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承天事變(8)

在後世社會裡,因爲意識形態宣傳工具被既得利益集團、特權階層及其代言人把持,所以從總體上說,後世人對於農民起義的評價不高。

撇開被既得利益集團把持的大衆傳媒所洗腦的糊塗蛋來說,就是普通老百姓對於古代的那些農民起義也有些不理解。

工業社會的人,是很難理解農業社會的人的想法的。而處於因爲經濟高速發展緩解了階級矛盾的現代社會的人,也很難想象階級矛盾極端激烈的古代社會的人的生存狀況是什麼樣的。

就是王書輝領導復興會建立的新中國成立70多年之後,全面進入工業社會階段的新中國人,特別是生長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新中國人,也很難理解新中國建立之前,明朝末年那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

不少就是來自於農場的,熟悉農業生產,出身農業工人家庭的年輕人也對明末農民起義的四處爆發感到不解。對於他們來說,他們認知的農業都是通過工業化手段進行的農業生產。他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穩定、健全、安全、富庶的新社會裡,他們所知道的農民和明朝末年的農民完全是兩回事兒。

對於那些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來說,一呼百應揭竿而起這種事情他們真的難以理解。

其實,就是對於王書輝本人來說,他自己雖然在明末進行了大量的社會調查,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第一手材料,並因爲來自後世的豐富科學社會理論對階級社會的階級矛盾有着理性的認識。可是王書輝對於那種無組織無綱領無準備的明末農民起義的理解也不是很深刻很明確。

當然了,王書輝的這種狀況其實和他所處的環境有着直接的關係。雖然他在理論上對於階級矛盾的認識非常科學和客觀,可是因爲他成長的環境和他本人的實踐經驗,他在對於科學革命的實踐觀念上還是重建設而輕鬥爭的。

對於王書輝來說,毛老人家的那句“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箇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王書輝在革命實踐上更注重後半句。至於破壞一箇舊世界的事情,王書輝不僅不擅長而且他覺得明王朝這個政權本身就在承擔這方面的工作了。

至少王書輝本人看到復興會駐荊門工作組黨組書記陳立的報告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去了解承天事變發生的原因和細節,而是考慮怎樣處理承天事變之後的事情的問題。

對於承天事變的爆發,復興會派駐荊門州的工作組負責人,工作組的黨組書記陳立本人也不是親歷者。

事變爆發之後,還是本來就生活在承天衛裡的一個在農場建設工地上打短工的軍戶,把事情報告給了一個復興會對農場職工進行生產建設兵培訓的軍事幹部的。

出於對於這種兵變性質事件的敏感性,這個軍事幹部立即就詳細的詢問了事變的經過並將事情的詳細情況報告給了工作組。

用現代人的眼觀來看這次承天事變的話,肯定會有些無厘頭的感覺。總體上說,整個事情就是因爲承天衛的直接領導者,承天府鎮守太監穆楠對衛所下達了禁止軍戶前往莊園打工的命令之後,承天衛下屬的各個衛所的軍官們執行了這樣一個命令之後爆發的。

其中宋三子所屬的荊門千戶所下的一個百戶所裡,因爲該百戶對於這個命令的執行比較粗暴,他帶着幾個自己的狗腿子攔截準備前往莊園打工的軍戶,從而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在激烈的衝突中,宋三子和葉小滿在混亂之下打死了不小心捲入衝突的衛所百戶。百戶的死亡激起了衛所軍戶的不安情緒,在百戶所裡比較有威信的葉小滿的號召下,該百戶的軍戶們揭竿而起,滅了百戶的滿門分光了百戶家的糧食和錢。

宋三子(被動)和葉小滿(主動)發起的這場起義,如果沒有什麼人響應的話,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兵變。承天衛方面,只要穆楠派出自己的幾百個還能拿得出手的家丁之後,這場小小的兵變,就會像明朝末年無數大大小小的兵變一樣,悄無聲息的就被鎮壓了。

可是,一方面承天衛上下的軍戶們在貪婪無比的穆楠的壓迫下長期處於一種嚴重不滿的狀況中。另一方面,穆楠又非常愚蠢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軍戶們自己要掐滅他們剛剛燃起的一丁點兒的“美好”(對於在復興會農場建設工地打工的軍戶來說,復興會方面提供的待遇就是美好的生活)生活的希望。

時時刻刻的處於生存邊緣的承天衛軍戶們突然經歷了從希望到絕望的過程,這種巨大的反差讓他們產生了非常激烈的情緒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率先揭竿而起的宋三子和葉小滿的舉動,像在汽油上點燃了一根火柴一樣,一下子使得整個承天衛軍戶們的不滿爆發了出來。

得知了宋三子和葉小滿的事情的消息之後,從荊門千戶所的各個百戶開始,不管有沒有軍戶在農場工地上打工的,承天衛下屬的所有衛所都爆發了武裝兵變。原本造反的軍戶只是極少數,而到了這個時候,造反兵變的軍戶成了大多數。

雖然一直宅在位於承天府內的興都留守司裡的承天鎮守太監穆楠,在幾百個家丁的保護以及承天府知府組織當地士紳的家丁防守的承天府城內尚且還沒有受到直接的衝擊。可是,當軍戶們殺光了自己所在的衛所的軍官之後,他們出於一種本能,認定了自己的敵人就是縮在府城裡的鎮守太監穆楠。

所以,在分到了一點兒微不足道的糧食銀子之後,他們都聚集到了承天府城城外。

一萬多(包括衛所的正兵以及兩百年來衛所軍戶大量繁衍出來的軍餘)進行了初步武裝(各個衛所中的武器庫不是空的就是隻有些生鏽腐敗了的破爛玩意)的武裝力量圍住了府城。對於承天府知府來說,這就是不得了的造反作亂的事件了。

這個知府不知道自己是湖北地區僅存的一個大明朝的高級文官,所以他按照慣例,立即派遣親信“勇士”,帶着報急文書前往武昌府,向湖廣巡撫衙門求救。

這位知府肯定想不到的是,還沒等他的親信“勇士”逃出府城呢,就在離承天府不到三百里地的枝江縣,兩個營一千多名全副武裝的復興軍戰士,正在向承天府開來的路上。

只是,這支有槍有炮完全近代化了的武裝部隊,是前往承天府鎮壓起義的還是鎮壓反動派的,對於這個問題,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75章 大豐收(1)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7章 起步(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35章 理念(3)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76章 大豐收(2)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85章 東改編4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374章 在山東(9)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382章 東改編1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7章 準備(3)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367章 在山東(2)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274章 承天事變(8)
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75章 大豐收(1)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7章 起步(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35章 理念(3)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76章 大豐收(2)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85章 東改編4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374章 在山東(9)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382章 東改編1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7章 準備(3)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367章 在山東(2)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274章 承天事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