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特種戰鬥

.交戰的正是負責營救跳傘飛行員的美軍特種部隊,以及接到命令,前去搜捕美軍飛行員的兩棲特種部隊。

有趣的是,美軍出動的也是海軍陸戰隊的特種部隊,即鼎鼎大名的海豹突擊隊。

對雙方來說,戰鬥來得非常突然。

根據跳傘飛行員用求救電臺發出的信號,海豹突擊隊率先到達,並且找到了藏在一處山洞裡的飛行員。如果f-22a的墜落地點不在山谷之中,而是在平原上,海豹突擊隊會在找到飛行員之後,立即搭乘直升機離開。山谷地形非常崎嶇,沒有讓直升機降落的地點,甚至無法用吊車把飛行員接走。海豹突擊隊別無他法,只能帶着飛行員前往機降地點,而這正好在兩棲突擊部隊的行進路線上。

首先遭遇的,正是雙方的偵察兵。

雙方的反應都很快,發現對方後立即開火,同時呼叫支援。

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不一樣了。

根據對手所用步槍發出的槍聲,兩棲特種部隊的偵察兵立即斷定,他們遇到了聯軍的作戰部隊。因爲聯軍的正規部隊還在十多公里之外,又沒有直接通往峽谷的道路,所以遇到正規軍的可能性非常小。不是正規軍,只有可能是聯軍的特種部隊,而且是前來營救飛行員的特種部隊。

做出正確判斷後,兩棲特種部隊的指揮官立即讓部隊散開,只留下幾名突擊隊員在正面牽制敵人。

特種部隊打特種部隊,關鍵就是突然襲擊。

如果打成“持久戰”,雙方都有機會逃脫,而且都有能力纏住對手。

這樣的話,明顯對兩棲特種部隊不利,因爲聯軍正規軍離得很近,而北面的人民軍肯定無法及時趕到。

與正規軍交戰,特種部隊不見得能夠佔到便宜。

更重要的是,兩棲特種部隊的任務與張寶強上校的任務一樣,即深入敵後,在接到作戰命令後才展開行動。

抓捕美軍飛行員,只是臨時任務。

要想保持隱蔽性,就得一舉消滅聯軍的特種部隊,而且得速戰速決。

對面,海豹突擊隊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戰鬥打響後,海豹突擊隊的偵察兵首先判斷爲遇到了進山巡邏的人民軍,根本沒有想到對手會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的特種部隊。

這也難怪,因爲兩棲特種部隊攜帶的全是人民軍的制式裝備。

僅憑槍聲,很容易做出錯誤判斷。

對海豹突擊隊來說,在崎嶇的山區裡遇到人民軍也不是什麼怪事。

打了一個多月,很多被聯軍打散的人民軍都分散成小股部隊,進入山區,跟聯軍打游擊戰。即便在人民軍控制地區,因爲聯軍的空中打擊非常猛烈,已經發展到對戰線附近二十公里範圍內的所有地面部隊進行無差別轟炸的地步,所以人民軍很少集中活動,更很少出現在道路上。

爲了保持戰線,人民軍往往派遣小股步兵深入山區。

在戰線附近遇到人民軍的巡邏部隊,肯定是大概率事件。

做出這個錯得不能再錯的判斷後,海豹突擊隊的指揮官選擇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戰術,而且是與對手基本上一樣的戰術,即只留幾名突擊隊員在正面牽制敵人,讓主力從兩翼迂迴包抄。

按照海豹突擊隊指揮官的判斷,只要發起突然襲擊,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擊潰人民軍的巡邏部隊。

雖然在山區裡,特種部隊的優勢非常明顯,但是海豹突擊隊的指揮官並不戀戰。

他們的任務是救出飛行員,而不是與那些沒有多少價值的人民軍步兵拼火力,更沒有必要在這裡付出鮮血與生命。

只不過,對付特種部隊與對付巡邏部隊的戰術完全不一樣。

進行迂迴包抄的時候,兩棲特種部隊的迂迴線路更長,包抄範圍更大,而海豹突擊隊僅僅向兩翼展開。

結果就是,海豹突擊隊被兩棲特種部隊包圍了。

如果這是一場大規模會戰,結果肯定會非常慘烈。只是作爲戰術級別的特種作戰,結果肯定存在懸念。

戰鬥再次打響後,海豹突擊隊的指揮官立即意識到,他們遇到的不是一支普通的人民軍巡邏部隊,至少是一支大規模部隊。這個時候,海豹突擊隊的指揮官仍然沒有想到,他們遇到了特種部隊。

