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新的開始(4)

單純的從人類的本性出發,一個人主動的加入到一個組織中去。很多人會爭先恐後的加入到一個組織中去。這肯定是因爲加入這個組織有前途,有希望。

在近萬名復興黨的黨員裡,他們加入復興黨的根本動力正是這樣一個人類的本性在起作用。

王書輝和復興會黨委會在挑選各地區黨委和政府負責人的時候,已經非常注意儘可量的挑選那些有情操和道德的黨員了。可是前往湖北省各地開始獨立開展各地區工作的黨政領導班子的黨員們,其中還會有很大一部分是本能超過理性的傢伙。

這些傢伙裡,有一部分把這次工作分配看成是自己的努力工作的回報。一縣之長,或者一個縣裡一方面的主要管理者,他們把這些職務看成是一種復興會回饋給自己的地位。

還有一部人人,他們對於加入復興會有着更大的理想和抱負。大家不要覺得這些小學初中文化的人不會在政治上有更大的野心。要知道,當年的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等開國君主,本身的出身可不見得比這些傢伙更高一點兒。

實際上,這些人無論在思想理論水平,還是在文化知識水平上,可都比劉邦朱元璋之類的高明多了。

當然了,這樣出於本性的理解自己的工作的人存在,那些對於即將開始的領導工作忐忑不安,緊怕自己幹不好自己的工作的人也是存在的。

這些人對於自己在復興會學習和實踐的知識和本領並沒有太大的信心。他們對於即將面臨的複雜陌生的環境有相當的畏懼情緒。

不過除了上面那幾種人之外,即將上任各地的復興黨幹部中,還是有相當一部人即對於自己充滿了信心,又對即將開始的工作的困難程度有着充分的準備的人。

實際上,在今後復興黨的發展和壯大的過程中,這些人才是新中國建設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他們中的很多人,將會成爲新中國政權裡的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其他的那幾種人,則是在歷史發展的大浪淘沙中,逐漸的被不斷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復興黨所淘汰的人。

不過,不管即將上任的這些復興黨的各地黨政機構的負責人們是什麼樣的人,腦袋裡是怎麼想的。反正被王書輝接連不斷的批評和教導了一個月後,這些人的總體情緒都變的比較緊張和慎重了。

王書輝在復興黨內的地位獨一無二。這倒不是因爲復興黨上下都是他一手創辦的。而是因爲王書輝作爲所有復興黨員共同的老師,這個身份實在是太特殊了。

王書輝一旦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教師角色中之後,他就會變得不僅能夠細緻入微的掌握住學生的情緒,又可以毫不留情的點名道姓的指出每一個具體的人的錯誤和問題。

在不少復興黨的黨員們看來,面對王書輝老師的時候,實際上比面對肅委會的撲克臉幹部還令人感到畏懼。

在工作中的時候還好一些,大家在工作中出現問題,王書輝都會細心的幫助大家指出來,然後平靜和大家一起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出這些問題解決的辦法。可是一旦面對進入教師狀態的王書輝的時候,每個人在思想認識上的每一點兒錯誤,都會被這個敏銳的教師直接的揪出來。

只要是思想上有問題的人和事兒,只要這些人和事兒被王書輝老師發現了。那麼在大家面前作檢討,深挖自己的思想根源就會成爲一種必然。一旦王書輝老師覺得你檢討的不夠深刻,自我批評進行的不夠深入之後,那麼長年累月的學習班就成了你最後的歸宿了。

復興黨黨內已經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整風了。可是對於大部分復興黨的黨員來說,整風運動實際上已經開展了二十九次了。因爲每次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召開的針對於哪些人的黨校和幹部培訓會議,前半部分一定會是跟王老師集中學習,而後半部分,則必然的會變成一場不叫整風運動的整風運動。

原本黨校和黨員幹部培訓工作會議的時間都是在半個月左右。別看才半個月,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半個月是相當的難熬的。一方面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又得當心自己會不會被老師給揪出來。而這一次的黨校和培訓竟然比以往的時間更長,被揪出來進行“不知道自己吃了幾碗飯”問題檢討的人的規模又特別的大。

所以,就是踏上了赴任的路程,大部分的各縣的領導幹部們也都精神上非常的疲憊。那種即將當官赴任的喜悅情緒,那種即將獨立工作的緊張情緒,那種躊躇滿志的高昂情緒都因爲王書輝老師的全方位的教育和學習過程中的巨大壓力所壓倒了。

今年二十五歲的應山縣黨委書記韓國良和今年二十六歲的應山縣黨委副書記、縣長郭博奇已經是第二次合作了。

六年前,不過才十*歲的韓國良和郭博奇就在譚家衝工作組搭檔過一年的時間。時間不過纔過去五六年的功夫,韓國良和郭博奇就分別在復興黨的黨政軍工農等單位分別進行了實踐。所以兩個人發現自己再一次遇到自己的老夥計,心裡頭還是非常的高興的。

本來,從大冶縣出發到應山縣,完全可以一路坐船出發。從大冶縣坐船經過長江之後,再在武昌搭乘輪船沿府河逆流而上到達隨州的長嶺鎮,然後從長嶺鎮走五十多裡的路,就能到達應山縣了。

可是呢,和以往的直接到達目的地不同,這一次到地方上工作的韓國良和郭博奇身後還跟着一個連的戰士。這些戰士中有十來個人是專門從事繪圖工作的。他們和韓國良和郭博奇一起上任的目的,就是要繪製沿途的地圖。

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一行人不能選擇輕快方便的水路交通,而是必須用腳板量距離,實實在在的在嚮導的帶領下從武昌走陸路到達應山縣。

韓國良和郭博奇以及應山縣黨委和政府的幹部們都有部隊經歷。而且他們每一天都要堅持進行身體鍛鍊。可是,從武昌府到應山縣這六百里的距離,對於他們來說仍舊是一個極度的辛苦的過程。

在田野間,在鄉間泥路上頂着寒風艱難前行的過程中,所有應山縣黨委和政府的幹部們心裡都對王書輝的話進行了深刻的認識。

這交通方面的基礎建設,實在是太重要了!?? 時空之門1619

———————————————————————————————

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307章 終結者4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14章 立足(2)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174章 審判(2)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77章 大練兵(1)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77章 大練兵(1)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32章 日常(4)第310章 終結者7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22章 起步(6)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40章 妖僧(4)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
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307章 終結者4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14章 立足(2)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174章 審判(2)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77章 大練兵(1)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77章 大練兵(1)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32章 日常(4)第310章 終結者7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22章 起步(6)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40章 妖僧(4)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