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

夜裡九點多鐘,在劃時代的玻璃罩油燈的燈光下,韓國良和郭博奇都沒有睡覺,而是在讀着手中的課本。

郭博奇突然放下了課本對韓國良說,“國良,你說師尊也沒到譚家衝來過,他是怎麼知道一定會有譚家的餘孽,乘我們不在的時候煽動鬧事的呢。”

韓國良聽到郭博奇的問話,也放下手中的課本,他想了一會兒,纔對郭博奇說道,“老郭,師尊寫的那本《萬物一統律》裡不是總在強調,人對世界的認識是不斷通過實踐實現的麼。不過書裡也說了,萬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運行的,人對世界的認識,實際上就是在不斷的總結這些規律的過程。或許師尊就是那種已經完全掌握了世界的規律的人吧。”

說了這種和自己受到的唯物主義思想教育相背離的話,韓國良也有點含糊起來。不過他很快就把頭腦清了清,又準備開始看書。他可是一心想要通過“最高考試”,加入復興會的。

不過郭博奇並沒有把自己心裡的疑問傾倒完,他對韓國良說,“師尊有一次曾經在課堂上講過既得利益者的事情,你還記不記得了。”

韓國良點點頭說,“我知道啊。”

郭博奇若有所思的說道,“現如今,遇到了譚玉清這個老狗的事情,我纔想明白師尊當時說的那些話的意思。我記得師尊說,我們要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世道,創造一個幾千年來都沒有過的新世道。創造一個人人有吃喝,家家能富足。沒有欺壓和凌辱的新世道。”

“師尊說,在新的世道里,人和人都是一樣的。沒有地主老財,人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即使做官的,也不能享受特權,家家都交一樣的稅負。誰家有錢,誰家地多,就要交更多的稅,出更多的力。”

韓國良繼續點着頭說,“是啊,我也記得很清楚。我當時就感覺,師尊說的話最實在。以前聽過在流民裡的燒香的(各種邪教徒)說的,那些什麼白蓮降世,極樂淨土的話。我是從來不信的。因爲這些人,從來也沒給過別人什麼。他們首先就是要錢要物,要人出力。哪有像師尊這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我們得利的。”

“再說了,納糧交稅,天經地義。只不過現在這世道,越有錢的,越不用交稅納糧。越窮的,連地也沒有一塊的窮人,卻要交五六層的地租。像師尊說的那樣,人人有田種,誰的田多,誰就多交稅多納糧。只有這樣的話纔是真話,老百姓纔會信啊。”

郭博奇笑了笑,對韓國良說,“國良你說的,我也知道。不過,我想的是師尊當時說,我們要建成這樣一個新世道,首先就要明確什麼人會反對我們,什麼人會成爲我們的敵人。師尊說,只要在舊世道里得勢的,有利的,那些當着舊世道的官,在舊世道里良田萬畝奴僕無數的地主老財們,都是我們建設新世道的敵人。”

“我記得當時師尊還說,當官的,讀書的,有錢的,有地的,這些人看起來很強大,看起來很了不起。可是,他們在全天下的人裡,也不過是極少數,也不過是佔不到一層的人罷了。只要有佔天下九層的窮兄弟,窮姐妹的支持,幫助和加入,打倒舊世道的利益既得者們,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我記得我聽了這話,真鬆了一口氣呢。”韓國良聽到這裡,笑着插了一句。

“是啊,從這之後我就一直琢磨着,這些利益既得者,當官的,有錢的,地主老財,土豪劣紳,他們是不是都是那種青面獠牙的樣子。只不過,我也沒想到,看起來挺兇惡的地主老財們,在大多數窮兄弟的面前,居然是那麼面瓜的樣子。就說譚家衝吧,處決譚家老財的時候,甚至都沒怎麼用咱們工作隊動手。”

韓國良聽到這裡,開心的笑了起來。他對郭博奇說道,“師尊不是常說,人民纔是歷史的創造者麼。師尊天天不離嘴的‘那個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一切工作都要依靠羣衆’。原來我還不怎麼太有底呢。也是到了譚家衝之後,見識了老百姓的怒氣之後才知道,師尊說的羣衆路線是個什麼意思了。”

“是啊。”郭博奇也笑了笑,說道,“我發現師尊就是了不起。本來我覺得,在譚家衝這個地方,只要把譚老財吊死了,咱們窮兄弟就能做主了,譚家衝就是老百姓的天下了。可是等到回去開會的時候,師尊又提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反撲無處不在的話。我還覺得有點奇怪呢,一回村子,就聽說了譚玉清那老狗要造反的事情。”

說到這裡,郭博奇站了起來,做了一個擴胸運動,然後說道,“你說說看,師尊是不是什麼都能想得到。”

韓國良看到郭博奇在做運動,他也站起身,活動起身體來。他邊做着擴胸運動一邊對郭博奇說,“這又有什麼好奇怪。師尊不是一直這樣麼。”

