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

“我們從革命實踐中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小說し全文字反動派和人民羣衆比起來,總是處於少數派的地位上的。但是,反動派好像殺之不絕除之不盡。它們好像總是會從各個角落裡冒出來一樣。”

“同志們不要覺得灰心喪氣。我們學習唯物主義的思想,我們認同唯物主義的理論。那麼,我們就要承認,事物是在矛盾中不斷的發展和前進的。”

“過去的一千年,推動社會發展的是階級矛盾。今後一千年,推動社會發展的還是階級矛盾。階級矛盾可能被緩和,但是不會被消除。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沒什麼好灰心喪氣的。”

“我們復興會要做的,從最終理想上講,當然是最終消除階級矛盾了。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上講,我們目前的任務還不是消滅階級矛盾,而是要在階級矛盾中,努力的轉變人民羣衆在階級社會中的地位。”

“我們是要用一切手段,實現和推動人民羣衆在階級矛盾中佔上風,使人民羣衆成爲階級社會的統治階級,使一切現在的剝削者、壓迫者變成被統治階級的。”

“只有這樣,階級矛盾仍然存在,階級鬥爭仍然也存在。但是,在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中必然要失敗和處於被統治階級地位的原來的剝削者和壓迫者,以及可能出現的新的剝削者和壓迫者,才能在人民羣衆的監督和控制下,老老實實的接受統治。”

“拿槍的敵人總是很明顯的,總是很容易被我們復興會領導的人民羣衆以排山倒海之勢壓碎的。問題的關鍵是,不拿槍的,隱藏在我們內部的敵人,他們會狡猾的把自己的身影藏在人民羣衆的陰影下。怎麼發現和甄別他們,這就考驗着我們復興會所有的黨員幹部,特別是肅委會的黨員幹部們的眼力和能力了。”

“我和大家一樣,也是第一次參加革命,從事革命事業的。我也沒有很多的經驗可供大家參考。但是,我可以給大家提供這樣一個思路。凡是生產力水平沒有發展的,凡是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沒有提高的部門和單位,這樣的部門和單位裡的幹部,差不多都會有問題。”

“生產力水平不發展,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不提高,這樣的單位和部門,只要把客觀原因一排除,剩下的就是主觀的原因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想要知道這些單位的領導幹部是不是主觀上有問題,你就要去向人民羣衆,向那個單位和部門的普通羣衆們去了解,去調查。”

“相信羣衆,依靠羣衆,發動羣衆,這就是我們復興會的看家法寶。人民羣衆都是有着一雙火眼金睛的什麼樣的妖魔鬼怪,都要在人民羣衆的火眼精金中現原形的”

1624年王書輝在復興會工作作風整肅委員會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廠子裡肯定有問題,廠長和那些個工人代表之間有勾連。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跟我同一批來的,現在在鬆滋水泥廠上班的傻柱子。一樣是上了一年的班,但是人家的獎金是越開越多。我們這裡的獎金是一年沒變。這裡頭要是沒問題,我把腦袋割下來給你。”

“誰要你那個臭腦袋啊,當球踢也沒有皮球圓”

“哈哈哈”

“哈哈哈”

方豆腐是廣東人。他是去年參加廣州民變的老百姓之一。賣豆腐爲業的方豆腐在去年七月份的廣州民變中,因爲參與了毆打知府的行動,在隨後的朝廷的鎮壓中被嚇得夠嗆。他和幾個同樣參加了民變的同鄉,一路乞討到了江南地區,被複興會接收站接收。之後來到了復興會治下。

在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後,方豆腐進了復興會的麻袋廠,成了一個司爐工。

雖然被圍在旁邊的工友們嘲笑,但是方豆腐卻不爲所動。他瞪着眼睛對工友們說道:“你們笑我可以,可是我說的事情難道是假的不成”

工人階級不是不會偷奸耍滑,工人階級不是不會說謊。但是,在面對事實的時候,讓他們說瞎話,說假話,他們是不願意去說的。所以,方豆腐的質問,讓周邊看熱鬧,圍觀陳立搞調查的工友們都安靜了下來。

旁邊,看到陳立正在用鉛筆刷刷的做着記錄的王清泉的狗腿子,被工人們這樣肆無忌憚的講話和表現,驚嚇的臉色蒼白。他是真的沒想到,這個看前來很年輕,明顯和魏書記一樣是個雛兒的小幹部。居然這樣認真。真的就在冒着滾滾的水蒸氣,熱的讓人穿不住衣服的鍋爐房裡,對這些鍋爐工做起調查研究來了。

