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地面戰爭

戰爭爆發,不等於和平的希望徹底破滅。

從理論上講,只要美韓聯軍的地面部隊沒有越過三八線北上,以及朝鮮人民軍沒有向南發起進攻,和平還有一線希望。

中國常駐聯合國大使楊欣潔女士在聯大發起動議後,英法俄三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代表立即閉門磋商。半小時後,三個常任理事國向美國與中國發出和平倡議,希望雙方停止對抗,通過談判解決紛爭。

法國表現得最爲積極。

在法國常駐聯合國大使昂迪內克撮合下,中美雙方的外交人員首次坐到一起,楊欣潔面對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墨菲。

雖然外交場不是戰場,但是火藥味同樣濃烈。

首次交鋒,楊欣潔沒讓墨菲佔到半點便宜。女大使的強硬立場、以及表現出來的外交手腕,讓幹了四十年外交工作的昂迪內克都佩服不已。跟楊欣潔相比,墨菲暗淡多了,不但沒有提出有價值的建議,證明美國發動戰爭的理由時還漏洞百出,讓昂迪內克相信,真正的罪魁禍首絕對不是朝鮮。

雙方都不肯讓步,昂迪內克的努力失敗了。

數個小時後,昂迪內克受法國總統之託,邀請英國常駐聯合國大使麥迪遜與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大使車爾尼雪夫,再次向楊欣潔與墨菲發出號召,希望雙方在安理會框架內解決朝鮮半島軍事衝突。

這是雙方和平解決危機的最後機會。

與墨菲會晤後,楊欣潔在向傅秀波、文廷貴與黎平寇彙報工作的時候,美軍的第二輪空中打擊已經結束。

兩輪轟炸,美軍出動各類作戰飛機近二千四百餘架次,投擲彈藥一萬二千餘噸。

雖然美軍的損失也不小,除了在開戰前被擊落的那架B-2A之外,還丟掉了十七架戰鬥機、三架直升機與八架無人偵察機,人民軍遠程炮兵的戰術反擊還摧毀了停在野戰機場上的三十五架飛機,只不過全部屬於韓國空軍。但是從打擊效果來看,美韓聯軍的前兩輪轟炸收效顯著,部署在開城的第四軍團主動退守禮成江防線,部署在東海岸的第三軍團在指揮與通信系統被摧毀後,已是羣龍無首。

從轟炸進程看,美韓聯軍的空中力量還需要七十二時才能完成進攻前的準備工作。

人民軍遭到重創,卻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部署在北緯三十九度線以南的防空部隊仍然對美韓聯軍的戰機具有重大威脅,而部署在北緯三十九度線以北的戰鬥機還能升空,讓美韓聯軍不得不安排更多的制空戰鬥機。

只是,隨着第四軍團撤離開城,地面進攻的大門已經敞開了。

再過十二小時,第八軍的第二步兵師與韓軍第九裝甲師就能完成進攻準備,在數個小時內佔領開城。

順利拿下開城,憑藉無與倫比的空中支援,進軍平壤沒有多大難度。

這個時候,林德伯格已經把指揮權下放給參聯會主席麥金利海軍上將,由美韓聯軍總司令阿倫負責前線指揮。

爲了提高阿倫在韓軍上將面前的威信,林德伯格簽署了由國防部長伯克希爾提交的特別晉升令。

現在,他不是陸軍中將,而是佩帶四顆將星的陸軍上將。

按計劃,美韓聯軍將及時發動地面進攻,爭取在一週之內打下平壤,然後沿朝鮮西海岸向鴨綠江推進;攻佔新義州之後,再兵分兩路,一路掃蕩鄰近中國的朝鮮北部地區,一路與從江原道出發的韓軍圍剿第三軍團,爭取在開戰後半個月之內攻佔元山與咸興,消滅駐守該地區的第二軍團。