郭博奇心不在焉的點着頭,一邊小聲的問韓國良,“我最近有種想法,我覺得師尊這麼了不起的人,大可做個皇帝。”

韓國良聽了這話,輕輕的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有這想法,咱們教導營和家丁營的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不過,就是因爲師尊給朱家王爺當了駙馬,所以很多人覺得不太可能罷了。”

郭博奇沉默了一陣,對韓國良說,“先不說那些沒譜的事情了。譚玉清老狗的事情怎麼處理。”

“當然是按照工作手冊裡的辦法處理了。”韓國良想也不想就說道。

——分割——

先選出農會,再由農會的人處理譚老狗的事情。這就是工作手冊裡的辦法。

《工作手冊》裡明確的指出,在涉及羣衆利益的事情上,必須要發動羣衆,引導羣衆出面解決。我們只能做發動、引導的工作。決策的工作,要由羣衆自己去做。

也就是說,農村工作的核心原則是,髒活,累活,苦活,都是由工作組承擔,由大營負責。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羣衆就必須明確的表態。不能怕拉仇恨,不能即享受着人人五畝地,一年三層稅的待遇,又不想爲保衛他們自己的利益,表現出堅定的立場來。

王書輝清楚的知道,在他的組織和團體與封建反動集團的鬥爭中,實際上,大部分羣衆是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的。雖然工作組把地主老財們的土地分給了他。他們在利益上,在現實上,已經站在了地主老財們的對立面上。但是,在潛意識中,他們還是不想和貌似強大的封建反動集團的紙老虎們作對。

工作組在農村的工作中,建立起農會組織的目的,就是要讓羣衆們組織起來,在鄉村的一切事務中表達他們自己的觀點,在鄉村的一切事件中表達他們的立場。

王書輝相信,只要有強大的槍桿子給農會撐腰。那麼,習慣了大聲說話,自己當家做主的民衆,就會成長起來。到了最後,他們就會主動的,向着一切阻礙他們利益的勢力和團伙,發起進攻的。

農會組織的組建工作很快就開展起來了。

在中國,實際上在鄉村,一直實行的是某種意義的鄉村自治。封建社會的政府,因爲無法承擔滲透到鄉村的管理體系,所需要的管理成本。所以,在封建時代的中國,一直實行的是一種,鄉紳代管鄉村的權力的,所謂的“皇權不下鄉”的政策。

既然“皇權不下鄉”,那麼,權力在鄉村中,就表現出其原始和猙獰的形態來。也就是說,在鄉村裡,誰的錢財多,誰的拳頭大,誰的人手多,誰就能在佔國家絕大多數面積的鄉村裡,掌握權力,說話算數。

地主老財、土豪劣紳,他們在手裡掌握着幾十個人的武力。雖然在一個村子裡幾百人裡,幾十個人,好像看似人數不多。可是,他們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在組織上的團結的。

處於絕大都數的羣衆,看似人數衆多,可是他們在經濟上,在人身上,都是依附地主老財和土豪劣紳的。佔大多數的羣衆不能團結,這就使地主老財和土豪劣紳能夠依靠得佔少數的,但是利益一致的,組織相對嚴密的武裝力量,掌控鄉村的權力。

現在,王書輝掌握的三十多鄉村裡,鄉村的力量發生了逆轉。土豪劣紳和地主老財,大部分都被打倒消滅。只有極少數所謂的良善鄉紳,縮着尾巴,老老實實的接受工作組的管理。

在這種情況下,逐漸認識到權力局面已經徹底改變的少數頭腦靈活的羣衆,積極的參與到農會的建立中來。

在譚家衝農會裡,最積極的就屬,剛剛被大家選爲農會會長的許三斤。

在鄉村裡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一個人的綽號外號,可能叫着叫着,就變成了這個人的真名了。很多人的實際名字是什麼,大家都記不得了。甚至於,他的綽號是怎麼來的,大家都不知道了。

許三斤就是這樣的情況。

許三斤今年四十七歲。在譚家衝現在的村民眼裡,他是整個譚家衝裡,除了譚家的幾個老狗之外,最年長的,也是最有學問的人。因爲,許三斤他老人家,能夠寫春聯,寫信。

對於譚家衝的村民們來說,能夠活到快五十歲的年紀,又能夠讀書識字的許三斤,居然也像大家一樣,過着落魄的日子,給譚老財扛活。這是大家是一直覺得不可思議的。

第33章 理念(1)第13章 立足(1)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10章 終結者7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372章 在山東(7)第22章 起步(6)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305章 終結者(2)第369章 在山東(4)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章 穿越(4)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35章 理念(3)第14章 立足(2)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34章 理念(2)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78章 大練兵(2)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239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1)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10章 婚事(2)
第33章 理念(1)第13章 立足(1)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10章 終結者7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372章 在山東(7)第22章 起步(6)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305章 終結者(2)第369章 在山東(4)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章 穿越(4)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35章 理念(3)第14章 立足(2)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34章 理念(2)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78章 大練兵(2)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239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1)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10章 婚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