搏一同部署了航空作戰行動,第一批偵察機在九點準整時起飛。

牧浩洋動用的不是J-25M,而是J-32。

按照他的要求,執行偵察任務的三十二架J-32全部以被動方式進行搜索,而且分成了八個偵察小組。在每個偵察小組後面大約兩百公里處,各有一架ZY-1D跟隨,通過定向通信系統聯絡。

與J-32一樣,ZY-1D也以被動方式搜索。

這樣一來,J-32被聯合艦隊的預警機發現之前,ZY-1D就能發現聯合艦隊的預警機。只要發現了聯合艦隊的預警機,就等於發現了聯合艦隊,因爲根據楊禹方提供的戰報,聯合艦隊剩下的預警機不會超過四架。如果傍晚飛往南鳥島的是一架預警機,那麼聯合艦隊最多隻有三架預警機了。爲了在夜間保持不間斷的防空警戒,聯合艦隊最多出動一架預警機,而這架預警機肯定會在艦隊上空巡邏。

也就是說,聯合艦隊就在預警機下方。

正是如此,牧浩洋決定把重點放在預警機上,即通過搜尋聯合艦隊的預警機,去找到聯合艦隊。

要知道,ZY-1D在被動搜索的情況下,對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離在四百公里以上。

雖然E-2F也有被動探測能力,但是不夠完善,而根據第一艦隊的作戰報告,對J-32的探測距離絕對不會超過兩百公里。

當然,牧浩洋也無法肯定聯合艦隊一定會在夜間出動預警機。

如此一來,他就安排了足夠多的偵察機。即便沒能發現聯合艦隊的預警機,這些偵察機也能搜索東北方向上的整片海域。

所幸的是,牧浩洋的判斷非常準確。

首先發現目標的不是偵察機,而是跟在第二組偵察機後方的ZY-1D,而且探測到的正是升空巡邏的E-2F。

這個時候,牧浩洋的航空作戰部署開始發揮作用了。

在偵察機出動後不久,牧浩洋就下令執行攻擊任務的九十六架J-25M升空,分成八支機羣跟隨在八架ZY-1D後方。不管是哪一組偵察機發現了聯合艦隊,攻擊機羣都能在五分鐘之內發起攻擊。

當然,首輪攻擊不會太猛烈,畢竟十二架J-25M最多隻能掛載四十八枚反艦導彈。

關鍵是,及時的攻擊,能夠最大限度的削弱聯合艦隊的防空力量,打‘亂’聯合艦隊的防空部署,而且另外七支攻擊機羣能在十五分鐘之內趕到,陸續發起攻擊,不給聯合艦隊任何反擊機會。

這個時候,前出偵察的三十二架J-32有足夠的能力奪取制空權。

也就是說,即便聯合艦隊上空有防空戰鬥機,最先趕到的四架J-32也能拖住這些防空戰鬥機,而隨後趕到的J-32在預警機的支持下,有足夠的能力奪取制空權,甚至有機會攻擊日本戰艦。

當然,這還不足以保證消滅聯合艦隊。

在“黃河”號與“長江”號航母上,還各有八架J-32與二十架J-25M,而這些戰鬥機都已做好起飛準備,全部攜帶“戰艦殺手”,在第一輪攻擊結束之後,對聯合艦隊發起第二輪攻擊。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即聯合艦隊的燃油補給作業並不徹底。

如果東鄉祖望有足夠高的警惕‘性’,而且以擺脫第二艦隊爲目的,那麼就不會在八日夜間讓所有戰艦獲得足夠多的燃油,只會進行有限的補給,確保能在九日白天正常航行,然後在九日夜間再次進行補給。

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在十點之前找到聯合艦隊,那麼第二艦隊與聯合艦隊的距離將縮短到三百公里。

這個距離,足以讓護航戰艦上的主炮發揮威力了。

爲此,牧浩洋再次讓卓譽銘率領由三艘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組成的炮擊編隊前出,在必要的時候炮擊聯合艦隊。

當時,掩護航母的只有兩艘驅逐艦。

因爲聯合艦隊所剩的戰鬥機寥寥無幾,根本無力組織一次有效的空中打擊,甚至沒有可能發現第二艦隊,所以牧浩洋完全不用擔心來自空中的威脅。至於來自海面下的威脅,只要聯合艦隊的航速一直在二十節以上,日本潛艇就無法跟上,也就無法參與作戰行動。如果聯合艦隊的航速不到二十四節,那麼雙方就不可能在八日夜間遭遇,因此日本潛艇也肯定在好幾百公里之外。

當然,第二艦隊還得到了四艘攻擊核潛艇的直接掩護。

根據晏鷹搏的回憶錄,這一系列的作戰部署主要是牧浩洋的功勞,他只是幫助解決了航空戰術上的細節問題。

由此可見,牧浩洋的航空戰術功底並不差。

可以說,牧浩洋有這方面的天賦,因爲除了參與幾次實戰之外,他沒有接受過任何航空作戰方面的培訓與學習。

正是這一系列的部署,把聯合艦隊送入了墳墓。

打響第一槍的不是攻擊機羣,而是最先‘逼’近聯合艦隊的那架J-32。在ZY-1D的指揮與引導下,這架J-32在一百六十公里外,向E-2F發‘射’了中程空對空導彈,出其不意的擊落了聯合艦隊的預警機。