在海豹突擊隊指揮官看來,他們遇到的是人民軍的搜捕部隊。

這也可以理解,美軍戰鬥機剛剛墜落,而且還有一架志願軍的戰鬥機落在附近,人民軍肯定會立即出動,進山搜尋跳傘飛行員。因爲就在戰線上,所以人民軍會派遣重兵,應付聯軍的搜救部隊。

在大範圍搜索的情況下,人民軍不會呆在一起,而會以連排爲單位,分散開來。

如此一來,遭遇一股人民軍後,槍聲驚動了附近的人民軍,所以海豹突擊隊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襲擊。

發現突圍無望後,海豹突擊隊指揮官不得不改變戰術。

一邊讓隊員收縮戰線,以增強抵抗力度,海豹突擊隊指揮官一邊呼叫支援,特別是能夠迅速到達的炮火支援與空中支援。

這也正是特種部隊的“正規戰術”。

現實中的特種部隊,遠沒有電影、或者文學作品中那麼強大。在與正規軍、特別是與大股正規軍交戰時,特種部隊往往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在被包圍前迅速撤離,二是在被包圍後呼叫支援。

在阿富汗戰場上,美軍特種部隊非常完美的詮釋了這種戰術。

在二零零五年的一場戰鬥中,四名海豹突擊隊員依靠火力支援與空中支援,在增援部隊的配合下,消滅了兩百多名恐怖份子。雖然戰鬥結束後,只有一名海豹突擊隊員倖免,但是這場戰鬥充分說明了特種部隊的基本戰術。

遭到大股人民軍步兵,又無法帶着飛行員突圍,海豹突擊隊肯定會呼叫火力支援。

首先到達的是炮火支援,十多公里外的第二陸戰師及時投入戰鬥。

緊接着,聯軍調動了十多架作戰飛機,包括兩架非常擅長近距離空中支援的a-10c與一架火力更加兇猛的ac-130。

只是,空中支援來得稍微晚了一點。

兇猛的炮火對付人民軍有用,對付兩棲特種部隊卻不大管用。

炮彈砸下來的時候,大部分特種兵都找到了藏身地點,而要用炮彈砸中隱蔽好的特種兵肯定不大容易。

炮擊剛剛結束,張寶強率領的特種部隊趕到了。

直到這個時候,海豹突擊隊指揮官才猛然意識到,遇到的不是人民軍搜索部隊,而是訓練有素的特種部隊,而且很有可能是志願軍的特種部隊。

原因很簡單,張寶強他們使用的不是人民軍的制式武器,而是聯軍的制式武器。

當時,四十名特種兵手上,至少有二十支m4卡賓槍,還有不少韓軍的突擊步槍。這些槍支的開火聲與ak系列步槍有明顯區別,而在戰場上用這些槍支向聯軍開火的,只有可能是志願軍特種兵與敵後游擊隊員。

顯然,在戰線附近,不可能遇到敵後游擊隊。

判斷清楚情況,海豹突擊隊指揮官沒再遲疑,立即下令開始突圍。

與志願軍特種隊交戰,火力支援不見得能夠派上用場。

在過去一個多月裡,海豹突擊隊多次遭遇志願軍特種部隊,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是沒有佔到多少便宜。絕大部分時候,海豹突擊隊都得承認,志願軍特種部隊更加擅長在朝鮮的山區裡作戰。

這個決定,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卻沒能拯救所有海豹突擊隊員。

要知道,張寶強這支特種小分隊有四十名特種兵,即便只有三十來人投入戰鬥,剩下的留在後面保護兩名飛行員,比起執行營救任務的海豹突擊隊來說,仍然擁有絕對優勢。如果算上兩棲特種部隊的二十來名特種兵,優勢更加明顯。