陳立記完了這些話之後,放下了筆,非常鄭重的對周圍的鍋爐工們問道:“各位兄弟們,既然你們大家都知道廠子裡的幹部有問題。爲什麼不向工人委員會反應呢。就是工人委員會裡有人被收買了,但是,大家也可以重新選出自己信得過的新工人代表啊。就是這樣也不行,也可以向工業處舉報啊向肅委會舉報啊”

一個看起來有快四十歲了,滿臉皺紋着脊背的老工人,看起來在這些工人中威信最高。看到大家都把目光望向自己,年輕的陳幹部也把目光望向自己,他有些侷促的說道:“小陳幹部。這事情麼,不是這樣看的。我和你說個事情,你就明白了。”

“我在山西老家的時候,當地的縣太爺,颳起地皮來那叫一個厲害。他自己家在縣裡頭又開當鋪,又開糧店,又開銀號的。我們老百姓賣糧食只能賣到他家去。借錢只能向他家借。賒糧食度春荒,也只能從他家的糧店賒。兩年不到,整個縣裡的地就都成了他家的了。”

拿起搪瓷茶缸喝了口糖水,這個老工人繼續說道:“按理說,這樣的縣太爺,老百姓都該恨他吧。但是我們這些老百姓啊,就希望這個縣太爺不要換掉了。緊怕這個縣太爺被拿掉,換個新的縣太爺來。這個道理,你可能不能明白,但是我們這些窮棒子可是心裡明鏡兒似的呢。”

“這當官的,就和我們老百姓養豬一樣。養豬,那豬肯定就要吃掉不少的東西的。養豬的老百姓肯定就要遭不少的罪。可是這豬養肥了,它再怎麼能吃,那也是有數的了。一旦你要把這頭豬殺掉,換了頭新的瘦豬來養,那瘦豬肯定比原來的肥豬還要能吃。我們養豬的人,肯定得受更多的罪不是”

麻袋廠的鍋爐工來自哪裡的都有。有來自山東的,有來自河南的,有來自廣東的,有來自江南的。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受災的災民或者活不下去的流民出身。

雖然他們來自天南海北,但是,當窮人,做社會底層的人,這個經歷和經驗卻完全是相同的。他們對於事物的認識,有着統一的觀點。這個四十多歲的老工人的話,讓周邊聽他說話的所有工人,都不約而同的點起頭來。看起來,大家是非常認同這樣一個道理的。

方豆腐也點了點頭,對陳立說道:“陳幹部啊。說起來呢,要是和別的工廠比,我們的日子確實不如人家好。掙的錢肯定也沒有人家多。但是呢,比起以前來,比起在外面原來的日子。我們現在過得可不比地主老財們差啊。”

“頓頓吃得飽,工錢沒剋扣。頭批進廠的工人,現在都分了自己的房子了。廠裡那幫人就是再怎麼差勁,但是我們的日子還是比以前好多了。而且託了王大老爺的福了。他老人家還真的說話算話,給我們分房子住了。這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我們現在啊,是不怕當官兒的玩兒貓膩,就怕這樣的好日子被折騰光了。你說的那些我們也是知道的。但是呢,真要是到工委會去鬧,往上級那裡告,一下子弄個雞飛蛋打,把我們現在的好日子給鬧沒了怎麼辦呢。”

“所以啊,這事情我們也就是說一說,過過嘴癮。你呢,也就當個笑話聽,別當成什麼大不了的事兒。王清泉那小子雖然私底下弄些貓膩,但是對我們這幫做工的,還算是客氣的。所以啊,他願意撈點兒也就撈地點兒吧。我們呢,不是太在乎。”

方豆腐的話和那個老工人說的話一樣,引起了不少工人的共鳴。有個工人甚至說道:“我們知道你們復興會的人對咱們做工的好。魏書記人雖然木頭了點兒,但是他還幫着我們學習功課,幫我們參加評級考試呢。你們放心,我們一點兒也不怨你們復興會。”

還有工人說道:“這樣好的日子,要是還不安分,那是要遭雷劈的。現在外面是什麼世道啊。也就是在復興會手下能把飯吃飽把日子過好。王大老爺公侯萬代纔好啊”

類似的話,也得到了不少工人的認同。

工人們樸實的話,讓陳立心中一方面暖洋洋的,一方面又沉甸甸的。王老師說的真的很有道理,“人民羣衆是最講良心。你對他好,他就會贊同你,支持你。”

像麻袋廠這樣,一些幹部的行爲已經嚴重的危害到工人的切身利益的情況,工人們居然也能支持和理解。

但是,這是這種支持和理解讓陳立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怒火。王清泉和李來運這些人,怎麼可以辜負這麼好的工人,辜負這麼善良的羣衆呢。