要想在一週之內打下平壤,在半個月之內打下元山與咸興,就不能浪費時間。

總統發表戰爭宣言後,阿倫向第二步兵師與韓軍第九裝甲師下達了戰鬥動員令,讓兩個師的近四萬名官兵在八小時內到達進攻集結地。隨後,聯軍司令部開始發放作戰任務,阿倫通過網絡電視會議,向各級指揮官明確了作戰目的。

美韓軍隊的動員速度,比阿倫預期的還要快一些。

六個小時後,第二步兵師與韓軍第九裝甲師的進攻部隊集結完畢,彈藥、燃油等作戰物資同時分派到位。

如果不是擔任直接火力支援任務的炮兵部隊沒能及時趕上,阿倫在這個時候就能讓部隊越過三八線。

美韓聯軍進攻部隊集結完畢後大約兩個小時,進攻前的炮火準備開始了。

雖然有情報證明,第四軍團放棄了前沿防線,主力部隊退守禮成江,但是偵察部隊在三八線附近發現了一些人民軍的小股部隊。爲了保險起見,美韓聯軍仍然按照計劃進行了炮火準備,只是規模與時間都降低了許多。

此時,楊欣潔剛剛收到傅秀波的指示,繼續與美國接觸,主動提出舉行雙邊高層會晤。

等楊欣潔見到墨菲,美韓聯軍的地面部隊已經越過軍事分界線,打頭陣的裝甲部隊正以每小時十五公里的速度向開城推進。

箭已離弦,談判失去了意義。

接到楊欣潔的電話之前,傅秀波已經收到消息,美韓聯軍在轟炸開始後不到十個小時發動了地面進攻。

這個情況,與陸風烈判斷的如出一轍。

“人民軍肯定擋不住美韓聯軍。”陸風烈不斷抽着煙,面前的菸灰缸裡全是快要燒到過濾嘴的菸屁股。“雖然第四軍團已經退到禮成江的第二道防線上,但是缺少軍團長,美軍的電磁干擾讓部隊通信變得非常困難。十幾萬失去統一指揮的軍人,只是一個數字,在戰場上什麼都不是。”

“第一軍團呢?”

“比第四軍團好一點,但是不要抱太大希望。”陸風烈滅掉菸頭,又點上一根。“禮成江之後,只有載寧江與黃州川兩道防線。載寧江主河道是南北流向,對阻擋美韓聯軍沒有多大幫助。關鍵在黃州川,北面就是平壤。要是美韓聯軍能在三天內推進到黃州川,就能在一週內打下平壤。”

“人民軍再不行,在黃州川抵擋四天也不是問題吧?”

“要是金日正還在,守十來天都不是問題。現在的情況是,樸俊哲壓不住場,朝鮮高層與人民軍的內部鬥爭非常嚴重。”陸風烈嘆了口氣,說道,“我們表態後,人民軍各個派系的將領都指望着我們的軍事援助,連樸俊哲都希望我們能夠早點出兵。打得贏的話,誰保存的實力最多,誰在戰後就最有發言權。打不贏的話,誰打得最積極,誰就最有可能成爲美韓聯軍的眼中釘。”

傅秀波嘆了口氣,說道:“看來,我們得出手解決人民軍的內部問題。”

“怎麼解決?”陸風烈朝傅秀波看了過去。

抽完一根菸,傅秀波才說道:“首先得讓樸俊哲的地位得到承認,至少得讓他成爲名義上的最高統帥。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們要出兵朝鮮,需要朝鮮發出邀請。其次得讓人民軍統一思想,團結在樸俊哲周圍,共同抵抗外敵。要是人民軍各部都打小算盤,這仗沒辦法打。最後得整頓軍隊紀律,完善軍法與軍規。大敵當前,紀律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必須剔除人民軍裡的害羣之馬!”

