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關鍵情報

牧浩洋趕到的時候,黃峙博正在與黎平寇低聲交談。

等他泡好咖啡,李明陽也急匆匆的趕了過來。牧浩洋沒有多說什麼,替李明陽泡了一杯咖啡。因爲黃峙博平時不喝咖啡,所以在他的辦公室裡,沒有咖啡機,只有一瓶用來招待客人的速溶咖啡。

就牧浩洋所知,李明陽很少喝茶,一天至少要喝五杯咖啡。

也許,這是情報人員的通病。

“小李,你讓我把總理請來,不會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吧?”

李明陽對黃峙博笑了笑,說道:“黃總放心,你的電話絕對不會白打,總理也不會白跑一趟。”

牧浩洋走了過去,把咖啡杯放在了李明陽面前。

“這是上午收到的情報,我已經聯繫了諜報人員,確認情報來源沒有問題。”李明陽把帶來的文件交給了黃峙博。按照二部的規矩,重要情報肯定得用紙質檔案,不會有電子檔案,而且沒有副本。

黃峙博翻開文件迅速瀏覽了一遍,眉頭立即鎖到了一起。

看到黃峙博的表情,黎平寇與牧浩洋立即意識到,李明陽沒有說大話,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情報。

又看了一遍,黃峙博才把情報文本交給黎平寇。

李明陽沒有急着開口,而是趁機點上了香菸。

“看來,未雨綢繆永遠沒有錯。”黃峙博長出口氣,也拿起了一根香菸。

這下,牧浩洋更加驚訝了,因爲黃峙博已經戒菸好幾年,如果沒有特別重大的事情,肯定不會復吸。

黎平寇閱讀文件的速度非常快,對他來說,這是家常便飯。

只是,這次他花了足足半個小時,在黃峙博已經抽了兩根菸之後,才仔細看完了這份只有三頁的文件。

“李部長,你確定情報來源沒有問題?”

“具體的渠道我不好說,或者說按照保密規定,我不能告訴任何人,但是我可以用二部部長身份做擔保。”

黎平寇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隨即把合上的文件交給了牧浩洋。

只瀏覽了一頁,牧浩洋就知道黃峙博爲什麼要抽菸了。

情報內容只有一點:日本即將動工建造第一艘核潛艇,而且很有可能是攜帶潛射彈道導彈的戰略核潛艇

嚴格說來,日本早就擁有了“核潛艇”,即採用小型核裝置的aip潛艇。

“aip”的原意爲“不依賴空氣動力系統”,因此核潛艇也屬於aip潛艇,而且是最好的aip潛艇。只是在現實中,aip系統屬於常規潛艇範疇。在開發aip系統的時候,最早由加拿大的一家企業提出,開發一種小型核動力系統,主要爲潛艇上的蓄電池充電,而不是作爲推進動力。當時這種概念得到了美國的高度重視,只是在進行了對比之後,美國海軍依然選擇了核潛艇。

受政治等因素影響,德國、法國與瑞典在開發aip技術的時候,都沒有選擇小型核動力裝置。

說得簡單一點,如果採用小型核動力裝置,在性質上就是核潛艇了。

直到東海戰爭之後,在鐵定要打破“無核三原則”的情況下,日本再次提出用小型核動力系統取代其他aip系統。隨後,日本在該領域投入了鉅額資金,研製出了用於四千噸級常規潛艇的小型核動力裝置。

日本這麼做,實際上也是在爲開發大型艦用核反應堆做技術儲備。

在日本海軍中,最新服役的八艘“春潮”級潛艇全部採用了小型核動力裝置。與核潛艇不同的是,小型核動力裝置的功率只有五兆瓦,也就是五千千瓦,不足以驅動潛艇達到二十節以上的潛航速度,因此“春潮”級依然配備了三組蓄電池,並且由蓄電池直接驅動電機帶動推進系統,而小型核動力裝置只爲蓄電池充電。如此一來,“春潮”級只有把潛航速度降低到十六節以下,即只用兩組蓄電池的情況下,才能爲另外一組蓄電池充電。如果以二十節的速度全速航行,則需要使用三組蓄電池,最高航速下的潛航距離不會超過一百海里,在性能上與常規潛艇無異。

