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

趙禎離開的時候上京城的早市還沒有結束,午市便悄然而至,街上所有商鋪店鋪已經開門,買什麼的都有,日常用度,木器,鐵器,金銀器;布匹,綢緞,棉花衣。

各種各樣的牙行夥計穿着黑白鞋在街面上高聲叫喊着工廠招工,但他們的信息絕不會相同,這是牙行的規矩。

飯館酒樓的幌子高高掛起在風中招展着,遠遠便能瞧見,小二也是熱情的在街上攬客,別看他們攬客,但卻一點也不招人煩。

行色匆匆之人,他們絕不會耽誤別人的時間,更不會對貴賤有所歧視,保不齊街上的一個衣衫襤褸之人日後就成爲自家酒樓的貴客,現在的大宋,尤其是上京城中,行情好着呢!

發財的機會也多,只要你腦子靈活,空手套白狼的生意也能做得來,前段時間就有一夜暴富的事情發生。

不過是從秦鳳路來的逃荒人名叫李山,本打算用朝廷北遷的補給錢活口,誰曾想到一路都有飯食供應,於是便隨着遷徙之人來到了上京城。

這可不得了,此人原是個潑皮,但還算有道義,一路上盡爲婦孺撐腰,隨遷的官員見他仗義,便許了他一個小小的門房。

李山不靠別的,就在官衙門口當門房,但卻從不收取別人例錢,而是告訴別人消息獲利,什麼消息?自然是告訴別人這上京城衙門來的都是什麼人。

這不算犯法,也不算不義,來的是什麼人即便是門房不說,想要知道也可以自己盯着,但卻省了不少事情。

而有些聰明人便直接每月付錢給他,雖然其中都是些無用的雞零狗碎,可萬一有用呢?

就是憑藉這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李山發了家,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這不是個長久的買賣,便主動向那有知遇之恩的官員請辭,但一文錢都沒給那官員,而是把隨身帶着的一塊家傳印記給了官員半塊,有言在先,若是有事憑藉印記差人來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對於那官員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對於李山這個混混來說卻是把身家性命都送與他了。

開始那官員本不以爲意,一個混混的保證能有什麼用?只是他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此人倒是還真講情義,好生勉勵一番也就作罷。

誰知短短一個月後,李山居然成爲上京城中人脈最廣之人,各家商號,各家鋪面都有他從中牽線搭橋,連門路最廣的牙行都願意讓他穿針引線。

這可就不是一個小混混了,幾乎所有認識李山的人都尊他一聲李事主,能在各行各業都吃得開的主事人。

但他更願意自稱老李,此人心性不壞,越是做大之後,越上進,開始讀書識字拜先生,時間長了倒是和文人官員有所聯絡,因出手豪闊,倒是也頗有名望。

上京城中誰家的事情難辦,只要能拜到他,必會辦的妥妥帖帖。

久在街面上逛,連趙禎都對此人好奇不以,他是通過怎樣的手段迅速崛起的?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趙禎看重的卻是他的榜樣作用,曾經有位偉人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眼下這個李山就是上京城中的榜樣,聽着都覺得不可思議,但這居然是不爭的事實,想想一個秦鳳路的小混混,居然成爲整個上京城中的事主,多麼讓人羨慕和嫉妒啊!

而這種情緒只要利用的好,宣傳的好,上京城也能成爲大宋控制草原的特殊城池。

ωωω★ тт kān★ ¢O

不光要向大宋百姓宣傳,還要像所有人宣傳,這上京城乃是一座機遇之城,一座遍地是黃金的城市,只要你肯賣力,只要你肯來,就有錢掙!

這個世界上什麼人都缺,就是不缺窮人,想要發財的人太多太多,想要一夜暴富的人也不少,而且這座曾經的契丹都城是契丹人的故鄉。

他們的祖州就在上京城的邊上,這裡是耶律氏的發家之地,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置,因其高祖、曾祖、祖父、父親皆誕生於此,所以得名。

而祖州的地位也不可小瞧,一點也不比上京城差。

阿保機秋季狩獵多在此,建有西樓。城高二丈,西北隅有內城及殿;東爲州廨、官舍、綾錦院等,東南橫街四隅有樓,下連市肆,繁華異常。

原本爲契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可後來有了中京上京之後,祖州政治中心的地位就被削弱,反倒成爲契丹的宗族中心。

現在落入大宋的手中,反倒是變成了上京城的附庸,因爲交通便利,祖州成爲上京城的交通樞紐和貨運中轉站,每日向上京城提供日常用度所需。

這些事情忽然讓在街上閒逛的趙禎有了一個全新的想法,類似於後世鐵幕出現時的一幕,大宋和契丹的意識形態差距並不大。

更容易拉攏對方的百姓,以前的遼朝就這樣拉攏過漢家百姓,雖宋遼之間有澶淵之盟在,其中明確規定不許隱匿“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遷越百姓。”

雖然規矩如此,但這些早已名存實亡。

相反,雙方之間把對方百姓視作一種資源,互相派遣間人誘惑之,鼓動之,連通商的馬車之中有時都裝着百姓…………

反倒是這幾年大宋越來越繁榮之後,對待契丹百姓便沒有原本那麼熱衷了,甚至組建巡邊的隊伍,擊殺契丹越界的百姓,萬一是敵人的奸細又該如何?

趙禎打算重新打開這扇門,他相信一旦這扇門打開,契丹人便會如潺潺流水般來到大宋,當然還需要一些適當的宣傳。

“三才傳旨隨軍翰林錢禮,自今日起,大宋邊境對契丹人開放,凡是契丹百姓歸附大宋者,皆可赦免,入宋之疆土,皆爲宋人落籍!”

三才理所當然的去傳旨,對於他來說皇帝的旨意當然無條件執行,可邊上的蔡伯俙卻大吃一驚。

自從拿下契丹人的中京道開始,大宋便不允許外族入境了。

尤其是契丹人,畢竟境內存留了一些契丹人,難免會有拖家帶口出現的逃戶,或是以探親名義滯留的契丹人。

爲此官家還下達過一道靖邊令,阻止任何外族從北方入宋,今日怎麼放開了?

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
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