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

趙禎這一夜睡的相當不錯,星光下的帳篷裡,藻井一般的帳篷頂部,四周是木欄杆支起的排氣口,而這些排氣口中可以瞧見天上的星辰。

趙禎躺在錦榻上,聞着草原上纔有的青青草香,不自覺的舒了個懶腰,這感覺實在是太好,一陣微風吹過,更加濃郁的草香氣被送入帳篷,在這個秋高氣爽的時節裡,並不覺寒冷,反而有一種舒爽之意。

就在趙禎快要睡着的時候,帳篷的簾子被撩開,克魯就像是鬼一樣出現在宮帳之中,三才上前攔下:“陛下已經就寢,有事勿擾!”

克魯朝着四周望了望:“知曉陛下的宮帳之中有大宋的侍衛,他們混入使團之中前來,我大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還有何好擔心的?我大遼太后要和陛下秉燭夜談,閒雜人等還不退避?”

三才驚疑不定的望向趙禎,這遼朝的秋獵明日纔開始,在結束之後,大宋的使團便會返回大宋,同時官家也會回到大宋,事實上這次大宋的使團就是爲了迎接官家而來。

蕭撻裡既然信守承諾,在這個時候就不應該再與官傢俬會。

但遼人的腦袋的思維方式顯然和宋人的不一樣,不光如此,克魯還名正言順的要把三才這位趙禎身邊的貼身內侍趕走,同時也請趙禎把四周的侍衛撤去。

反正是在遼朝的圍場之中,有沒有這些護衛其實都一樣,即便是蕭撻裡要殺自己,這些護衛頂個屁用,他們能在這近萬人的大軍中殺出去才叫稀奇。

趙禎揮了揮手:“都撤走,朕與遼朝的太皇太后“秉燭夜談”!無有旨意,任何人不得干涉。”

皇帝本人親自發話了,四周的侍衛稍稍猶豫便離開,他們在宮帳之外的陰影中站了許久,其間無數次的推演衝出去的可能,但幾乎爲零,他們知道自己的作用,說是護衛官家,其實就是充門面用的。

趙禎已經習慣了蕭撻裡的不請自來,在這段時間裡,他已經遇到過這爲遼朝太皇太后無數次的死纏爛打,各種手段都有,軟磨硬泡的從自己嘴套話。

這個女人已經把磨人的功夫用上了極致,趙禎也在無意中誒他套出過一些小問題,雖然無關緊要,但也讓他頗爲不爽。

這秋獮一共就三日的時間,三日之後,趙禎便可擺脫着個女人,但同樣的,休閒自在的生活也隨之遠去。

趙禎呆呆的望着星空,無奈苦笑:“也不知道這是福還是禍……”

蕭撻裡一身黑色的斗篷進入帳篷,說實話,她的膚色潔白,配上黑色的斗篷,更是相當映襯,誰說“女要俏,一身孝”?

隨意的換個姿勢,趙禎還是沒打算從牀上起來,爲的就是告訴蕭撻裡,天不早了,該睡覺了,你一個遼朝的太皇太后在大宋皇帝的宮帳中合適嗎?

但很可惜,蕭撻裡完全無事趙禎的目光,笑眯眯的說道:“聽聞陛下對我大遼之奴隸頗有成見,不知陛下爲何如此?”

這倒是說到了趙禎的心中:“挺好,以奴之血肉成遼朝之基,你遼人真的是做了一個無本買賣,可禮法,天道都不要了嘞!”

蕭撻裡冷笑道:“陛下也好意思以禮法天道恥笑我大遼?如此看來我大遼重用奴隸非過也!”

正中下懷,趙禎心中滿意,但表面上依舊錶現出惱怒的表情,他知道,凡是自己反對的,蕭撻裡一定會支持,她認爲自己批評遼朝的奴隸制度,一定是因爲這個制度會給遼朝轉機。

宮帳中陷入小小的平靜,蕭撻里長嘆一聲再次開口道:“難道宋遼之間就必須不死不休?”

趙禎搖了搖頭指着北方道:“非也!只要你遼朝捨棄城池,退居草原,與韃靼相爭,我大宋必定不會再有滅國之戰!”

“爲何如此?我大遼如今不就是在草原之中?陛下還要我大遼北遷?”

趙禎再次沉默,他就是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他需要的就是一個紛亂的草原,一個不會對大宋構成威脅的草原,這政策絕不會改變,而且適用與吐蕃。

知曉不會從趙禎口中得知答案,蕭撻裡不再追問,這幾天的時間裡她試過所有方法,而趙禎都是“滴水不進”,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她瞧見趙禎靠在錦榻上的模樣微微一愣,隨即想到了一個頗爲驚人的計劃…………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贈與卿爾!本佳人,何爲賊?”

趙禎突如其來的話,打斷了蕭撻裡的思緒,也讓她氣急敗壞,把自己比作賊,這大宋皇帝實在可惡!

蕭撻裡氣急冷笑:“哦?陛下之正氣歌?本宮聽聞陛下文武全才,如今又有大作,只不知這正氣二字與陛下何干?”

趙禎並不生氣含笑道:“那便算是與君共勉如何?”

不待蕭撻裡回答,趙禎便躺在錦榻上,翹起二郎腿,悠悠然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或爲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爲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這幾乎是一口氣背出來的,而且趙禎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高亢,他甚至能感受到身體中的血液再加速流動,這首詩詞給予了他極大的力量,甚至是一種迴歸。

趙禎念罷,只覺得酣暢淋漓,文天祥的忠肝義膽、錚錚鐵骨的形象在歌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就是因爲有這樣的人,華夏傳承不絕,就是因爲有這樣的人,華夏往往能涅磐重生!

而蕭撻裡卻如同瞧見了魔鬼一般心驚膽戰,大宋的皇帝居然有如此之慷慨,言語之中滿是漢家文明的驕傲,面對這樣的王朝,大遼用什麼去和大宋對抗?

從他趙禎的話語中便知道,正氣在大宋,而不在遼朝,而相對的,遼朝便是鬼蜮之徒!

雖然心驚,但蕭撻裡的表面卻很平靜,平靜的望着趙禎:“陛下果然文采超凡,此正氣歌本宮與陛下共勉!”

她決定了,在趙禎走之前,務必要實行心中的計劃,只要成功,便可使得遼朝在他趙禎在位之時,不滅不亡!甚至能給蕭家和契丹留下一條後路……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