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戰術選擇

可以說,如果當時中國海軍中誰把擊敗美軍艦隊看成是易如反掌的事,肯定會被認爲腦袋出了問題。

艦隊實力擺在那裡,誰也不可否認美軍艦隊十分強大。

只是,確實有人認爲,擊敗美軍艦隊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而且這個人身居要位,即第二艦隊司令佟少雲。

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佟少雲就與龔繼飛唱反調。

鑑於美軍艦隊擁有更加強大的航空作戰能力,而且美國海軍獲得了f-44戰鬥機的最新改進型,即空戰能力有大幅度提升的f-44ka。根據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f-44ka的空戰性能不亞於j-33b,而用來替換j-33b的j-33d還在排產,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提供給艦隊。龔繼飛認爲,應該儘量利用部署在所羅門羣島與波納佩島的岸基航空兵,打一場對中國艦隊有利的內線戰鬥。

說得直接一些,龔繼飛打算讓艦隊呆在防線後方。

顯然,佟少雲認爲如此保守的戰術,只是在守成,而不是在求勝。雖然此戰的主要目的是保住已經到手的制海權,能否消滅美軍艦隊並不重要,但是佟少雲認爲,艦隊本身就是進攻力量,即便戰略目標是防禦性質的,也應該在戰術上儘量發揮出艦隊的進攻力量,用進攻去取得勝利。

因此,佟少雲堅持率領艦隊主動出擊。

事實上,早在四月份,佟少雲就提出了一個連牧浩洋都異常震驚的計劃,即率領艦隊前往巴拿馬灣,偷襲進入太平洋的美軍艦隊。

用牧浩洋的話來說,佟少雲是閒得沒事,纔有精力想出如此狂妄的作戰計劃。

這也難怪,在所羅門羣島戰役期間,除了掩護陸戰隊登上旺烏努島,第二艦隊就基本上無所事事了。隨後第二艦隊兩次返回阿拉普港,佟少雲都趁機回國,名爲向海軍司令部報告作戰行動,實爲上下奔走,販賣他的作戰計劃。特別是在四月份,他第二次回國的時候,直接找到牧浩洋,提出了本息巴拿馬的作戰方案。

所幸的是,牧浩洋還沒有犯糊塗。

必須承認,佟少雲的想法非常大膽,也具有很高的突擊價值,可是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即偷襲巴拿馬之後,他不可能率領艦隊安全返回西太平洋,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被美軍殲滅。

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絕對不是海軍的戰術。

當然,佟少雲也因此出了名,連黃瀚林都專門問過他的事情。

戰後,很多人在研究佟少雲的時候,都提到了偷襲巴拿馬的事情,而且很多人都認爲牧浩洋沒有批准佟少雲的作戰計劃是一件憾事。在這些人看來,如果在五月初出動艦隊,偷襲得手的機率非常高,甚至有可能讓美軍艦隊沉在運河裡面,導致運河癱瘓,從而切斷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最便捷的航運通道。

問題是,這只是事後諸葛亮。

要知道,就算牧浩洋批准了佟少雲的作戰計劃,也不可能偷襲美軍艦隊,因爲當時的情報是美軍艦隊在五月中旬從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而實際情況是,美軍艦隊在五月上旬就進入了太平洋。由此產生的問題就是,即便佟少雲率領艦隊趕了過去,也會以五月中旬到達目的地爲準。這是時候,美軍艦隊正好在美國西海岸地區,有足夠的能力截擊返回西太平洋的中國艦隊。

再退一步,就算佟少雲的艦隊在五月初抵達巴拿馬灣,而且隱蔽得非常好,成功偷襲了正在通過巴拿馬運河的美軍艦隊,也不可能安全返航,因爲在返回西太平洋的航線上,有數十座被美軍控制的島嶼,需要面對上百艘潛艇、數千架作戰飛機、以及由三支航母戰鬥羣組成的第五艦隊。

事實上,中國艦隊在到達巴拿馬灣之後就會暴露行蹤。由此導致的問題就是,要想偷襲美軍艦隊,就得在把握好每一個時間點,在美軍艦隊進入巴拿馬運河的時候到達,然後立即發動攻擊。

