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權衡

更換部分戰鬥機,正合牧浩洋的想法,也在他的安排之中,即便黃峙博沒打電話,他也會聯繫騰耀輝,從預備的J-25機羣中抽調四十架,替換掉兩艘航母上的三十架J-15B,把艦載戰鬥機數量增加到一百三十架。

這麼做,好處非常明顯。

首先是J-25的制空能力更加突出,實戰已經證明,與ZY-1配合,J-25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第三代戰鬥機,即便遭遇F-35級別的戰鬥機也有絕對優勢,如果與F-22I對抗,恐怕也不會落於下風。

其次是J-25是中型戰鬥機,在航母上佔用的空間只有J-15B的三分之二,因此合理安排部署方式,可以用二十架J-25替代十五架J-15B,讓每支航空聯隊的戰鬥機數量提高到六十五架。

最後是J-25也是一種不錯的多用途戰鬥機,如果不考慮隱身要求,可以用外掛的方式攜帶四枚反艦導彈或者兩枚反艦導彈與兩具副油箱,在內部彈艙裡攜帶六枚中程空對空導彈與兩枚格鬥導彈,作戰效率不比J-15B差。

考慮到接下來的戰鬥,增加J-25的搭載量是一個較爲合理的安排。

印度海軍的三艘航母都沒有艦載預警機,所以可以讓J-25攜帶反艦導彈執行對海攻擊任務。因爲印度海軍已無退路,不能擊敗中國艦隊,就會丟掉制海權,所以印度艦隊肯定會更加積極主動,在岸基作戰飛機的配合下,積極進攻,對艦隊的威脅更大,也就需要適當增強艦隊防空力量。

只是,牧浩洋沒有堅持己見。

與黃峙博談過後,他跟騰耀輝通了電話,提到了調整艦載航空兵配製的事情,而騰耀輝建議他爲每艘航母增加八架J-25、替換六架J-15B。這樣在適當增強防空力量之後,仍然有足夠多的重型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最大的好處就是,艦隊可以儘量呆在印度空軍遠程戰鬥機打擊範圍之外,攻擊得到印度空軍掩護的印度艦隊。原因很簡單,在同等情況下,J-15B的作戰半徑比J-25多了幾百公里。如果需要長途奔襲,自然是航程有優勢的J-15B更能勝任。

牧浩洋採納了騰耀輝的建議,對此做出了安排。

因爲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了五架J-15B,還有一架J-15B在戰鬥中被印軍的高射機槍擊毀了一臺發動機,所以不需要安排戰鬥機返回國內,只需要在到達阿南巴斯羣島附近海域時接收八架J-25。

對於進行僞裝,更是讓牧浩洋喜出望外。

如果能夠讓幾艘戰艦僞裝成艦隊前往馬六甲海峽,就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從巽他海峽進入印度洋。

只是,在向李國強詳細瞭解情況之後,牧浩洋有點失望。

不但試製產品的性能得不到保證,而且總共只有六套,只針對大型戰艦,即“長江”級航母、“北京”級巡洋艦與052D型驅逐艦,針對其他遠洋戰艦的僞裝裝備沒有試製,也就無法進行僞裝。

這下,牧浩洋必須面對一個選擇,即是否只讓四艘戰艦掩護兩艘航母。

吃了午飯,牧浩洋挨着去敲門,把正在補瞌睡的高級指揮官叫了起來,然後在周渝生的住艙裡開了一個短會。

聽牧浩洋說完,幾個人都有點目瞪口呆。

“這應該是騰司令親自負責的裝備項目,而且是在我離開總參謀部後搞的,所以我也是剛剛知道。”

“我聽說過,具體負責人是龐躍龍。”章玉廷糾正了牧浩洋的說法。

“是嗎?”

