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妖僧(1)

王書輝並不急着去王府去見那個和尚。本來他就不太喜歡佛教,自然就不會喜歡三寶之一的僧人。

王書輝心裡不喜歡佛教,說起來,明面的原因,是因爲他信仰唯物主義。但是,實際上熟悉王書輝的人可能會知道,他對於佛教與和尚的反感,來自他小時候看到的影視作品的影響。

一部是叫做《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劇。裡面的大反派,一個叫法海和尚,給了王書輝很壞的印象。一部是《西遊記》的電視劇。裡面的唐僧和尚,很讓王書輝討厭。

等看到電視劇裡,幼年王書輝的偶像孫猴子,到了西天,被管經書的和尚爲難,索要賄賂,也給王書輝留下極不好的印象。特別是《西遊記》電視劇裡的佛祖的表現,不僅沒有對索賄的和尚進行懲罰,還道貌岸然的說了很多強詞奪理的蠢話。

當時,正在上小學的王書輝,正和他的班主任有着很大的衝突。

王書輝當時的班主任,是個熱衷於收受家長禮物,以此爲衡量標準對待學生的猥瑣人物。在對學生的管理中,那個中年婦女經常體現出明顯的偏向性來。在那個時代,這種低素質的老師是很常見的。

年幼的王書輝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從小喜歡讀書。那時候已經開始產生自己的價值觀了。他膽子天生就大,對於自己的班主任常常當面斥責頂撞,經常被班主任罰站。

王書輝在電視上看到是非不分的佛祖的時候,一下子就想到自己班主任的嘴臉。兩相結合,讓王書輝對於這位佛教教主,產生了很負面的看法。隨着王書輝長大,讀書愈多,對於佛教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但是,幼年時形成的刻板印象,讓他對於佛教與和尚一直有着深深的敵意。

王書輝不是很想到前面王府去見和尚。但是,他對於自己未來的老丈人,有着很大的愧意。這種愧意不是古代人的。很大程度上也不是現代人的。

古代人覺得娶了媳婦,媳婦就是自己家的人了。對於孃家人,只是禮儀上的尊重。現代人則是把婚姻看成一種利益關係。男女雙方家庭,把婚姻看成是一種利益博弈。

差不多是孤兒出身的王書輝,對於家庭關係非常的敏感。或者換一種說法,他是個很有良心的人。他總覺得,自己是要娶走人家的閨女,在心理上,他就處於一種,好像強佔了人家東西的愧疚心理。特別是像朱由梓父女這樣,在艱辛的條件下,父女兩人一直相依爲命的狀況。

王書輝一直拖着沒和朱微妏結婚,一方面,是因爲朱微妏年紀還很小,他有些下不去手。另一方面,就是這種愧疚心理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雖然王書輝非常的不喜歡佛教,也非常不待見和尚。但在朱由梓的要求下,他還是要遷就自己的未來老丈人的。

劉懷一是個很有眼色的人。他在王書輝拖拖拉拉,彆彆扭扭的狀態中,察覺出王書輝的不痛快。他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爲了完成朱由梓的交代,他必須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儀賓可能還不知道吧。這枝江縣的彌陀寺,與我們枝江王府淵源頗深。世子的高祖老王爺,曾經在彌陀寺裡修行過。”

“那又如何。老王爺在寺裡修行,還不是寺裡佔了便宜。難道王府往寺裡會少捐贈財物麼!”

劉懷一聽了這話,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王書輝又問道,“世子和文兒這麼多年來,日子過的很苦。連四舅的老東家都知道了,時常還有對王府援手。彌陀寺既然與王府大有淵源,可曾在王府困難的時候援手過呢。”

劉懷一心裡知道。還援手呢,當年王府的爵位被奪,彌陀寺可是藉機低價買了不少王府的田產的。當然了,對於王書輝的小心眼,劉懷一也有了新的認識。不過他是個很懂事的人,自然不會在少主人面前拱火,說些彌陀寺的壞話。

劉懷一想了想,對王書輝說道,“儀賓,彌陀寺方丈釋道心,倒是個頗有道行的和尚。他對湖廣官場頗爲精熟,知道不少官場上的利害關係。在枝江縣也有傳聞,據說前任枝江縣令繼業見,最是喜歡與沙門僧人相交。這位彌陀寺的方丈,就是他的方外好友。一年前,繼業見被御史彈劾下臺之前,曾獲釋道心送的禮物,是一個鞋拔。繼業見以爲此物有‘提拔’之意,還頗爲高興。沒想到第二天就被彈劾了。本地百姓對此多有傳聞。說這個釋道心有些法力,能夠未卜先知。”

劉懷一以爲王書輝畢竟是年輕人物,對於這些帶有傳奇性的傳聞,應該會產生興趣。孰不知,在後世見慣了各種宣傳技巧的王書輝,最是反感這種宗教人物,利用輿論,宣揚自己種種神通,來愚昧百姓的事情。

本來就對佛教非常反感,對和尚非常討厭的王書輝,聽了劉懷一的話。對於彌陀寺方丈釋道心的印象已經大壞。釋道心這個和尚,已經在王書輝心裡,變成了一個不守出家人本分,熱衷於名利場,喜歡利用一切機會宣揚自己神通的邪道妖僧。