與其他aip常規潛艇不同的是,“春潮”級擁有無限的潛航能力。

也就是說,在執行作戰認爲的時候,“春潮”級不會出現用光電能的情況。

從性能上講,“春潮”級顯然不如攻擊核潛艇,卻比其他aip常規潛艇有了巨大提高。

日本這麼做,一是軍用核反應堆技術積累不夠,無法直接研製出大功率核反應堆,二是在政治上試探中國,爲接下來建造核動力航母、乃至核潛艇鋪平道路,也爲研製核武器與獲得戰略打擊力量做準備。

在“春潮”號動工建造的時候,中國就發出過強烈抗議。

當時,中國甚至發出了戰爭威脅。只是隨後日本啓動了“飛龍”級航母的建造工作,轉移了中國的視線。

在完成了“飛龍”級航母的設計之後,日本已經在軍用大功率核反應堆領域獲得了足夠的技術積累。

也就是說,只要日本願意,隨時可以建造攻擊核潛艇。

至於日本的潛艇技術,更沒有什麼好懷疑的。在全球範圍內,有能力自行設計與建造潛艇的國家不超過八個,日本就是其中之一。在此之前,日本先後建造了近百艘常規潛艇,早已掌握了潛艇的核心技術。

對日本來說,核潛艇的最大意義不是增強海軍的戰術作戰能力,而是戰略威脅能力。

說得直接一點,日本最需要的不是攻擊核潛艇,而是戰略核潛艇。

至於戰略核潛艇上的潛射彈道導彈,對日本來說,並不存在無法逾越的技術障礙。

要知道,日本是第四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而且是最先在商用領域全面採用固體燃料火箭的國家。從商用經濟效益來看,固體燃料火箭遠不如液體燃料火箭,不然美俄歐中等國也不會在商用領域以液體燃料火箭爲主,而日本重點研製固體燃料火箭,擺明了就是爲彈道導彈做技術儲備。

正是如此,李明陽才做出判斷,日本會首先建造戰略核潛艇。

雖然在分析中,李明陽也明確提到,日本很有可能在最初的時候,不會在戰略核潛艇上配備具有潛射能力的彈道導彈,而是採用最直接的辦法,即讓戰略核潛艇浮上水面,再發射彈道導彈,以避開潛射彈道導彈的最大技術關口,儘快讓戰略核潛艇具備實戰能力,但是即便如此,這也是個不小的威脅。

原因很簡單:把彈道導彈部署到潛艇上,等於把整個太平洋當成戰場。

以日本的火箭與導彈技術,研製出一種發射重量在五十噸以內,射程超過八千公里,能夠部署到潛艇上的固體燃料彈道導彈,基本上沒有任何挑戰性,甚至不需要進行試射,就能使導彈的可靠性達到百分之八十,也就是最低的軍用標準。如此一來,日本需要解決的只是導彈的發射平臺,也就是戰略核潛艇。

爲此,李明陽在分析中提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性。

如果日本確實需要儘快獲得戰略威懾能力,而且已經在覈武器技術上取得突破,就很有可能繞過最大的難關,在“春潮”級的基礎上,增加一座小型核動力裝置,再增加一截彈道導彈載艙,建造出能夠滿足基本作戰需求的戰略核潛艇,在中國做出反應之前,加入核大國俱樂部。

果真如此的話,日本的威脅就迫在眉睫了。

要知道,真要這麼幹的話,日本能在兩年之內建造出戰略核潛艇,或者在一年之內用已有的“春潮”級潛艇改造出幾艘足以使用的戰略核潛艇,而日本肯定有能力在一年之內製造出核彈頭與彈道導彈。