在海豹突擊隊已經被包圍的情況下,恐怕空中支援還沒到達戰鬥就結束了。

面對突圍的海豹突擊隊,兩支特種部隊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特種部隊不是正規軍,主要執行小型戰術任務,兵力非常有限,也就無法在複雜環境下堵住敵人的所有突圍通道,總會在某個地方出現漏洞。只要海豹突擊隊的戰術得當,就有把握突破包圍圈。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海豹突擊隊全力突圍後,兩棲特種部隊的包圍圈立即被撕開了。

只是,突圍必須付出代價。

經過非常短暫的交火後,至少有六名海豹突擊隊員被擊斃,其中包括兩名保護飛行員的突擊隊員,只有五名突擊隊員逃走。

戰鬥中,f-22a的飛行員被流彈擊中,只是沒有打中要害,一時半會死不了。

兩支特種部隊的指揮官碰頭後,立即決定分頭撤退,而不是一同離開交戰區域。

美軍飛行員由張寶強帶着,將一同交給前來接應的人民軍。

隨後,美軍的戰機趕到,向交戰區域投擲了數十枚炸彈,ac-130還發射了上百發一百零五毫米炮彈。

這場急促的特種戰鬥就此結束,只是產生的影響卻沒有結束。

到此,聯軍至少知道,有數量不菲的志願軍特種部隊到達戰線附近,而且很可能已經有特種部隊滲透到聯軍控制區。

一下派出這麼多特種部隊,肯定不是爲了營救飛行員,更不是爲了搜捕美軍飛行員。

志願軍肯定有更大的作戰企圖!

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8章 泰然處之第15章 風頭正勁第29章 相互指責第40章 自作主張第61章 戰略禁運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44章 出山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8章 倒計時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5章 受害者第27章 地面戰爭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58章 新班子第56章 家宴第65章 明智之舉第75章 真真假假第61章 戰略打擊第48章 虛張聲勢第17章 運氣不錯第89章 虛與委蛇第81章 同盟集團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70章 外交戰場第63章 誤打誤撞第90章 突發奇想第72章 對峙第12章 漸行漸遠第61章 動力革命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319章 反思第175章 犯糊塗第19章 主動攻擊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6章 爭取和平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40章 積極主動第118章 和解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58章 死撐第67章 錯失良機第132章 臨界點第42章 四個小時第37章 刺刀見紅第48章 關鍵戰報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24章 伏擊戰第36章 權衡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26章 理由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75章 主戰場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11章 不可否缺第27章 利誘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27章 精妙戰術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224章 內耗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3章 希望尚存第50章 大漠揚威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4章 變數第96章 迴歸正位第55章 決戰在即第6章 軍事化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96章 高調第36章 急轉直下第38章 狼羣第46章 登島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18章 雙輸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66章 真假英雄第273章 共同化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34章 炮戰第259章 遺贈第20章 保持沉默第40章 此消彼漲
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8章 泰然處之第15章 風頭正勁第29章 相互指責第40章 自作主張第61章 戰略禁運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44章 出山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8章 倒計時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5章 受害者第27章 地面戰爭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58章 新班子第56章 家宴第65章 明智之舉第75章 真真假假第61章 戰略打擊第48章 虛張聲勢第17章 運氣不錯第89章 虛與委蛇第81章 同盟集團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70章 外交戰場第63章 誤打誤撞第90章 突發奇想第72章 對峙第12章 漸行漸遠第61章 動力革命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319章 反思第175章 犯糊塗第19章 主動攻擊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6章 爭取和平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40章 積極主動第118章 和解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58章 死撐第67章 錯失良機第132章 臨界點第42章 四個小時第37章 刺刀見紅第48章 關鍵戰報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24章 伏擊戰第36章 權衡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26章 理由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75章 主戰場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11章 不可否缺第27章 利誘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27章 精妙戰術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224章 內耗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3章 希望尚存第50章 大漠揚威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4章 變數第96章 迴歸正位第55章 決戰在即第6章 軍事化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96章 高調第36章 急轉直下第38章 狼羣第46章 登島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18章 雙輸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66章 真假英雄第273章 共同化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34章 炮戰第259章 遺贈第20章 保持沉默第40章 此消彼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