王書輝換了自己日常的短打衣着,換了身道袍,戴了網巾大帽,和劉懷一一起到王府見客。

進了王府,見了釋道心。王書輝對於和尚的印象更加的壞了。

釋道心大概四十歲左右。與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不同,釋道心營養良好,一副養尊處優,腦滿腸肥的樣子。看到光頭鋥亮,穿着黃色高檔松江棉布僧袍,戴着一串翠****滴的玉佛珠的釋道心。王書輝腦袋裡不自覺的想起,契訶夫在小說裡對於一個官員的形容,“他的下巴,像腳後跟一樣光滑。”

王書輝自己長得就不算瘦子。他的身材給人的是一種健壯挺拔的感覺。不過王書輝見到這個時代的人,普遍營養不良的身體狀況,還常常的會有自責感。釋道心長得白白胖胖,在一副養尊處優的心滿意足中,端着個高人的架子,就讓王書輝非常的厭惡。

王書輝在明末呆了幾個月了,已經瞭解了這個時代的基本禮節。他向朱由梓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開口說道,“泰山老大人,最近可還安康。”

朱由梓在外人面前,還是要端一端老泰山的架子的。他輕輕的擡了擡手,答道,“我還安泰。自家人不必多禮。快來見過彌陀寺方丈,靜明大師。”

王書輝聽了這話,強忍着噁心勁兒,微微的向和尚拱了拱手。之後就安安靜靜的站在朱由梓身邊。

朱由梓向來是個心大的,他也沒怎麼在意王書輝有些失禮的舉動。讓他在下手的沙發上坐了,對他說道,“靜明大師這次來訪,是聽說了咱們府裡招了儀賓,特意前來拜訪祝賀的。你以後要和彌陀寺多多親近纔好,不要斷了咱們王府幾代人和彌陀寺結下來的善緣。”

王書輝聽了這話,只好站起身來,低着頭回答朱由梓道,“大人說的甚是,小婿牢記在心。”

朱由梓又擺了擺手讓王書輝坐下,對和尚說道,“我山居多年,早就已經不問家事了。家中大小事由,都是由我這個女婿掌管。大師有什麼要交待的,大可和我這女婿說來。”

說完了這話,朱由梓拿出塊王書輝送給他的機械懷錶,瞅了瞅時間,對和尚說道,“老夫山居散淡,這又到了打坐清心(喝茶吃點心聽說書)的時候了。大師有事可以和我家儀賓交待,老夫這裡就失禮少陪了。”

聽了這話,釋道心和王書輝都站起身來,恭敬的目送朱由梓在大管家劉懷一的陪同下,一步三晃的走回後堂去了。

王書輝見自己的老泰山走了,立馬就沒有了和心裡的妖僧敷衍的興趣。他不耐煩的對釋道心說道,“和尚找到我岳父家裡,有什麼事情。”

像釋道心這種大半生在名利場中打滾的老油條,對人的情緒是很敏感的。他一見到王書輝,就本能的感到,這位儀賓對自己的不以爲然。只不過他不知道,王書輝是對自己這個人不以爲然,還是對佛教整體不以爲然罷了。

釋道心雙手合十,宣了聲佛號,一本正經的對王書輝說道,“儀賓可能有所不知,王府與本寺淵源頗深。有一位前代的老王爺,曾在本寺修煉。這不是馬上就是華嚴菩薩的誕辰了麼。本寺要在菩薩誕辰講經說法,這纔來世子這裡通報一聲。”

王書輝不耐煩的說道,“王府的事情,我這個王府的儀賓怎麼會不知道。這話我已經和老管家說過,這裡再和你說一遍。”

“老王爺在你們彌陀寺修行的時候,不會不向寺院饋贈財物。我們王府和你們寺院的淵源,就在這裡。老王爺借你們一塊地方放鬆心情,你們收了財物饋贈並不吃虧。更何況,你們彌陀寺還能借此事在外面宣揚,佛法廣大、普度衆生,連一位王爺都能一心向佛。說起來,這件事情你們是賺到了的。還有什麼可念念不忘的。”

釋道心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人。富貴人家的子弟,不管骨子裡是什麼樣子的,大面上還是一副溫文有禮的樣子。像王書輝這樣直言利弊的,釋道心還真是第一會遇到。

這種突發情況,讓向來伶牙俐齒、口吐蓮花的釋道心,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反應纔好。

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2章 婚事(4)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382章 東改編1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19章 起步(3)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24章 起步(8)第18章 起步(2)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36章 理念(4)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35章 理念(3)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8章 準備(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6章 準備(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39章 妖僧(3)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75章 大豐收(1)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17章 起步(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23章 起步(7)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80章 大練兵(4)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308章 終結者5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
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2章 婚事(4)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382章 東改編1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19章 起步(3)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24章 起步(8)第18章 起步(2)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36章 理念(4)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35章 理念(3)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8章 準備(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6章 準備(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39章 妖僧(3)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75章 大豐收(1)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17章 起步(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23章 起步(7)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80章 大練兵(4)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308章 終結者5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