顯然,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爲沒有實現這一作戰目的所需的情報。

牧浩洋沒有批准佟少雲的瘋狂計劃,並不是在扼殺年輕有爲的將領,因爲牧浩洋隨後就提高了佟少雲的指揮權限。

這下,佟少雲更是如魚得水了。

由此導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艦隊作戰上,他的見解與龔繼飛完全相反,而且認定只有主動出擊,才能取得重大勝利。

事實上,當時牧浩洋偏向於佟少雲,只是沒有出面干預。

不管怎麼說,龔繼飛的主張也有道理,畢竟中國海軍也經受不起損失,兩敗俱傷的結果對中國海軍沒有多大幫助。

更重要的是,到了五月份,牧浩洋受到的壓力增大了許多。

主要就是,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血戰遲遲沒有結束,傷亡與日俱增,而牧浩洋給黃瀚林做出的保證,也變得遙遙無期。

這樣一來,牧浩洋就轉向保守了。

要知道,黃瀚林急需一場重大勝利,可是絕對無法再次接受慘敗的結果,而牧浩洋非常清楚,雖然佟少雲的主張最有可能取得決定性勝利,但是也最有可能遭受空前的慘敗,而這直接關係到了牧浩洋的前程,也將決定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中國的總體戰略走向,乃至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保證不敗比冒險取勝更有價值。

這樣一來,龔繼飛的主張就佔據了上風。

到了五月下旬,與艦隊作戰有關的安排,都按照龔繼飛的要求進行,聯合艦隊撤退到了所羅門羣島以北一千公里之外。雖然佟少雲仍然堅持應該主動出擊,但是龔繼飛基本上沒有理會他。

直到五月的最後一天,情況纔有所改變。

當天,在珍珠港外面蹲點守候的潛艇沒有發現美軍第五艦隊,到了晚上,一艘在萊恩羣島東北遊弋的“金槍魚”級全電動潛艇發現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而且斷定艦隊裡至少有九艘超級航母。

夜間十一點過,潛艇發出的電報送到了牧浩洋手裡。

情報很可靠,與潛艇遭遇的正是美軍第五艦隊,擁有上百艘大型戰艦,航速高達四十五節,航向爲二百二十度。

也就是說,這支艦隊正前往新西蘭。

六月一日清晨,潛艇的發現得到證實,即這艘潛艇用高頻通信電臺,把用潛望鏡拍下來的照片發給了一艘在東南太平洋上活動的情報船,再轉發給了軍事情報局,最後轉交給了戰爭部。

高分辨率的紅外照片拍得非常清晰,確實是“美國”級超級航母。

顯然,美軍第五艦隊在高速航渡的過程中,根本沒有警惕潛在的危險,也就沒有發現潛伏在航道上的潛艇。

這也可以理解,“金槍魚”級在三月底,才第一次到東太平洋上執行破交任務,而且取得的戰果寥寥無幾。在此之前,中國海軍只有幾艘攻擊核潛艇在東太平洋上活動,而且主要在夏威夷羣島到美國西海岸港口的航道上蹲點,很少到赤道附近海域活動,從未去過赤道以南的海域。

也許,當時美軍根本不相信,中國潛艇能遠航到萊恩羣島以東的海域。

結果就是,美軍艦隊不但沒有加強反潛警戒,也沒有避開主要的國際航道,走的正是從美國西海岸到新西蘭的航線。

有趣的是,那艘“金槍魚”級潛艇沒有攻擊美軍艦隊。

肯定不是艇長膽小怕死,因爲當時所有“金槍魚”級的艇長都在“黃貂魚”級潛艇上擔任過艇長,至少有一年以上的作戰經歷,被派往東太平洋上活動的艇長,都是破交作戰行動的老手。

沒有攻擊,也許與這艘潛艇本身的任務,以及艇長的直覺有關。

當時,該艇的任務是伏擊美國西海岸到西南太平洋航線上的船隊,而不是艦隊。更重要的是,艇長在第一時間發出了情報,而且聯繫上情報船,把高分辨率紅外照片發了回來,表明艇長已經意識到,提供情報遠比伏擊美軍艦隊更有價值。

