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

爲什麼要在枚情尚未宗倉明瞭的情況下普頓..棄前進護航任務,與“斯普林菲爾德”號一同轉向東面,對付無法確定一定存在的敵艇,從而使兩棲突擊艦隊的反潛網出現重大漏洞?

這個錯誤戰術決策,不但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也改變了一支艦隊的命運。

雖然美國當局沒有追究兩棲突擊艦隊指揮官的責任,而是把遭受的損失歸咎於反潛作戰平臺,但是這位倒黴的海軍准將不得不在聽證會、內部調查中度過其生命的最後時光,半年後因爲精神崩潰而吞槍自殺D

美軍犯的錯誤,爲汪譽涵創造了最佳時機。

“漢普頓.,號轉向後不久,汪譽涵就讓“海蛇”號準備好了五條重型魚雷,瞄準了仍然以二十二節南下的兩棲突擊艦隊。

大概是覺得距離足夠遠.“漢普頓”號轉向後不久就把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六節。

這個速度,讓“漢普頓,.號錯過了發現了“海蛇.,號的最後機會口

十分鐘後.“海蛇..號發射了第一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魚雷。

雖然“漢普頓,.號正在遠去,尾部朝向“海蛇..號,但因爲速度過高,無法使用拖拽式聲納,也就不大可能探測到魚雷發出的噪聲.但是汪譽涵還是非常謹慎,把魚雷設爲最低攻擊航速。

這麼做,也是爲了提高魚雷的射程。

五分鐘內,“海蛇“號發射了四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魚雷與一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只在發射管裡留了一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除了那各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其他四條魚雷均採用慣牲自導模式。

顯然,汪譽涵與薩非墨非常不一樣,他是一個更加謹慎的潛艇艇長。

這一點.也反映在了他的攻擊戰術豐。

五條魚雷分別射向五個目標,只有一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對準了兩棲攻擊艦。

用一條魚雷擊沉一艘滿載排水量四萬多噸的戰艦顯然不大現實,所以汪譽涵的戰術目的不是將戰艦擊沉,而是將其重創。

在局部戰爭中,重創戰艦的軍事意義並不亞於擊沉戰艦。

即便只被一條魚雷擊中,美軍的兩棲攻擊艦也要回廠修理數個月。如果運氣好點,魚雷命中了戰艦的要害部位,炸燬了一些關鍵設備,或者使戰艦艦體主要結構受到破壞,那麼這艘戰艦至少也要一兩年之後才能返回艦隊。

這場戰爭.會持續那麼久嗎?

要是能夠重創五艘大型戰艦.這支兩棲突擊艦隊就算報廢了。

當然.如果有機會,汪譽涵肯定會給自己增加幾個擊沉戰果。

發射魚雷之後,“海蛇,.號上的官兵用最快的速度爲四具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發射管重新裝填了魚雷。

只是,汪譽涵沒有急着發起第二輪攻擊。

與“海龍”號一樣,離開清津港的時候,“海蛇”號也攜帶了八枚反艦導彈,比正常時多了一倍。結果是,“海蛇..號只攜帶了十四條魚雷.一口氣發射五條之後.只剩下了九條魚雷.其中四條五百三十三毫米、五條六百五十毫米。也就是說,如果“海蛇..號再次向兩棲突擊艦隊發起攻擊,就只剩下五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因爲只有兩具六百五十毫米魚雷發射管,所以在與美軍潛艇交戰時,“海蛇,.號最多隻能同時發射兩條魚雷,自衛能力大幅度降低。

擊潰兩棲突擊艦隊很重要,可是活着回去、掩護友艇安全離開更重要。

要不然.汪譽涵不會在發起攻擊的時候留下一條重型魚雷口

此時.美軍的反潛直升機已經到達“海龍.,號所在海域上空。

六架叫匍分成三個編隊,每個編隊中,一架在低空投放聲納浮標、撥索海面下的潛艇,另外一架在附近徘徊.準備投放反潛魚雷。三個編隊同時展開捏索,能夠覆蓋常規潛艇的所有逃逸方向。

