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

趙禎的話讓蘇洵恍然大悟,他終於知道爲何官家一直不打算對吐蕃用兵的原因了,其實在此之前他和大多數朝臣一樣不解。

在宋人眼中大宋的軍隊經過多年的改革和南征北戰,早已經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存在,當年的西夏是那麼的彪悍,連連敗宋軍與西北,契丹是那麼的強大,長驅直入可達東京。

官家登基即位後,卻一改軍制,以戰養戰,以戰養國,先克大理平定南方,再以利爲誘促使大宋百姓和商賈聯合起來向南海諸國索要土地和糧食。

之後更是裁撤廂軍,以其爲荊湖南路開荒之先遣,從此之後大宋的東南,西南之地成爲魚米之鄉,成爲大宋的糧庫所在。

南方安定之下,官家這才着手西北,以燕云爲重,大軍橫掃燕雲十六州,梟首遼朝皇帝耶律宗真,創造了一代帝王的奇蹟。

奪燕雲而下党項,西夏從那時候開始就已經逐步衰敗,再加上海上貿易的發達,大宋從遙遠的大食引進優良的戰馬,可以說官家對待西夏的態度在意改變。

西夏人彪悍嗎?彪悍,可最後還是難逃覆滅的命運!

契丹人強大嗎?強大,可最後也是難逃覆滅的命運!兩者之間的差距也就是在時間上的前後而已。

所以有人說李元昊有勇無謀,耶律宗真生不逢時,這話是沒錯的,天下真正在才智上能和官家平起平坐的人,也只有被官家所忌憚的角廝羅。

也就是因爲如此,官家不斷的壓縮對吐蕃的進攻時間,時機未到是最好的解釋,也是最敷衍的解釋。

只有真正看清真相的人才能明白官家的良苦用心。

蘇洵是真的佩服的五體投地,他沒有任何理由反對官家的布制,也沒有任何能說服自己反對官家的理由。

只是他不明白,爲何官家不把這些事情說出來,向天下人解釋清楚,如此大宋國內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質疑聲。

當他把自己想法告訴趙禎的時候,他就從官家臉上的表情看到了自己的愚蠢。

“朕是大宋的國君,朕沒有必要也沒有義務向天下人解釋朕心中的想法,他們需要的是統治,被高於他們智慧存在的人所統治,你難道會向鴻臚寺的低級小吏解釋你的政令?

若是你真的這麼做,朕早就把你從鴻臚寺卿的位置上給踢走了,罷黜你去廣南路去治理野人!只有和野人講道理他們纔會覺得你在尊重他們,雖然他們什麼都沒聽懂!但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覺得你在尊重他們。

朕是皇帝,皇帝就應該站在皇帝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然,朕和你說這些對於你來說已經是大大的逾越,但眼下就你我君臣二人,就當是說說閒話也無妨,今晚回去睡一覺便要把今天聽到的都忘記,否則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蘇洵早已被趙禎的一席話給嚇的愣住,他不敢打斷皇帝的說話,更不敢聽這些要命的“肺腑之言”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趙禎說完後連連點頭並且一溜煙的跑了。

三才在邊上嗤笑道:“官家,蘇學士的膽子還真的是比老鼠還要小!”

趙禎搖了搖頭:“你一個閹人如何知道他的處境?若是把你放在他的位置上,怕是早已抹脖子了,朕是在向蘇洵展示朕的信任,前段時間蘇家因爲蘇軾的愚蠢,被天下官員嗤笑,甚至被國子監的師傅們當作是故事講給學子聽,朕要證明自己的眼光沒有問題,也證明蘇家是可以信任的,最少蘇洵是朕的輔弼之臣!”

三才點了點頭:“那這麼說來蘇家沒有參與那件事?”

趙禎微微皺眉:“這還不好說,但朕相信,蘇軾絕沒有參與,因爲靈兒的關係,他不可能參與,蘇洵愛子心切,也不會讓倆個孩子參與其中,至於蘇洵自己,朕覺得他沒問題,但還是要讓黑手把消息查清楚,看來天下人是忘了朕的轄騎有多厲害!”

“官家,已經查明的官員要不要…………”

“讓你的皇城司老實點,他們沒有動作的時候就不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免得這些人壯士斷腕,他們在大宋蟄伏這麼多年,沒有在朕攻伐西夏的時候動手,也沒有在朕北伐契丹的時候動手,反倒是在朕海內一統的時候小動作不斷,這說明了什麼?”

三才臉色陰冷的說道:“說明這些人的愚蠢已經超越了奴婢的認知,這個時候還想在大宋使那些魑魅魍魎的手段,簡直就是自掘墳墓!”

趙禎搖了搖頭:“你已經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他們這麼做當然是爲了接手一個完整的,強大的王朝。之前的密檔朕已經查閱過了,當年若不是朕發現宮殿中的隱秘,怕是也躲不過子嗣夭折的命運,這些人糾集在一起,因利益所驅使,抱團的很。”

三才有些納悶的道:“官家,奴婢就是不明白,這些人到底爲何要這麼做?奴婢查閱了他們各家商號的流水,盈利可不在少數,這些人賺的錢幾乎能抵得上半個神都城的百姓賦稅了,爲何還這麼貪心,皇權他們根本就無法碰觸,他們還想要做什麼?”

趙禎許久沒有說話,其實這些商號以及他們背後的人和自己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當年爲了經濟上的改革,把這些人放了出去,捧了起來,使得他們擺脫對土地的依賴,帶動整個大宋對工業的重視,當初的犧牲不可謂不大。

甚至是蔡記都是被綁在了那輛戰車上向着沒人知道的未知衝鋒而去,還好最後獲得了超乎想像的收益,也爲大宋的商業改革帶來的契機。

當所有人都佩服白手起家的商號做大做強的時候,卻極少有人知道其實大宋最厲害的商號往往是最低調的商號,而這些商號的背後幾乎都有將門,權貴之家的影子。

可以說是趙禎成就大宋現在的內部矛盾,這些人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利,想要在朝堂之中干涉一些和經濟有關的政事,想要利用商業和財富影響朝廷。

這東西很可怕,是由衆多強大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的聯合體,趙禎不知道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它,說他們是財團,可他們比財團大得多,說他們是政治寡頭,可又談不上他們在朝中的影響,甚至連存在都是那麼的虛無縹緲。

但趙禎敏銳的直覺早已發現這些人不太正常,所有在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都有他們的影子,這個組織甚至已經凌駕於資本之上。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