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

賈昌朝的態度就能說明一切,此時的東城豪門已經被逼上絕路,眼下他們最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便是繼續“耍無賴”,在官家面前哭訴,並且期望依靠這樣的手段來然官家放過他們。

做壞事的人永遠比別人清楚他們做的事有多麼的可惡,東城豪門那些人當年拒絕趙禎的提議,拒絕妥協的時候是一副什麼樣的嘴臉?

趙禎當年那麼爲他們着想,希望他們放棄資本的壟斷,放棄那些不應該有的幻想時,他們又是多麼的“囂張”?

鼓動邊軍挑釁遼人,那一戰雖然成爲大宋出兵的契機,但卻也在趙禎的心中種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

爲了利益而發動戰爭,操控政治,甚至左右國家的佈局,挑釁帝王的皇權,這些早就是不可饒恕的罪過,但那時的趙禎看着大宋經濟的崛起,依舊不願對東城豪門下死手。

畢竟當時的東城豪門還有一定拿的約束力,雖然挑起大宋和遼朝之間的戰爭,但卻是在審時度勢之下的行爲,還沒有徹底喪失理智。

而當他們爲了發動戰爭,甚至不惜鼓動邊軍叛宋的時候,東城豪門在趙禎眼中就屬於不可饒恕的存在。

他們行爲已經不是挑起戰爭那麼簡單,而是在便向的發動戰爭,是在逾越皇權,是在干涉大宋的朝政,實在蔑視趙禎手中至高的權利。

這樣的行爲根本不可能被任何一個帝王所容忍,何況趙禎知道有一便有二,這樣的行爲即便是現在制止住了,以後還有可能會發生類似的事件。

所以從一開始趙禎就沒有打算放過東城豪門的打算,嚴懲這些被資本驅使的“瘋子”一直都是趙禎在心中從未與人說過的計劃。

人只有在恐懼的時候纔會產生敬畏之心,東城豪門的這些人享受權利太久了,高高在上的太久了,根本就忘記了他們是來自何處,受誰的控制。

即便是對待身爲皇后的王語嫣,趙禎也是有所隱瞞,他並沒有打算讓這些東城豪門在破產之後還能享受“好日子”。

相反他要嚴懲這些曾經利用財富爲非作歹的人,只有他們下場的悽慘,才能讓其他人重視起來,才能讓所有人知道,大宋的底線不可逾越。

趙禎這麼可能用國家財政來給這些勳貴們“兜底”?他們不配這樣!趙禎要讓他們也感受一下貧窮的滋味,讓他們這些玩弄金錢,操縱市場的人曉得沒有錢的日子該如何過。

在趙禎眼中,這是一件非常公平的事情,他們觸犯國法自以爲皇帝沒有抓住他們的腳跟,但事實上趙禎並非沒有辦法。

用經濟的手段來制裁他們爲的就是讓他們感受一下什麼叫真正的“痛苦”,若是勳貴之前沒有多少財富也就算了,可現在不同,他們曾經錦衣玉食,曾經日進斗金,曾經奢侈無度。

一旦過慣了這樣的生活,再讓他們失去財富過上平凡人的生活,那將是一場折磨。

趙禎要讓東城豪門徹底成爲“一隻雞”,刀都已經高高舉起了,這時候已經不“落”下不行了。

對於趙禎來說,眼下最需要做的便是早早離開神都城,晚一點都會難以動下這般的決心。

趙禎縱橫沙場多年,對於敵人的分析早已盡在掌握,眼下是東城豪門最爲難纏的時候,“真刀真槍的拼殺”趙禎並不擔心,但若是在情義上糾纏,那事情就大了。

當初那羣誥命在宣德門外的陣仗可不小,事情鬧大了要不是皇后發威根本難以收場,眼下趙禎最好的辦法就是避而不見,徹底斷絕他們的出路。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這話可是在爲逃跑者找藉口,而是真真正正的兵家法門!

趙禎在和包拯扯完之後,便獨自一人出宮,宮中的親衛已經在宮外準備妥當,趙禎的親衛在皇宮內外有倆個府衙,在宮外的府衙是最爲隱秘的存在。

只要趙禎離開皇宮,他的安全便交給了宮外的親衛負責,所以趙禎每次出宮都是輕裝上陣,只要他離開皇宮,便沒有人能掌控他的行蹤,同樣這也是大宋朝臣們最頭疼的事情。

趙禎就是爲了方便,同時也要抵擋外部的壓力,這是他最好的應激手段,皇帝在皇宮中,天下人都安心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同樣天下人也都知道皇帝在什麼地方!

皇宮不光是大宋的權利中心,還是一座牢籠,皇帝在宮中時刻受到天下人的“監視”,雖然皇宮之內不好監視,但皇宮外面便不好說了。

只要皇帝的儀仗離開皇宮,那必然是會受到朝堂上下的重視。

所以趙禎悄悄的離開皇宮而不是大擺儀仗的離開,這神都城中還不知有多少勢力在緊盯他。

當然,作爲大宋的皇帝,趙禎逐漸了黑手,親衛,甚至是不爲人知的死騎,想要隱秘的出宮不被發現,實在是太過容易。

趙禎從來就沒有打算在皇宮中修建密道的打算,不需要也根本就用不着。

一國之都,一旦遇到危機萬分的時刻,即便是用密道也逃不出去,城內會放止敵人挖地道破城,會有分割的橫道,再加上聽甕幾乎難以躲過。

同樣的城外也會有敵人準備的橫道以及聽甕,城中的密道想要發揮作用幾乎比登天還難,深挖也是可以的,但深挖的風險太大。

所以趙禎從來就沒有想過在皇宮修建密道,所謂的密道其實就是宮中的“避火門”,就像後世遇到火災時的逃生通道一般,將作監在設計神都城皇宮時特意製作的。

這麼大的皇宮,一旦着起火來,火勢龐大的情況下誰也不知道會燒到哪!但這樣的密道其實沒有什麼作用,只是給皇宮中的人逃離火災的安全通道而已,尋常有專人看守,等閒不得啓用。

而趙禎離開皇宮的辦法有很多,並非走的“避火門”而是走的安定門邊上“小偏門”這是入內內侍省宦官常用的小門,爲的是方便這些宦官探家。

趙禎已經把這些宦官當作是宮中爲他服務的侍者,而不是家奴,這一點從他們的待遇上便能體現,同樣也給了他們休假以及探親等多種福利制度。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