“第一個問題好辦,只要我們承認樸俊哲的統帥地位,即便得不到國際社會承認,法理上的問題也不大。”黎平寇看了陸風烈一眼,又說道,“關鍵是第二個與第三個問題,現在的情況很複雜,要是採取強硬手段……”

“特殊時期,必須用特殊手段。”傅秀波笑了笑,對黎平寇說道,“你親自去平壤,幫助樸俊哲成爲最高統帥,然後讓他下達戰爭動員令。利用這個機會,把人民軍的高級將領全都召集起來。”

“收繳軍權?”

“聽話合作的,就派回去指揮部隊作戰。不聽話不合作的,就留在平壤,等局勢穩定下來再做處理。”

“這種事,我可辦不來。”

“你辦不來,就去找李國強,他辦得來。”

黎平寇笑了笑,沒再多說什麼。

“老陸,你也要安排一下。”傅秀波把目光轉了過去,“特殊手段只管得了一時,要是戰局對我們不利,不知道那些人民軍將領會做出什麼事來。我會讓李國強盯住他們,你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什麼打算?”

“在必要的時候接過人民軍的指揮權。”

陸風烈的眉頭跳了幾下,說道:“行,我派人跟小黎一塊過去,先控制住軍團,再逐步向下延伸。”

“本着自願原則,讓願意去的過去,可以適當給些鼓勵與獎勵。”

陸風烈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要是人民軍能堅持一個月,局勢就能變得對我們有利。”傅秀波長出口氣,說道,“只是不能抱太大的希望。老陸,晚上把總參的將軍都叫來,我請客吃飯,大家一起討論當前的戰局。”

“來這裡?”

“我兩天兩夜沒和眼了,你不會讓我去總參吧?”

陸風烈笑了笑,說道:“就這裡吧,我們五點半過來。”

“六點半,我還要跟老文商量其他事情。”

事情說完,陸風烈與黎平寇沒再耽擱傅秀波的寶貴時間。因爲黎平寇要去總參二部找李國強,所以兩人正好同路。

第176章 硬碰硬第43章 南亞明珠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18章 雙輸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268章 光速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46章 大戰略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7章 太空戰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34章 決勝點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96章 部署到位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29章 相互指責第32章 成果第15章 受害者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52章 順手拈來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36章 分外之責第47章 證據第56章 窗戶紙第9章 血染橫濱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39章 救援行動第9章 進軍神速第34章 中流砥柱第58章 功虧一簣第80章 轉變第176章 硬碰硬第82章 擔憂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93章 同化政策第55章 墳墓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190章 主動權第8章 節外生枝第95章 快馬加鞭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01章 反擊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53章 橄欖枝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47章 搶先攻擊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72章 對峙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21章 奪回失地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31章 事態惡化第99章 進退兩難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6章 急轉直下第93章 鋌而走險第99章 妥協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59章 起始點第7章 機關算盡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48章 交戰第3章 把握機會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13章 新兵能戰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52章 順手拈來第94章 戰略價值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11章 經濟圍剿第26章 轉折點第19章 水深火熱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8章 新班子第4章 戰爭陰雲第226章 進攻受阻
第176章 硬碰硬第43章 南亞明珠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18章 雙輸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268章 光速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46章 大戰略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7章 太空戰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34章 決勝點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96章 部署到位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29章 相互指責第32章 成果第15章 受害者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52章 順手拈來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36章 分外之責第47章 證據第56章 窗戶紙第9章 血染橫濱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39章 救援行動第9章 進軍神速第34章 中流砥柱第58章 功虧一簣第80章 轉變第176章 硬碰硬第82章 擔憂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93章 同化政策第55章 墳墓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190章 主動權第8章 節外生枝第95章 快馬加鞭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01章 反擊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53章 橄欖枝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47章 搶先攻擊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72章 對峙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21章 奪回失地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31章 事態惡化第99章 進退兩難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6章 急轉直下第93章 鋌而走險第99章 妥協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59章 起始點第7章 機關算盡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48章 交戰第3章 把握機會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13章 新兵能戰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52章 順手拈來第94章 戰略價值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11章 經濟圍剿第26章 轉折點第19章 水深火熱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8章 新班子第4章 戰爭陰雲第226章 進攻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