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

在王書輝所處的二十一世紀裡,因爲日本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左右在美國爸爸的幫助下就完成了現代化。更因爲在美國爸爸的幫助下,日本在八十年代開始高速發展,所以王書輝那個年齡段的年輕人裡面,精日分子着實有不少。

甚至於因爲在改開初期日本對華採取了表面上經濟支持暗地裡資源掠奪的政策,以至於王書輝父母那代人裡,因爲看了很多日本國電影和電視劇的緣故,也有不少人對這個國家持正面印象。

好在王書輝成年後,因爲國家工業化的發展中國的民族思潮開始復興,所以大部分的中國人才能比較理智的去看待日本這個國家了。

王書輝是有點沙文主義的思想。可是他在看待國家關係的時候,還是很實事求是的從利益的角度出發的。別說是17世紀前五十年這個民族和國家概念沒有被普及起來的時代裡了,就是在他所處的正常時空裡,他也不覺得利用日本國和美國的錢發展本國的工業有什麼不應該的。

所以他固然可以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幻想着把世界上所有的倭國人都推進富士山的火山口裡當燃料,但是在現實中,他還是更理性的覺得把世界上所有的倭國人都扔進復興中國的蒸汽機鍋爐裡和發電廠燃燒室裡,爲中國的工業化全面發展添磚加瓦更好一些。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王書輝纔會在外交委員會的會議上對大家說道:

“我們復興黨在國際關係上應該堅持一個國際主義的精神。”

“什麼叫做國際主義的精神?國際主義精神就是,全世界所有國家、所有民族一起爲中華民族的發展和進步做貢獻。在此之後,實現了全面工業化,站在了人類文明的最高峰的中華民族,再把先進的文明、先進的文化,傳播給全世界的各個國家和各個民族,引導他們走上文明進步的道路上去。”

“在這個崇高的大目標下,有些同志認爲,我們支持倭國長崎地區的宗教狂徒和我們國家的宗教政策相違背的想法,就是錯誤的。”

“對於島原地區的倭國人民自主自發的反抗運動,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呢?我們不應該單方面的偏執的抓住倭國的島原人民和長崎人民的宗教信仰這個表面現象不放,而是應該挖開現象看本質。”

“倭國島原地區和長崎地區的人民羣衆爲什麼會發動武裝起義?歸根結底,是因爲堅持封建制度的倭國政府對全倭國的人民羣衆長期的、殘酷的階級剝削和壓迫造成的。正是因爲倭國封建統治者對倭國人民的殘忍迫害,才使得在倭國封建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下無法忍受下去的倭國人民奮起反抗的。”

“一邊是被剝削被壓迫的倭國人民,一方面是殘忍愚昧落後腐朽的倭國封建統治者,我們中國應該站在誰的立場上?支持誰?幫助誰?這不就是一目瞭然的嗎?”

作爲政府的首腦,陳封在和王書輝的會面中表達了對王書輝說法的不理解。在和王書輝彙報工作的過程中,陳封對王書輝說道:

“老師說我們要對島原和長崎地區的倭國羣衆進行支持,這一點我可以理解。可是從我們國家的利益上看,島原和長崎地區的動亂導致了我們對倭貿易遭到破壞,雖然可以通過和倭國各地的地主(中國國內把倭國各地的大明看成是地主,從倭國大名的佔有土地的規模和他們對農民的剝削和壓迫上看,這是有道理的)的貿易補償我們的損失,而且通過對琉球和鹿兒島地區的解放,我們獲得了更多的土地,但是這些好處和我們對倭貿易的利益相比較還是不夠充分的啊。”

王書輝聽了陳封的話,心裡一方面覺得欣慰,一方面覺得失落。

他欣慰的是,陳封這個中國的當家人之一,現在已經養成了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習慣。他的所有想法都是從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上出發的。

而讓他失落的是,陳封也好,復興黨的很多高層幹部也好,現在都養成了一身的帝國主義的習氣。他們固然能夠養成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待國際事務的習慣,但是他的視角比較狹窄,他們的心胸不夠開闊。

和所有帝國主義者一樣,他們總是喜歡緊抓着那點眼前利益,還不能夠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在心裡嘆了口氣,王書輝對陳封說道:

“陳封同志,前不久外交委員會的海外工作研討會的《會議紀要》你看過沒有?”

看到陳封搖了搖頭,王書輝繼續說道:

“這份《會議紀要》很重要,你要領着政府各部的領導同志好好的,認真的學習一下《會議紀要》的內容。”

輕輕的搖了搖頭,王書輝點燃了一支香菸之後對陳封說道:

“我們中國不是西方殖民者,我們一定不能走西方殖民帝國那條必然要走向毀滅的老路上去。中國作爲一個文明國家,我們不能像西方殖民帝國那樣,搞那一套對內壓迫對外剝削的混賬道理。全世界爲中國的工業發展出力,然後中國爲全世界的人民帶來文明和進步,這不是一套糊弄人的說辭,而是一個需要我們實實在在的去實踐的道路。”

“就以我們在錫蘭地區的政策爲例吧。走西方人的那套老路,奴役和壓迫錫蘭人民,把錫蘭地區作爲殖民地,從這個殖民地裡掠奪資源和財富,這種殖民主義做法固然可以快速的滿足短期的利益。可是這麼做的代價,是進一步的破壞錫蘭地區的生產力,把錫蘭人民進一步的打入到貧困和落後的境地中去。而錫蘭人民變得貧困和落後,這對於我們國家,除了把錫蘭人民推到我們的對立面去以外,真的有什麼好處嗎?”

“你和政府的同志們要搞清楚一個道理。錫蘭的寶石不是財富,任何金銀珠寶都不是財富。”

指了指辦公室的牆上那張巨大的全國工業產業分佈圖上的各種圖標,王書輝說道:

“真正的財富,是山西生產的煤炭,是東北和河北生產的鋼鐵,是山東和河南生產的機械設備等等這些,工人們以及工人們生產出來的工業品,是這些工業品背後代表的中國巨大和先進的生產力!”

放下手之後王書輝繼續對陳封說道:

“產品不進入到流通領域就沒有真正的意義。我們能夠生產出巨量的產品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把我們生產出來的巨量產品投放到世界各地去變成商品。”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是需要貧困落後的殖民地人民?還是富有和開放的願意購買我們生產出來的商品,過上文明生活的人民?我們是需要無論如何都會仇恨和敵視我們的封建政權?還是需要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心懷感激的解放了思想的自由的人民?”

“你們不要總覺得倭國政府是一個政府,所以它的購買力更強大。你要知道,得到了解放和自由,得到了我們中國先進的文明和文化改造的廣大倭國人民,他們的購買力纔是最強大的。”

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174章 審判(2)第374章 在山東(9)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06章 終結者3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38章 妖僧(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371章 在山東(6)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374章 在山東(9)第7章 準備(3)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27章 開始(3)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37章 妖僧(1)第22章 起步(6)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24章 起步(8)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22章 起步(6)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80章 大練兵(4)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7章 準備(3)
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174章 審判(2)第374章 在山東(9)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06章 終結者3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38章 妖僧(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371章 在山東(6)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374章 在山東(9)第7章 準備(3)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27章 開始(3)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37章 妖僧(1)第22章 起步(6)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24章 起步(8)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22章 起步(6)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80章 大練兵(4)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7章 準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