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

唯物主義的理論目前來看是天底下最講道理的理論了。

唯物主義者無疑是天底下最講道理的人。

閆愛華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他講的道理簡單而實在。就是肖文龍有一肚子的話,在這樣簡單實在實事求是的道理面前,他也說不出口。

勞改營距離復興城不到五里地。這裡原本是復興軍一個營的營房。換掉原來的營房中的門,再把營房的外牆加上鐵絲網,營房就變成了牢房。

因爲過去是軍營,所以營房內的操場周圍種植着王書輝從現代引進的各種速生林木。這些樹木到現在最少也有三年左右的時間了。因爲復興會內部還沒有砍伐使用它們的計劃,所以這些樹木長得鬱鬱蔥蔥,從警衛營的辦公室通過窗戶向外望去,紅牆紅瓦的兩層小樓和周圍繁茂的綠樹,給人一種乾淨整潔,清新寧靜的感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種態度被古代人稱讚爲一種高尚忘我的思想境界。事實是,所有用實事求是的態度來面對生活的人,都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爲實事求是的觀點,要求每個人都必須用唯物主義的態度來面對世界。

唯物主義者在面對外部世界的時候,琢磨的是一切事物的道理和規律。像情緒這麼主觀的東西,唯物主義者是要努力的排除它對於事物判斷的干擾的。

凡是在事業上能夠取得成功的人,沒有一個不具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的。

肖文龍之所以能夠成爲湖廣名醫,這和他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有着直接的關係。即使中醫的理論基礎是唯心主義的,可是中醫大夫在面對患者進行診斷的時候,必須依靠最真實最現實的第一手材料。這就使得,所有的好的,優秀的中醫大夫也都必須具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肖文龍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和大量的實踐,他能夠成爲湖廣名醫,實事求是的態度是貫徹在他生活的每一個方面的。所以,即使肖文龍從自己的階級立場出發不願意贊同閆愛華說的地主的剝削不合理,可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又讓他無法說出那些連他自己也不願意相信的不着調的謊話。

閆愛華看着肖文龍盯着窗外的樹木一言不發的糾結樣子,輕輕的笑了起來。自己也是真夠走運的,居然發現了一個非常奇葩的,非常罕見的,具有改造價值的地主階級出身的反動派。

幾乎所有的年輕黨員都經歷過這樣一個時期。他們剛剛參加工作,充滿了理想主義,認爲自己什麼都能做,什麼事情都能做好。對於前輩黨員們已經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他們往往不以爲然。他們覺得前輩黨員們做不到的事情,未必自己就做不到。

閆愛華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在剛剛走上幹部崗位上的時候,他的思想從對於地主老財的憤怒和憎恨轉變到了要改造和改變地主老財的階段。可是現實就是現實,接觸了太多冥頑不靈石頭腦袋,寧可死也不想改變自己想法的反動派之後,閆愛華的熱情是在不斷的消退的。

這麼偶然的機會,遇到了肖文龍這樣出身地主階級對地主階級有着極深的感情,但是卻能夠進行自由思考的奇葩,閆愛華的熱情又有些燃燒了起來。

組織了一下語言之後,閆愛華用一種非常溫和的語氣對肖文龍說到:“肖大夫,我們復興黨人講究的是唯物主義,講究的是實事求是。唯物主義你不懂,但是實事求是這句話你總能夠理解。這就是說,我們復興黨員是講究說實話說真話的。”

明確了自己的立場之後閆愛華繼續說道:“我們復興黨人和地主老財是沒有個人恩怨的。我們對於地主階級,採取的是能夠改造的就進行改造,不能進行改造的就要進行土改。我們改造地主階級成爲開辦工廠的工業家,讓地主們用土地進行交換,從我們復興會換取機器、技術、資金,幫助他們培訓工人。我們的目的是好的。事實證明,凡是接受了工業改造的地主們,都能夠在工業生產中獲得大量的利益。”

閆愛華舉了幾個枝江商盟和秦氏商團的例子給肖文龍之後,繼續說道:“即使那些冥頑不靈,堅決不把土地交給復興會的地主,我們復興會也不是說一定要他們死,一定要殺掉他們的。他們只要老老實實的接受土地改革,那麼他們就可以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他們的各種權利,我們復興會還要進行保護呢。”

閆愛華覺得自己的話非常的樸實平和,肖文龍卻覺得這話裡隱藏着巨大的傲慢。肖文龍有些生氣的說到:“就是朝廷也要依靠士紳治理天下,你們復興會又不是朝廷,有什麼資格自立規矩干擾地方?”

肖文龍說出這種話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氣的。對於他來說,這樣的質問,簡直就是直接撕破了復興會的面具,漏出裡面造反者的本來面目了。

但是出乎肖文龍的預料,閆愛華聽了這話並沒有表現出什麼憤怒激動的狀況來,他仍舊帶着微笑對肖文龍說到:“我們復興會確實不是朝廷,可是我們復興會卻能解決朝廷解決不了的問題。朱明王朝統治中國兩百多年,到了今天,天下已經到了烽煙四起民不聊生的狀況了。除了大量的自然災害的原因之外,之所以當今中國這樣內外交困的根本原因,無非是朝廷已經不能履行治理國家的職能了。”

“發生自然災害有什麼了不起的。上古聖王的堯舜禹時代的自然災害少了麼?只要國家還有救濟災民重新組織生產的能力,中國這麼大的國家,這麼雄厚的國家實力,總不會出現現在這幅混亂絕望的狀況。朝廷外不能防禦外族入侵,保護百姓,導致幾百萬遼民死在外族的屠刀之下。內不能救災賑民,救災民於水火。以至於流民遍地,盜賊四起。這就是封建王朝正在走上絕路的一種表現。”

“天下那麼多的文武官員,對於大明朝目前的現狀沒有一丁點兒的辦法。原因無非是,現如今掌握國家政權的這羣文武官員的利益並沒有受到什麼損害。他們那羣自私自利的人是指望不上的。”

“朝廷和官員們解決不了問題,我們復興會出面解決問題。我們不復興會不僅出面承擔這個問題,更能提出具體的辦法,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們復興會敢於作出決定,敢於對地主採取獨立政策的現實基礎。”

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10章 婚事(2)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2章 穿越(2)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72章 在山東(7)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3章 立足(1)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7章 開始(3)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370章 在山東(5)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306章 終結者3第28章 開始(4)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16章 立足(4)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80章 大練兵(4)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9章 婚事(1)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29章 日常(1)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82章 東改編1第40章 妖僧(4)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
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10章 婚事(2)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2章 穿越(2)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72章 在山東(7)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3章 立足(1)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7章 開始(3)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370章 在山東(5)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306章 終結者3第28章 開始(4)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16章 立足(4)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80章 大練兵(4)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9章 婚事(1)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29章 日常(1)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82章 東改編1第40章 妖僧(4)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