“確切的說,我親自起草了最初的裝備需求報告,是按照騰耀輝司令的要求寫的,只是在正式實施的時候,龐躍龍加入了陸戰隊的需求。”

“什麼意思?”牧浩洋掏出香菸,抽出一根後,把煙盒遞給了正在揉眼睛的周渝生。

“最初,我們只是希望把大型戰艦僞裝成商船,畢竟在國際航線上,十萬噸以內的商船並不罕見,而且在幾處海盜頻繁出沒的海域,商船都會結隊而行。僞裝成商船,艦隊看上去就是船隊了。”

牧浩洋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章玉廷的意思。

“報告交到總參謀部後,由龐躍龍審覈,他提出乾脆僞裝成大型登陸艦。”

“爲什麼?”馬明濤幫牧浩洋問了一句。

“按照他的答覆,對大型戰艦進行僞裝,主要是幫助艦隊經過容易受到監視的戰略行水道,比如我們必須經過的馬六甲海峽與巽他海峽。這樣一來,艦隊就得遠征,而在遠征行動中,艦隊肯定要與陸戰隊合作,登陸艦隊會尾隨其後,僅僅僞裝艦隊,不見得能起效,如果讓作戰艦隊與登陸艦隊互換角色,反而有可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至少敵人不會認爲登陸艦隊會充當開路先鋒。”

“這也叫出其不意的效果?”馬明濤有點驚訝。

雖然他不是海軍軍官,但是他也知道,在海戰中,登陸艦隊也是高價值目標,是敵人的主要打擊對象。

章玉廷勉強笑了笑,說道:“黃總批准了龐躍龍的審覈報告,而且吳建軍願意從陸戰隊的經費中分出一筆進行前期開發,當時海軍的經費又比較緊張,要保證主要戰艦的建造工作順利完成,所以……”

“這也太兒戲了吧?”

“也許,當時根本沒人想到這些東西能派上用場。”周渝生打了個呵欠,替章玉廷做了辯解。“再說了,審覈工作由龐躍龍負責,初期投入肯定沒有多少,不然早就應該讓牧浩洋知道了。”

牧浩洋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他在巴基斯坦工作期間,仍然負責主要裝備的審覈工作,而界定標準就是開發與採購的費用。

只要投資超過一億元,就得由牧浩洋過目。

因爲到目前還沒有列入採購名單,所以陸戰隊投資搞的這套僞裝系統,肯定沒有花到一億元。

“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個解決辦法。”楊禹方把話題拉了回來。

“登陸艦隊在哪?”牧浩洋點上了第二根菸。

“已經過了曾母暗沙,如果我們減速,明天一早就能與我們會合。”

“問題是,怎麼把僞裝系統送過來?”馬明濤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李國強部長已經提到,用運輸機空投,由登陸艦隊打撈,然後與我們會合,負責安裝的工程人員由艦載運輸機空運過來。因爲都是預製件,所以能在十二個小時之內完成。如果我們在明天上午與登陸艦隊會合,就能在明天晚上完成僞裝工作,正高趕在後天天亮之前進入印度洋。”

“可是……”

“對我們來說,現在的問題是,有沒有更好的選擇?”牧浩洋看了眼馬明濤,“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那我們就得考慮第二個問題,即在四艘戰艦掩護下,我們能否在決戰中擊敗印度艦隊,而且不能付出太大的代價。”

“最低標準是什麼?”楊禹方問了一句。

“黃總沒有明說,我也沒有直接問,但是按照我的判斷,在消滅印度艦隊之後,至少得保證有一艘航母還能作戰。”

楊禹方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然後認真思索起來。

牧浩洋沒有急着開口,而是朝周渝生看了過去。

“反潛的問題應該不大,我可以調集四艘攻擊核潛艇,足以應付最大程度的威脅。如果有必要,還可以讓之前進入印度洋的兩艘095執行前進反潛任務,搜索與殲滅艦隊航線上的印度潛艇。”

“李國強部長還提到,如果與緬甸的談判取得圓滿成果,海軍的反潛巡邏機能夠借道緬甸進入印度洋。”牧浩洋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也就是說,如果有必要,海軍還會動用大型加油機,延長反潛巡邏機的作戰半徑,爲艦隊提供外圍掩護。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是足以彌補反潛直升機不足產生的缺陷。”

“這樣的話,那就更加沒問題了。”

“那麼,反潛是不需要考慮了。”牧浩洋笑了笑,對楊禹方說道,“現在,需要重點考慮的就是防空。”

“四艘戰艦肯定不夠,真要打,我們只有一個機會。”

“什麼機會?”牧浩洋點上了第三根菸。因爲連續兩天沒有睡覺,他非常疲憊,已經到了煙不離手的地步。

這也是海軍軍官的通兵,在這個艙室裡,只有楊禹方不抽菸。

因爲如此,楊禹方還被周渝生笑稱是“空軍中將”,因爲在空軍中,沒有幾名高級將領養成了抽菸的壞習慣。

“主動進攻,盡一切可能搶先發動攻擊,讓印度艦隊無力進行反擊。”

“有多大的把握?”