幾乎同時,十二架J-25M在三百公里外發‘射’了反艦導彈。

因爲聯合艦隊上空沒有防空戰鬥機,甚至沒有戰艦啓動防空雷達,所以第一批到達的四架J-32全部轉爲對海作戰。

可惜的是,這些戰鬥機上沒有用於攻擊海面目標的彈‘藥’。

它們能做的,就是用航炮掃‘射’四艘航母,阻止日本戰鬥機升空,並且攻擊緊急升空的日本戰鬥機。

十點過三分,另外七支J-25M機羣會合到一起,再次發起攻擊。

此時,第二艦隊裡的兩艘航母已經開始出動第二批攻擊機。

必須承認,日本戰艦的反應速度不是很慢。

在八十四架J-25M發‘射’的反艦導彈到達之前,首先完成燃油補給的八艘戰艦已經啓動了防空雷達,而且開始發‘射’防空導彈。

爲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J-32機羣率先撤離戰場。

毫無疑問,聯合艦隊的防空作戰並不順利。

當時,八艘戰艦均在艦隊前方,而聯合艦隊正在向南航行,而反艦導彈是從艦隊西面‘射’來的。

如此一來,防空戰艦隻能掩護最前面的“飛龍”號與“蒼龍”號。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畢竟J-25M機羣首先打擊的也是“飛龍”號與“蒼龍”號,‘射’向“翔鶴”號與“瑞鶴”號的反艦導彈並不多,而這兩艘航母都有六套末段攔截系統,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真正的災難,來自卓譽銘率領的炮擊編隊。

十點過五分,在獲得預警機提供的準確信息之後,九艘戰艦在聯合艦隊西南大約二百七十公里處開火。

因爲距離非常遠,而且戰艦派出的直升機還沒到達戰場上空,所以九艘戰艦全部由擔任旗艦的“天津”號指揮,集中火力逐一炮擊日本戰艦。

首先遭到打擊的,正是進行防空作戰的八艘日本戰艦。

這八艘日本戰艦不但離炮擊編隊最近,而且是聯合艦隊的防空支柱,還是唯一能夠反擊炮擊編隊的力量。

短短五分鐘內,九艘戰艦總共投‘射’了一千二百枚炮彈,平均每‘門’電磁炮發‘射’一百枚。

因爲在天黑之前,炮擊編隊與快速戰鬥支援艦會合,卸下了攻擊地面目標的炮彈,換上攻擊戰艦的穿甲彈與半穿甲彈,所以在炮擊的時候,九艘戰艦的艦長都沒什麼顧慮。等到打完炮彈,戰鬥也該結束了。

面對雙重打擊,聯合艦隊別說抵抗,連招架之力都沒有。

隨着攜帶“戰艦殺手”的戰鬥機到達,聯合艦隊也就走到航線的盡頭了。

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302章 覺醒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24章 重大發現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9章 臨時考覈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45章 深海猛龍第72章 炮擊第61章 意外因素第42章 找準目標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章 海軍強國第14章 宣戰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9章 力挽狂瀾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57章 爭論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9章 臨時考覈第46章 登島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62章 太陽風暴第27章 樹梢優勢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70章 後果第180章 歸宿第174章 反擊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32章 關鍵時刻第30章 周旋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35章 軍事政變第55章 積極外交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38章 警鐘第22章 年關第63章 反導攔截第60章 圍剿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43章 根源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6章 錯失先機第70章 內部矛盾第1章 極限第29章 初顯身手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35章 聲東擊西第4章 科技競賽第15章 風頭正勁第57章 戰爭決議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39章 去臺灣第60章 精銳之師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34章 公衆事件第36章 前仆後繼第89章 統一第56章 快馬加鞭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14章 向前看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203章 覆滅第18章 圍捕第61章 唯一方案第74章 戰爭狂人第49章 第二戰場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8章 擴軍浪潮第20章 惹是生非第87章 積極爭取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149章 放棄第49章 場外因素第127章 改進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26章 戰略空運第80章 情況有變第18章 猛然覺醒
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302章 覺醒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24章 重大發現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9章 臨時考覈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45章 深海猛龍第72章 炮擊第61章 意外因素第42章 找準目標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章 海軍強國第14章 宣戰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9章 力挽狂瀾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57章 爭論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9章 臨時考覈第46章 登島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62章 太陽風暴第27章 樹梢優勢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70章 後果第180章 歸宿第174章 反擊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32章 關鍵時刻第30章 周旋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35章 軍事政變第55章 積極外交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38章 警鐘第22章 年關第63章 反導攔截第60章 圍剿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43章 根源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6章 錯失先機第70章 內部矛盾第1章 極限第29章 初顯身手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35章 聲東擊西第4章 科技競賽第15章 風頭正勁第57章 戰爭決議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39章 去臺灣第60章 精銳之師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34章 公衆事件第36章 前仆後繼第89章 統一第56章 快馬加鞭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14章 向前看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203章 覆滅第18章 圍捕第61章 唯一方案第74章 戰爭狂人第49章 第二戰場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8章 擴軍浪潮第20章 惹是生非第87章 積極爭取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149章 放棄第49章 場外因素第127章 改進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26章 戰略空運第80章 情況有變第18章 猛然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