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

上京道,祖州,這裡原爲耶律氏的世居之地,遼朝太祖契丹耶律阿保機置,因其高祖、曾祖、祖父、父親皆誕生於此,所以得名。

只不過現在的祖州已經和原先太祖皇帝設置的祖州完全不同,自從這裡修建了祖州城之後便開始繁榮起來,城高二丈,西北隅有內城及殿;東爲州廨、官舍、綾錦院等,東南橫街四隅有樓,下連市肆,乃是爲契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當然這裡不光是繁榮的州府之地,也不光是耶律氏的發家之地,還是大遼王朝興築的第一座奉陵邑,遼王朝仿效唐王朝的典章制度,在皇帝陵寢的前方興築一座城郭,作爲守衛和奉祀陵寢的奉陵邑。

所有這祖州城的作用不單單是紀念先祖,還有守靈的作用,是遼朝精神意義上的歸宿,也是先祖英靈沉睡的地方,任何人不得擅自打擾。

而就是如此,耶律賈和耶律洪基才選擇祖州作爲落腳和謀劃的地方,在耶律賈看來蕭撻裡絕不會想到自己帶着皇帝躲藏在這裡,最危險的地方確實最安全的地方。

凡是在上京城中不受待見的貴族都會被安置在祖州但並不代表他們的手中的實力不行,只不過是便向的排擠他們,讓他們帶着家中的實力來給先祖守陵而已。

任何一個契丹人如果拒絕了這份“榮耀”的差遣都會遭到族人的唾棄和蔑視,甚至會被剝奪貴族的頭銜和高貴的血脈,這條舊俗從太祖時便流傳下來,雖然不是律法,可在契丹族人之中卻有着比律法還強的約束力。

然而這裡的人就甘心被壓制?顯然不是,貴族們的榮耀並非是流淌在血脈之中,而是在現實之中,是在手中握着的權利!可以說在祖州這片依然繁盛之地,雖然過着不錯的生活,可這裡的契丹貴族卻希望走出這個牢籠,享受應有的待遇。

耶律賈正是看重了這裡,祖州的貴族們手中有着一定數量的親兵和奴隸,他們不是孑然一身,而是有着龐大的侍從以及聯繫,許多族人之間甚至是被牽連而來。

這也是祖州如此繁盛的原因之一。

有人,有錢,有兵,只是沒有權利,這對耶律賈和耶律洪基來說簡直是最理想的溫牀,他們可以在這裡秘密的招攬人手,拉攏勢力,一旦壯大便可起事,把太后的罪行昭告天下!

耶律洪基期望獲得他應有的權利,所以不惜拉攏蕭家的落魄之人,當然這也是耶律賈的建議,現在他們所需要的是一切力量,無論這些力量原本屬於誰,只要對自己有用都要拉攏,但耶律洪基的身份卻不能暴露。

所以耶律洪基從未見過除了耶律賈和耶律孝之外的人,只是帶在祖州的一座廟宇之中,還如當年坐朝一般聽着耶律賈和耶律孝兩人的彙報。

蕭滿曾經是蕭家最爲出彩的後輩之一,他也是蕭惠和蕭撻裡的侄子本應該青雲直上,本應該大權在握,本應該榮華富貴,但他的經歷和耶律洪基出奇的相似。

蕭滿在上京城中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膽大包天的他居然動了北阻部大族帳的女兒,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最多迎娶回家也算是聯姻之舉,可他卻當衆羞辱那爲身份不一般的女子,使這位公主般的烈性女子碰壁而亡。

最終蕭家只能把他軟禁在祖州,不得擅自離開祖州城一步,即便狩獵也不行,爲的是保全他的性命,但對一個契丹人來說簡直是比殺了它還要難受。

而蕭滿在祖州對蕭家的不滿言論也是最多的,經常謾罵他的叔叔,連身爲太后的姑姑也常常被他說是命硬剋夫…………

即便是祖州城的其他貴族都不願和他有所牽連,擔心被他再度連累,可在耶律賈以及耶律孝眼中,他蕭滿確實一個適合拉攏的人,雖然他原屬蕭家,但對蕭家的恨意卻一點也不比耶律賈等人少。

蕭滿也是唯一見過耶律洪基本人的,當他看到皇帝居然出現在祖州之後便驚呆的站在原地,事實上他也只是抱着隨便的心態來瞧瞧耶律賈所說的那位貴人,誰知道還真的見了皇帝。

蕭滿曾經在上京城中擔任林牙官,也曾隨耶律洪基春獵參加頭魚酒宴,自然是見過耶律洪基的,可當在這廟宇之中,在佛像之下看見這位曾經高高在上的君王,他卻覺得那麼的不真實。

很快他便發現眼前的皇帝眼中閃爍着一種光芒,一種復仇的光芒,這種光芒之強烈甚至能把人都融化掉,雖然他對自己言辭和藹,可話語中滿是拉攏之意,蕭滿自然借坡下驢,把心中苦悶說的清楚,對上京道的叔叔姑姑的罪行大爲控訴。

耶律洪基非常滿意,而耶律賈等人也沒發現破綻,若是沒有大恨,絕不會如此的口無遮攔。

在充分獲得他們的信任後,蕭滿轉手便讓心腹把所見所聞傳遞給了遠在上京城的叔叔,真當他蕭滿是愣頭青?真當他蕭滿是可以利用的傻子?

與其冒着掉腦袋的危險幫助皇帝起事推翻大權在握的太后,不如藉此機會將功贖罪!相比之下後者的風險幾乎沒有,自己也能離開祖州這該死的地方!

但他很快發現,自己已經成爲一個棋子,就像是弓弩上的箭,不得不成爲太后和叔叔利用的工具,上京城的密使帶來了消息,自己必須除掉耶律洪基,否則也將受到牽連,上京城的五萬皮室軍在來的路上…………

這個消息快把蕭滿逼瘋了,他只不過是向做一個通風報信的小卒,沒想到卻要成爲刺殺帝王的“匕首”……

現在的祖州城中已經有不少的宗室追隨耶律賈了,他們把那座小小的廟宇保護的水泄不通,就待耶律洪基登高一呼殺回上京城!

猶豫不決的蕭滿等來了一個消息,也當來了一個希望,五萬皮室軍以到祖州城外五里處的長霸!

只要有這五萬皮室軍爲底牌,他便能有機會在刺殺皇帝后離開,但他得到的更多,蕭惠給予他調動這五萬皮室軍的軍權,同時他也要受到皮室軍中使者的節制……

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八十七章倭女
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八十七章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