楊禹方笑了笑,說道:“關鍵不是戰術,而是有沒有可能獲得足夠的情報支持。沒有及時準確的情報,我們就不可能掌握主動權。”

牧浩洋點了點頭,朝馬明濤看了過去。

“我們只能盡力而爲,無法保證能夠及時提供準確情報。”

“李國強部長也提到了這件事,答覆跟老馬的差不多,二部會盡力而爲,但是不能做出任何保證。”牧浩洋笑了笑,說道,“這不是二部的責任,而是情報工作的特殊性,我們不能提出過多的要求。”

“這樣的話,我也不能做出保證。”楊禹方的回答非常乾脆。

這讓牧浩洋有點尷尬,不過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等等,我們討論了這麼久,似乎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

牧浩洋的眉頭跳了幾下,朝章玉廷看了過去。

雖然在高級指揮官裡面,章玉廷的地位最低,但是牧浩洋知道,這個跟隨騰耀輝多年的海軍少將最瞭解艦隊作戰。。.。

第8章 倒計時第274章 覺悟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3章 戰前會議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52章 統一意見第88章 進退維谷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43章 南亞明珠第6章 錯失先機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62章 戰略意第38章 戰前會議第81章 屏障第70章 外交戰場第31章 事態惡化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76章 自知之明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23章 戰略誤判第53章 繼續打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75章 預演第51章 護身符第43章 傳奇人物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53章 繼續打第63章 卸甲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27章 精妙戰術第12章 漸行漸遠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65章 全面行動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0章 迎難而上第7章 機關算盡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52章 突擊開始第29章 初顯身手第20章 保持沉默第46章 全速北上第66章 分工合作第75章 預演第11章 經濟圍剿第37章 遠洋護衛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38章 合作愉快第52章 順手拈來第92章 突擊失敗第96章 瞞天過海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43章 薄弱環節第48章 反潛戰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0章 小事化大第73章 擴軍備戰第57章 戰術偵察第77章 誘餌第7章 鋼鐵鯊魚第9章 備戰第33章 孤注一擲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203章 覆滅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3章 把握機會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26章 威逼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3章 大難不死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28章 裁軍大會第20章 進攻意識第30章 全面對抗第30章 周旋第60章 精銳之師第5章 戰略方向第57章 戰術偵察第45章 宣傳戰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
第8章 倒計時第274章 覺悟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3章 戰前會議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52章 統一意見第88章 進退維谷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43章 南亞明珠第6章 錯失先機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62章 戰略意第38章 戰前會議第81章 屏障第70章 外交戰場第31章 事態惡化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76章 自知之明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23章 戰略誤判第53章 繼續打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75章 預演第51章 護身符第43章 傳奇人物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53章 繼續打第63章 卸甲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27章 精妙戰術第12章 漸行漸遠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65章 全面行動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0章 迎難而上第7章 機關算盡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52章 突擊開始第29章 初顯身手第20章 保持沉默第46章 全速北上第66章 分工合作第75章 預演第11章 經濟圍剿第37章 遠洋護衛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38章 合作愉快第52章 順手拈來第92章 突擊失敗第96章 瞞天過海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43章 薄弱環節第48章 反潛戰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0章 小事化大第73章 擴軍備戰第57章 戰術偵察第77章 誘餌第7章 鋼鐵鯊魚第9章 備戰第33章 孤注一擲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203章 覆滅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3章 把握機會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26章 威逼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3章 大難不死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28章 裁軍大會第20章 進攻意識第30章 全面對抗第30章 周旋第60章 精銳之師第5章 戰略方向第57章 戰術偵察第45章 宣傳戰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