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四省攻鄂(9)

王書輝在復興會內部一心一意的想要樹立起一個明確的階級意識。但是現實是,整個復興會的黨員們在王書輝的教育下雖然對於階級問題有着明確的認識,但是主導他們思想的卻是利益意識。

這件事情其實也怨不得復興會的黨員們。畢竟,王書輝雖然大會小會大課小課的講到階級革命,可是五年來複興會在王書輝領導下乾的主要工作仍舊是建設工作。

對於復興會的全體黨員來說,鬧革命他們其實不太熟悉。倒是建工廠和賣產品這些事情,他們不僅做的得心應手而且興致昂揚。

作爲一個有着科學革命信仰的人,王書輝精通革命的理論,熟知革命的道理。可是說到底,生活在太平年月裡的王書輝缺乏那種革命的激情。

更主要的是,革命這件事情需要的是流血犧牲。可是,在現代中國長大的王書輝對於那些能夠爲革命而犧牲的爲偉人們只是聽說過完全沒見過。畢竟,在現代中國那個環境裡,無數革命先烈的犧牲已經爲所有的中國人提供了一個不需要犧牲的生活了。

所以,從王書輝的內心深處說,他下意識的還是在用一種收買的手段在凝聚和領導着復興會以及復興會治下的百姓。畢竟,在先進的生產力的幫助下,王書輝確確實實的可以爲所有凝聚在復興會治下的人民提供至少比大明朝這個時空要好的多的生活。

王書輝的這種下意識的舉動,使得復興會上下自然而然的洋溢着濃濃的利益意識。

比如說,復興會常委會對於朱燮元即將領導五省聯軍鎮壓武昌起義這件事情,第一反應居然是考慮這件事情會不會影響復興會在襄陽和武昌方面的經濟利益。

復興會常委會主任孟離在會議上說道:“我覺得看待這個問題,首先要把一個概念搞清楚了。那就是我們復興會和大明朝之間的矛盾問題。”

“我們復興會作爲先進的,代表着廣大人民羣衆利益的工業化政黨,我們和大明王朝這個落後的,代表着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農業朝廷之間的矛盾,必然是長期的,你死我活的一種狀態。這一點師尊已經強調過很多次了。對於這一點,大家不會有什麼疑問吧。”

孟離作爲主持復興會常委會日常工作的主任,在意識形態的把握上一直是非常到位的。要不然王書輝也不會讓他在名義上覆興會權力最大的復興會常委會主任的位置上一直呆着。

從復興會機構全面改革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年多的時間了。孟離一直把復興會常委會的工作主持的非常好。

王書輝對整個復興會的態度一直是一種放養的心態。對於他來說,如果復興會上下的每一件事情他都要過問的話,復興會的這些幹部們,什麼時候才能具備獨立工作的能力呢。一般情況下,復興會的行政工作,全部都是由陳封領導的政務廳負責。復興會的黨務和人事工作全都由復興會常委會負責。復興會的軍事工作,全部由復興會的軍委會負責。

三個部門的日常工作王書輝是不會干涉的。只有在三個部門在決策中出現明顯的失誤的時候,王書輝纔會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干預。

王書輝的主要工作,就是牢牢的把握着復興會的意識形態。他的大部分精力都主要集中在復興會黨員教育工作中了。復興會的黨政軍三個方面的教育工作,都是由王書輝承擔的。而且王書輝還要領導復興會的常規教育系統的工作。

所以,只要復興會內部不出現嚴重的問題,王書輝是不會干預復興會的工作的。

從復興會三大機構幾年來的表現上來看,復興會的會員們雖然仍舊比較青澀,但是經過了五年時間的段煉,他們已經能夠承擔起復興會這個近現代化的工業政黨的日常工作了。當然,一旦出現新的情況,復興會的三大機構還必須在王書輝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比如說針對朱燮元對武昌府的鎮壓的這個新情況。常委會在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就向王書輝進行了彙報。在王書輝的指示下,復興會常委會召開了討論會議。

在理論上,常委會、軍委會和政務廳是三個平級單位。可是因爲軍委會副總政委(總政委是王書輝)張寶樹和政務廳廳長陳封同樣擔任了常委會的主任,而且政務廳廳長和軍委會副總政委都是由常委會任命的,這就使得復興會常委會成了復興會的最高權力機構。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在復興會裡復興會常委會的專職主任,主持復興會常委會日常工作的孟離就是復興會權力最大的人。因爲一方面復興會常委會是通過復興會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另一方面復興會的最高職務也不是復興會常委會主任,而是復興會主席。而復興會的主席,正是創建了復興會的王書輝。

當然了,在復興會的會員們眼中,復興會的三大核心機構裡,還是常委會的權力最大。畢竟常委會手中有復興會上下所有幹部的任免權力。即使是整肅委員會抓捕的那些有風紀問題的幹部,也都是在常委會免除了他們的職務之後,纔會被移交審判機構。

所以,因爲這樣的原因,主持常委會日常工作的孟離,他在黨內的威望要比政務廳廳長陳封和軍委會副總政委張寶樹要高一些。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講,孟離也有着自己的壓力。在常委會的工作中,孟離一直小心翼翼。因爲他知道自己的言行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自己的老師王書輝。所以,他必須時時刻刻的保持着自己對王書輝的思想的正確理解。

這就是爲什麼大部分復興會的高級幹部會覺得孟離說話發飄發虛的原因。

陳封領導的政務廳全面負責復興會上下一切的行政工作。因爲他的工作性質使得他的言行中更加的貼近實際。

在孟離宣佈會議開始並發表了自己看法後,陳封直接說道:“保民軍現在已經可以說得上是我們復興會下屬的一個單位了。就武昌府目前的情況來看,武昌府上下都已經納入到了我們自己的體系中了。”

“派遣小組已經全面的掌握了武昌府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的工作。我覺得不管怎麼說,朱燮元針對武昌府的舉動都是在直接的針對我們復興會。對於這種情況,除了軍事行動以外,還有什麼其他解決辦法麼?”

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12章 婚事(4)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23章 起步(7)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74章 在山東(9)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375章 在山東(10)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38章 妖僧(2)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306章 終結者3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36章 理念(4)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370章 在山東(5)第40章 妖僧(4)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73章 審判(1)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173章 審判(1)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8章 準備(4)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79章 大練兵(3)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382章 東改編1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
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12章 婚事(4)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23章 起步(7)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74章 在山東(9)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375章 在山東(10)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38章 妖僧(2)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306章 終結者3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36章 理念(4)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370章 在山東(5)第40章 妖僧(4)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73章 審判(1)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173章 審判(1)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8章 準備(4)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79章 大練兵(3)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382章 東改編1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