陳立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分別走訪了麻袋廠的四個車間和兩個倉庫。麻袋廠的問題已經越來越明顯了。麻袋廠之所以在最近一年內,利潤增長速度越來越慢,工人的工資增加的水平越來越低的直接原因,就是在麻袋廠內有着一批圍繞着廠長王清泉的反革命集團。

中午的時候,王清泉派了一個幹部找到正在調研的陳立,請他到廠長辦公室裡去吃飯。一進到廠長辦公室,看到已經喝得滿臉通紅,正在和王清泉稱兄道弟的李來運,再看到圍着李來運和王清泉不停的奉承和敬酒的麻袋廠幹部的時候。年輕的肅委會幹部陳立終於爆發了出來。

正在喝着酒的王清羣看到陳立進了辦公室,正準備發動手下向陳立敬酒呢。就看到陳立快步的走到桌子旁邊,一把抓住桌子的邊緣,一下子把放滿了菜餚和酒瓶的桌子給掀翻了。只見陳立指着還在懵懂中搞不清楚狀況的李來運罵道:“你也配當個肅委會的幹部”。然後,他就頭也不回的走掉了。

因爲陳立出來的時候是中午,所以並沒有從江北工業區回到復興會的火車。他只好用肅委會的證件從火車站調了一輛小型的蒸汽平板車回覆興城。在和司爐工一起往小火車頭裡裝填煤塊的過程中,陳立的憤怒很快就平息了。

用了半個小時回到復興城之後,他回到自己在少年營的宿舍裡,用一下午的時間完成了三份調查報告。一份是針對麻袋廠廠長王清泉的,一份是針對肅委會幹部李來運的,一份是針對麻袋廠黨委書記魏鳴鶴的。

拿着三份調查報告直接走到肅委會主任劉務實的辦公室門口的時候,陳立的心中還有些忐忑不安。可是,一想到工人們對復興會的理解和愛戴,陳立堅定的敲響了劉務實的門。

調查報告是表格式的。所以,劉務實看起來非常的快。他看完了調查報告,把報告放在桌子上,然後笑着看着陳立年輕的面龐說道:“怪不得師尊這麼重視你們這些年輕人。你們這些年輕人做起事情來就是不一樣。”

說完了這話之後,劉務實站起身來,走到陳立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幹我們肅委會的工作,就得有你這樣的利索勁兒和認真勁兒。有了你這三分報告,對於這三個人的直接審查就可以開始了。”

劉務實走出辦公室,從行動科的人調出一個隊班的戰士。在這之後,他回到辦公桌前,龍飛鳳舞的簽署了三份協助調查的通知單。把這三份通知單交給陳立之後,劉務實說道:“領着戰士們,去把這三個人帶回來協助調查。小陳同志你要有信心,我們肅委會,我們復興會,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有工作作風問題的幹部的。”

面對手銬的時候,王清泉、李來運和魏鳴鶴的表現各不相同。

王清泉看到協助調查通知單的後,眼睛就不自然的就望向兩個前來“幫助”他的戰士。他的眼睛一下子就失去了光芒。他那張巧嘴張了又張,居然沒發出任何的聲音。之後,他就像一團爛泥一樣癱在了地上。要不是兩個戰士一左一右的攙住他,他連站都站不住了。

李來運中午喝多了酒,到了下午的時候,意識還是模糊的。他看到了前來“幫助”他的兩個戰士的時候,還一直吵吵着“你們幹什麼,老子是肅委會”之類的怪話。

魏鳴鶴的表現仍然是那麼不一樣。他最開始的時候,那張一直木着臉上先是現出了驚訝的表情。之後,他好像陷入某種思考中。

最後的時候,他纔對站在他面前的陳立問道:“沒有把黨委班子領導好,沒有對王清泉廠長進行好監督,沒有對羣衆的不滿進行認真的調查,沒有把廠子裡的情況及時反映給上級組織。我的問題是這些吧。”

看到陳立無聲的點了點頭,魏鳴鶴的臉上居然露出了些笑容。他帶着些奇怪的語氣低聲的說道:“果然啊,兩耳不聞窗外事那一套在這裡是行不通的啊。”

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80章 大練兵(4)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80章 大練兵(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章 穿越(2)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307章 終結者4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78章 大練兵(2)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383章 東改編2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371章 在山東(6)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11章 終結者8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1章 穿越(1)第38章 妖僧(2)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383章 東改編2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
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80章 大練兵(4)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80章 大練兵(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章 穿越(2)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307章 終結者4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78章 大練兵(2)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383章 東改編2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371章 在山東(6)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11章 終結者8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1章 穿越(1)第38章 妖僧(2)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383章 東改編2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