事後證明,潛艇拍下的那艘航母,正是第五艦隊旗艦“美利堅”號(全名是“美利堅合衆國”號),而且弗倫奇上將就在這艘戰艦上。戰後就有人認爲,如果那艘“金槍魚”級伏擊了美軍艦隊,弗倫奇就有可能葬身大海,而事後證明,幹掉弗倫奇絕對比殲滅一支美軍艦隊更有價值。

當然,這只是猜測。

“美國”級超級航母的滿載排水量超過了十六萬噸,而且三體船型極爲堅固,即便被六條重型魚雷擊中,也不會立即沉沒,而旗艦上的艦隊指揮中心在主船體內部,得到的保護最爲嚴密,弗倫奇葬身大海的可能性並不大。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損失一艘航母對美軍第五艦隊的影響並不大,反而是潛艇伏擊能讓弗倫奇產生警覺,從而使美軍第五艦隊接下來的行動變得不可預測,導致潛艇提供的情報失去價值。

也就是說,潛艇沒有伏擊美軍艦隊是正確的做法。

當然,這條情報足以讓牧浩洋認識到,龔繼飛推崇的內線戰術行不通了,因爲美軍第五艦隊不見得會主動前來決戰。

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227章 滅絕第52章 突擊開始第23章 戰略誤判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22章 登陸作戰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73章 共同化第26章 重拳出擊第5章 是戰是和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56章 家宴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38章 狼羣第34章 公衆事件第28章 風馳電掣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6章 重拳出擊第84章 戰略平衡第43章 試探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5章 宣戰第8章 擴軍浪潮第25章 光明磊落第56章 創新之舉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5章 來晚了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1章 打擊利器第43章 試探第5章 戰略方向第24章 變數第93章 兩頭作戰第7章 太空戰第5章 宣戰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80章 情況有變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94章 戰略價值第23章 堅持主見第25章 光明磊落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55章 毅然決絕第24章 反擊第40章 奮起直追第85章 重拳出擊第51章 再接再厲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3章 大國實力第48章 關鍵戰報第20章 進攻意識第63章 一箭三雕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93章 同化政策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99章 等不起第26章 重拳出擊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章 新崗位第17章 打與不打第29章 選將第36章 權衡第72章 炮擊第51章 護身符第74章 交易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74章 信心十足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32章 臨界點第40章 奮起直追第51章 護身符第34章 中流砥柱第39章 救援行動第97章 長遠考慮第70章 重擊落空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20章 多面手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92章 長遠目光第85章 突擊開始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27章 樹梢優勢
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227章 滅絕第52章 突擊開始第23章 戰略誤判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22章 登陸作戰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73章 共同化第26章 重拳出擊第5章 是戰是和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56章 家宴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38章 狼羣第34章 公衆事件第28章 風馳電掣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6章 重拳出擊第84章 戰略平衡第43章 試探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5章 宣戰第8章 擴軍浪潮第25章 光明磊落第56章 創新之舉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5章 來晚了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1章 打擊利器第43章 試探第5章 戰略方向第24章 變數第93章 兩頭作戰第7章 太空戰第5章 宣戰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80章 情況有變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94章 戰略價值第23章 堅持主見第25章 光明磊落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55章 毅然決絕第24章 反擊第40章 奮起直追第85章 重拳出擊第51章 再接再厲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3章 大國實力第48章 關鍵戰報第20章 進攻意識第63章 一箭三雕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93章 同化政策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99章 等不起第26章 重拳出擊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章 新崗位第17章 打與不打第29章 選將第36章 權衡第72章 炮擊第51章 護身符第74章 交易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74章 信心十足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32章 臨界點第40章 奮起直追第51章 護身符第34章 中流砥柱第39章 救援行動第97章 長遠考慮第70章 重擊落空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20章 多面手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92章 長遠目光第85章 突擊開始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27章 樹梢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