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

王書輝一向覺得,偉人對於戰爭的論述是絕對的真理。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他對於戰爭的宏觀認識,是站在意識形態的角度上的。他認爲,戰爭是一種意識形態衝突的具體體現。

不過對於具體的軍事鬥爭,他的看法則是相當程式化的。他認爲,無論是冷兵器條件下,還是熱兵器條件下,軍事鬥爭的形式,都是很機械的一個客觀過程。

敵情偵查,戰場設定,遠程打擊,近戰殺傷,救治傷員,防疫清場,總結經驗。他認爲,所有的,具體到戰役的軍事鬥爭,基本上都遵循這個“七步走”的基本程序。即使是開外掛的我黨軍隊,也不例外。

他堅定的認爲,決定雙方勝負的,除了外部的環境因素之外。軍事鬥爭的勝負,是由戰鬥雙方的訓練水平和武器水平,這兩個基本的,具體的客觀的因素,以及作戰雙方部隊的思想認識水平,這一個主觀因素,主客觀三個決定因素,所綜合決定的。

所以,王書輝覺得,雖然明朝軍隊敗於滿清軍隊,雙方在文明程度的巨大差異,讓人覺得這一結果非常錯愕。但是,如果從具體的軍隊建設的角度上,看待明清雙方的軍事力量的話,明朝軍隊的失敗,又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明王朝軍隊,不是沒有打敗,甚至於消滅北方蠻族的能力的。從歷史上看,無論是明朝初期的洪武、永樂時代,還是明代中晚期的正德、嘉靖時代。有着充分訓練的明王朝職業軍隊,在對外戰爭中,都是把各種蠻族打的滿地找牙的。

能夠證明明王朝本身,並不缺乏軍事勝利能力的最好例子,就是戚繼光領導的戚家軍。他們從一羣農夫礦工開始,在戚繼光的嚴格訓練下,先滅倭寇,後平韃靼,轉戰中國南北,幾十年間,功勳無算。

戚繼光的下場,正好可以回答爲什麼明朝末年,明朝軍隊戰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就像文官官僚集團一門心思的,要搞垮戚繼光一樣。明末的官僚集團,爲了維護自身的絕對政治地位,不僅對軍事系統的武官們肆意打壓,更是在全社會範圍內,製造“從文則高貴,從武則低賤”的社會輿論。

在官僚集團把持國家機器的環境裡,明王朝的武裝力量,不僅在社會地位上處於極爲低下的狀況,官僚集團更是大肆貪污掠奪明朝軍隊的有限開支。明朝官場上著名的“漂末”潛規則,就是在明末對後金軍事鬥爭中,處於劣勢的狀況下,還一直被各級官僚嚴格執行。

明末國家軍隊的士兵們,在官僚集團的掠奪和武將們的貪墨中,食不能飽,衣不避寒。他們時刻處於一種,在生存線邊緣掙扎的狀況。別說日常訓練了,在非戰時的時間裡,他們還要充當衛所軍官的農奴。

這種生存狀態的士兵,在面對敵人的時候一觸即潰,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而滿清武裝力量,因爲滿清蠻族文明程度的低下和制度體系的落後,他們自然也沒有正規的軍事訓練。但是尚未開化,還處於茹毛飲血階段的野蠻民族,還沒有將他們的動物性本能褪盡。憑藉着天生的野蠻,在與處於生存邊緣的明朝軍隊的戰爭中,他們能夠取得勝利,也是很正常的。

可以這麼說,明末的軍隊在和後金的戰爭中,雙方的文明差距在明王朝的利益集團的掠奪和破壞中,被無限弱化了。

直白的說,雙方的軍事鬥爭,實際上是一個比爛的過程。而明朝軍隊,在利益既得集團即文官官僚集團的摧殘下,他們的實力,比披毛戴角的野蠻人還要爛。

這個道理,可以在秦良玉的白杆軍,盧象升的天雄軍,這兩支只有少量軍事訓練的武裝力量,能夠在明末一片黑暗的軍事鬥爭中,偶放光彩的事實上,得到證實。

充足的物資供應,科學的嚴格訓練,合理的管理制度,先進的武器裝備。

王書輝手下的一百多個全職家丁和兩百多個民兵性質的輔助武裝,就是這個時代,整個亞洲地區,最爲強大和先進的武裝力量。

如果把使用火帽的,燧發米尼式線膛步槍和12磅榴彈炮,列裝給王書輝的武裝力量的話。他們就是這個時代,整個世界範圍內,最爲強大的武裝力量。

最關鍵的是,這不是軍武宅的意淫。有着穿越時空金手指的王書輝,能夠做到這點。

他準備在明末建立起初級的,工業革命時期的工業基礎之後,就爲自己的未來的軍隊,配備米尼步槍和12磅榴彈炮。實現這一目標,其前提條件,是王書輝必須憑藉自己的力量,在明末中國,建立起十八世紀水平的工業來。

他覺得,滿清末期,張之洞能夠在湖北,建立漢陽鐵廠這樣的近代鋼鐵聯合企業,他也應該能在明末做到。張之洞依靠不靠譜的外國人,王書輝可是可以依靠完全靠譜的,21世紀世界第一的工業強國,作爲自己的外援的。

不過,軍事鬥爭在王書輝眼中,是一種簡單的機械的過程不假。但是,政治鬥爭則是充滿的困難的複雜過程。王書輝可以在明末,輕鬆的,通過建立起近代水平的軍事力量,打垮各種敵人。

