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

趙禎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現在的大宋火器雖然領先世界,但其中的原理卻很簡單,甚至是粗淺,受這個時代和千百年來的固有思想限制,即便如大宋這般科技發達的王朝也沒有多少質的飛躍。

即便是大宋提倡格物,趙禎把科學發展放在了新的高度上,列入科舉之後也依然是不夠,如何不夠?趙禎仔細的考慮過這個問題,他和大宋所缺少的時間。

自從他來到大宋之後,只是把想法和路子指出來,但並沒有詳細的列出大綱,也不可能列出大綱來。

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是靠帝王指導完成的,趙禎沒有這個時間,也不可能對大宋的格物進行干預,他只能把現有的只是集中起來,並看着大宋在這些知識的溫牀上發展。

這並非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麼簡單,趙禎所播種下的是格物的種植,是科學的種植,它讓大宋百姓發現格物的好處,讓朝臣們發現格物爲大宋所帶來的好處,也同樣讓商賈看到格物爲他們自己所帶來的利益。

趙禎不會強制的敢於格物的發展,更不會規劃出它前進的方向,一切的一切都是隨着大宋的需要而發展,隨着大宋自己的獨特路線所發展。

但有一點是除外的,那就是武器的製造,世界上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奉行一個簡單的道理,誰是強者,誰就佔據了統治地位,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句話趙禎可絕不會忘記,壟斷了兵權,壟斷的兵器的製造,這是天家統治大宋的基礎。

趙禎相信,現在的自己不過是爲了大宋提供一個方向而已,而這個方向卻會引到大宋向正確的地方前進,科技發展是這個世界的未來,只有抓住了未來,纔有可能成功。

眼下大宋的力量與遼朝相比還未實現代差,雖然在工業上,農業上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在其他的地方卻是依然差的不太多,看似和大宋相差甚遠但已久沒有產生太大的差距。

只不過鍛造鑄造技術落後與大宋,冶鐵技術落後與大宋而已,若是給予遼朝時間,契丹人完全有能力仿製出大宋的板甲來。

穹面鍛造技術並非像看到的那麼複雜,只不過鍛造要比鑄造成本高得多,鑄造還不簡單?只需要把模具造好,把融化的鐵水倒入其中,待冷卻之後扒掉模具就好,大宋的鐵鍋也是穹面,也是同理鑄造出來的。

但鐵鍋是鐵鍋,板甲是板甲,鐵鍋的雜質太多,沒有經過鍛造排雜,無法改善晶體結構,無法增加金屬纖維的柔韌性等等,這些東西雖然大宋知曉,可遼人也不傻,遼人的工匠依然知曉其中的奧秘。

遼人不是造不出板甲來,而是造不起!這纔是本質的區別。

大宋的板甲遼人難道就沒見過,無法獲取?答案是否定的,大宋將士犧牲的時候會毀掉手中的棘輪弩,會毀用掉火藥彈,但有兩樣東西卻是不會毀掉。

一個是大宋的板甲,一個便是手中的橫刀,這兩樣東西即便被遼人得去也不會對大宋產生威脅。

因爲遼人有能力複製出同樣的東西來,但卻造不起,成本之高令遼人難以想象,即便是大宋對每一套板甲和橫刀的管理都是十分嚴格的,一旦遺失便要治罪!

一副板甲若是用人拿錘子鍛造需要多長時間?不可想象,遼人沒有大宋的水力鍛造錘,沒有大宋那樣的蒸汽機如何鍛造?一個熟練的鐵匠半個月才能造出一個板甲部件,而有着機器幫助的宋人只需幾個時辰便可以造出同樣的東西。

若是讓遼朝的這個工匠製造遼朝的鎧甲,這半個月說不定能出五六件來,若是造箭簇之類的便更多了,所以遼人造不起這樣奢侈的東西來。

對兒子們的授課結束了,趙禎離開資善堂前留下一道課業,這課業不用書面作答,只是讓趙旭和趙昀二人想想如何運用火器,待下次自己再來的時候說出答案便好。

趙禎緩步的穿過了宮門,在宮中的甬道上行走,不知不覺便到了東華門,三才跟在邊上有些莫名其妙,官家不是要去御苑觀看相公們的球賽嗎?不往西面去爲何反倒了東華門?

經過趙旭和趙昀的提問,趙禎心中已經沒了心情去看朝臣們爭奪球賽了,他更多的是在思考技術上的問題,眼下的大宋和遼朝之間沒有技術代差的原因是時間的積累。

自始自終趙禎都覺得他對格物的投入已經很多了,而大宋的格物發展也非常迅速,從蒸汽機和火車的出現便已經證明兩者之間的差距。

而這段時間大宋工業上的格物更是突飛猛進,只要是大宋的商人便知道格物對工廠的作用,它能給工廠帶來更高效的勞動,跟是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利益。

這也變相的促使大宋格物的發展,但這只是需求關係而已。

趙禎相信隨着量變的積累一定會導致質變的產生,微微擡頭瞧見北京城東北方向的煙囪,趙禎微微一笑,格物的發展屈指可數,真正走上正軌不過是十幾年的時間。

在這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已經令趙禎震驚,時間上的不足可以彌補,畢竟大宋領先的這十幾年遼人用幾十年也不一定能趕上,而且趙禎不會讓遼朝再存在那麼久。

再過幾十年,大宋便能產生超越這個時代的格物來,到那個時候,就算自己不在了,這格物也會繼續沿着鋪設好的軌道前進了。

趙禎心中其實還有一個顧慮,火槍這東西的出現打破了戰場上的平衡,自它出現以後,戰場上就不再是人數決定勝利的時代,騎士的時代也會很快終結,尤其是現在的大宋已經出現了帶有筆直膛線的燧發槍後。

用上涅米彈之後連板甲都能洞穿,騎士的時代將會終結,重甲步兵的時代也會消失,短兵相接的拼殺將會變成火器的較量,戰場的殘酷程度也許會完全超越現在。

其實人類本身才是最可怖的殺戮機器…………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