關鍵不是看日本有沒有能力做,而是有沒有這麼做的政治基礎。

說得直接一點,日本建造戰略核潛艇,將徹底摧毀美日戰略同盟。原因很簡單,日本與美國同盟的基礎是美國爲日本提供戰略保護傘,而日本擁有了自己的戰略保護傘,自然不需要美國的保護,也就沒有理由與美國保持同盟關係,而美國也不會接受一個擁有獨立戰略能力的國家爲盟友。

這樣一來,日本建造戰略核潛艇就只剩下了一個關鍵因素:速度。

美日戰略同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破裂,美國也不會立即與日本翻臉。因此日本當局只要認爲,能夠在與美國決裂之前,建造出戰略核潛艇,獲得戰略報復能力,就很有可能鋌而走險。

也正是如此,李明陽才做出推斷,日本會把“春潮”級改進爲戰略核潛艇。

事實上,這很有可能是日本建造“春潮”級,而且在設計階段就明確要求採用模塊化分艙結構的主要原因。因爲這樣一來,日本可以秘密建造導彈艙段,然後在幾個月內完成改造工作。

等到中國與美國反應過來的時候,日本已經邁過了核大國的門檻。

做爲軍人,牧浩洋非常清楚這會有多大的影響,或者說有多大的危害。

做爲政治家,黎平寇更加清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在他看來,這甚至是日本首相不給他面子的主要原因。

發展到這一步,中日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又不得不徹底解決的地步。。.。

第47章 搶先攻擊第13章 底線第50章 大無畏第74章 戰爭狂人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76章 熱點地區第32章 迫在眉睫第26章 轉折點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90章 總攻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43章 各有所謀第79章 立場第15章 受害者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80章 情況有變第56章 快馬加鞭第43章 根源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76章 自知之明第91章 戰略突擊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74章 戰爭狂人第15章 千慮一失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24章 反擊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9章 第二戰線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68章 上前線第7章 關聯性第44章 出山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295章 遺蹟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61章 戰略禁運第35章 支柱第48章 交戰第10章 欲蓋彌彰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36章 小心過頭第34章 空軍出擊第65章 門檻第50章 民間力量第169章 亂戰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49章 彈道導彈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41章 標杆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43章 南亞明珠第20章 進攻意識第49章 最佳選擇第73章 沉默是金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80章 轉變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67章 突然打擊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58章 邁向戰爭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55章 積極外交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50章 大無畏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60章 振作第37章 回國第27章 地面戰爭第65章 門檻第10章 欲蓋彌彰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39章 積極備戰第215章 光復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35章 支柱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13章 分外事第15章 受害者第9章 進軍神速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7章 緊急出動第11章 不可否缺第37章 再接再厲第8章 節外生枝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189章 戰術選擇
第47章 搶先攻擊第13章 底線第50章 大無畏第74章 戰爭狂人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76章 熱點地區第32章 迫在眉睫第26章 轉折點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90章 總攻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43章 各有所謀第79章 立場第15章 受害者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80章 情況有變第56章 快馬加鞭第43章 根源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76章 自知之明第91章 戰略突擊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74章 戰爭狂人第15章 千慮一失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24章 反擊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9章 第二戰線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68章 上前線第7章 關聯性第44章 出山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295章 遺蹟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61章 戰略禁運第35章 支柱第48章 交戰第10章 欲蓋彌彰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36章 小心過頭第34章 空軍出擊第65章 門檻第50章 民間力量第169章 亂戰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49章 彈道導彈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41章 標杆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43章 南亞明珠第20章 進攻意識第49章 最佳選擇第73章 沉默是金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80章 轉變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67章 突然打擊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58章 邁向戰爭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55章 積極外交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50章 大無畏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60章 振作第37章 回國第27章 地面戰爭第65章 門檻第10章 欲蓋彌彰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39章 積極備戰第215章 光復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35章 支柱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13章 分外事第15章 受害者第9章 進軍神速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7章 緊急出動第11章 不可否缺第37章 再接再厲第8章 節外生枝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189章 戰術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