但是,在政治上,怎樣才能在,把已經完全腐朽墮落的儒家思想,作爲普世價值的明末社會裡,把民衆爭取到自己的一方。這纔是他要面對的最大難題。

不過,好在作爲穿越者,歷史給他提供了明確的答案。在與封建官僚的鬥爭中,王書輝決定祭起了土地革命的法寶。

馬鬆華這個枝江縣典型的土豪劣紳,簡直像爲要睡覺的王書輝送枕頭一樣貼心。在王書輝需要進行現實中的理論實踐的時候,像一頭自己跳進陷阱裡的野豬一樣,自己把自己送到了王書輝手中。

在輕鬆吞掉馬鬆華前後三次,送到王書輝嘴裡的肉腩之後,王書輝開始進行嚴密的佈置。他要在王府鎮,利用被抓獲的,苟延殘喘的幾個俘虜,進行先期實驗。這就是那些俘虜們,跪在校場臺子上的原因。

在工業化時代長大的王書輝從沒有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仇恨可以這樣的深刻和激烈。他只是簡單的,把從枝江地區蒐集到的馬鬆華的罪證,散發給教導員,並對他們進行了簡單的培訓。之後的情況,完全出乎王書輝的意料之外。

整個王府鎮的成員們,無論是大部分山陝流民出身的人,還是少數從各地招聘來的人和原江北村的獵人漁夫,他們對於馬鬆華和馬鬆華的狗腿子們的那種徹骨的仇恨,真的讓王書輝覺得很驚訝。

根本就不需要王書輝的引導和宣傳,似乎這些社會底層出身的人們,對於土豪劣紳是一切罪惡的根源,這一認識,完全是天生的認同。

只需要一些簡單的說明和講解,這些明朝末年的貧民們,就能清醒的認識到,什麼叫做階級仇恨。他們可以很明白的認識到,他們自身的悲慘遭遇,完全是土豪劣紳們對他們的掠奪和剝削所造成的。

這些社會底層的流民和貧民,很快就把自己過去的悲慘遭遇和現實中,馬鬆華對王府鎮的進攻聯繫了起來。

在動員會上,張大力的話就極具代表性。他對身邊的一個同隊的人說,“過去是陝西的地主剝削我,壓迫我,想要我的命。現在,好不容易在師尊手下過上好日子,馬鬆華這個枝江的土豪劣紳,又要我的命來了。這天下的烏鴉一般黑,天下的土豪劣紳都是一家人。咱們窮兄弟不靠着師尊,在哪裡都活不下去啊。”

雖然王書輝,對於張大力認爲,只有跟着王師尊才能活命的認識侷限性,有些不滿意。但是對於他說的“天下烏鴉一般黑,天下的土豪劣紳是一家人”的認識,則是非常讚賞的。王書輝自己唸了兩遍這句話,覺得朗朗上口合轍押韻,不禁產生了詩在民間的文青感想。

在這種明確的階級意識,以及現實的利益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整個王府鎮的成員,對於王書輝和馬鬆華之間的矛盾的認識,得到昇華。

他們過去,對於馬鬆華本人,以及馬鬆華對王府鎮的進攻行爲的看法是,馬鬆華得罪了王老爺,他們吃了王老爺的飯,就要爲王老爺賣命。他們覺得王書輝和馬鬆華的矛盾與他們無關。在動員會開完了之後,他們的看法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

他們認識到,馬鬆華不是和王老爺有仇,而是和整個王府鎮,窮苦人出身的全體成員有仇。馬鬆華這個枝江縣的土豪劣紳,和一切其他的土豪劣紳一樣,就是不想,讓他們這樣的窮苦人過上好日子。王老爺爲了給他們好日子賣私鹽,而馬鬆華不讓王老爺賣私鹽,就是和他們作對,就是想讓他們重新過回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悲慘日子。

他們認識到,想要千年萬年的過上王老爺提供的好日子,就必須不斷的消滅對抗王老爺的敵人。因爲他們意識到,天底下,只有王老爺這一隻不正常的白烏鴉。

馬鬆華還沒有享受到階級仇恨的怒火,他的手下們,以及幾個江北的悍匪,則是提前感受到了階級仇恨怒火的滋味。在動員會之後的公審大會上,山呼海嘯般發自內心的吶喊,深深的刺激了他們。

這可是從兩千多年前的“國人暴動”開始,就一直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心中燃燒着的聲音。

不過,他們也沒有什麼機會,能和別人提起這次,提前了三百年的奇特經歷了。

在公審大會結束之後,在馬鬆華的外甥趙金輝的帶領下,他和四個劫後餘生的匪徒一起被吊上絞刑架。

四十多個農夫則在公審大會上,每人被打了三十軍棍之後,被判處爲期十年的勞動改造懲罰。

他們將在農工營的監視下,開始一段在他們眼裡,充滿了奇幻色彩的生活。

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309章 終結者6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26章 開始(2)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31章 日常(3)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367章 在山東(2)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72章 在山東(7)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37章 妖僧(1)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27章 開始(3)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07章 終結者4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33章 理念(1)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14章 立足(2)第308章 終結者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27章 開始(3)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19章 起步(3)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7章 妖僧(1)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
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309章 終結者6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26章 開始(2)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31章 日常(3)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367章 在山東(2)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72章 在山東(7)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37章 妖僧(1)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27章 開始(3)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07章 終結者4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33章 理念(1)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14章 立足(2)第308章 終結者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27章 開始(3)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19章 起步(3)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7章 妖僧(1)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