海面下,“斯普林菲爾德,.號也即將到淺

車敵艇所在海域的距離縮短到二十公里後,“斯普林菲爾德”號開始減速.並且再次啓動主動攻擊聲納。

在這個距離上,不用考慮任何干擾因素。

憑藉強大的能量.主動攻擊聲納足以發現任何海下目標,並且進行精確定位。潛艇要做的只是在發現敵艇後,立即發射反潛魚雷。

這個時候,美軍的聯合反潛戰術發揮到了極至。

三個反潛直升機編隊故意在敵艇向東逃逸的航線上展開,用聲納浮標構築起一道嚴密的反潛網,逼迫敵艇從其他方向逃逸。如果敵艇向南、或者向北逃逸,肯定會把寬大的側面暴露在攻擊核潛艇面前,而且無法及時進行反擊,讓攻擊核潛艇獲得機會。如果敵艇繼向東逃逸.則會撞上反潛克升機佈下的反潛網.被空投反潛雷雷擊沉。如果敵艇向西突圍,則會受到頭擊核潛艇先發制人的攻擊口

在美軍參與過的反潛演習中.這個戰術屢試不爽。

一般情況下,如果敵艇是一艘常規潛艇,會選擇呆在原地,而不是向任何方向突圍。

只是,呆在原地的生還概率也非常渺茫。

美軍會逐步收攏反潛網,仔細捏索每片海域,向任何可疑目標發射反潛魚雷,直到發現海面上出現潛艇殘骸爲止。

在茫茫大海上,躲避的機會肯定不大。

雖然交戰海域靠近朝鮮半島,水深在四百米到六百米之間,而041型的極限下潛深度超過四百五十米,只要找到合適的地點,“海龍”號就能座底,但是在平坦的海底,潛艇很難找到藏看書就來最}}快身的地方。

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美軍肯定能夠找到(,海龍.,號,並且將它送到海底。

可惜的是,美軍沒有足夠的時間。

反潛直升機與攻擊核潛艇全力搜索“海龍“號的時候,“海蛇”號的攻擊見效了。

因爲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的最低攻擊速度比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魚雷高了五節,所以首先逼近兩棲突擊艦隊。

魚雷進入尾流自導階段後,“海蛇.,號切斷了導線。

隨即,魚雷開始加速,以六十五節的最高攻擊速度發起衝刺。

這時集,魚雷就沒有隱蔽性無

別說驅逐艦,連兩棲戰艦的視殼聲納也發現了襲來的魚雷。

魚雷襲來,美軍才猛然醒悟,戰場上確實有兩艘潛艇,而且不是在一個方向上。如果發射魚雷的潛艇在東邊,位於艦隊東面的反潛直升機、反潛驅逐艦與攻擊核潛艇早就發現魚雷了。

西邊也不可能,因爲艦隊離朝鮮半島不到二十公里。

至於北面,更加不可能。如果那艘潛艇埋伏在北面,早就應該動手了,而不是等到兩棲突擊艦隊過去後再發射魚雷口

顯然,第二艘潛艇在艦隊南面,也就是在艦隊航線前方口

醒悟歸醒悟,美軍卻無法立即找到“海蛇”號,甚至無法在第一時間大致判斷出敵艇的方向。

五條魚雷轉爲自主攻擊前.航向已經做了調整,各自咬住了攻擊目標。

如此一來,美軍就無法根據魚雷的來襲方向判斷潛艇的埋伏地點。

能夠指引反潛作戰的,只有魚雷的射程。

按照CIA提供的情報,中國海軍主要裝備兩種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其中一種是從俄羅斯引進的,一種是自行研製的,兩種魚雷的最大射程都在二十公里左右。只是CIA的情報不見得可靠,特別是中國自研魚雷的最大射程指標存在很多水分。別的不說,CIC甚至沒有搞清楚這種魚雷採用的是哪種動力系統。如果是電動魚雷,因爲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並不先進,最大射程很有可能只有二十公里。如果是使用奧托燃料的熱動力魚雷,則其最大射程很有可能超過三十公里。

