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

文官集團對韓綱的判決是不能接受的,寇準帶着一幫文臣苦苦哀求年輕的官家,在他們眼中還是十五歲少年的皇帝應該不會鐵石心腸。

可惜,在和大宋的改革比起來韓綱的死在趙禎眼中是必須的,只有他的死才能震懾住世家的反抗,或是逼得他們反抗。

看似倆個極端卻對趙禎都有利。

相較於文官的開脫,百姓們的態度則是截然不同的。

“讓這韓綱在家中受絞刑太便宜他了,居然連棄市都免了,官家真是仁慈的緊!”朱叉之後的人羣衆發出不滿的聲音。

甚至有人開始懷疑文臣的行爲:“可諸位相公怎麼還替韓綱求情?要判流放是什麼意思?”

“這還看不明白?相公們是要保下他的狗命,畢竟是官場同僚,此時求情也是在爲自己找條後路不是?”

一身油漬的廚子開口立刻引來了其他人的附和,彷彿他一下子變成了官場萬事通似得,滔滔不絕的開始講述。

只有一些曾經見識過官場的人才能瞭解其中的政治意義,但是這時候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誰知道這人羣中沒有沒有世家的人在一旁?

御道上的韓綱已經面無人色,此時的他已經難逃一死,再加上被父親警告,他知道大勢已去誰也救不了自己……

癱軟在地上的韓綱被御前班直拖往家中,一路上在百姓的指指點點中他兩眼一黑暈了過去,御前班直可不在乎,暈了正好反而省事了。

韓億失魂落魄的跟在後面,自己的兒子終究還是成爲了世家的犧牲品,當初王隨就不應該找綱兒做這事,更不該瞞着自己!

趙禎望着離去的韓家父子心中升起一絲憐憫,但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是韓綱自己的愚蠢才造成如今的局面,誰也怪不得。

面對拜倒在地的大臣趙禎揮了揮手道:“諸卿平身!此案已經了結,有過必罰,有功必賞是朕的原則,希望諸位臣公謹記!都回潮辦公去吧。”

見大勢已去韓家人是保不住了,文臣們也不得已的接受這個事實,武將們更是樂的看文臣中有人倒黴,高聲附和:“臣等謹遵陛下教誨!”

文臣無奈也是跟着喊了兩句口號,但百姓們不幹了,一幫宿老帶着在東京城稍有威望的人跪地喊道:“草民少得面見陛下天顏,如今有幸,求陛下留下訓誡之言造福百姓!”

人羣呼啦啦的跪倒起身呼喝:“求陛下留下訓誡之言造福百姓!”

趙禎從臺上下來,此時和文臣置氣不如和百姓互動,如果剛剛但凡有百姓的幫助,文官就不會如此被動,趙禎能和文官對着幹但卻不能無視百姓的存在,正是得了百姓的支持,所以趙禎才如此強勢的判處韓綱。

御前班直的禁軍當然是見不得官家靠近百姓的,但趙禎怒斥道:“百姓乃是我大宋的基石,沒有億萬百姓的支持,朕這大宋官傢什麼都不是!老人家快些起來,訓誡的話朕不便多說,因爲我大宋的百姓解釋是非分明的良善之輩!”

“官家!!”被趙禎扶起的老人險些又跪下,四周的百姓見到如此一番景象激動的說不出話,有些甚至感動的隱隱哭泣,自己是有多大的幸運,居然能生在官家這個賢明英主的治下?

趙禎面對四周百姓朗聲道:“其實大家想要過上好日子方法倒是很簡單,無非四句話:天道酬勤,地道酬善,業道酬精,商道酬信如此而已!”

四句話簡單明瞭的闡述出做人做事的道理,讓圍觀的百姓瞬間醍醐灌頂,做人做事總離不開這四句話。

不少文人也被官家這四句話打動,天道酬勤出自論語這是大家都知曉的,而接下來三句顯然是官家自己的理解。

這就不簡單了,能把人生萬事總結成這四句話,可見官家的才學已經到了止於至善的地步。

愛屋及烏的道理,趙禎的話自然被百姓當成醒世恆言,或是用來教導子孫,或是用來反省自身。

文臣中也有不少人被官家的話打動,甚至連丁謂和寇準都在默默唸叨這四句真言。

兩人相互想望了望,丁謂笑道:“世家是鬥不過官家的,今日之事你也看得出來,官家是衆望所歸,連李遵勖這樣忠於世家的外戚都倒向了官家,你們還有勝算嗎?即使到了最後,別忘了兵權依然是掌握在官家手中的,要我說你們這些世家還不如也臨陣倒戈,拋棄原有的堅持,跟隨官家的腳步,官家要你們幹什麼,你們就幹什麼如此一來……”

“如此一來我們就成爲官家手中的工具了!”寇準喘着粗氣的打斷丁謂的話。

丁謂無所謂的笑了笑:“你們現在就不是嗎?官家是爲了大宋,你們也是爲了大宋,可惜你們更多的是爲了自己!誒!還是官家說的好,大宋都沒了你們世家還有什麼用?千年不墜就是個笑話,在真正的皇權面前沒有什麼是摧毀不了的,大宋的世家和歷朝歷代的都不同,因爲在大宋皇權已經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你以爲現在的世家還能想隋唐一樣放肆?不行啦!你們手中還有什麼能和官家抗衡的籌碼?要兵沒兵,要人沒人,現在的朝堂上已經不似開國之時,貧家子弟太多,你們根本就操控不過來了!

其實從太祖到太宗,再到先帝,無論哪一位都在限制你們這些世家的權利,如果官家不出手也會有子孫後輩給你們最致命的打擊,不如直接倒戈向官家是不是?”

如果擱在以前,寇準絕對不會考慮丁謂的話,可現在……他真的覺得世家在官家面前只不過是個跳樑小醜,甚至官家是有意的在和他們玩貓捉老鼠的遊戲。

寇準起身看了一眼和百姓熱情互動的官家長嘆一聲道:“謂之覺得現在的世家該如何是好?”

丁謂一喜道:“當然是接受官家的命令,官家要你世家如何就如何,其他的都好說不是?反正我覺得官家這麼仁慈的性子是絕對不會虧待你們的是不是?”

寇準微微點頭道:“我回去找各家的族長好好商議一番……”

丁謂連連點頭:“是極!是極!官家要的可是所有世家的歸附,而不是你寇家一家!”

寇準豁然回首:“老夫倒是小看了你,沒想到當年給老夫溜鬚之人現在已然是官家的能臣了!”

丁謂並不生氣:“用官家的話說我是一個有用的人,而現在的大宋最需要的便是有用的人,所以王欽若還在出外,而我留在了東京城。”

“好!很好!”寇準甩開衣袖便跟隨文官大步離去,只留下丁謂在原地笑眯眯的望着遠處的趙禎喃喃自語:“官家啊!您到底能走多遠呢?”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