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

漢人作爲農耕民族很好的繼承了先輩的鑽研精神,這種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好奇被髮揮到了極致。

這是漢人對科技不斷探索的主要原因,凡事多問幾個爲什麼,成爲了華夏先民追求科學的重要手段。

如今的大宋科技,文化達到了歷史的巔峰,無數的知識積累使得現在的大宋擁有極強的科技基礎,趙禎的格物推廣給了科技發展強大的溫牀。

趙禎相信,大宋是古往今來歷史上科技最爲發達的朝代,凝聚華夏智慧的四大發明或是在這個時代出現,或是在這個時代突飛猛進,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猶如華夏的璀璨星星在歷史的天空中不斷閃耀。

早在商代便已經出現了強大的騎兵,姜太公的《六韜》中有着專門關於騎士的記載名曰《六韜·犬韜·武騎士》,武騎士篇精準的定位了選拔騎兵的標準、條件和方法。

首先年齡在四十歲以下,身高七尺五寸以上,其次是身體健壯,騎木精湛,箭技高超,能夠“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衆。”

春秋戰國時代證明了騎兵的強大價值,而兩漢時代卻是騎兵發展的黃金時代,因爲對匈奴等遊牧民族作戰的需要,騎兵迅速壯大,軍隊作戰從以前的車騎並重轉變爲騎兵取代車兵,騎兵成爲決定勝負的力量。

而在之後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卻是重甲騎兵的時代,即爲人馬具甲,甲騎具裝,並且騎兵的武器也得到了驚人的發展,出現了許多馬上專用武器,但到了隋唐代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唐朝以武功開國,太宗李世民本人就善於使用騎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騎被稱爲昭陵六駿。所以唐對騎兵的建設也是很重視的。但這一時期騎兵裝備戰術發展並不大,已不象南北朝時代那樣注重於重甲騎兵,軍中雖仍有甲騎,但是以中型騎兵爲主馬無甲人重甲。主要發揮騎兵,作爲機動兵力的優勢,對抗敵國。

現在的大宋卻回到了兩漢時代,周圍遊牧民族的威脅使得大宋有必要也必須發展騎兵,不過後唐,五代時的舊疾使得西北的產馬地區基本掉失,而大宋無論是通過在邊地買馬,換馬,或設置監牧等方法,始終都不能滿足需要,還有那些文臣想當然的官僚制度,使得馬匹根本就不能達到所需。

連馬都沒有還發展什麼騎兵?所以大宋纔不得已的採用以步制騎的戰略,不是他們不想改變,而是手中沒有騎兵啊!

但現在不同了,大宋當年從西夏以步兵悄然奪取的鹽州,洪州兩地成了大宋牧馬的溫牀,再加上從阿巴斯王朝弄來的良種阿拉伯戰馬,大宋已經能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這也是爲何趙禎北伐燕雲的重要原因,因爲在那裡有着他急需的牧馬之地,察哈爾大草原。

其實這麼多年來,趙禎的用兵方向一致都是在追逐牧場的方向,侵入西夏獲取馬匹爲的是進兵燕雲,從燕雲到奉聖州奪取牧場是爲了再次進攻西夏,這是一種跳躍式的進攻方式,卓有成效。

而現在西夏的甘肅軍司已經落入大宋的手中,兩漢時代建立的山丹軍馬場也將落入大宋的手中,被人不知道,但趙禎知曉,這座軍馬場在後世乃是世界上最大的軍馬出產地!

可以說趙禎出征西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這山丹軍馬場,現在已經擁有衆多戰馬的大宋成爲了騎兵大國,但大宋的騎兵與遼朝西夏的都不相同,這一點與科技發展密不可分。

對科技的追求致使大宋對任何事物都會認真研究一二,將作監的大匠對大宋騎兵做出了驚人的改變,雖然改變的比較小,但趙禎卻能一眼看出各兵種騎兵之間的區別。

驚歎華夏智慧的同時,趙禎同樣驚歎這些匠人的聰明才智,以及領先於這個時代的研究精神,他們對騎兵戰術的鑽研甚至高過了狄青,對騎兵的認知甚至超過了騎兵本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研製出不同的騎兵兵種,給騎兵們之間的配合達到完美。

步兵的優勢在於什麼地方?當然是各兵種之間的配合!

櫓盾,陌刀,破甲槍,橫刀,棘輪弩等等這些都在軍陣中發揮這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各兵種之間的配合才能把步兵的戰鬥力發揮到最大,戰鬥力越大,殺傷力越強。

同樣道理,騎兵可否和步卒一樣,分爲多個兵種,相互協作共同擊敵呢?這是大宋匠人研究的方向。

騎兵的優勢是明顯的,它有着步兵所無可比擬的強大機動力,也有着騎兵不可比擬的裝甲防護,騎兵的盔甲要比步兵的盔甲重得,他們是這個時代戰場上的猙獰猛獸,是奔襲中的鋼鐵洪流。

現在趙禎所看到的大宋騎兵已經和原先完全不同,背嵬軍,踏白軍乃是全數由騎兵組成的勁旅,踏白軍雖然數量少,但卻是騎兵中的精銳,他們馬術嫺熟,控馬掃槍一氣呵成,自然便成爲大宋騎兵中的遊騎,一旦兩軍互撞在一起,踏白軍可隨意活動,靈活的縱馬廝殺,沒人限制他們的靈活,但同樣的,沒人能支援他們,踏白軍只能互相支援,而得不到其他兵種的支援。

原因很簡單,相比踏白,背嵬軍中的騎兵更加趨向於步兵戰術,他們的騎術不如踏白軍,但貴在整齊劃一,相互之間不斷的配合馳援,而且他們的兵種要比踏白軍多得多。

如果說踏白軍是軍中游龍,那背嵬軍便是軍中的泰山,穩穩當當,難以撼動!

背嵬軍被稱爲馬背上的步卒一點也不爲過,因爲他們的兵種實在多種多樣,單單是按照盔甲的覆蓋密度便可分爲重騎兵,中型騎兵,輕騎兵。

三種騎兵以不同的位置與武器對遼人發動進攻,手段參差不齊,花樣百出,但效果驚人,讓遼人防不勝防,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見識過大宋騎兵的厲害。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