只是,對反潛直升機來說,這點射程差距的影響還不是很大。

關鍵是,必須確定敵艇的大致方向。

如果不能確定敵艇的大致方向,反潛直升機只能花更多時間搜索更爲廣闊的海域,從而讓敵艇趁機逃脫。

可惜的是,美軍沒有辦法知道敵艇的大致方向。

事實上,美軍也沒有辦法出動更多的反潛直升機。

受到魚雷攻擊後,五艘大型兩棲戰艦開始機動規避,反潛直升機無法起飛。最初,只有兩艘留在艦隊裡的驅逐艦能夠出動直升機,只是兩艘驅逐艦上僅有四架反潛直升機。等這些直升機起飛之後,還得花時間飛往敵艇所在海域。

真正能在第一時間到達的,只有最初起飛的那兩架反潛直升機。

這個時候,“斯普林菲爾德“號的警報產生了作冉。

如果兩棲突擊艦隊的指揮官沒有聽信“斯普林菲爾德“號的警告,讓四架SH-6D的向前方捏索,不但有可能及時發現“海蛇,.號,還很有可能讓汪譽涵感到威脅,從而放棄攻擊兩棲突擊艦隊的想法。

僅靠兩架直升機,肯定無法在艦隊前方豎起足夠堅固的反潛屏障。

事實上,這兩架反潛直升機已經飛過頭了。在“海蛇”號發起攻擊時,飛到了艦隊前方大約五十公里處。

它們的任務是搜尋準備發射反艦導彈的潛艇,而不是準備發射反艦魚雷的潛艇。

汪譽涵抓住了最佳時機,只是屬於“海蛇”號的戰鬥並沒結束。

第77章 分歧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96章 部署到位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70章 重擊落空第88章 各讓一步第98章 戰略轟炸第38章 猛攻第234章 決勝點第58章 海航突擊第4章 各算各的第25章 偃旗息鼓第65章 再次見面第53章 生存競賽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196章 突襲第46章 全速北上第81章 防空攔截第64章 千鈞一髮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55章 兩手準備第48章 關鍵戰報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35章 合理搭配第47章 假設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49章 彈道導彈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64章 孤注一擲第33章 科技戰略第19章 關鍵結點第2章 唯一選擇第57章 戰術偵察第97章 戰前會議第11章 打擊利器第39章 糧食危機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41章 入朝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32章 大夢初醒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84章 守株待兔第46章 海軍新銳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321章 起源第44章 理想主義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237章 攻堅戰第93章 鋌而走險第29章 嚴陣以待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39章 去臺灣第1章 千錘百煉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175章 犯糊塗第5章 泰山北斗第3章 把握機會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55章 兩強相爭第60章 海蛇之吻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3章 周密計劃第40章 突襲第81章 前沿科技第66章 回家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12章 開戰第87章 接敵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67章 預見性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4章 戰爭陰雲第59章 擊鼓傳花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51章 再接再厲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70章 分道揚鑣第71章 再上戰場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14章 宣戰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298章 決裂第61章 動力革命第73章 捆綁政策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63章 一箭三雕
第77章 分歧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96章 部署到位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70章 重擊落空第88章 各讓一步第98章 戰略轟炸第38章 猛攻第234章 決勝點第58章 海航突擊第4章 各算各的第25章 偃旗息鼓第65章 再次見面第53章 生存競賽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196章 突襲第46章 全速北上第81章 防空攔截第64章 千鈞一髮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55章 兩手準備第48章 關鍵戰報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35章 合理搭配第47章 假設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49章 彈道導彈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64章 孤注一擲第33章 科技戰略第19章 關鍵結點第2章 唯一選擇第57章 戰術偵察第97章 戰前會議第11章 打擊利器第39章 糧食危機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41章 入朝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32章 大夢初醒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84章 守株待兔第46章 海軍新銳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321章 起源第44章 理想主義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237章 攻堅戰第93章 鋌而走險第29章 嚴陣以待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39章 去臺灣第1章 千錘百煉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175章 犯糊塗第5章 泰山北斗第3章 把握機會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55章 兩強相爭第60章 海蛇之吻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3章 周密計劃第40章 突襲第81章 前沿科技第66章 回家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12章 開戰第87章 接敵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67章 預見性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4章 戰爭陰雲第59章 擊鼓傳花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51章 再接再厲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70章 分道揚鑣第71章 再上戰場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14章 宣戰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298章 決裂第61章 動力革命第73章 捆綁政策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63章 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